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业是农业的高精尖产业,科技对现代种业发挥着引领和支撑作用。种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科研育种、中游的种子繁殖与加工、下游的种子市场推广 3 个部分,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尽管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种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但仍然在基础性公益性科技服务内生动力、商业化育种体系、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不足。鉴于种业本身的产业特点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选择公共产品理论作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分析工具,提出树立危机意识,推行种业战略;突出服务效能,兼顾服务效率;强化资源统筹,兼顾市场调节;推进主体合作,实现两链融合的优化思想。下一步,需要采取做大做强公益性科技服务主体、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发、优化种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促进种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深度融合、提升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保障能力等措施,优化现代种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2022(5):14-16.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2.05.035 CSTR:
摘要:2021 年两会上首次提出粮食安全指标,说明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种业是农业的基础,在“中国碗”装“中国粮”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种源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从种子供应角度,重点分析当前国内种子供给存在的数量风险、质量风险以及品种结构风险,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社会稳定,提出深化种子供需形势分析、强化制繁种基地建设、严格种业市场管理、优化种子储备与调用 4 条建议。
单飞彪 , 闫文芝 , 杜瑞霞 , 王永行 , 杨钦方 , 刘春晖 , 陈 阳 , 武 悦
摘要: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救荒野豌豆 DUS 测试指南(TG/32/7)为主要参考,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要求,制定了救荒野豌豆(Viaca sativa L.)DUS 测试指南,该指南收集并测试了 32 份救荒野豌豆材料,最终确定 28 个测试性状,在 UPOV 指南基础上调整了一致性判定标准,增加了 5 个性状,调整了 2 个性状的表达状态,并对部分观测部位和时期进行了调整。筛选了 10 个标准品种,80% 以上的标准品种涵盖了至少 3 个表达状态。救荒野豌豆DUS 测试指南的研制对促进中国救荒野豌豆新品种保护,鼓励品种创新及加强品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赵阳 , 庄艳 , 李韬 , 丰明 , 薛仁风 , 陈剑 , 王英杰 , 葛维德
摘要:辽绿 14 号绿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 2009 年以陕西榆林新品系 YX-1-04 为母本、冀绿 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在 2016-2017 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每 hm2 平均产量 1469.4kg,较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3.46% ;在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 1454.2kg,较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27.35% ;在 2018 年 5个试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 1809.2kg,比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9.07%。2020 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绿豆 2020004)。
摘要:小豆新品种 THM2011-28 是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唐红 28 为诱变材料,经叠氮化钠诱变、多代定向选择而来。2019-2020 年在国家小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北方夏播区每 667m2 平均产量 168.7kg,较对照品种冀红 352 增产31.12% ;南方小豆区平均产量 119.9kg,较对照品种冀红 352 增产 22.88%。THM2011-28 株型直立抗倒、结荚集中、成熟一致。
摘要:小豆新品种唐红 201210-42 是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唐红 70 为母本、冀红 0001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海南加代、混选法等多种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而来的小豆新品种,唐红 201210-42 集成了亲本的优点,实现了早熟、矮秆、高产、大粒、优质的统一。在 2019-2020 年国家小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北方夏播区每 667m2 平均产量 161.9kg,较对照品种冀红 352 增产 25.85% ;在南方小豆区平均产量 124.9kg,较对照冀红 352 增产 28.09%。
摘要:对合肥种业发展具有的 5 个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 7 点劣势进行总结,并分析合肥种业发展面临的 5 种机遇和 5 种挑战,利用 SWOT 分析法,提出了合肥打造“种业之都”应采取的策略与若干建议。
2022(5):5-8.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2.05.044 CSTR:
摘要:2022 年被业内誉为生物育种产业化元年,在种业振兴政策的有力驱动下,中国种业即将在 2022 年发生重大的产业变革,种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农业产业变革时代,如何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重大利好,如何调整企业发展规划,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去迎接生物育种产业化时代的来临,是中国种业企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种业企业如何整合内外部的优势资源,在竞争中顺利突围;如何研判行业发展走向,找准切入点顺势扩大市场份额;如何在种业振兴时代中,承担起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竞争的重任,未来几年种业企业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孙亚男 , 张维耀 , 王金星 , 潘文婧 , 姜成喜 , 付春旭 , 姜世波 , 曲梦楠 , 高陆思 , 景玉良 , 付亚书
2022(5):21-25.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2.05.052 CSTR:
摘要:转基因作物从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至今,在农业、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效益。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育种可利用的目的基因、可改良的性状逐渐增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使作物改良简单化、精准化。转基因作物种类增多、数量增加、种植面积增加,转基因产品的流通速率明显提高。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数据分析得到国际及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针对转基因大豆的技术应用和研发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讨论,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是加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的重要举措,自 2017 年《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对从源头上杜绝“一品多名”等假冒侵权品种种子进入市场、有效保护育种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阐述并分析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现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符合福建省实际的对策建议,对于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开展、推进福建省特色种业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5):35-38.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2.05.028 CSTR:
摘要:本阐述了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意义,分析了江苏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现状及成因,总结了全国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部分成功案例及模式,提出了加快推进江苏南繁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以期为江苏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参考。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小麦品种创新迎来又一轮革命。经调研分析表明湖北省小麦品种在创新成果、布局优化和产能提升方面成效明显,但小麦种业滞后现象并未得到本质扭转,与全国小麦主产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育种力量单薄、种子企业参与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等 3 个方面。形成这种差距的滞后局面,主要成因突出表现在小麦种业政策推动力不强、风险抗御能力不强和市场保障力不强等 3 个方面。基于此,认为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聚焦湖北省小麦种业发展短板弱项,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品种创新的研发力度,推动新时代湖北省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从四化一供(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应)、民营种业企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兼并重组 3 个阶段回顾了湖北种业企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成果,分析了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质资源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大而不强、品牌影响力小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科研单位和人员积极性、完善品种审定制度、培育发展壮大种业龙头企业等建议。
摘要:甘肃省徽县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种子生产基地,在发展冬小麦种子生产上,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出“坚持一个原则,充分利用两大优势,把好三道关口,确保四个到位”的工作方法。对存在的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科研投入不足、生产规模较小、发展后劲不足 4 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组建市场开发团队、注重品种研发、注重质量建设、推动企业重组等发展对策,对于推动当地小麦种子生产、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做了初步探索。
2022(5):57-60.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2.05.043 CSTR:
摘要: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加速,面对大农户对集约化多抗型优势新品种的强烈需求,生产企业和渠道商新产品推广困难。系统分析总结了大农户新产品订货会的实践经验,重点分析冬季大农户新产品订货会的类型,详细讲解了大农户新产品订货会对生产企业、渠道商和大农户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讲述大农户新产品订货会的会前策划准备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对会议成功召开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就如何快速达成订单以及二次追单方面进行经验分享,为新品种快速向大农户群体推广提供了路径,为业内同类型会议成功召开和新产品快速推广提供参考经验。
陶星星 , 吴亚辉 , 刘 蕊 , 李国华 , 杜小珍 , 张志标
摘要:三红蜜柚和琯溪蜜柚均是梅州市蜜柚主产区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三红蜜柚是琯溪蜜柚 2 次芽变后选育得到的优良品种,水晶香柚是三红蜜柚芽变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目前对 3 个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的认识仅限于表型性状描述和经验为主,为进一步挖掘 3 者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信息,对三红蜜柚、琯溪蜜柚、水晶香柚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总数据量 30×),系统地比较了 3 个品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 / 缺失(InDel)、结构变异(SV)、品种拷贝数变异(CNV)序列差异。对 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在全基因组水平解析其遗传差异,为今后柚子育种改良中更好地利用三红蜜柚、琯溪蜜柚和水晶香柚提供了重要遗传信息。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于济南乃至山东中部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肥料利用率高、耐密植、抗性好的玉米品种,选用19个玉米品种进行绿色优质高效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立原296、京农科736和鑫瑞57三个玉米品种产量在高密度和低肥力胁迫下均高于对照郑单958,并且抗倒伏、抗倒折、抗病性、结实性、耐密性和肥料利用率均表现较好,适宜于在济南等鲁中地区推广种植。
杨锦越 , 赵晓燕 , 沈建华 , 任 洪 , 王 伟 , 王 竹
摘要:以具有机械化生产潜力的 5 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机播密度对玉米机械播种质量、机械粒收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南地区玉米机械播种和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调整机播密度影响机械播种和机械粒收质量效果,机械播种的密度调得越高,粒距合格指数变低,重播和漏播的可能性越大,播种均匀性变差,播种质量越易受影响;但破碎率和杂质率有降低趋势,产量损失率和籽粒含水量有所增大。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玉米品种的特点,配套或改良播种机型,调节适宜的机播密度来提高机械播种质量和机械粒收质量。综合机播质量、机收质量和产量,先玉 1171 品种比较耐密植,宜机播、宜机收。
郭 军 , 毛瑞喜 , 李成磊 , 刘 悦 , 李金生 , 王 燕 , 刘爱峰 , 刘建军 , 李豪圣 , 宋健民
摘要:山东省是我国小麦优势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山东省近年来新育成小麦新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 2017-2020 年山东省区域试验高产组和强筋组 429 份参试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试验高产组材料的 Glu-A1、Glu-B1 和Glu-D1 位点分别以 N、7+8 和 4+12(频率为 33.2% 和 26.1%)亚基类型为主;强筋组材料分别以 1、7+8 和 5+10(频率为21.9% 和 23.7%)亚基类型为主。Glu-1 总评分显示,高产组小麦材料品质平均得分为 6.85 分,强筋组小麦材料品质平均得分为 8.63 分。本研究首次明晰了 2017-2020 年山东省区域试验高产组和强筋组参试小麦新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主要类型,对于山东省小麦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 恒 , 刘廷航 , 王 慧 , 惠海滨 , 盛萍萍 , 张春艳 , 张佃文
摘要:日花 99 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花育 22 号为母本、花选 1 号为父本,2004-2009 年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品系,2012 年开展预备试验,2019 年进行品质检测,2020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号:GPD 花生(2020)370057。该品种是日照市第一个直立、中熟、超大果型大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 407.6kg/667m2、籽仁产量386.1kg/667m2,茎叶鲜重 2127.0kg/667m2,品质优良,商品性极高。该品种适宜在山东省排水条件便利的沙壤土、壤土作为春播品种推广应用,栽培时做好包衣、覆膜播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化控增产潜力大。
摘要:嘉优 9 号是浙江禾天下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嘉 66A 和大穗型恢复系嘉恢 9 号配组育成的优质、抗病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母本嘉 66A 为自主选育的矮秆、柱头外露的 BT 型早熟晚粳不育系,父本为自主选育的高秆、穗大粒多、外观品质优、抗稻瘟病粳型恢复系。该组合 2021 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 2021002。为加快该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总结了该组合父母本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摘要:周科花 19 是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豫花 15 号为母本、花育 16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普通型食用、鲜食、油用、油食兼用品种。2019-2020 年参加国家北方片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2022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2)410020,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辽宁、北京春夏季种植。
摘要:淮麦 33 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烟农 19/ 郑麦 991 杂交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强、结实性较好、适应性较广、面粉品质优。面对当前兼具优质高产品种赓续乏力的尴尬局面,持续保持淮麦 33 推广应用势头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持续稳定保持淮麦 33 的品种纯度和优良种性,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对淮麦 33 优质强筋类小麦品种提纯保优推广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归纳总结。
摘要:玉虹 8288 是以 GQS6-2-1 为母本、XKF42-7 为父本进行组合选配育成的二倍体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果实发育期 33~40d,全生育期 112~123d,果实椭圆形;单果重 2.4kg,瓜瓤颜色浅橙黄(间有橙红色),瓤质酥脆,纤维少,汁液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 12.7%,口感好;果皮韧性较强,硬度 10.45kg/cm2,较耐贮运;展示示范中每 667m2 产量 5164.8kg,最高可达5993.3kg ;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抗逆性较强;稳产高产,适应性广。2021 年通过北京市西瓜品种登记,品种登记号:GPD 西瓜(2021)110139。
王利锋 , 王 浩 , 周 柯 , 曹言勇 , 李晶晶 , 杨继伟 , 贾腾蛟 , 李会勇
摘要:郑单 7167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 642 为母本、郑 638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8-2019 年参加河南省金粮联合体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产量为 10329kg/hm2 ,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3% ;2019 年参加河南省金粮联合体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10485kg/hm2,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1%。郑单 7167 于 2020 年 9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 2020001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较强,适宜河南省夏播种植。
摘要:贡油 070 是以杂黄籽甘蓝型油菜雄性核不育两用系 BZ207AB 与双低恢复系 6173R 杂交,鉴选出的双低、高产花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17-2019 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2 年度平均产量 180.21kg/667m2,平均芥酸含量 1.67%,商品菜籽硫甙含量 32.55μmol/g(饼),含油量 46.90%,籽粒花籽。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21)510022。该品种是一个角果较多、产油量高,适合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种植的双低花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韦绍丽 , 何静丹 , 郑加兴 , 王兵伟 , 覃嘉明 , 周步进 , 黄安霞 , 时成俏
摘要:桂甜 571 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利用群体选育和二环系选系相结合的方法,创制自交系 STB638 和STA1121,再利用 STB638 为母本、STA1121 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甜玉米新品种,于 2021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 2021029 号)。该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综合性状好,2020 年参加广西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730.0kg/hm2,比对照华珍增产 16.8% ;品质得分 86.35 分,达到国家区域试验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二级。适宜在广西各地及周边甜玉米区域种植生产。对桂甜 57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基于多年从事种子备案及种子产供需信息统计工作经验,从加强种子备案管理、提高种子备案率、拓展种子备案数据分析利用的角度,对目前菏泽市的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快种子信息共享、提高种子统计数据可靠度等完善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的基本方案。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