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种业研究
    • 大北农种业产学研一体化案例研究

      2024(8):1-5.

      摘要 (99) HTML (0) PDF 1.42 M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和现代化的基石,其产业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产学研合作是提升种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为例,深入剖析了其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大北农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基础优势、充分激发了要素活力,并充分发挥了平台的积极作用。基于大北农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期望为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助力国家种业高质量发展。

    • >专题论述
    • 深圳种业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2024(8):6-9.

      摘要 (59) HTML (0) PDF 4.88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深圳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走在全国前列,种业科技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通过大力推进种业科研攻关和产业平台建设,孵化了一批快速成长的种业企业。为深入贯彻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促进深圳市种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圳种业进行深度调研,以全面了解深圳种业发展现状,为深圳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措施和建议。

    • 青海省藜麦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4(8):10-13.

      摘要 (44) HTML (0) PDF 4.80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藜麦是青海省特色农作物,2023 年全省藜麦种植面积达到 2000hm2 以上,占全国藜麦种植面积的 10%,产量 3 万 t以上,生产的藜麦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单产水平也高于省内其他产区,每 667m 2 效益达 3000 元以上,远高于小麦、青稞、油菜等作物,在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青海省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进行系统分析,针对目前全省藜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今后藜麦高产高效的发展思路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为全省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2024(8):13-20.

      摘要 (43) HTML (0) PDF 12.44 M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麦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种植最为普遍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提供人类所需的热量与蛋白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以及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选育优良小麦品种成为提升小麦产量的关键所在,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每穗粒数、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而这三要素均与穗部性状相关,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小麦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具体而言,诸如 RNA-Seq(BSR-seq)和外显子组捕获测序等基因定位技术,以其高效且精确的特性,迅速成为关键基因定位的有力手段。同时,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在基因分型和育种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基于 SNP 数据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正日益成为连接遗传位点与发育性状的重要桥梁。研究人员通过将基因共表达网络或数量性状位点分析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识别与表型相关候选基因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一系列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小麦遗传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小麦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对小麦穗部调控相关基因及穗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进行分类与总结,旨在为小麦穗部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奠定基础。

    • 艾草的研究现状、应用与展望

      2024(8):21-27.

      摘要 (101) HTML (0) PDF 8.98 M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艾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性温和,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抗癌和抗氧化等多重功效,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工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对艾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在不同领域应用现状及艾草种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艾草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艾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生物育种助力黑龙江省种业创新路径探析

      2024(8):27-31.

      摘要 (48) HTML (0) PDF 6.26 M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育种作为一项能够带动现代种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技术,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黑龙江省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具备较强的基础和优势,但仍存在产业链协同能力弱、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生物育种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生物育种优势,加速助力黑龙江省种业创新,分析了生物育种在黑龙江省种业创新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并从优化种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 >问题与探讨
    • 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2024(8):32-38.

      摘要 (81) HTML (0) PDF 8.27 M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劳动力短缺使玉米制种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甘肃省张掖市国家级制种玉米基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中 12 个环节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存在的机械化“卡脖子”环节主要是机械去雄、摘棒、扒皮及父本清除、精量播种监测,并从完善制种玉米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种玉米生产模式的改变、加快农机具研发与改进、重视农艺农机融合的田间试验研究、加大农机驾驶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机械信息化建设及集成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等 7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稳定我国玉米种子生产安全,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 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发展思考与探讨

      2024(8):38-41.

      摘要 (22) HTML (0) PDF 4.44 M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保山市积极推进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考验。在当前新发病害影响玉米生产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探索和推动本地玉米育种工作,总结了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形势,思考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条件,并探讨了发展方向,为促进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以期带动高原特色现代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地方种业
    • 江苏滨海白首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8):42-46,50.

      摘要 (33) HTML (0) PDF 7.59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江苏滨海地区凭借其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成为了白首乌的知名产地。但当前白首乌产业在品质、种质资源、种植技术管理、机械化应用、产品创新、产业化进程、科技支撑、市场宣传和政府扶持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种培育、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行业合作与科技服务、推广机械化生产、实施绿色防控、加大政府扶持以及打造品牌、加强市场宣传等策略,旨在推动滨海白首乌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其种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和产业价值。

    • 赤峰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8):47-50.

      摘要 (33) HTML (0) PDF 4.54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种子管理体系建设、种子企业发展、科研育种、供种保障能力、品种展示示范及种子质量等方面对赤峰市农作物种业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分析了全市在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中存在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种业研发投入低、科研人员不足,基地设施不完善,检测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种子企业扶持力度,多举措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建设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提升种子检验水平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为推动全市种业振兴及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山西太原农作物种业现状及创新发展建议

      2024(8):51-54.

      摘要 (31) HTML (0) PDF 4.57 M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太原市农作物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概述近年来取得的进展。为了推动太原市农作物种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总结了太原市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种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件不足、科研育种创新能力有限以及种业基地建设尚需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太原市农作物种业创新与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 湖南祁东县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策略与实践

      2024(8):54-56.

      摘要 (18) HTML (0) PDF 3.59 M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国家关键性战略资源。在梳理总结湖南省祁东县多年来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简述了祁东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包括资源调查与收集、种质资源圃建设以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县级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机制、完善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以及切实落实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等。这些对策建议对于下一步加强祁东县域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经验交流
    • 山西省种子协会在服务种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024(8):57-60.

      摘要 (72) HTML (0) PDF 4.92 M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省级种子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与种业企业的桥梁,在我国种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山西省种子协会为例,分析其在新时代开展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包括观念创新,树立服务种业发展的整体观;工作创新,夯实服务种业发展的新基础;方式创新,增强服务种业发展的新动能;思路创新,引领服务种业发展的新方向,积极助力山西种业高质量发展。

    • 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检测的总结与思考

      2024(8):61-63.

      摘要 (47) HTML (0) PDF 3.67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作物种子的转基因检测涉及试验研究、南繁育种、品种审定(登记)、生产经营等多个环节,全覆盖检测能够有效遏制违规转基因扩散、保证生物育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转基因种子检测也存在如检测范围不够、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方法落后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做好农作物种子的转基因检测,可为政府加大对非法转基因监测力度、净化种子市场、杜绝恶性转基因扩散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研究论文
    • 批次式与连续式包衣处理小麦种子质量对比分析

      2024(8):64-68,78.

      摘要 (36) HTML (0) PDF 7.71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包衣处理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包衣质量与包衣效率成为加工应用中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解不同包衣方式之间包衣质量的差异,避免由于包衣质量原因引起药效问题,选用市场常见的两款设备对小麦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并在包衣覆盖度、有效成分附着、粉尘脱落率、标准发芽率以及低温发芽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批次式包衣处理在覆盖度上显著优于连续式包衣处理,但是有效成分附着、粉尘脱落率以及发芽率表现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两种处理方式均有良好的包衣质量;连续式包衣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包衣效能,可以有效地缩短操作周期与包衣种子的储藏时间,从而在生产中实现高质高效、轻工省力的目的。

    • 糜子 PmLEA1 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 的表达模式分析

      2024(8):69-78.

      摘要 (15) HTML (0) PDF 16.42 M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LEA 蛋白是一类逆境胁迫下诱导产生的蛋白,为了解糜子 PmLEA1 基因在逆境中的作用,从河曲红糜子中克隆出PmLEA1 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 PmLEA1 蛋白的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糜子 PmLEA1 基因全长 549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 17863.57Da,氨基酸数目为 182 个,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属亲水性蛋白,其蛋白序列与柳枝稷 LEA 蛋白序列的同源性最高,无跨膜转运信号,不是膜上受体。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PEG-6000、NaCl、甘露醇、ABA、GA、H2O2、IAA、MeJa、SA胁迫下的PmLEA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各胁迫下PmLEA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在根中最大,叶片次之,茎中相对变化最小,且表达量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EG-6000 胁迫下 PmLEA1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量大。上述结果说明,糜子 PmLEA1 基因参与了抗旱调控和不同激素信号传导过程。研究结果为糜子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优良的抗旱基因,并为其他禾本科作物 LEA 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研究思路。

    • 不同生物菌剂对根结线虫病害地区烟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2024(8):79-86.

      摘要 (22) HTML (0) PDF 9.72 M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不同生物菌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地区烟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 87 为试验材料,采用 5 种生物菌剂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根结线虫病害防效、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菌剂对烟草的促进效果不同,伯克氏菌和淡紫拟青霉生物有机肥处理(A1)对根结线虫病地区烟草农艺性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产量方面,以施加微生物菌剂 W-1(A4)和伯克氏菌和淡紫拟青霉生物有机肥 + 多肽保(A3)增产效果最好;防治根结线虫效果以处理 A4 最优,处理 A3 次之;化学品质方面同样以处理 A4 最优,处理 A3 次之;施加不同生物菌剂的烟草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与对照 A6 均无显著性差异,处理 A4 的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与纤维素酶含量最高。因此,在根结线虫病害地区以施加微生物菌剂 W-1 处理对烟草生长和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伯克氏菌和淡紫拟青霉生物有机肥 + 多肽保(3kg/667m2)处理,2 种生物菌剂均可用于烟草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

    • 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

      2024(8):86-90,96.

      摘要 (23) HTML (0) PDF 6.37 M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育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品质的根本所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2 年抗倒伏性鉴定、1 年抗病耐冷性鉴定、1 年品质分析测定)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经过多年育种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便捷的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通过该模式 2023 年筛选鉴定出 2 份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组合五优稻 4 号 /中科 804 的单株系五优稻 4 号 / 中科 804-1 和组合龙稻 21/ 吉源香 1 号的单株系龙稻 21/ 吉源香 1 号 -2。

    • 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下大豆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研究

      2024(8):91-96.

      摘要 (85) HTML (0) PDF 7.37 M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要标志,萌发期是可溶性糖利用的关键时期。因此采用 HPLC-RID 法测定栽培大豆晋大 53 和野生大豆平南在盐胁迫和 PEG 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萌发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以期得出大豆糖代谢在不同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组分存在差异,栽培大豆的蔗糖、棉子糖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大豆,水苏糖含量高于野生大豆但不明显;在盐胁迫及 PEG 胁迫条件下,2 个品种大豆萌发期蔗糖含量和水苏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栽培大豆葡萄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野生大豆葡萄糖含量呈先 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可溶性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葡萄糖、蔗糖与棉子糖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 PEG 胁迫条件下,4 种可溶性糖含量两两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2 种胁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结果说明,4 种可溶性糖受胁迫影响的程度不同,变化趋势也不完全相同,不同胁迫对可溶性糖的作用机理可能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解析。

    •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茄子种子引发及种衣剂改良效果影响的研究

      2024(8):97-102,109.

      摘要 (24) HTML (0) PDF 10.41 M (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茄子种子小而坚硬,外种皮革质,吸水较慢,因此通常遇到发芽慢、出苗不整齐的现象,导致了种子浪费和栽培管理困难,并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可以有效提升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对种子包衣可以预防萌发期和苗期病害,提高成苗率,减少整个生长期的农药使用量。但目前尚缺乏针对茄子种子的有效引发方法以及专用型种衣剂,因此以绿裤小黑龙茄子种子为材料,探索 3 种植物免疫诱抗剂阿泰灵、维大力和智能聪对茄子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用于引发的最佳处理条件,并将其加入现有的基础种衣剂中进行种衣剂改良。试验结果表明,阿泰灵对茄子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维大力和智能聪对茄子种子有较好的引发作用,最适浓度分别为稀释 1000 倍和 10.0ng/mL;两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在最适浓度下使用时,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保护酶活性变化不完全相同,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有增加;将两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加入广东立威威士伯 11% 精甲·咯·嘧菌种衣剂中不会影响抑菌效果,并且对各发芽指标有提升作用,因此均可用于此种衣剂改良,深圳诺普信地彩 11% 精甲·咯·嘧菌种衣剂不适用于茄子种子包衣。

    • 模拟损伤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4(8):103-109.

      摘要 (17) HTML (0) PDF 8.96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加工过程引起的种子机械损伤难以在种子清选中规避,影响后续种子贮藏、包衣等种子活力保持和质量提升环节。为引起种子加工企业对机械损伤的重视,明确种子生产加工过程中机械损伤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郑单 958 杂交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机械加工损伤,测定了损伤后的种子发芽率、正常苗率、畸形苗率、幼苗株高、叶片数、幼苗和根系鲜重、干重等关键指标,分析了玉米种子不同部位损伤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皮损伤基本不影响种子发芽率,对正常苗率和畸形苗率的影响不显著,种皮损伤后仍可作种用,但需注意种子贮藏环节;胚乳损伤后幼苗生长缓慢,长势弱,畸形苗率显著提高,正常苗率降低至 86.7% 以下;胚损伤畸形苗率可高达 65.0%,正常苗率低至 1.7%,因此胚乳和胚损伤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大,建议后期不作种用。在玉米制种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种子机械损伤,清除胚乳和胚损伤种子,提高种子质量。

    • 壳寡糖对白首乌的诱抗促生作用研究

      2024(8):110-115.

      摘要 (19) HTML (0) PDF 1.49 M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壳寡糖对白首乌的诱抗促生效果,以白首乌品种盐乌 1406 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实生种苗种植,设置不同壳寡糖浓度和处理方式,通过测定白首乌主要生育期、主茎粗及叶片性状、抗病性、块根大小和产量等指标,比较不同壳寡糖处理浓度和处理方式对白首乌块根生物量积累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壳寡糖更有利于白首乌幼苗萌发和叶片生长,且对褐斑病以及中华萝藦肖叶甲和红脊长蝽虫害防治效果更好;块根浸泡壳寡糖对白首乌根部的影响更为明显,能有效提高白首乌块根产量;壳寡糖不同处理方式均对白首乌主茎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壳寡糖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白首乌的生长发育。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壳寡糖在生产上的应用及白首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 >育繁制种
    •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协禾优 1002 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2024(8):116-118,121.

      摘要 (45) HTML (0) PDF 4.96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协禾优 1002 是由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利用母本协禾 A 与父本广恢1002 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三系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22 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广东粤北以外、桂南、海南、福建南部作晚稻种植,具有抗性好、米质优、高产稳产等特点。对协禾优 1002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其推广及应用。

    • 夏大豆新品种道秋 39 的选育

      2024(8):119-121.

      摘要 (30) HTML (0) PDF 3.26 M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道秋39是嘉祥秋收种业有限公司以齐黄34为母本、中黄13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大粒夏大豆新品种。其株型紧凑,抗病、抗倒性强,耐密植,抗裂荚,底荚高度适中,落叶性好,适宜规模生产趋势下机械化种植。2023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 20236012,适宜在山东省部分地区种植和利用。详细介绍了道秋 3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及栽培管理措施。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 6355 的选育

      2024(8):122-125.

      摘要 (26) HTML (0) PDF 4.60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泰优 6355 系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选育的不育系广泰 A 和恢复系广恢 6355 配组而成的优质晚籼弱感光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中集、分蘖力强、抗倒力强、米质优的特点,2022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20099。介绍了广泰优 6355 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高产制种技术。

    •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旱优 711 的选育

      2024(8):125-127.

      摘要 (36) HTML (0) PDF 3.75 M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旱优 711 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不育系沪旱 7A 为母本、自育优质恢复系旱恢 711 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倒性强的优点。2022 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 2022064,适宜在广西中部、北部、南部稻区作早、晚稻种植,其稻米品质达到了部颁优质三等食用长粒型籼稻品种品质规定。对旱恢 711 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 抗稻瘟病杂交水稻组合金泰优 1521 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2024(8):128-130.

      摘要 (36) HTML (0) PDF 3.78 M (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泰优 1521 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金泰 A 与恢复系广恢 1521 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组合,于 2021 年 7 月 27 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10024。该组合具有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抗倒力强、食味品质好等特点,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介绍了金泰优 152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 1 号的选育

      2024(8):131-134.

      摘要 (44) HTML (0) PDF 3.86 M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晋白糯 1 号是以不育系 1507A 为母本、恢复系 3598R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高粱新品种,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高粱(2023)140063,适宜在山西忻州、太原、晋中、长治、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种植。该品种具有抗倒伏、米质好、糯性强、籽粒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其田间生产提供参考。

    • 优质抗病杂交稻组合百优中占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2024(8):134-136.

      摘要 (22) HTML (0) PDF 3.75 M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百优中占是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百香 A 为母本、中香黄占为父本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具有米质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21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 20210040。对百优中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高产制种技术等进行介绍,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机械化籽粒直收玉米品种金科玉 3312 的选育

      2024(8):137-140.

      摘要 (57) HTML (0) PDF 4.23 M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约化、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是今后玉米生产的主要方式,选育出能够满足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基础。金科玉 3312 是榆林市金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适应目前生产中对于机械化籽粒直收玉米品种的需求,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国内外优异玉米种质资源,开发研究并采用诱导系组配单倍体和化学加倍等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宜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该品种于 2019 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 2019036 号。金科玉 3312 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抗倒伏、耐密植、出籽率高、籽粒脱水快等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的优点,且具备超过15000kg/hm2 的增产潜力。

    • 高产抗病夏大豆品种圣地 1 号的选育

      2024(8):141-144.

      摘要 (20) HTML (0) PDF 4.02 M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圣地 1 号是由济宁市圣地种业有限公司于 2009 年以菏豆 20 号为母本、石大豆 1 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夏大豆品种。2018-2019 年参加鲁育农作物品种联合体大豆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 20216012。该品种落叶性好、不裂荚,在稳产性和丰产性方面表现较好,对大豆花叶病毒 SC3 株系、SC7 株系的抗性均表现为高抗。

    • 纤籽兼用亚麻新品种华亚 9 号的选育

      2024(8):144-145,148.

      摘要 (24) HTML (0) PDF 3.95 M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纤籽兼用亚麻品种能纤用也能籽用,种植纤籽兼用亚麻可同时满足亚麻纺织和榨油产业原料需求。华亚 9 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引进种质资源 Nike 为亲本,对下胚轴组织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分化再生苗,生根移栽后筛选变异单株,再利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亚麻新品种。2023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23)230012。该品种生长势强,株高适中,抗旱、抗倒伏性强,中抗枯萎病。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纤籽兼用亚麻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促进亚麻产业的发展。

    • >良种良法
    • 玉米新品种九圣禾 228 的高产栽培技术

      2024(8):146-148.

      摘要 (59) HTML (0) PDF 3.73 M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九圣禾 228 是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 JK55 及自选系 D6 为亲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2023 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 2023057 号。该品种产量高、成熟早、抗病性强,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 2450℃以上积温带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出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玉米品种咸科 806 配套栽培技术

      2024(8):149-150.

      摘要 (37) HTML (0) PDF 2.37 M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咸科 806 是由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优良自育系 W84 为母本、优良自交系 WD215 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良夏播玉米杂交种,2021 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玉 20210046 号),是适宜在关中灌区夏季种植的新型玉米品种之一。其抗性水平突出、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稳产高产且适宜进行机械化籽粒收获。通过 2 年的试验示范,在充分掌握咸科 806 的特征特性后,整理出其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 >新品种
    • 玉米新品种金地 915

      2024(8):151-153.

      摘要 (103) HTML (0) PDF 3.31 M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地 915 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 F718H 为母本、A0146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突出等优点。该品种于 2021 年通过辽宁省晚熟春玉米区审定(辽审玉 20210128);2022 年通过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审定(国审玉 20226069);2023 年通过安徽省夏玉米区审定(皖审玉 2023L018)。主要就安徽省审定情况对其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在安徽乃至黄淮海夏玉米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 油用向日葵新品种 F66

      2024(8):153-154.

      摘要 (24) HTML (0) PDF 2.27 M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F66 是以雄性不育系 150A 与诱变恢复系 204R 组配而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向日葵(2023)210032。该品种植株高度中等、抗性强、籽粒产量高、籽实商品性好,适宜在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夏播种植。

    • 光敏型饲草高粱新品种陇牧 1 号

      2024(8):155-157.

      摘要 (20) HTML (0) PDF 3.40 M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陇牧 1 号是以不育系 ZDL02A 为母本、恢复系 107R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光敏型饲草高粱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于 2023 年 4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高粱(2023)620030,适宜在甘肃省中部、西部和东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区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 青贮玉米新品种大唐 18

      2024(8):157-158,162.

      摘要 (27) HTML (0) PDF 3.43 M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贮玉米杂交组合大唐 18 由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 H61 为母本、16SG02 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2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 20230069 号,具有棒大、穗粗、活秆成熟等特点。

    • >实用技术
    • 豫西南地区蚕豆—花生轮作栽培技术

      2024(8):159-162.

      摘要 (18) HTML (0) PDF 4.92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豫西南地区花生冬闲田复种蚕豆是兼具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举措。蚕豆鲜销和高蛋白饲用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生物固氮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提升作物产出率,同时抑制田间杂草,降低病虫源基数。蚕豆的生长周期有利于后期花生种植的衔接,与花生轮作栽培是充分利用花生冬闲田的一种种植新模式。对该模式进行总结,以期为豫西南地区及其他相似地区花生—蚕豆轮作种植提供经验。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