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种业论坛
    • 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思考

      2019(6):1-3.

      摘要 (609) HTML (0) PDF 969.42 K (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品种登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任务,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

    • >专题论述
    • 水稻育种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19(6):4-6.

      摘要 (636) HTML (0) PDF 1.17 M (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我院水稻育种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田间试验、室内考种、区域试验数据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了31000多个水稻品种(材料)的品种基本信息、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病虫性、抗逆性、审定信息、品种权信息、参考文献信息等约50万条水稻数据信息。利用 Access 2010数据库及其自带的VB编程工具,围绕系统管理、品种信息管理、系谱血缘查询 3 个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了对水稻育种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水稻育种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有效的实现了水稻育种信息的科学管理,为数据化育种打下基础。

    • 我国籽粒苋草业的创新开发模式与国外研发新动态

      2019(6):7-9.

      摘要 (573) HTML (0) PDF 964.08 K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由企业与科技联合开发的籽粒苋青贮袋状饲料已获成功。这是国际首创,也是智库时代创新的产物。本文举例了正在研发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四种成功模式。由于苋籽的特殊营养价值,国外多在利用苋籽所作的食品上开发。当前国外发展趋势是由营养食品走向功能食品,以及增加谷物多样性以适应当今气候变化特点的需求。据此,籽粒苋将是可供选择的未来粮、饲兼用作物;又是抗逆性强的可对应特殊气候变化的作物,可以在我国边远地区及受损、低产地区大力发展,尤其可贵的是对其种植可与生态文明建设接轨,从而走向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 冀北荞麦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9(6):10-12.

      摘要 (550) HTML (0) PDF 1.81 M (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荞麦是我国冀北地区的特色作物,其经济价值、保健功能、生态效益显著,市场开发前景广阔,但是,在当地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产业发展一直缓慢,文章通过分析当地荞麦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从而提出了一些促进荞麦产业发展的建议,引导当地荞麦产业的积极的发展壮大。

    • >国外种业
    • 津巴布韦种子行业概况研究

      2019(6):13-14.

      摘要 (580) HTML (0) PDF 969.22 K (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综述津巴布韦种子体系,聚焦津巴布韦种子在品种审定和注册、种子认证、品种权保护、植物检疫措施、种子进出口的法律和法规环境。通过研究发现,津巴布韦在种子法律和法规方面有成熟的制度和实践经验,在有些地方(如品种审定和登记、认证)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 >种业管理
    • 加强恩施山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的必要性及策略

      2019(6):15-16.

      摘要 (524) HTML (0) PDF 1011.60 K (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主要农作物产业已成为当前恩施州高效农业的主力军。为适应新形势,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本文对现阶段恩施山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加强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 用中央一号文件指导种子管理工作实践的思考

      2019(6):17-20.

      摘要 (584) HTML (0) PDF 957.21 K (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2月19号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这是对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如何结何文件精神,为配合文件提出的目标而工作,是从事农业的各行各业必需思考并快速回答的问题。本文聚焦乡村振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提出了种子监管工作的思路和2019年工作要点。

    • 种子认证机构能力要求建议

      2019(6):21-22.

      摘要 (541) HTML (0) PDF 942.28 K (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质量认证制度是新修订《种子法》设立的一项新制度,推行种子认证制度必须依靠种子认证机构。本文根据产品认证机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种子质量认证的特点,提出了种子认证机构在组织结构、过程、资源和管理体系等方面能力要求建议。

    • >地方种业
    • 江西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9(6):23-24.

      摘要 (512) HTML (0) PDF 962.17 K (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打造种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分析了江西省蔬菜种业目前发展现状,企业已初具规模、研发体系基本形成、种子市场加以巩固,产业布局加速推进。深度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创新力不足、生产经营手段不活、基础设施不厚、品种保护意识不强。提出构建资源共享和转化平台、引导种业资本改造、创建优势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议和对策。

    • 玉林市现代种业发展的SWOT分析研究

      2019(6):25-27.

      摘要 (502) HTML (0) PDF 983.04 K (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玉林市是广西的农业大市,而种业作为农业的核心和基础,在种业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如何定位玉林种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SWOT分析法,对玉林市现代种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玉林市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玉林市现代种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经验交流
    •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践与体会

      2019(6):28-30.

      摘要 (553) HTML (0) PDF 993.56 K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育种及其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浙江省2017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多措并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浙江实践行动的做法、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以供后启动的省份参考。

    • 浙江省玉环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9(6):31-32.

      摘要 (471) HTML (0) PDF 1.76 M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玉环市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对于玉环市今后更好地保护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种子教学与人才培养
    • 《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2019(6):33-35.

      摘要 (481) HTML (0) PDF 991.05 K (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是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传授蔬菜种子生产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本文从该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材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和改革探索6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旨在为蔬菜种子生产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 >研究论文
    • 油用向日葵引种筛选试验

      2019(6):36-37.

      摘要 (439) HTML (0) PDF 1002.34 K (6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对引进的12个油葵品种(系)进行了观察、筛选,结果表明F60每公顷平均产量3022.5kg,比对照早熟矮大头每公顷平均产量2287.5kg,增产32.13%;巴葵29每公顷平均产量2700.0kg,比对照增产18.3%;576每公顷平均产量2310.0kg,比对照增产0.98%。这三个油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结构合理,经过筛选试验后,适宜鄂北区种植。

    • 江苏淮北地区29个玉米新品种耐高温胁迫筛选

      2019(6):38-41.

      摘要 (687) HTML (0) PDF 1.03 M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以29个新选育的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以郑单958(CK)为对照,利用江苏淮北地区特有的高温气候,研究了各品种在最适种植密度下,与高温胁迫相关定的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及相关要素的表现,以探究各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为该区域玉米生产推广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C1210、郑原玉432、瑞华玉288、京农科738、隆平259、硕秋518、MC708、登海187、先玉1466等品种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能力,且增产幅度均不小于3%,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及高温胁迫耐受性,在江苏淮北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推广价值。

    • 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2019(6):42-44.

      摘要 (450) HTML (0) PDF 1.04 M (7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以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5个主推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产量构成、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存在差异。亩产量平均为538.6kg,其中最高是周麦27号达到586.0kg,最低周麦18号为502.7 kg;产量三要素的亩穗数变平均为37.4万,变异系数为14.76%,最高达到40.6万;穗粒数平均为36.1粒,变异系数为17.14%,最高为43.1粒;千粒重平均为45.4g,最高达到48.7g,变异系数为4.91%。灌浆速率测定表明:渐增期、快增期持续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达到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灌浆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周麦16号均最大分别为1.67和3.29 mg/ grain•d,周麦23号均最小分别为1.42和2.46 mg/ grain•d;快增期、缓增期灌浆速率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且趋势相同,渐增期除周麦23号外,其它4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 云南耐旱鹰嘴豆评价筛选

      2019(6):45-47.

      摘要 (565) HTML (0) PDF 1.03 M (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鹰嘴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种质资源,具有丰产耐旱、耐贫瘠、直立抗倒伏和较耐高温等特点,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适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以引进的鹰嘴豆资源为材料,通过系统选育,筛选适宜云南地区种植的鹰嘴豆品系。为推动鹰嘴豆科研及应用推广研究提供基础

    • 小麦品种兰天19号持久抗病、高产与广适性解析

      2019(6):48-51.

      摘要 (537) HTML (0) PDF 1.03 M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解析兰天19号抗锈性较持久、高产、稳产及广适性的机理将为甘肃陇南地区培育山旱地突破性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和亲本信息。(1)兰天19号自推广至今逾12年仍保持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含Sr2,Fhb1基因;(2)千粒重高(43.5-55.0g),平均48.14g,含高粒重基因Sus1-7B(Hap-T)、TaCwi-A1a、TaCWi-4a和TPP-6AL1a。分蘖适中,成穗数高,落黄性极佳,具高产潜力。(3)稳产,自2008年至今作为甘肃陇南片山旱地区试对照,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1和0.11。(4)含春化基因Vrn-D1b、Vrn-A1-2147、光周期不敏感型基因PpD-A1a、PpD-B1a、Ppd-A1a、抗旱基因I-feh-w3 (Westonia type),抗寒抗旱性强,为兰天19号的广适性和跨区域推广种植提供了保障。

    • 利用芯片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鉴定玉米种子纯度的研究

      2019(6):52-54.

      摘要 (468) HTML (0) PDF 1.18 M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饲作物,其种子的纯度直接关系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建立一套简单、经济、高效的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方法,研究选用玉米杂交种先玉335、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PH6WC、 PH4CV、郑58和昌7-2作为试验材料,采用SSR检测技术结合芯片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筛选出适用于鉴定先玉335和郑单958种子纯度的特异引物umc2105、bnlg2291、bnlg161。研究建立一套有效的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方法,为完善玉米种子纯度快速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 福建省近年来育成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2019(6):55-57.

      摘要 (508) HTML (0) PDF 1.03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福建省11个春大豆新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变异系数较大;单株粒重与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呈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3.78%,分别为荚粒性状因子,产量性状因子和株型性状因子。

    • 小麦新品种石麦26选育及丰产性分析

      2019(6):58-60.

      摘要 (1012) HTML (0) PDF 1.06 M (1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石麦26号是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加快石麦26号的推广应用速度,实现新品种的应用价值,以2014、2015年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和2016年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DPS方差分析石麦26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石麦26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稳定性,是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

    • >育繁制种
    • 水稻不育系金福A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2019(6):61-62.

      摘要 (483) HTML (0) PDF 1.03 M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福A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三亚金稻谷南繁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败育彻底、株型矮而紧凑、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杂种优势强。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在江西萍乡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

    • 杂交玉米品种互邦101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2019(6):63-35.

      摘要 (474) HTML (0) PDF 982.56 K (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互邦101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用自育自交系互J-1332作母本,与引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自交系成自205-1-1作父本组配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通过湖南省引种备案登记。在四川及西南地区的相似生态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生产使用价值。它的育成和应用将为四川及西南地区玉米产量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小麦新品种成丰2号的选育

      2019(6):66-67.

      摘要 (459) HTML (0) PDF 1.03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成丰2号系甘肃省成县种子管理站庙湾试验点以N-斯特拉姆潘列小麦为母本、自育小麦品系“9517”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2019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90013号。本文介绍了成丰2号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 绵杂麦系列品种高产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9(6):68-69.

      摘要 (392) HTML (0) PDF 1.04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选育了绵阳32号、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绵杂麦638等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的选育为四川乃至西南麦区杂交小麦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了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等系列杂交小麦品种,并针对性开展了绵杂麦系列品种(MTS-1为母本)的高产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推广,总结了一套适宜四川麦区的绵杂麦系列品种高产高效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制种户和种植户利用。

    • 优质谷子品种晋谷6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9(6):70-72.

      摘要 (452) HTML (0) PDF 1.09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晋谷62号(太选17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02-68?晋谷36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质谷子新品种,2016年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并定名,2015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优质米,2017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抗谷子主要病害等特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无霜期150 d以上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 玉米新品种武科16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2019(6):73-74.

      摘要 (418) HTML (0) PDF 1006.65 K (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武科16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自交系武3910为母本和自育自交系武8151为父本杂交组配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表现出优质、稳产、广适、籽粒脱水快及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等优点。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70020。本文对武科16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增产增效起到促进作用。

    • >良种良法
    • 优质水稻品种宁粳5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9(6):75-76.

      摘要 (363) HTML (0) PDF 1.02 M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宁粳50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用宁粳28号、宁粳24号和育种中间材料00HW-433进行复合杂交而成水稻品种。 2012~2014年参加宁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试验平均产量、增产点次、抗性水平等均达到宁夏省农作物水稻品种审定标准,2015年通过宁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粳50号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适宜轻简化栽培等特点,是目前宁夏优质稻主导品种。本文介绍了宁粳50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区试产量、抗性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 玉米品种SY1102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2019(6):77-78.

      摘要 (399) HTML (0) PDF 950.20 K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玉米新品种SY1102品种特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生物学特性,从免耕直播、病虫害防治、一次性施肥、完熟机收、秸秆还田等方面总结了SY1102 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为了该品种的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

    • 河南省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019(6):79-80.

      摘要 (354) HTML (0) PDF 1.01 M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阳光玫瑰’葡萄具有硬肉、脆甜、香味浓郁等优良特性,深受消费喜爱。引入河南省后,通过进行多年的试验观察,采用高宽垂架、避雨栽培、花果管理、无核化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单穗重600~800g,果粒重12~14g,大小一致、着色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2%,实现了‘阳光玫瑰’葡萄的优质高效栽培。

    • 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先甜糯868及栽培技术

      2019(6):81-82.

      摘要 (605) HTML (0) PDF 998.92 K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甜糯868是以SD826为母本、SD292为父本杂交获得的甜糯玉米新品种,是由广西亚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西先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育,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广西各地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 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

      2019(6):83-84.

      摘要 (543) HTML (0) PDF 1007.99 K (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的加快临麦9号的推广。研究制定了临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规定了临麦9号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以及种子处理、耕作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该品种适宜山东省中高肥水、旱肥地麦区种植。

    • 棉花新品种YM11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6):85-86.

      摘要 (382) HTML (0) PDF 1007.83 K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YM111是2017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70002。该品种高产、综合抗性优良,是一个适应性广的杂交棉新品种。

    • 鲜食甜糯玉米桂甜糯525越南鉴定表现

      2019(6):87-88.

      摘要 (400) HTML (0) PDF 1014.82 K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桂甜糯52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玉米自交系YL611作母本,自交系WT1791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加糯型玉米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贵州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玉2016011和黔审玉2016014号,2013年通过广西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13011号。通过在越南北方的北江省和谅山省试种示范,鉴定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桂甜糯525在越南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总结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越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新品种
    • 春小麦新品种龙辐12-876

      2019(6):89-90.

      摘要 (412) HTML (0) PDF 1018.88 K (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辐12-876是黑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两个优良品系龙辐04-711和北0027组配杂交组合,然后,利用Co60 γ射线对杂交FO代种子诱变处理,田间结合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小麦新品种。龙辐12-876属晚熟品种,株高95厘米,幼苗半直立,株型收敛,有芒,穗纺锤型,小花数一般为18-20个,千粒重约32克,容重800克/升。龙辐12-876黑龙江东部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达到了4441.7kg/hm2,比对照品种克旱16平均增产6.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15.9kg/hm2,较对照品种克旱16增产0.6%,综合表现优异,并于 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 玉米新品种兴达601

      2019(6):91-91.

      摘要 (503) HTML (0) PDF 1.73 M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兴达601是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综合运用系谱法、回交转育法,结合现代分子标记等先进技术和相关设备,选育出的丰产性好、抗旱性强、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早熟普通玉米品种,2017年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兴达601号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59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9(6):92-93.

      摘要 (445) HTML (0) PDF 1.01 M (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麦5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利用龙94-4081/小冰32杂交组合,采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2018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种植。

    • 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09358

      2019(6):94-95.

      摘要 (382) HTML (0) PDF 980.55 K (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辐09358是通过辐射诱变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4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8001,该品种具有高产、中强筋抗病耐密植、生育期中熟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春麦区种植。

    • 油莎豆高油高产品种中油莎1号

      2019(6):96-97.

      摘要 (646) HTML (0) PDF 980.95 K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莎豆新品种“中油莎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加代穿梭育种方法选育的高产高油品种,2017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

    • 优质广适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34

      2019(6):98-99.

      摘要 (574) HTML (0) PDF 1.07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豫谷34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以豫谷18为轮回亲本,“冀谷19?冀谷31”的中间材料为非轮回亲本,以回交转育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质广适抗除草剂拿捕净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7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DP谷子(2018)410133。

    • >实用技术
    • 襄阳市芝麻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2019(6):100-100.

      摘要 (438) HTML (0) PDF 1003.49 K (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襄阳市位于我国白芝麻集中种植带,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成为全国芝麻生产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芝麻种植将绿色高产高效贯穿整个生产过程。襄阳市芝麻产业集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在推进芝麻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年第卷第6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