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种业研究
    • 河南省种植农户良种采纳行为研究

      2023(9):1-4,10.

      摘要 (112) HTML (0) PDF 1.31 M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农户的良种采纳行为是促进种业振兴的途径。要振兴中国种业,既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聚焦产业链具体环节,也需要从微观企业的视角分析研究农户购买种子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 604 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农户良种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购种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对农户购种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影响,购种行为意向在行为态度和购种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为此,从产业链具体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 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农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甘肃省胡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

      2023(9):5-10.

      摘要 (76) HTML (0) PDF 3.59 M (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胡麻是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选择适宜本地化的覆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厘清农户胡麻覆膜种植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种植模式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胡麻种植农户获得 248 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 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 旧膜覆新膜播种(AW2)> 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 旧膜直播(AW1);(2)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核心因素,3 种影响因素均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大;(3)未来,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之间呈现 3 维下降的趋势,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 3 维上升的趋势。因此农户间应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培育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共同助益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能力。

    • >专题论述
    • 水稻转基因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2023(9):11-17.

      摘要 (243) HTML (0) PDF 1.24 M (1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水稻种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改善水稻品种质量的主要方法有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其中,转基因水稻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到目标水稻的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表达,获得具有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近年来,国内外在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水稻育种,提升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方面具有较多的研究进展。在阐述转基因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在优质水稻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转基因技术在我国水稻育种领域的发展前景。

    • 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2023(9):18-21.

      摘要 (148) HTML (0) PDF 1.26 M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丰富的种质资源能够提升种业的创新能力并支持现代种业的高速发展,是加速现代种业发展步伐的基础,也是我国种业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网络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和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主要病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3(9):22-25,29.

      摘要 (145) HTML (0) PDF 1.32 M (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铃薯病害长期影响我国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马铃薯病害主要的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控,但因其带来的“3R”(Resistance,Resurgence,Residue)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生物防治菌剂因其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成为目前新兴的一种防控手段。芽孢杆菌作为一种优秀的生防菌,因其获取方便,耐高温、耐盐碱、物美价廉等优点,逐渐被重视。对近几年利用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病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包括马铃薯病害中的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 3 个方面,通过展望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研究方向,为后续芽孢杆菌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资源普查
    • 文山州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成效与分析

      2023(9):26-29.

      摘要 (86) HTML (0) PDF 1.29 M (4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山州于 2020 年 5 月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经过近 3 年的努力,对 1956 年、1981 年、2014 年文山州的人口、土地、经济、农作物种植结构等进行了普查,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样品 313 份,其中粮食作物 127 份、蔬菜 50 份、果树 64 份、牧草绿肥 8 份、其他经济作物 64 份,圆满完成了普查收集行动任务。总结分析了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提出文山州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建议。

    •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2023(9):30-33.

      摘要 (123) HTML (0) PDF 1.27 M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等方法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野生、栽培利用、收集保存、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群落类型、生境、不同种质的变异类型、来源(种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及利用现状开展调查。调查记录各类林木种质 5142 份,其中,野生林木种质 786 份,栽培利用林木种质 370 份,收集保存林木种质 3832 份,古树名木(古树群)种质 154 份,共涉及木本植物 92 科 268 属 920 种(含种下等级)。

    • 浙江省淳安县农作物地方品种保护工作探讨

      2023(9):34-38.

      摘要 (68) HTML (0) PDF 1.25 M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建县历史悠久、地域面积大、千岛湖小气候强,农作物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性。通过开展农作物地方品种普查,实施原生境保护性种植、展示示范等地方品种保护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农作物地方品种流失、地方品种效益难体现、保护地难落实、偏远区域鸟兽为害多、资金投入不足、基层农技人员缺乏等问题。因此,提出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合理规划、加大扶持,完善种质、深化科研,分类制宜、深挖特色等工作对策,进一步强化农作物地方品种保护。

    • 甘肃省徽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信息初报

      2023(9):39-42.

      摘要 (68) HTML (0) PDF 1.29 M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要求,对甘肃省徽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收集。本次共普查徽县境内 15 个乡镇 213 个村,收集并提交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牧草种质资源 43 份,目前,样品已全部完成信息采集。徽县自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较多,由于农业基础好、种业发展情况与周边相比速度较快,导致保存下来的地方优势品种不多,增大了保护难度,通过对普查数据和优势资源做出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利用意见。

    • >地方种业
    •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在野生大豆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2023(9):42-45.

      摘要 (120) HTML (0) PDF 1.37 M (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野生大豆具有繁殖系数高、高蛋白、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等优点,适宜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多年来以野生大豆作为父本与栽培大豆杂交的品种居多,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技术难度大,不易成功。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自 1985 年利用高蛋白野生大豆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获得成功以来,30 多年间,一直致力于种间的回交改良工作,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承豆号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系),拓宽了栽培大豆的遗传基础。后续将继续创制具有 25%~100% 的野生大豆细胞质新种质材料,促进冀北地区春播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同时集成春播大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新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示范区建设,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从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大豆育种的历史沿革、已经审定的品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在野生大豆育种方面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湖北省宜昌市种业振兴路径分析

      2023(9):46-48.

      摘要 (90) HTML (0) PDF 1.17 M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晰路径、谋划项目、狠抓创新、强化招商,扎实推进现代种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宜昌地区种业创新发展现状及优势、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探讨宜昌市种业振兴的发展路径,对类似地区种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经验交流
    • 持续实施展示评价与示范 促进水稻新品种推广应用

      2023(9):49-53.

      摘要 (64) HTML (0) PDF 1.38 M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实施种业创新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水稻新品种的筛选推介,引导农民科学选种、安全用种,云南省文山州种子管理站于 2021-2022 年连续 2 年实施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评价与示范推广项目,加大了新品种展示示范力度,使新品种推广成效明显,累计推广面积达 21722.53hm2,有效促进了种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确保粮食增产。

    • 藁优 5766 品种选育及扩繁工作的启示

      2023(9):53-55.

      摘要 (120) HTML (0) PDF 1.37 M (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藁优 5766 是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继藁优 8901、藁优 9415、藁优 2018 之后育成的具有突出品质优势的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品种,曾于 2013 年、2014 年、2016 年 3 次获得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强筋麦组第 1 名,也是我国现在大面积推广品种中唯一一个稳定时间达到 50min 以上的强筋小麦品种,是面粉加工企业理想的可订单生产的品种。通过对育成品种藁优 5766 的选育及扩繁过程进行回顾与分析,剖析了优质强筋小麦的选育策略、强筋加高产的选育目标、亲本组合的选配原则、低代品质检测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对选育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的体会加以反思,以期对未来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借鉴。

    • >问题与探讨
    • 2023 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主产区苗情差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2023(9):56-58,65.

      摘要 (90) HTML (0) PDF 1.32 M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3 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区 3-5 月间遭遇了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仅使播期推迟,还造成出苗期延长、出苗率降低、大小苗严重、生长缓慢等现象,这将直接导致玉米生育期延长、减产,质量保障难等风险的发生。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 2023年玉米生长中后期田间预防干热风、防止冷冻害以及今后播种期间如何抓住晴天最佳播种窗口期等管理措施。建议将往常常采用的整地、施肥、覆膜、铺滴水管线、播种一体完成的机械作业后再滴水的春播技术,改为先用机械一次完成整地、施肥、覆膜、铺滴水管线作业,再滴水造墒,过 10d 左右后完成播种的春播技术。这些改进措施既不增加成本,又有利于提高玉米制种播种质量,更有利提高种子产量与质量。

    • >研究论文
    • 116 份芝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及评价

      2023(9):59-65.

      摘要 (47) HTML (0) PDF 1.27 M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安徽阜阳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白芝麻的主产区之一。为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育种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16份芝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芝麻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茎果轴长、全株蒴果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 均值快速聚类分析法将 116 份种质资源分为 2 个类群,其中第 2 类群与产量相关的性状比较突出,以湖北资源和河南资源为主,无论数量和比例均占优势,表明湖北和河南的种质资源更适宜阜阳地区应用。主成分分析及种质资源评分,筛选出了适合育种的亲本材料,并验证了聚类分析中湖北、河南种质资源更适宜应用的结论,也为以后的芝麻引种提供了参考。

    • 安徽省冬小麦品种大田条件下穗发芽抗性研究

      2023(9):66-69.

      摘要 (65) HTML (0) PDF 1.28 M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情况,筛选适合在皖北地区推广使用的抗穗发芽品种。小麦成熟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后,在大田条件下对 92 份小麦品种的穗发芽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极大,丰星麦 8 号、宿 7034、徽研 66、皖垦麦 1702、柳紫黑麦 1 号、瑞麦 618、烟农 1212、万丰 269、新世纪 999 共 9 个品种的整穗发芽率为 0,可作为抗穗发芽资源加以利用。

    • 菱属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研制

      2023(9):70-77.

      摘要 (35) HTML (0) PDF 9.75 M (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DUS 测试指南是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的重要标准,是植物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工作基础。菱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水生蔬菜,其品种资源丰富,差异明显,但目前尚未制定出菱属品种 DUS 测试指南。本研究共收集了我国 201 份菱种质资源,参照农业行业标准筛选出 24 个菱属品种作为标准品种。在 4 个生长周期的种植试验中,对标准品种的性状进行观察和测试,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最终筛选出 34 个代表性状用于菱属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研制。本研制中选用和测试的菱属品种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品种专一性和特异性,使用中值平均标准差法和最小显著差法(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分析菱属品种数量性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数量性状真实可靠,能准确地对不同菱属品种数量性状进行分级。本研究为菱属品种 DUS 测试和品种权实质审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广东省 2016-2021 年审定水稻品种性状与趋势分析

      2023(9):78-85.

      摘要 (126) HTML (0) PDF 1.75 M (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统计分析了广东省 2016-2021 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 2016-2021 年共审定 466个早晚造兼用型水稻品种,包含 149 个籼型常规稻、84 个籼型两系杂交稻和 232 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 个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审定通过的各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比较接近,审定品种的年度产量总体稳定在7110.98~7342.29kg/hm2。优质稻品种共 282 个,占 60.52%。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保持在较高水平,稻瘟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440 个,占 94.42% ;白叶枯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86 个,占 18.45%,抗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科研院所、科企合作是主要的育种力量,走强强联合发展之路是我国育种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 小麦新品种漯麦 47 丰产稳产性分析

      2023(9):86-90,95.

      摘要 (405) HTML (0) PDF 1.32 M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漯麦 47 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漯麦 6010 为母本、远缘材料一粒葡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为进一步了解漯麦 47 的生产特性,以 2018-2020 年 2 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区域试验同步)、2019-2022 年 3 年度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 6 组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 47 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漯麦 47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多功能有机肥在制种玉米生产中最佳施肥量研究

      2023(9):91-95.

      摘要 (43) HTML (0) PDF 1.72 M (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农辉多功能有机肥的施用效应及其对生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 4 种多功能有机肥用量处理,分别为 0kg/hm2、1800kg/hm2、3600kg/hm2 和 5400kg/hm2,以郑单 958 为材料,研究不同多功能施肥量施用对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过程中植株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随施肥量增加而成正比,不同生育期有机肥施用,植株株高、茎粗、干物质累积量均有效提高;多功能有机肥施用有利于制种玉米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光合效率提高,3600~5400kg/hm2 施用量增产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施肥成本和经济产量,建议在本区施用农辉多功能有机肥的最佳施肥量为 3600kg/hm2。

    • 不同白粒型玉米在不同环境下产量及品质分析

      2023(9):96-99,104.

      摘要 (38) HTML (0) PDF 1.35 M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彝族集中地区种植的白粒型玉米品种,本研究选用 18 个白粒型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美姑和昭觉 2 个环境下开展不同白粒型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 18 个白粒型玉米品种在昭觉试验点种植产量优于美姑试验点种植。产量方面,富华 9 号、格美玉 3 号、超龙玉 168、大天 1039 与凉单 3 号(CK)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产量与品质来看,品种格美玉 3 号在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方面均极显著优于凉单 3 号(CK);大天 1039 同时在产量和脂肪含量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的品种是山玉 13、富华 9 号和富华 22,但它们与对照间 的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 收获期对不同熟期油菜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3(9):100-104.

      摘要 (48) HTML (0) PDF 1.34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不同收获时期对不同生育期油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 12 份不同生育期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 4 个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测定产量、千粒重、含油量、硫苷、芥酸、蛋白质、油酸和亚油酸。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延长,早熟品种油菜籽产量在 5 月 20 日最低,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在 5 月 20 日达到最大;中熟品种产量在 5 月 16 日最大,含油量、蛋白质和油酸含量在 5 月 20 日最大;晚熟品种千粒重和产量在 5 月 20 日最大,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也在 5 月 20 日最大,并且晚熟品种的含油量高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的含油量高于早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的收获期与产量极显著相关,与含油量、蛋白质和亚油酸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利用隶属函数法对 12 份油菜不同时期收获的种子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适当延迟收获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 红花新品种云红九号和云红十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2023(9):105-110.

      摘要 (65) HTML (0) PDF 1.28 M (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云红九号及云红十号是针对云南干热河谷气候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红花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分别是以云南本地材料及美国引进材料中选择出的优良单株,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历 10 余年选育而成。以云南地方品种弥渡红花为对照,在元谋、鹤庆、弥渡、永胜 4 个地点进行了红花新品种比较试验、多点(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云红九号及云红十号两个品种属中熟品种,适宜云南海拔1000~1600m 的干热河谷气候地区种植,生育期比对照品种弥渡红花早 3~4d,其花瓣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两品种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药用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 A 高于对照品种,山柰酚含量高于药典要求含量。两个品种在云南适宜种植区域具有较好的增产、提质等效果。

    • 成熟度和饱满度对柴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023(9):111-115.

      摘要 (49) HTML (0) PDF 1.38 M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发芽率低、出苗差、出苗不整齐是制约柴胡生产的主要瓶颈。采收不同成熟度的柴胡种子,测定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柴胡种子成熟度对发芽率的影响;分别用筛选法和风选法分选不同饱满度的柴胡种子,测定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柴胡种子饱满度对发芽率的影响。柴胡在花后 30d、35d、40d、45d、50d、55d、60d 采收的种子其发芽率分别为 3.33%、7.67%、15.33%、33.67%、68.33%、57.67%。 依 次 以 16 目、18 目、20 目、24 目、26 目 筛 选 柴 胡 种 子,发 芽 率 分 别 为 71.33%、56.67%、44.33%、8.67%、1.67% ;以 1.6m/s、2.0m/s、2.4m/s、3.0m/s、3.4m/s 风速风选得到柴胡种子,其发芽率分别为46.67%、56.33%、63.67%、67.33%、74.33%。柴胡在花后 55d 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最高,可作为柴胡种子成熟度控制的主要参数。筛选时 20 目以上柴胡种子(不能通过 24 目筛)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较高,风选时以 2.4m/s 风速分选出的柴胡种子发芽率较高,可作为柴胡种子饱满度控制的主要参数。通过两种分选方法选出的种子,饱满度越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也越高,种子发芽时长越短。

    • 兴安盟地区盐碱地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2023(9):116-121.

      摘要 (33) HTML (0) PDF 1.27 M (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兴安盟盐碱地种植的水稻材料,本试验以蒙东地区的 25 份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插秧的方式,进行试验研究。筛选出 8 份产量、耐盐碱能力、生育期适宜的水稻材料,分别为松辽 186、松辽 5 号、吉农大 538、兴粳6 号、乌兰 105、松粳 29、龙稻 208、兴粳 5 号,表现突出的是松辽 186、松辽 5 号、吉农大 538,其产量分别为 491.36kg/667m2、490.61kg/667m2、483.20kg/667m2,相较于长白 9 号增产 11.06%、10.89%、9.21%,是适宜兴安盟盐碱地种植的水稻材料,值得推广种植。

    • 北京地区鲜食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2023(9):122-125.

      摘要 (70) HTML (0) PDF 1.20 M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筛选出更多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品质好、产量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的鲜食番茄品种,搜集了 10 个品种进行试种,调查了各品种的植株长势、抗病性、果实性状及产量,检测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 C、有机酸等的含量,并邀请消费者对各品种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京采 8 号、甜脆脆 2 号、嘎啦果 2 号等品种品质好、产量高且抗病性较好,可作为北京地区鲜食番茄的主推品种。

    • 2001-2022 年先锋种子公司在我国审定玉米品种分析

      2023(9):126-130.

      摘要 (365) HTML (0) PDF 1.18 M (20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先锋种子公司 2001-2022 年期间不同年份及不同地区审定的玉米品种,总结了通过 3 个及以上地区审定的品种,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父母本自交系进行了归纳整理。结果表明:2001-2022 年期间先锋种子公司共计审定 185 个品种,总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辽宁省、河北省、吉林省、甘肃省审定品种较多;先玉 335 先后在 8 个地区审定,先玉 1225 先后在 6 个地区审定;PH2GAA、PH43D0、PH1DP2 等 3 个母本自交系审定品种较多,PH11VR、PH1T8W、PH2F0J 等 3 个父本自交系审定品种较多。

    • 寒地水稻麻膜免秧盘育秧技术的应用效果

      2023(9):131-135.

      摘要 (30) HTML (0) PDF 1.30 M (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2022 年在黑龙江省 7 个水稻主产市县开展了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六少、五省、四高、三保、两多、两增、一改善、零污染”的特点。对秧苗的株高、根长和茎基宽及百株干鲜重均有促进作用,百株鲜重增加 1.00~6.15g、百株干重增加0.13~0.90g,成熟期相差 0~2d,增产 17.00~62.56kg/667m2,增产率在 3.1%~11.4% 之间,纯收益增加 54.61~186.12 元 /667m2。

    • 盐城市春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

      2023(9):135-138.

      摘要 (90) HTML (0) PDF 1.24 M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引进 14 个玉米新品种,对各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太 207、DJ1903、中江 2101、金玉 181、DJ1803、金玉 224、通玉 212、华普 77 和 DJ2018 这 9 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高,适宜在盐城市春季种植。本试验为盐城市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 1983-2022 年河南沿黄稻区审定常规粳稻品种分析

      2023(9):139-143.

      摘要 (98) HTML (0) PDF 1.78 M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南沿黄稻区是北方重要的优质稻米产区,对 1983-2022 年适宜河南沿黄稻区种植的已审定常规粳稻品种基本情况及其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进行分析。1983-2022 年河南沿黄稻区审定常规粳稻品种 234 个,水稻产量、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审定年份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株高、穗长与审定年份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亩有效穗数随审定年份无明显变化趋势,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是产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力。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度与审定年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与审定年份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粒率、碱消值、透明度随审定年份无明显变化趋势,NY/T 593—2021 《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居多,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协同提高效果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是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和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随年份变化不显著,条纹叶枯病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挖掘和利用抗条纹叶枯病的基因资源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 >育繁制种
    • 缘两优晶香丝苗的选育及高产直播栽培技术

      2023(9):143-146.

      摘要 (234) HTML (0) PDF 1.42 M (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缘两优晶香丝苗是由安徽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缘 88S 与恢复系晶香丝苗配组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好、易制种等优点,于 2022 年 10 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 20221029,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作中稻推广种植。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要点和高产直播栽培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 高单宁糯高粱不育系1609A的选育及繁殖制种技术

      2023(9):147-150.

      摘要 (31) HTML (0) PDF 1.41 M (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609A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粳型保持系Ⅶ 78B 与糯型保持系 45B 杂交,再与 45A 经多代回交选育的高单宁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单宁含量高、植株矮、抗性好、适宜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金糯 272、佳酿红 9357 等优质酿酒专用高粱品种,为更好推动 1609A 所配品种的高效推广与应用,根据 1609A 的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配套的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 早熟优质甜玉米新品种铁甜 601 的选育

      2023(9):150-151.

      摘要 (72) HTML (0) PDF 1.32 M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辽宁省甜玉米品种缺乏的现状,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 T311 为母本、T315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培育出甜玉米新品种铁甜 601。该品种具有熟期早、甜度高、适应性广的特点,于 2021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铁甜60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 玉米新品种腾龙2607的选育

      2023(9):152-154.

      摘要 (113) HTML (0) PDF 1.33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玉米新品种腾龙 2607 是以 DH8G108 为母本、MK1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育成的单交种,于 2020-2021 年参加湖北省玉米山区组绿色通道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2 年通过审定,适宜鄂西山区及西南相似生态区种植。该品种株型清秀,综合抗性好,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模式种植。对腾龙 2607 的选育思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促进此类品种的推广应用。

    • 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广 8 优 864 的选育

      2023(9):154-156.

      摘要 (50) HTML (0) PDF 1.35 M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 8 优 864 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共同选育的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21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10061),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季种植。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株叶形态好、后期转色顺、熟色好等特点。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红旗 968 的选育

      2023(9):157-158.

      摘要 (161) HTML (0) PDF 1.16 M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旗 968 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自育自交系 L055 为母本、L422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播种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粮饲兼用等特点。

    •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科稻 58 的选育

      2023(9):159-161.

      摘要 (138) HTML (0) PDF 1.28 M (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科稻 58 是由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是由新科稻 31// 新稻 89/ 新稻 10 号复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 年 11 月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对新科稻 58 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 >良种良法
    • 玉米新品种创玉 411 及栽培技术

      2023(9):161-164.

      摘要 (504) HTML (0) PDF 1.31 M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玉 411 是以哈 18-198 为母本、XMG001 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于 2022 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 20220281),具有高产、稳产、早熟、脱水快等特点,适宜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对创玉 411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为产业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 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306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2023(9):165-167.

      摘要 (143) HTML (0) PDF 1.29 M (3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农 306 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 30 为母本、开选 016 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结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 306 在 2016-2017 年河南省联合体小粒花生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633.28kg/hm2,比对照远杂 9102 增产 2.39%。2 年品质测定显示,开农 306 平均油酸含量 77.45%,为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306 结实性好,结实集中,荚果均匀,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介绍了开农 306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开农 306 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 鲜食糯玉米金糯 005 产业化应用关键栽培技术

      2023(9):167-168,171.

      摘要 (49) HTML (0) PDF 1.37 M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金糯 005 的特征特性进行介绍,并从种子精选加工、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覆膜提温、适时播种、安全隔离栽培、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合理追肥、适时灌水、采摘方面介绍了金糯 005 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栽培技术要点。

    • 中熟中粳稻品种中江粳 228 及机插栽培技术

      2023(9):169-171.

      摘要 (51) HTML (0) PDF 1.31 M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展高品质的稻谷生产是水稻产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为满足阶段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出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中江粳 228。为了进一步配合中江粳 228 的生产推广应用,并适当缓解长期以来江苏省淮北地区水稻生产过程中大量投入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导致周边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 2 年在中江粳 228 适宜种植区域内进行多点机插栽培示范,详细记载该品种的生育进程,探索其高产规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中江粳 228 的机插栽培技术。

    • 黄淮海夏播玉米品种滑玉698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023(9):172-173,176.

      摘要 (249) HTML (0) PDF 1.29 M (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滑玉698 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红轴,多抗玉米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90304,为了进一步挖掘滑玉698的高产潜力,突显滑玉698的特征特性,发挥滑玉698的品种优势,增加滑玉698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通过播前准备,不同生育期的科学管理,肥料的应用,灌溉与排涝,病虫害防治,科学晚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滑玉698丰产丰收。

    • >新品种
    • 优质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组合川农优538

      2023(9):174-176.

      摘要 (59) HTML (0) PDF 1.29 M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培育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的杂交稻新组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选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不育系川农 6A 与优质恢复系蜀恢 538 配组,选育出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稻川农优 538。该品种经多地试种表现出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熟期适中等特点,于 2021 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 20210007),适宜重庆市海拔 800m 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介绍了川农优 538 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

    • 国审小麦新品种天益科麦7号

      2023(9):177-179.

      摘要 (167) HTML (0) PDF 1.36 M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益科麦 7 号系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半冬偏弱春类型中熟小麦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表现出成穗率高、丰产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突出、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耐性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早中茬高中水肥地块推广种植。

    • 玉米新品种宇玉812

      2023(9):179-180.

      摘要 (259) HTML (0) PDF 1.33 M (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东登海宇玉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 SX2281 为母本、SX5835 为父本培育了玉米新品种宇玉 812,2021 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 20210499。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机收等多方面优良性状,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 >实用技术
    • 菏泽市芍药—玉米粮药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2023(9):181-183.

      摘要 (92) HTML (0) PDF 1.33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芍药是菏泽市农业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大、品种多,但芍药种植前 3 年没有产量,效益差,制约着芍药产业的发展。经过 5 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宜菏泽市种植的芍药—玉米粮药间作高效栽培技术,在保证芍药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每年每667m2 多收玉米 450~550kg,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收益,还能有效地解决粮药争地矛盾,达到粮药双丰收的目的。

    • 甜玉米田间栽培管理研究

      2023(9):183-186.

      摘要 (45) HTML (0) PDF 1.36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甜玉米在市场上的备受欢迎以及闽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周年种植地理环境,甜玉米逐渐成为本地区支柱产业,成为农民种田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漳州地区甜玉米生产种植实际,从茬口基地选择、整地与施基肥、种子处理、育苗播种、田间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进行技术阐述,指导农户根据甜玉米生产特性,科学合理种植,促进甜玉米优质高效生产,助推本地区甜玉米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水稻—青花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2023(9):186-188.

      摘要 (68) HTML (0) PDF 1.32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克服蔬菜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通过探索水稻—青花菜轮作模式,完善包括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适合天门地区的高效栽培技术,达到菜稻双丰收的目的。

    • 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技术要点

      2023(9):189-190,193.

      摘要 (72) HTML (0) PDF 1.31 M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山东省花生主产区气候条件和种植现状,研究总结出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高油酸花生种子质量、保证高油酸花生种子供应、实现高油酸花生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 甘蔗实生苗轻简基质育苗方法

      2023(9):191-193.

      摘要 (64) HTML (0) PDF 1.27 M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甘蔗实生苗轻简基质育苗方法,包括苗床整理、铺设育苗基质、播种、苗期管理和假植,最佳育苗基质配比为腐殖土12 份、硅藻土 9 份、黄心土 7 份、蛭石 4 份、腐熟蚯蚓粪 10 份、腐熟山竹壳 7 份、腐熟松子壳 6 份,覆盖料适宜的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细河沙 6 份、草木灰 2 份、秸糠 2 份、椰糠 2 份。该基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益生物活性成分,透气性好且保温保湿性好,有利于甘蔗实生苗根系发育,育苗期短,苗齐、苗壮,显著提高甘蔗实生苗播种出芽率及假植苗成活率,育苗种子发芽率在 95% 以上,假植苗成活率在 99% 以上,假植苗健康粗壮,大田移栽基本成活。


年第卷第9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