1999(3).
摘要:用幼苗反复干旱法鉴定高粱苗期的抗旱性。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以叶片与根系的长势为指标评价品种的抗旱性,不但与单纯以存活率为指标的结论相一致,而且更能从存活的质量上区别品种间抗旱性差异,进一步提高了筛选抗旱性品种的准确率。
1999(3).
摘要:对235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抗旱性试验,在抗旱材料中,再从抗病性、耐贮性、耐瘠性、产量、烘干率、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一批抗旱兼具优良性状的资源。
1999(2).
摘要:用14.5%(12.1Pa)的蔗糖溶液对1465份云南玉米资源进行萌芽期的抗旱性评价。结果为:(1)14.5%的蔗糖溶液对萌芽期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发芽力的抑制相对较小,14.5%的蔗糖高渗溶液萌发法可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的方法。(2)筛选出萌芽期抗旱玉米资源76份,它们集中分布在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昭通地区、镇康、镇源、新平可能是云南省抗旱玉米资源分布的多样性地区
1998(1).
摘要:通过抗旱指数及聚类分析方法,对34个云南甘薯地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筛选出11个抗旱性较强的地方品种。
1997(4).
摘要:1992~1994年,在云南元谋自然干旱条件下对1467份玉米资源进行了成株期的抗旱性鉴定。筛选出抗旱(1~2级)玉米种质30份;抗旱玉米种质以黄、白粒,中间型及硬粒型居多,且抗旱性分布与生态地理条件有关,它们主要集中在镇雄、镇康、昌宁等地
1997(2).
摘要:采用土壤连续干旱法,以抗旱系数(旱池干产/对照池干产)为主要指标,结合单株分枝数、株高、茎叶鲜重、绿叶重、薯数、T/R值等6个形态生理指标,按隶属函数评价法,对60个甘薯品种的抗旱性作了定量计算和定性评价,鉴定出抗旱材料11份
1996(4).
摘要:在遮雨网室内对梨的13个野生种18个类型进行了抗盐性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灵武杜梨、赞黄杜梨、胡颓子梨、朝鲜梨和荆门豆梨属抗盐性极强类型,赞黄杜梨、木梨、灵武杜梨、卢氏棠梨和胡颓子梨属抗旱性极强类型
1995(1).
摘要:河北省在7年期间,于5个地点进行的多抗性鉴定,共筛选出耐盐小麦品种资源397份,抗旱资源56份,抗寒材料228份,对条、叶锈均免疫的材料299份,对白粉病抗或轻感的材料66份。
1994(3).
摘要:甘肃省油桃有12个地方品种和类型。甘肃地方油桃普遍表现为果实较小,抗寒、耐旱,成熟期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做抗寒、抗旱、晚熟油桃的育种材料,有较高利用价值。
1993(3).
摘要:研究比较了67个玉米品种在-6.2Pa条件下幼苗叶片抗坏血酸含量、水势、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当品种叶片水势降到一定值时,抗坏血酸含量才明显地降低。抗坏血酸下降率与水势、电解质渗漏率在极显著水平相关,与品种抗旱性在显著水平相关,说明该指标是玉米幼苗抗旱性以及品种抗旱性比较鉴定、抗旱品种筛选的较好的辅助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