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7.
摘要: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所特有的一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项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将海南自贸港建设成为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并且在2021 年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创新点就是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以及扩大育种者的权利范围。由此,从海南自贸港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现状出发,分析拓宽品种权保护范围后出现的相关问题,依据利益平衡论提出制度建议。
2023(4):7-9,14.
摘要:“育、繁、推”是种业发展的3 个重要阶段,分别决定着种业发展方向对不对,供种水平高不高,发展成效好不好。“十三五”至今,江苏种业在“育、繁、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多数品种抗逆性不强、转化应用效率低,繁制种基地稳定性不足、种源区域性供给不平衡,良种良法配套不充分、侵犯品种权事件多有发生等问题。分别从种业“育、繁、推”3 个方面切入,通过分析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与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相适应的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和其他存在相似问题省份现代种业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2023(4):10-14.
摘要:晋豆1 号系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1960-1965 年从地方品种大白麻中系统选育而成。1973 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定名晋豆1 号。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该品种高产、耐荫、抗旱、耐瘠薄,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截止到2021 年,利用晋豆1 号及其衍生材料,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在山西省共育成了39 个品种,其中有9 个国审品种,高油品种7 个,脂肪含量为21.54%~22.26%,39 个品种中有13 个品种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晋豆1 号及其衍生品种为山西省大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山西省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4):15-17.
摘要: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团队在广泛征集鉴定筛选小麦种质的基础上,采用有性杂交,通过单穗传法获得181 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利用该群体进行了类黄酮主效基因分子标记定位,鉴定出44 个高类黄酮品系,进行了产量和分子标记跟踪选择,选育出山农101 等参加了区域和生产试验。2019 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测定:山农101 类黄酮含量1.013mg/g,比普通小麦品种高3~5 倍。该品种2020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我国第1 个高类黄酮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利用对改善亚健康人群饮食结构,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3(4):18-21.
摘要:伴随人类社会步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时代,国外种业已逐渐进入智能育种的4.0 时代,而我国仍处于传统育种(2.0 时代)到分子育种(3.0 时代)过渡阶段。目前,我国农作物特别是粮食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已超过95%,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 以上。由于育种主体增加、试验渠道拓宽、审定方式改革,审定品种井喷,品种推广集中度降低。中小种企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生物育种创新联盟和科企联合体,共同推动分子育种商业化,重点扩繁制种、推广优势地域的国审品种,全产业链开发优质专用品种。
2023(4):21-25.
摘要: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0 年6 月启动了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基本查清了寿光市各类农作物种植历史、品种更替及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情况。经过近2 年的努力,共收集到42 份种质资源,正式入国家种质资源库(圃)资源数33 份。介绍了部分优异种质资源,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2023(4):26-29.
摘要:通过对福建省霞浦县进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主要查清了霞浦县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等栽培作物古老地方品种的分布范围、主要特征以及农民的认识等基本情况;调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信息;通过调研获得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种植品种的种类、分布、多样性及其消长情况等信息。全县共收集粮食、蔬菜、果树和茶叶等农作物种质资源23 份,其中下浒赤壁芹菜、涵江晚熟荔枝元红、霞浦元宵茶、四季春、盐田龙凤店冬蜜柿、霞浦无芒粳稻等为本地优势品种。通过对霞浦县1956 年(代表解放初期)、1981 年(代表家庭联产承包初期)和2014 年(代表农村土地流转时期)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情况、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种质资源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2023(4):30-32.
摘要:近年来,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以下简称师市)认真贯彻中央和兵团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打好种业翻身仗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师市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旨在全面改善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制种大师向制种强师转变。
2023(4):32-35.
摘要:对甘肃省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的生产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种子基地质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育种行业生产秩序不规范、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不够、种业监管服务力量较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提出了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推进制种基地建设进程、加大科技人才储备和科研力度、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强化种业监管服务体系建设5 方面发展对策,为推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4):36-37.
摘要:济南市搭建了“田间展示”“看禾选种”的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平台,探索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品种试验示范机制,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创新做法、取得成效和经验启示3 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行业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提供经验和借鉴。
颜学海,罗洪秀,尹学文,熊海燕,钟 琼,罗 琨,罗 琳,吕福琼,贺孝思
2023(4):38-41.
摘要:乐山市通过种子监管工作机构总体协调,以市场为导向,吸引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呈现出参与力量多、推广方式多、试验品种多的“三多”态势,形成了“市县种子监管机构+科研机构+种子经销商+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会化服务组织”的“1+N”多面结合模式,取得了较大成效。以犍为县为例,介绍了采用多面结合模式创新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创新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2023(4):41-43.
摘要::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生育期,组织专家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品种试验田、展示示范田、大田等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品种生产利用现状、生产特点等对比分析认为:2023 年鹤壁市夏播玉米主导品种推荐迪卡653、陕科6 号、浚单29、郑单958、MY73、豫单132、东单1331、郑单538、浚单20 等,搭配品种为秋乐368、德单5 号、中玉303、东单1775、中科玉505、永优618、泛玉298、浚单3136 等,扩大种植面积品种为浚单658、良玉99、商道909、豫单9953 等。
2023(4):44-46,50.
摘要:2022 年根据大豆扩种任务,云南省保山市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0.333 万hm2(5 万亩),结合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思考保山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为该技术在保山市因地制宜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2023(4):47-50.
摘要:为分析黄淮麦区小麦育种情况和品质现状,对2012-2022 年度国家试验审定品种和品质结果进行汇总。结果表明:从审定麦区分布进行区分的情况下有4 片麦区,分别为黄淮南片(69.84%)、黄淮北片(14.68%)、旱肥组(9.13%)、旱薄组(6.35%);从地域分布进行区分有8 个区域,分别是安徽(9.13%)、河北(8.73%)、河南(46.43%)、江苏(8.33%)、山东(11.51%)、陕西(5.16%)、山西(3.17%)、北京(7.54%);从育种单位类型进行区分有4 种类型,分别是种子公司(45.63%)、科研院所(43.25%)、高校(10.32%)、个人(0.79%)。审定品种现状:从品质方面看,容重、粗蛋白(干基)、湿面筋、吸水量这4 个指标近年来有一定提高;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延展性等加工品质数值偏低,但近年来提升较大。黄淮麦区应着重提高小麦的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等加工品质,选育优质中强筋以上的优质品种,提高黄淮麦区小麦的品质育种。
李 一,穆云森,马中义,梁秋华,丁贵江,任冬雪,霍燃华,王 帅,王 奇,刘宝印,李青松
2023(4):51-55.
摘要::研究不同世代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变化规律及杂种优势表现,确定最佳配合力测定时期,可以为玉米早代选择和缩短育种进程提供理论参考。将2个群体早中晚3个不同世代18个选系(每个世代3个选系)和4个测验种(每个群体2个测验种),按NCII 试验设计组配36 个杂交组合,对各世代抽丝期、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产量配合力变化规律和杂种优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不同世代配合力间变幅逐渐减小,趋于稳定,S1~S3 世代是自交系严重分离,S3~S5 自交系从分离走向稳定,S3 是配合力测定的最佳时期,应该结合自交系自身表现进行选系,进一步增加选系的准确性。S3 与S5 世代间超标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S3 世代组合的杂种优势预测S5 世代组合的杂种优势。
2023(4):56-59.
摘要:甘薯对贮藏温度十分敏感,为探究短期冷热处理对红薯贮藏期间商品性变化的影响,以紫云红芯红薯为试验材料,经过4d 的28℃短期热处理和4℃冷处理后放入温度12℃、空气相对湿度80%~85% 的新型贮藏窖里恒温恒湿贮藏105d,定期监测甘薯在贮藏过程中的总质量损失率、干率、硬度、烂薯率、发芽率等。结果表明:经过短时间的热处理可降低紫云红芯红薯贮藏期间烂薯率,有利于减少贮藏后期水分及干物质损失,但不能解决紫云红芯红薯在贮藏过程中发芽的问题。因此,虽然短期热处理在紫云红芯红薯的贮藏保鲜上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但还需要与其他处理方法相结合来降低发芽率。
2023(4):60-63.
摘要:为明确高油花生品种开农88、开农99 夏播种植的最佳密度,设置6 个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加,花生的荚果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16.5 万穴/hm2 水平下,不但荚果产量最高,饱果率、百仁重、出米率、单株产量等性状也最优,能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生长。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开农88农艺性状整体较为稳定,百仁重变异系数最大(9.94%);开农99 的分枝数、荚果产量、百仁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36%、11.30%、10.95%。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开农88 和开农99 的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是影响荚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最大程度发挥开农88 和开农99 产量潜力,建议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密度为16.5 万穴/hm2。
2023(4):64-68.
摘要:依据2017-2020 年度安徽省小麦半冬性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分析了阜航麦1 号的高产、稳产、广适性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了不同产量水平下阜航麦1 号的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2 年区域试验阜航麦1 号平均产量8349.0kg/hm2,较对照济麦22 增产6.3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682.0kg/hm2,较对照济麦22 增产8.13%,综合增产点率96.6%。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的平均适应度为76.8%,平均高稳系数为86.52%,较对照高出4.61 个百分点,表明阜航麦1号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广适特性。不同产量水平下,阜航麦1 号的产量构成中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差异较大,千粒重较稳定,差异不明显。阜航麦1 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产上可通过适当增加群体密度提高有效穗数、调节水肥实现保花增粒等途径来进一步挖掘阜航麦1 号的高产潜力。
2023(4):68-70.
摘要:为研究全膜覆盖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对醇用高粱SF83003 产量的影响,探讨醇用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对高粱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高粱SF83003 的产量与7 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为高粱的育种栽培提供技术、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穗长> 株高> 糖锤度> 茎粗> 秆长> 叶长> 叶宽,可见,穗长、株高、糖锤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叶宽、叶长、秆长对产量影响较小。在高粱育种中应优先注重穗长、株高、糖锤度的选择,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将对高粱产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叶宽、叶长、秆长与高粱产量的关联系数较小,无需过多的关注。
2023(4):71-75.
摘要:栽培条件对水稻直播生产至关重要,以黑米杂交稻紫两优润香为材料,采用两因素3 水平3 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考察了与水稻抗倒性相关的12 个性状,分析了播种量和施肥水平对黑米杂交稻的抗倒伏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抗倒伏是一个复杂性状,不仅与品种特性密切相关,且与栽培条件密切相关。在提高紫两优润香直播生产中的抗倒伏性和产量上,最佳的栽培处理为播种量.5kg/667m2,复合肥施肥水平3.00kg/667m2。直播栽培中,在科学管控杂草的基础上,应采取稀播、匀播种子,适当施用复合肥,有利提高品种的穗部性状,增加穗粒数,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品种抗倒伏力。
2023(4):76-78,83.
摘要:通过不同中药材浸提液对中药材种子发芽率的效应研究,解决在大田育苗过程中由于发芽率不高导致的质量、产量与投入成本相关问题。采用黄芪、黄芩、半夏3 种中药材的12 种浸提液,对5 种中药材种子进行发芽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板蓝根种子达到最高发芽率的浸提液为四年生黄芪热浸提液,发芽率为75% ;使蒙古黄芪与陇西白条党参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浸提液,其发芽率分别为78% 和80% ;使膜荚黄芪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的是两年生黄芩热浸提液,其发芽率为47% ;使二倍体黄芩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半夏热浸提液,发芽率达77%。
2023(4):79-83.
摘要: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分析了1974-2020 年辽宁省大豆育种产量品质进展。结果表明:辽宁省47 年间共审定265 个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品种数量逐渐增加,2011-2020 年审定151 个大豆品种;大豆产量从20 世纪70 年代的2104.2kg/hm2 提升到2011-2020年的3008.1kg/hm2,与20世纪70年代平均产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及2001-2010年、2011-2020 年大豆产量分别提高10.4%、13.8%、33.3%、43.0%。审定品种脂肪含量超过22% 的品种有34 个,抚豆17 号脂肪含量达到24.10% ;蛋白质含量超过45% 的品种有8 个,辽豆16 号蛋白质含量达到46.28%。
2023(4):84-87.
摘要::柳农丝苗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以桂育9 号为母本、粤农丝苗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4 年7 代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感温籼型常规优质香稻新品种。柳农丝苗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秀,抗倒性强、抗寒性好、中抗白叶枯病、产量高、米质佳,2020-2021 年2 年米质测定综合评定都是二等优质,且除糙米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等标准。2022 年通过广西稻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22160 号。
田超,邵立刚,车京玉,马勇,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尹雪巍,代丽婷
2023(4):87-88.
摘要:克春151185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选育的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为促进克春151185 的应用推广,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
2023(4):89-91.
摘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淮阴9908 为母本、漯麦9424 为父本进行组配,采用水旱交替、多点试验的方法,育成了优质、节水、多抗的小麦新品种泰科麦30,2019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43。泰科麦30 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山东省旱地、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咸阳市和渭南市、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种植。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2023(4):91-93.
摘要:龙育73 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自主创新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22 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20025。与同类区域品种相比,该品种聚集国外种质配合力高、高产、脱水快及本土种质适应好等优良性状,具有早熟、高产、抗倒、抗逆、适宜籽粒收获等优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早熟区域种植。
2023(4):94-97.
摘要: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育性稳定、易转育且恢复源广,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被广泛利用。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70AB 转育为隐性核不育三系不育系270A°Bb 的过程进行介绍,实现了三系配套,解决了两系繁种中需拔除50%可育株的问题,并选育出集优质、丰产、稳产、耐旱、抗病、广适于一体的配套新品种保油杂1 号,在油菜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展现了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广阔的前景。
2023(4):98-100.
摘要:随着玉米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已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分别以A26/AM31 和XY304/XY212 组合选育出吉科玉189 和吉科玉918。两者均为籽粒黄色、株型半紧凑、半马齿型的普通玉米,穗轴呈红色,叶片深绿、形态宽厚,综合抗性能力较强,成熟好且脱水快,丰产性较好,商品性好且成熟后适宜大面积机收。2021 年均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中等肥力地区中早熟玉米区栽培种植。
杨新 , 胡朝芹 , 王玉宝 , 代正明 , 杨峰 , 于海天 , 郑爱清 , 吕梅媛 , 唐永生 , 张玉荣 , 程金朋 , 何春华 , 丰加文 , 王丽萍 , 何玉华
2023(4):101-103.
摘要:云豌36 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绿子叶抗病豌豆新品种,以引自法国的资源L0313 为母本,以中国台湾的优异种质材料L0318 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 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0.1kg/667m2,较对照品种中豌6 号增产30.9% ;株高88.0cm,分枝数3.1,生育期186d,单株荚数17.8,单荚粒数4.15;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23.1%,淀粉含量48.59%,糖分含量4.79%,单宁含量0.568%。云豌36 号对白粉病和锈病分别表现抗(R)和中抗(MR),适宜在海拔1100~2300m 的西南秋播豌豆产区推广种植。
金容 , 罗峰 , 李仕伟 , 王鹏 , 杨云 , 夏清清 , 方芳 , 李钟 , 郑祖平 , 蒲全波
2023(4):104-107.
摘要:南青77 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在云南省元江县以自交系南8148 为母本、自交系南555 为父本加以组配,选育出的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的青贮玉米新品种。2019-2020 年参加四川省青贮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17 点次试验10 点次干物质增产,增产点率58.8%,平均倒伏倒折率小于10%。2022 年6 月通过第九届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委员会会议审定(川审玉20220022),其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高产、稳产,适宜成都平原区、四川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以及云、贵、渝低海拔(≤ 800m)地区,牧草规模化生产种植。
2023(4):107-110.
摘要:为促进国审大豆新品种沂豆12 在黄淮海地区推广应用,通过该品种在国家和山东省参试产量数据和抗性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挖掘沂豆12 高产潜力,为黄淮海大豆高产高效提供有力保障。
2023(4):111-113.
摘要:铁杂20 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杂粮研究所以438A 为母本、铁1202 为父本选育的优质、高抗、高淀粉的高粱杂交种。生育期125d,株高218cm,叶片数20 片,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籽粒总淀粉含量为78.75%,支链淀粉含量为78.47%,粗蛋白含量为7.40%,粗脂肪含量为3.78%,单宁含量为0.14%。铁杂20 是中晚熟酿造高粱新品种,适宜在辽宁西北部朝阳市、建平县、康平县、铁岭市,吉林省四平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区春播种植。2022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 高粱(2022)210089。
2023(4):113-114.
摘要:圣豆3 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于2009 年以济5075 为母本、郑9805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为48.64%,属于高蛋白大豆品种,满足当前食品加工业对高品质大豆的要求。圣豆3 号于2020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00006;2022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220043。对圣豆3 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进行介绍,为圣豆3 号在江苏南部和长江流域适宜区域的种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大豆产业发展。
王德荣,杨 波,李 健,王宝祥,刘 艳,徐 波,邢运高,刘金波,迟 铭,孙志广,徐大勇
2023(4):117-119.
摘要:连粳6188(参试名称连粳1830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系谱法杂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2.8d,中感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部标一级。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稳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等特点。202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34),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3(4):119-120.
摘要:DF8810 是吉林省先美达种业有限公司、扶余市优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昊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交系M15A386 为母本、自交系H09B38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 号增产6.0%,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 号增产6.8% ;植株株型紧凑,中抗玉米螟,抗玉米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2022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20103。
2023(4):122-124.
摘要:山农1695 是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2020 年中国小麦质量发布和现场鉴评达到GB/T 17892—1999《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一等强筋小麦标准。2020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审麦20200011)。2022 年完成国家试验程序,推荐国家审定。适宜山东全部、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中高肥水地区种植。
冯俊,朱志锋,刘伯山,李京,陈高华,张庆阳,孔强,印伟力,孙瑞建
2023(4):125-127.
摘要:武育粳919 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南粳9108×45129-2 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37。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品质指标一级。武育粳919 的育成为淮北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优质稻米产业集群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所需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稻米产品消费需求提供了优势备选品种。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