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萝卜(学名:Daucus carota L.)为伞形科萝卜属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胡萝卜,一看“胡”姓,就知道肯定不是原产于中原的作物。胡萝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据历史书籍记载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阿富汗被认为是最初的驯化地和多样性中心,从那里传播至欧洲、地中海和亚洲其他地区。目前,胡萝卜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营养丰富的蔬菜。在日本,胡萝卜被作为“长寿菜”,荷兰人将胡萝卜列为“国菜”之一,我国也称胡萝卜为“土人参”。元末传入我国,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肉质根供食用,是春季和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享有“丁香萝卜”“菜人参”“红根”“金笋”“甘笋”之美誉。在我国,胡萝卜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特别是我国北方气候冷凉的地区,种植面积很大。
2021(9):1-3.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1.09.001 CSTR:
摘要:中小型种业企业是我国种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层,通过中小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后的优势分析,构建了企业重组的原则性方案,并预测了重组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中小型企业间重组发展提供思路。
2021(9):4-6.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1.09.002 CSTR:
摘要:随着现代种业发展,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体系质量需求也越来越摆在了突出位置,质量安全成为消费者的需求之一,也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需求。本文针对河北省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鉴定挖掘创制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推动绿色种业发展的建议。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种植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现状和育种目标,提出了在充分挖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克隆功能基因,应用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转录组学、MicroRNAs和基因编辑技术培育马铃薯育种新材料。同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撑点。能够有效保障马铃薯增产、稳产、丰产,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
摘要:通过对近10年来云南省玉米品种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用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论述了云南省玉米品种选育在种质创新、杂交模式创新、育种手段创新等方面的成就,以及试验体制改革创新、试验渠道多元化、试验容量扩增、试验体系建立等方面的成效;论述了科学、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审定制度的建立,以及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对云南近10年粮食连续增产发挥的重要作用。
张金霞 刘贺梅 孙建权 殷春渊 王和乐 胡秀明 田芳慧 王书玉
2021(9):14-18.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1.09.005 CSTR:
摘要:随着水稻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被鉴定和克隆,与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成为现今水稻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利工具。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抗病虫育种、农艺性状改良、品质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为分子标记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2021(9):19-22.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1.09.006 CSTR: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小麦品种布局、应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小麦产业存在栽培管理粗放,比较效益低;品种多、乱、杂,良种良法不配套;受环境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差;优质不优价,优质品种种植积极性低;产业不协同,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培育优新品种,普及配套良种良法;通过政策引导,加大种粮扶持力度;推动土地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种植;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产销衔接,推进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江苏省小麦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通过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杂谷”科研团队与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张杂谷”产业的典型案例,剖析了科企合作推进社会化服务、实行股权激励、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创新历程,为科企合作推进成果转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摘要:自《种子法》实施以来,种业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种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化工成功收购先正达和隆平高科一系列成功的并购,中国种业在世界种业十强中占有两席之地,国内优势种业也在市场化进程中发展壮大,种业市场化促进了中国种业繁荣发展、硕果累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收储政策和审定制度的改革,将种业市场化竞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品种井喷、渠道更变、产品推广、宣促拉动等竞争更加激烈,产品运营更加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稳步推进。就近年来市场变化和营销管理经验对种业运营中商品名品牌运作具体策略进行总结阐述,为优秀品种的快速推广提供一个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运营措施。
摘要:对湖北省近年来水稻联合体试验开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主要从水稻联合体试验现状、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对联合体试验的监管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为湖北省联合体试验的顺利开展和规范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摘要:对江苏省种子产业的育繁推销一体化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企业育种、种子生产加工与经营能力及育繁推销一体化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强宏观调控及监管,推进企业产业链合作进程,加大科企合作力度及科研投入占比的发展对策。
摘要:按照陕西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专项行动工作总体部署,勉县立足北秦岭、南巴山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数量与质量并重,完成任务的170%。分析指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足、开发利用不够、普查—征集—保护长效机制未形成的问题,提出通过开发与利用来反哺征集和保护,达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对策建议。
摘要:调查总结了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建设的思路,提出了实施“五化”基地建设、基地与企业结合共建、种业科技创新、种子加工能力提升、制种机械化水平提升、种业监管服务提升“六大”工程的建设目标。
摘要:我国玉米品种绿色通道和联合体审定试验开展,带来了品种审定数量的激增,种子企业增加了推广品种的选择空间。但如果选择推广品种不当,将会带来种子生产、销售和种植风险。本文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种子企业在品种选择推广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供企业参考。
2021(9):56-62.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1.09.020 CSTR:
摘要: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基础,对江西省27个县(市、区)的402个村开展地方丝瓜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100份丝瓜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江西丝瓜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特异蔬菜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城县、黎川县收集丝瓜资源最多,海拔12~220 m地区收集到的丝瓜资源较多,共61份,且多以鲜食为主。筛选出10份优异丝瓜种质资源,这批优异种质资源可为丝瓜新品种选育和基础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香型优质常规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香型优质常规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香型优质常规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结实率(0.7475)>每穗粒数(0.7321)>全生育期(0.7277)>穗长度(0.7086)>有效穗数(0.7070)>米粒长度(0.6946)>千粒重(0.6897)>米粒长宽比(0.6872)>香味得分(0.6794)>株高(0.6784)。因此,在香型优质常规稻栽培过程中要加强对结实率、每穗粒数、全生育期、穗长度和有效穗数的培育,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2021(9):67-70. DOI: 10.19462/j.cnki.1671-895x.2021.09.022 CSTR:
摘要:以5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mg/L、0.4mg/L、0.8mg/L、1.2mg/L、1.6mg/L、2.0mg/L 6个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浸种和回干处理,于10℃低温进行发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玉米杂交种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苗高、根长、根数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玉米杂交种的检测生长指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浓度为0.4mg/L的硫酸铜溶液对玉米杂交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及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作用明显;浓度为0.8mg/L硫酸铜溶对干物质积累量起抑制作用;浓度为1.2mg/L硫酸铜溶液对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和根数均起抑制作用。
摘要:对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黄胡麻品系的综合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的科学鉴定,为黄胡麻品种进行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可以丰富晋北区胡麻的市场供应,促进胡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试验结果表明,2049、F103-6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
摘要:为了解信粳1787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7-2018年两年国家北方水稻黄淮粳稻区域试验及2018年国家北方水稻黄淮粳稻生产试验结果,对信粳1787的丰产稳产性以及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粳1787在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9612.7 kg/h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2%;2年区试及1年生产试验中中信粳1787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02%、7.28%、8.38%,均低于对照徐稻3号,高稳系数分别为89.0%、89.2%、86.9%,均高于对照徐稻3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可通过适当增加千粒重、穗粒数及结实率实现增产。综合分析,信粳1787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的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中麦605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苗壮,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发育稳健,耐倒春寒能力较好;株高约80 cm,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产量三要素适中,亩穗数44.2万穗,穗粒数33.2粒,千粒重42.5 g。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7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3.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6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6.2%。氮利用效率指数(NUI)为1.75,属氮高效品种。田间白粉病、叶锈病自然发病较轻,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种植。
摘要:石黑豆1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化诱5号为母本、大粒黑豆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夏播黑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田间抗倒性强,抗病性好,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操作。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播黑大豆区域试验,石黑豆1号平均产量2970.8 kg/hm2,比对照德豆99-16增产6.87%,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播黑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3.5 kg/hm2,比对照德豆99-16增产5.20%。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摘要:随着玉米生长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低温寡照、连阴雨、台风、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的抗病性逐年下降,化肥、农药的无限使用,使农民玉米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此,我单位多方搜集玉米育种资源,并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鉴定、筛选、组配、选育出所有东华北春播区主要病害均在中抗以上(达到绿色品种标准)的玉米新品种“玉丰612”,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06076。
摘要:华亚7号是以多胚亚麻种质D95029为母本,以自选亚麻品系95015-20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H02150,通过所内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株系H02150-7-1进行多地选择和抗病性鉴定,在安徽、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农艺和产量性状鉴定,于2019年12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审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909010。该亚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在安徽、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种植。
邓 丽 , 郭敏杰 , 殷君华 , 苗建利 , 李阳 , 任丽
摘要:开农99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61为母本、潍花15号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脂肪花生新品种。2018-2019年开农99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麦套花生区域试验,2年产量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第1位,平均荚果、平均籽仁产量分别为6027.60 kg/hm2、4151.25 kg/hm2,2年16个试点中15点增产;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显示,2年平均脂肪含量55.36%,为高脂肪花生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显示,开农99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具有很高的生产应用及推广价值,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摘要:金武软玉(原名靖丰6429)是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靖江市靖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易栽培等特点,于2021年4月21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机插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大华1802(原名DJ1802)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自交系D1335为母本,自交系D6446做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性强等特点。从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该品种进行了介绍。
蒋俊 , 李浩杰 , 张锦芳 , 崔成 , 柴靓 , 郑本川 , 蒋梁材
摘要:针对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早熟广适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以川油系列新细胞质不育材料为基础,协同改良优质高产早熟性状,创制双低优质不育系、恢复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早熟新品种川早油1号,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0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扩区登记。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双低品质、株高适中、抗倒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早熟油菜地区、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江西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川早油1号的育成及其推广应用对缓解我国长江流域两熟或三熟地区油菜与后茬作物的茬口矛盾,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新稻54号是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常规晚熟粳稻品种,具有优质、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201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新稻54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苏玉糯606为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企合作,以自选系W18-1为母本、JN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紧凑型品种,于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玉20190014)。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宜多茬和间套种植,也是保鲜加工常年销售的理想品种。对苏玉糯606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制种和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摘要:杂交水稻品种隆8优华占在汉中地区推广种植已来,因其株型矮、生育期短、分蘖力强、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农民的喜爱,为了适应轻简化栽培的需要,对该品种在汉中地区直播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产直播种植技术方法,为农民的直播种植提供参考。
摘要:荃优全赢丝苗是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荃9311A作母本、全赢丝苗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211。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江中下游中籼稻主要种植区对荃优全赢丝苗进行了多年多点高产栽培示范种植,其生育期适中,分蘖好,抗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深受广大种植户好评。将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供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农民朋友借鉴。
摘要:特优365是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用高产不育系龙特浦A与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桂365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稳产性强等特点,201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王仁东 ,
摘要:德油737是四川恒禾种业有限公司用W11-6213-2-2AB作母本,11-5188-91R作父本配组而成的甘蓝型核两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21年初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植株矮、分枝低、角果多、产量高、抗性好、油质优,是油菜生产的理想品种。介绍了该品种特征特性和常用配套栽培技术,旨在加快该品种推广利用和提升油菜种植水平。
摘要:宛麦788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麦54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做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适合河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该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摘要:西农921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用H18-5/周麦26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品种属于半冬性中早熟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条锈病。抗倒伏和适应好的特点,适宜于陕西关中灌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摘要:龙谷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合作,以龙谷31为母本、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品系M909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抗除草剂咪唑乙烟酸谷子新品种。在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于 2021年6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 谷子(2021)230003。
摘要:克春14024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最新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强筋、丰产、抗病等特点,经过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21L0001。
摘要: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芯片”,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甘肃省陇南市玉米杂交种生产条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包括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投入不足等)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摘要:2020年以来,日照市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切实强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加快摸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提升全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种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种质基础。
摘要:甘肃省定西市是国家级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面对“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分析定西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进一步发挥国家区域性良种基地优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当前定西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育种创新能力不足、质量监管有待提升、市场研判不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通过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健全繁育推广体系、补齐仓储加工体系、强化市场营销体系、提升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体系、提升品牌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甘肃省定西市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基础产业,种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为了全面掌握洋县的种业发展情况,加快种业发展步伐,为省市制定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走访农业企事业单位、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方法措施对洋县种业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市场监管能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