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4.
摘要: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种子是要害。种业科技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优先选项,也是未来生物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云南省按照国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决策部署,以建成中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省和特色产业种业强省为目标,围绕粮食和特色产业用种需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全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从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育种创新联合攻关、种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综述了云南省种业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了云南省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建议云南省通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推动特色产业新品种选育推广、建设国家高原南繁育制种基地和强化综合服务保障等方式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实现高原特色种业发展。
2025(4):5-9.
摘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生产问题在国民社会生活、农业种植结构、食品及加工行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大豆产区,占全国播种面积的 30% 左右。河北省作为黄淮海大豆的主产省份,大豆种植分布在省域内各地,其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小麦,2023 年达到 11.36 万 hm2,产量 24.5 万 t,但仅能满足需求量的 1/4,省内加工企业每年还要花大量资金从国外进口大豆。因此,研究河北省大豆生产现状,分析其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对促进河北省大豆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5(4):10-13.
摘要:河南水稻种业发展关系到全省的“米袋子”。近年来,河南水稻种业在种质资源创制、品种培育、产业品牌创建、种业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审定品种同质化、水稻种业产业化能力不足、稻米产业化实力不强等问题。建议在稳定提升水稻种植面积、加快培育突破性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水稻种业产业化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不断壮大并提升河南省水稻种业的整体实力。
2025(4):14-17.
摘要:对东营市盐碱地种业创新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国家及山东省种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结合东营市实际,提出了加强盐碱地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提升盐碱地耐种盐碱作物育种能力、加大现代种业企业扶持力度、做好盐碱地种业管理服务、制定盐碱地种业发展长效机制 5 个方面的建议来推进盐碱地种业创新发展,旨在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盐碱地种业发展体系,推动东营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薛汇贤,陈晓月,张元勋,王宜凡,李子琦,赵春华,秦 冉,吴永振,刘厚勇,李 慧,崔 法,孙 晗
2025(4):18-26.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研究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济麦22品种特性优良,稳定性突出,为农业增产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位于鲁西北平原,是德州市“吨半粮”建设核心产区之一,济麦 22 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的小麦品种中居于前列。基于武城县 522 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济麦 22 种植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未来种植行为(扩大种植面积、减少或更换其他品种、保持现有种植面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年龄、种植年限、市场价格、产量等因素在农户未来种植行为中存在显著差异。(2)文化程度高、种植年限长、市场价格高、产量高等因素会使农户倾向于种植济麦 22;年龄对农户未来种植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随年龄增长农户会降低种植济麦 22 的积极性;抗病虫性能对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依据上述结果,为济麦 22 在本地区的持续推广提出相关建议。
史庆玲 , 周 宁 , 时小红 , 张香粉 , 刘海静 , 张留声 , 刘桂珍
2025(4):26-29.
摘要:对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历史进行系统回顾,从首个综合品种洛阳混选 1 号到首个单交种新单 1 号的选育成功,直至 1982 年品种审定制度的建立。在此期间,郑单 2 号、豫农 704、豫玉 18 等审定品种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重点分析了 2014-2024 年河南省审定玉米品种在数量、审定类型及选育单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并对 2024 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基于历史数据和现状分析,对未来河南省玉米品种布局利用的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2025(4):30-33.
摘要:按照农业综合执法改革要求,麻城市已完成涉农执法机构的改革,成立了麻城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麻城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 4 年以来在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工作上扎实地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与成效,也存在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麻城市种子市场管理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指出当前麻城市在种子市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各级种子管理机构交流、参考。
2025(4):34-37.
摘要:罚没物品是国有资产,应当依法处置,产生收入必须上缴国库。《民法典》和多部法律法规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拍卖方式给予肯定。“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原则,采用拍卖方式处置罚没物品,有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处置价值最大化,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首都农业执法领域首次拍卖罚没物品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以依法罚没的假种子为处置对象,明确了农业执法领域罚没物品拍卖处置的法律依据,理顺了拍卖处置审批权限和程序,并在拍卖机构选择、规定竞买人资质及责任和义务、防范种子违规流入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供执法同行参考借鉴。
2025(4):38-42.
摘要:通过分析高效绩效模式的农业应用、种业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管理需求,分享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高质量管理模式,在 GB/T 19580—202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DB31/T 1407—2023《农业机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指导下,按照过程管理四要素(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和结果评价四要素(水平、趋势、对比、重要性),在组织领导、战略导向、社会责任、合作共赢、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学习、改进与创新、系统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为我国种业行业及其他农业机构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绩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2025(4):42-45.
摘要:“黄金粮”MY73 在黄淮海地区展现出高产、耐密植、早熟、优质及多抗性等显著优势。自 202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该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推广面积迅速增长,并获得了广大农户的高度认可。至2023年,“黄金粮”MY73已超越郑单 958,成为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的主导品种。2024 年该品种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继续保持黄淮海地区玉米新品种种植面积之首。通过分析“黄金粮”MY73 成为黄淮海地区主推玉米品种的原因,对其推广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2025(4):49-52,56.
摘要:剑河小红香稻是贵州省特色优质水稻品种,通过建设核心示范基地、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发挥农业合作社主导作用等策略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剑河小红香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系统梳理并总结了剑河小红香稻从育秧、稻田整耕、施肥、移栽、水浆管理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全方位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实践表明,运用优化后栽培技术,剑河小红香稻平均产量提升至 450kg/667m2,相比传统栽培方法增产 15%,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此外,示范区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到95%,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为推动该地区水稻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025(4):53-56.
摘要:2020 年 5 月威海市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覆盖全市 4 个区市,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经过普查与收集,威海市提交国家种质资源库并入库资源 179 份,其中包括地方品种 68 个、选育品种 11 个、野生资源 98 个、其他 2 个。此次普查行动摸清了种质资源底数,为威海市种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4):57-60.
摘要:2021 年甘肃省平凉市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经过 3 年的系统工作,平凉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任务。普查期间,工作人员先后深入 800 多个行政村开展实地调查,新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 400 份,采集图像资料 1620 张,并评选出包括黑色散穗高粱在内的平凉市二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同时还对平凉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工作取得的成效、典型经验与做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长效机制、加强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等推进平凉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025(4):60-62,67.
摘要:怀化作为全国杂交水稻三大制种基地市之一,为全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总结怀化市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优势,深度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强化保障、加强防范、积极创新等对策,推动怀化从杂交水稻制种大市向制种强市迈进。
李星星,周 雪,苏乐平,韩 芳,牛宏伟,郭 玮,袁宏安,邢 燕,李志洋
2025(4):63-67.
摘要:谷子是延安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查询资料等方式,分析延安市谷子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在产业链视角下剖析今后谷子的发展方向及谷子产业链的构建,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5(4):68-68.
摘要:三分支莲藕通过贵溪浮藕自交选择而来,主要以膨大根状茎(藕)为繁殖器官。叶柄高 130~140cm,叶柄粗1.1~1.3cm,叶片直径(34~35)cm ×(22~24)cm。早熟,单支整藕质量约为 2.2kg,主藕一般 6 节,主藕长度约为 92.4cm,主藕质量约为 1.6kg,主藕节间长度约为 15.0cm,粗度约为 7.6cm,藕节间形状为中筒形,表皮黄白色。
2025(4):69-69.
摘要:罗汉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大,侧根也较发达,根系主要分布于 15cm 的表土层中;茎直立,具棱,分枝性强;苗期叶片有短柄,叶片头部呈圆形,莲座期叶片有柄,倒卵状矩圆形,叶柄细长,近叶柄处有少量缺刻,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密集簇生于短缩茎上,分蘖性强,最多分蘖可达 30 个。全株可入药,鲜食有苦味,宜作凉拌菜或作馅,腌制后味道鲜美。
2025(4):70-74,82.
摘要:我国小麦当季磷肥利用效率仅 19%,是限制绿色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筛选与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是关键出路。前期研究发现,高亲和磷转运蛋白 TaPHT1;9 和 TaPHT1;6 在作物磷素吸收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因此开发了可用于筛选 TaPHT1;9-4B 和 TaPHT1;6-5B 基因优异等位变异位点的分子标记 CAPS-799 和 dCAPS-571。天宁 38 号是一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2024 年被列为河南主推品种,该品种含有上述 2 个分子标记,鉴于此进行了连续 2 年田间验证试验。结果发现,在低磷环境下天宁 38 号仍然具备较高的磷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较对照周麦 18 平均提高 40.37% 和 45.17%,表明该品种是一个磷高效小麦品种,可应用于小麦养分高效生产。
王 胤 , 张 珂 , 孙军伟 , 霍 红 , 郭晋太 , 孟丽梅 , 杨子光
2025(4):75-82.
摘要:为给选育黄淮旱地高抗旱级别小麦品种提供参考,利用 2014-2024 年度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抗旱性鉴定结果,对不同抗旱级别小麦品种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不同抗旱级别产量相关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旱肥组年度间各抗旱级别品种占比相对稳定;旱薄组参试品种抗旱级别 3 级品种占比在 2014-2018 年度逐年减少,2018-2022 年度呈增加趋势,4 级品种占比在 2014-2018 年度逐年增加,2018-2024 年度呈减少趋势。旱肥组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随抗旱级别降低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有效穗数下降最为明显;旱薄组干旱胁迫下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均随抗旱级别的降低而降低,有效穗数变化不明显,非胁迫下有效穗数随抗旱级别降低而降低。抗旱指数低的品种,干旱胁迫条件下其产量降低越多。产量相关性状在干旱胁迫区表现出的差异较非胁迫区大,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抗旱级别产量相关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高抗旱级别品种穗粒数对产量贡献大。
卢 平 , 王 涛 , 陈红艳 , 陈 维 , 饶蔷薇 , 卢丽娜 , 曹家洪 , 肖 祎
2025(4):83-87.
摘要:为鉴选出蛋白质含量高的优异大豆种质资源,以贵州省不同县区收集的 34 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质、脂肪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4 份大豆种质资源的粗蛋白含量在 42.99%~53.29% 之间,粗脂肪含量在 13.66%~20.34% 之间,蛋脂总量在 58.69%~69.87% 之间,基本营养成分变异系数为 4.29%~9.29%。矿质元素含量变异系数为 7.83%~54.36%,遗传多样性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豆籽粒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全镁、全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锰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矿质营养元素间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初步鉴选出黄皮豆、六月忙、早豆子(独山)、杏山白水豆、早熟豆、青皮豆(沿河)6 份种质可作为高蛋白优异资源,供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使用,其中六月忙可作为高蛋白品种进一步推广利用。
何彩花,张正禹,赵伟立,杨亚琼,王朋军,王杏婷,代艳琼,展 康,徐尤先
2025(4):88-92,98.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宣威市种植的中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 11 个“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宣威市当地选育的主栽品种宣薯 2 号为对照,开展了新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调查记载农艺性状、田间表现和产量,评价其推广价值。结果表明:中薯 K2、中薯 575、中薯 WN15 均比宣薯 2号(CK)明显增产,产量为 46623.54~65048.71kg/hm2,增幅分别为 61.09%、43.62% 和 15.46%;中薯 K2 为中熟品种,苗势强,薯块大小整齐,田间现场评价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属于优良的种质资源,可作为亲本材料进一步开展杂交育种;中薯 575、中薯 WN15 薯形为扁圆、圆形,黄皮白肉,薯块大小整齐度中等,推广价值一般,可以小面积种植示范;中薯 27 苗势强,商品薯率高,薯块大小整齐,田间现场评价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建议小面积种植示范;中薯早 39 薯形好,薯皮光滑,黄皮黄肉,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同时,该品种为中早熟高淀粉品种,在宣威市的马铃薯生产发展中,可以作为中早熟高淀粉品种的优质特色资源保存利用并开展小面积推广种植;其他品种表现较差,不建议推广种植。
孔欣欣 , 韩 雪 , 杨丹丹 , 赵国轩 , 苏亚中 , 金建猛 , 赵鹏飞 , 于俊杰 , 邱学领 , 赵国建
2025(4):99-106.
摘要:为鉴选品质性状优良的小麦种质,挖掘品种选育中可有效利用的品质性状信息,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103 份自育小麦高代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对测定的 6 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沉降值>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水分含量>吸水率>容重,沉降值的变异范围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湿面筋含量与沉降值、吸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沉降值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103 份小麦品系可分为 3 个类群,类群 I 的 J23072、J23073、J23074、J23093、J23094、J23095 等 6 个小麦品系与对照品种新麦 26 聚为 1 个大类,品质综合性状在高代品系中表现最优;类群 II 品质综合性状在高代品系中表现中等,水分和容重表现较好;类群 III 为容重最高,其他性状表现一般。按照强筋、中强筋、中筋、弱筋标准对小麦品系进行划分,可分为强筋类型 15 个、中强筋类型 57 个、中筋类型 31 个。对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J23012、J23055、J23062、J23065、J23069、J23084、J23088、J23091、J23092、J23093、J23095、J23096、J23100、J23102、J23103 等 15 个小麦品系的品质性状较好,可作为优质小麦育种的研究利用材料。
2025(4):107-112.
摘要:为筛选适宜杭州市当地设施栽培的甜玉米品种,选取 14 个鲜食甜玉米品种进行农艺性状、果穗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评价,以期促进春季设施栽培甜玉米的品种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晶煌 17 号、昊甜 406、科白甜 8 号、雪甜 7401 和雪甜118 比对照品种增产 10.00% 以上,品质较好,株型较矮,生育期适中,初步认为适宜在杭州市春季设施栽培中推广应用;金银308、浙红甜 164 和双萃 3270 品质较好,株型较矮,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于对照,可进一步试验;脆甜 321 和浙科蜜 1 号比对照增产明显,但品质偏低,不建议在品质要求较高的区域推广应用。以上结果将为杭州市春季设施栽培甜玉米品种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025(4):112-117.
摘要:为最大程度发挥玉米增产潜力,以郑单 7137、郑单 7153 和郑单 7167 为试验材料,设置 4000 株 /667m2、4500 株/667m2、5000 株 /667m2、55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等 5 个种植密度处理,在河南省郸城县和原阳县 2 个试验地点进行种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处理组成熟期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产量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确定不同品种在河南省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郑单 7137 种植密度以 5000 株 /667m2 为宜,郑单 7153和郑单 7167 种植密度以 5500 株 /667m2 为宜,在此密度下种植,各品种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产量在 822.1~898.0kg/667m2 之间,经济收益可达 1330.2~1453.0 元 /667m2。
杨艺卓,罗 萍,普世皇,陈 进,石玉萍,李 娟,李丹丹,文建成
2025(4):118-121,126.
摘要:滇谷 1728 是以改良软米籼稻品系 0608-6-11 为母本,适应性好的地方籼稻品种班伞镰刀谷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并通过系谱选择方法培育出的优质软米籼稻新品种,于 2022 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22029 号。田间表现株叶型好,抗倒伏,茎叶清秀,落粒适中,结实率高,抗病、广适。稻米长粒型、外观透明,米饭软、食味好,品质优。对滇谷 1728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稻米品质等综合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利用奠定基础。
董敬超 , 王腾蛟 , 于树涛 , 殷业超 , 张 宇 , 王立夫 , 张诗行
2025(4):122-126.
摘要:为了获得新的花生种质资源,利用 60Co-γ 辐射处理对花生青花 6 号的干种子进行诱变,建立花生突变体库,获得多种具有潜在价值的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的表型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辐射处理后主茎高、荚果长度、种子形状、单株果重、单株荚果数、单粒重、种子油酸含量和蔗糖含量等性状的突变频率较高,超过了 10.00%。植株矮化和种子油酸含量2 个性状出现了可以稳定遗传的优良突变体,特别在油酸含量性状上明显优于青花 6 号。这些遗传突变体的获得,为花生的品种创新及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花生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025(4):127-130.
摘要:为筛选高产、优质、抗性良好,适宜在张掖市甘州区及其他气候条件类似地区示范种植的甜玉米组合,探讨了 8 个甜玉米自交系组合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组合 P10、P14 较对照分别显著增产 6.85%、18.81%,其株高和穗位高显著高于对照,基本无秃尖,株型半紧凑,抗病性和适应性好,增产潜力大,应重点选择;组合 P4、P8、P12 较对照分别增产 0.27%、1.70%、2.71%,秃尖较短,株型平展或半紧凑,穗形基本一致,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针对性选择。综上所述,组合 P10(X84×X182)、P14[18N- 黄甜 2× 黄糯 -8 父(黄甜)] 抗病性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可进一步多点示范种植。
王 勤 , 张晓兰 , 许红丽 , 董诗铝 , 廖明山 , 张朝钟
2025(4):131-135.
摘要:为鉴定新育成油菜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等综合性状,于 2024 年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全国冬油菜云贵高原组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 个油菜新组合中,科乐油 112、宜早油 3505、云油杂 8172、云油杂 163、QH249 产量较高,较阳光 131(CK)增产幅度在 8%~30.6% 之间,每 hm2 产量分别为 4537.8kg、3961.1kg、3907.7kg、3844.2kg、3751.7kg,这 5 个组合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抗倒伏,抗菌核病和病毒病,田间种植整体表现优良,建议参加 2024-2025 年全国冬油菜云贵高原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黄水龙 , 黄荣裕 , 洪志国 , 林细华 , 郑景生 , 江良荣 , 欧阳鑫昊 , 崔玉超 , 钟新斌 , 吴银旺 , 王候聪 , 黄育民
2025(4):135-137.
摘要:佳禾 336 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本院选育的早稻品种佳辐占为母本,与自主选育的优质大粒品种佳辐 42 进行杂交,再与引进的优质稻品种粤禾丝苗复交,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常规籼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生育期适宜、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稻米品质优及主要病害发生较轻等特点,于 2023 年 8 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 20230030,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也可在闽南地区作早稻种植。介绍了佳禾 336 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穆安康 , 刘 丹 , 薛新伟 , 杨 帆 , 张 姼 , 于智坤 , 徐 峰 , 王显瑞 , 张家林
2025(4):140-144.
摘要:为提高春谷播种地区谷子品种的抗逆能力及品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以金苗 K1 为母本、豫谷 18 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谷子品种金苗 K7。该品种于 2023 年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谷子(2023)150077,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陕西省等≥ 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总结了金苗 K7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明寿 , 齐金岗 , 刘 毅 , 李孝琼 , 杨学龙 , 陈 颖 , 张 雷 , 刘开强 , 王小姣 , 赵丽冰 , 郭嗣斌
2025(4):145-147.
摘要:旱优 93 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申旱 3A 与恢复系旱恢 7193 进行配组,精心培育而成的新一代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等特点,2022 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 2022030 号,适宜在桂南、桂中及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对旱优 93 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制种技术要点等进行系统性介绍,有助于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025(4):151-153,156.
摘要:德麦 12 是由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和系谱法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高产和抗病性突出,2024 年 10 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麦 2024002 号。该品种为春性品种,幼苗直立,穗长方形,白壳,长芒,籽粒白色、半硬质,株型紧凑,群体结构良好,穗层整齐,结实性良好,籽粒中等饱满,熟相良好,易落粒,抗倒伏;对条锈病具有高抗性,对白粉病和叶锈病具有中等抗性,适合在云南省海拔 900~2450m 的田麦种植区种植。对德麦 12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高运青 , 赵 芳 , 郑丽珍 , 李姝彤 , 杨 茜 , 尚启兵 , 徐东旭
2025(4):154-156.
摘要:鹦哥 3 号是以早熟品种宁晋绿豆农家种作母本、抗旱品种张家口鹦哥绿豆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春播生育期 82d,比当地农家品种张家口鹦哥绿豆生育期短 14d,抗旱性好,植株直立、宜机收,适宜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春播绿豆产区种植。2023 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登记,登记编号:20233410。鹦哥 3 号在旱地种植每 667m2 平均产量 108.2kg,较对照张家口鹦哥绿豆增产 11.1%,应用前景广阔。对鹦哥 3 号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介绍,旨在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2025(4):157-158,162.
摘要:惠和晚抽是由上海蔬菜研究所和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共同以长悦 2009-5 为母本、元藏 2009-11 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采用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2024 年通过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沪农品认蔬菜 2024 第 002号,适宜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种植。对惠和晚抽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大葱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025(4):159-162.
摘要:中原国科 15 号是以(济麦 22/ 周麦 16)F1 为母本、济麦 22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抗倒、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24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 20243059)。详细阐述了国审小麦新品种中原国科 15 号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助力小麦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推动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4):163-165.
摘要:荆豆 191 是由荆州农业科学院以中豆 8 号的变异株 121520 为母本、中豆 39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豆 20210006。荆豆 191 具有高蛋白、早熟、高产、稳产、抗倒伏、落叶性好、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等特点,适宜在湖北省及相似生态区夏播种植推广。介绍了荆豆 191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以助力其推广应用。
2025(4):166-168.
摘要:冀蓣 2 号是以地方品种山西太古山药天然混杂群体为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适宜机械采收的山药新品种,2024 年通过河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认定编号:冀认药(2024)006。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强,茎蔓绿色或带有浅紫色,叶片深绿色,零余子扁球形,表皮黄褐色,根茎棒状,茎长 86.5cm,茎粗 2.8cm,芦头长 10.3cm,茎皮黄褐色、有少量红斑。详细阐述了冀蓣 2 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利用和为山药生产提供更多品种选择。
2025(4):168-170,173.
摘要:锦育豆 41 是锦州市农业科学院以铁 02007-3 为母本、F-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2019-2020 年区域试验每 667m2 平均产量分别为 217.1kg 和 226.4kg,较对照铁豆 53 号分别增产 12.5% 和 10.1%;2021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 241.1kg,较对照铁豆 53 号增产 13.3%。该品种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涝、抗倒伏性强,于2022 年 8 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豆 20220012,适宜在辽宁省晚熟大豆生态类型区种植推广。对锦育豆 4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2025(4):174-176.
摘要:为提升和保障当前春小麦产量,通过实践分析总结了新疆东疆区域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选择良种为基础,适期高质量播种;通过精准化学调控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提升秸秆健壮度和抗逆能力;应用精准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与科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在成熟期小麦含水量达 13% 时及时进行机械收获,确保收益最大化。通过系统集成上述方法,有效保障新疆春小麦的生产,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王朋磊 , 李金花 , 常世豪 , 王金霞 , 占二勇 , 王宛如 , 骆雨锋 , 杨青春 , 耿 臻
2025(4):176-179.
摘要:为探讨河南省大豆从播种到收获整个周期的详细管理措施,从播种期、幼苗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成熟期 4 个时期进行了介绍。播种期总结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墒情控制以及播种方式、密度、时期等措施,以确保种子成功出苗;幼苗期注重除草、施肥控旺、病虫害预防等管理,可减少植株发育不良,病虫害暴发现象;开花结荚期则特别注意病虫害防治、水涝干旱等问题,以免后期减产;鼓粒成熟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水肥营养均衡供给、收割储藏及晾晒脱粒等。该措施对于大豆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4):179-181.
摘要:怀川 109 是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衡观 35 与良星 66 的杂交 F1 为母本,以百农 207 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23 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230068。通过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焦作市小麦高产创建经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宽窄行匀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生育期磷钾平衡调控技术等,做到了良种、良机、良法配套,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陈彩霞 , 冯大良 , 袁沛森 , 林锋 , 钟日生 , 柳武革 , 刘伯全 , 吴建发 , 蔡柳文 , 刘良成
2025(4):184-186.
摘要:香禾优 1002 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香禾 A 为母本、广恢 1002 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三系优质杂交稻品种,2022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20097,2024 年在广西、海南成功引种,适宜广东粤北以外、桂南、海南作晚稻种植。该品种具有稻米品质优(部标优质 2 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产、稳产等特性。对香禾优 1002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介绍,并从播种时间、种子浸种消毒、播种方法、插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的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2025(4):189-190.
摘要:晶甜 16 是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 T10 为母本、H1527D 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黄色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半紧凑,结籽饱满、排列整齐;水溶性总糖含量 12.8%,还原总糖含量 6.8%,千粒鲜重 305.5g;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213.5kg/hm2;抗大斑病、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2024 年 7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 20240016,适宜在江苏各地区种植。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