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10~20 年来,全球种业呈现发展高速化、扩张资本化、投资私有化、成果专利化、经营全球化、市场垄断化、产业多元化、服务综合化、技术精准化、分工精细化、作业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12大趋势,种业已经由传统的种植业演变成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市场垄断型、经营全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
摘要:近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2.41亿 hm2,平均用种量150kg/hm2,商品化率45%,种子市场规模58亿元。其重点市场在黄淮、长江中下游及西北麦区。随着我国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率的提高,预计10年后商品化率提升至65%,市场规模达85亿元。我国规模较大的小麦种子企业科研能力有所增强,自育品种不断增多,但科技研发仍主要依托科研单位。种子生产方式主要采用企业自繁和委托代繁两种方式,比例约为3:1。多数企业通过种子生产、示范基地现场观摩推广新品种。未来,大型小麦种子企业将尝试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新品种产业化进程。建立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种子繁育基地,集成企业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探索以作物为载体,提供现代种植综合应用技术的新品种推广方案。
摘要:甘肃省作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11个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其他10个省份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在优良品种选育、抗旱栽培技术研发以及综合技术集成等方面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生产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摘要:摘要:农业现代化需要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新背景、新思路的阐述,说明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对“互联网+农业”中运用的关键技术支撑和实践效果的分析,展望了未来“互联网+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摘要:结合陕南水稻生产实际,针对平川稻区冬闲田、油菜及小麦茬口长期缺乏水稻机械化插秧品种之现状,开展水稻机插秧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筛选出适合陕南平坝丘陵不同茬口水稻机插秧品种,并集成配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摘要:我省制定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种业现代化为目标,持续提升品种科技创新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种子繁育生产能力和推广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我省现代种业发展。
摘要:“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楚雄州是云南省水稻种子繁殖、调供中心。近年来,我州水稻种子销售量明显下滑,已严重影响到“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步伐,影响云南省水稻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本文通过对我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优势和下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楚雄州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求垦区各级理解新常态、顺应新常态,更好驾驭复杂局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甘肃垦区黄羊河集团公司而言,需结合自身实际,树立问题导向,把中央和省委、省农垦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靠发展、靠改革来进一步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本文笔者结合甘肃农垦及黄羊河集团公司发展现状,分析企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和新问题,针对企业在改革与发展、管理与创新的道路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以期能与大家共勉。
摘要:玉米籽粒水分损失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籽粒灌浆相关的发育失水,始于籽粒灌浆到生理成熟结束。籽粒灌浆过程中水分损失虽然是蒸发水分损失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这一阶段籽粒脱水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干物质向籽粒中沉积,主要受库源关系的调控。第二阶段,籽粒成熟之后的干燥脱水,在这一阶段籽粒水分损失完全通过种子表面蒸发进行的,是一个物理过程,虽然与基因型有关,但是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发展一季中稻加再生稻是提高稻米品质和种植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措施之一。本文以衡南县再生稻生产为例,分析了发展一季中稻加再生稻的必要性及衡南县发展一季中稻加再生稻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摘要:玉米制种产业是黄羊河集团公司的支柱性产业,制种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35%左右,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让本场农户持续增收,企业连年增效,一度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但由于近几年市场行情低迷,种业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面临着来自市场、种业同行等各方力量的挑战,如何抵御市场风险,如何在艰难中继续前行,甚至如何维持生存,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和探究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结合种业发展实际,提出种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些想法,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索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其目的是为企业长远发展争取主动,让黄羊河种业基业长青。
李成军 ,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玉米生产现状和玉米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通过搜集、整理种质资源,加大投入,扩大育种规模,加强抗逆育种工作,加强专用玉米育种研究和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玉米育种策略。
摘要:摘 要:研究渝马铃薯3号原原种8种不同种薯大小处理对其植株性状和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原种种薯大小对渝马铃薯3号原种生产的主要性状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有明显影响,表现出随原原种薯大小的增大,其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增加,单株薯重提高;而商品薯数量比和重量比与原原种薯种薯大小无关。综合结果表明,渝马铃薯3号原种生产应选择5g及以上的原原种作种薯,能够保证获得较高的原种产量。
摘要:摘要:通过凤大麦7号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凤大麦7号产量构成五因素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数(r=0.5933)>最高茎蘖数(r=0.4573)>基本苗(r=0.3207)>千粒重(r=0.0830)>穗实粒数(r=0.0748);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有效穗数(p=1.2688)>穗实粒数(p=1.0163)>基本苗(p=0.4390)>最高茎蘖数(p=-0.3521)>千粒重(p=-0.0780)。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云南省生态环境及当前的种植条件,凤大麦7号高产栽培策略应以提高有效穗数为主导,有效穗数的提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基本苗,合理控制最高茎蘖数等措施来实现,对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不能一味追高,应注意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标。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的单株产量、单株薯数、商品薯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覆膜和全施基肥能提高马铃薯单株产量、单株薯数、商品薯产量以及亩产量,在覆膜和施用基肥的情况下,合理的种植密度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商品薯率也增加,经济效益相应提高。结论: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1号在密度为50000株/hm2时,在覆膜和施用基肥的条件下,马铃薯的产量最高,这在最求高产高效益的今天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研究了模拟小麦杂交育种F3种植模式下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公顷穗数和千粒重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两者均为边Ⅰ行的边行优势最强,边Ⅲ行的边行优势最弱。小麦穗粒数无明显的边行优势。因此,为更准确地对小麦F3的各株行进行选择,以小麦公顷穗数和千粒重作为选择目标时,可参考其边行与内行优势的变化,消除其边际效应的影响,以增加选择的可靠性。而以穗粒数作为选择目标时,选择结果会相当可靠。
周健 , 郭晓红 , 李猛 , 胡月 , 姜红芳 , 陈立强 , 牛同旭 , 赵海成 , 兰宇辰 , 姜晨阳 , 周云峰 , 郑桂萍 ,
摘要:以龙粳31号和空育131为材料,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膜下滴灌旱种下肥水耦合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旱种下两种肥料处理对两品种的碾磨品质、粒型和米饭食味评分值影响不显著;膜下滴灌旱种下两种水分处理对两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值的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膜下滴灌旱种下以体积含水量降至饱和含水量的80%为控水下限的水分管理能够保持或提高空育131的整精米率;膜下滴灌旱种下的两种水分、肥料处理降低了空育131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了空育131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空育131的米饭食味评分。与对照相比,膜下滴灌旱种下的两种水分、肥料处理降低了龙粳31号的整精米率和米饭食味评分;膜下滴灌旱种下以体积含水量降至饱和含水量的80%为控水下限的水分管理,同时分蘖肥与穗肥用量同对照相同的处理(S2F2)能够降低龙粳3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摘要:2016年在爱辉区河南屯村、爱辉区西岗子镇、孙吴县孙吴镇、嫩江县繁荣村、龙镇农场种植早熟水稻品种黑粳10号,发现其稳产性好、熟期适宜、抗倒性强、结实率高,较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种植。
摘要:临玉3号为中晚熟玉米品种。以HTⅡ6为母本,K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鉴定、品比试验后,2013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玉米区域预备试验,2014年、2015年以临玉1参加甘肃省中晚熟玉米区域试验,两年产量分别为14082㎏/㎞2比对照增产7.8%和14547㎏/㎞2比对照增产4.8%。2016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玉米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产量14979㎏/㎞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4%;幼苗叶色深绿,叶片深色,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支多,花粉量大,花丝红色,株高292.0㎝,穗位123.0㎝,地上叶片16.0片,穗长20.8㎝,结实长20.4㎝,穗行16.8行,行粒40.9粒,千粒重385.7g,籽粒黄色,硬粒型,穗型筒形,穗轴白色,生育期140d;中抗禾谷镰孢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抗大斑病,抗轮枝镰孢穗腐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及陇东地区推广种植。
摘要:桂糖46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采用“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甘蔗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的突出优点,还具有中熟,高糖,宿根性好,有效茎多,生长整齐,均匀,抗黑穗病能力强等优良种性,其抗倒能力强,极易脱叶,既适于机械化管理和收获,也适合人工作业,是个有推广潜力的新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蔗2015001),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
摘要:‘条藜1号’是甘肃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通过引种栽培驯化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2014—2015年多点区域试验,‘条藜1号’2年10个区试点平均折合产量2698.5 kg/hm2,比对照增产11.4%。‘条藜1号’为中早品种,株高152.7-218.5 cm,生育期124-132d,有效分支数因种植密度不同而表现差异,一般有5~28个。籽粒为乳白色圆形片状,千粒重2.85-3.45g,含粗蛋白17.04%。‘条藜1号’田间表现抗倒伏,中抗霜霉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并具抗寒、抗旱、耐贫瘠、丰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甘肃省榆中、天祝、渭源、山丹、景泰等同类型生态区域种植。
摘要:翔玉998玉米新品种是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籽粒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先后通过吉林、内蒙、辽宁、黑龙江等四个省区审定,获得国家和省主推品种的殊荣。本文介绍了翔玉9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摘要:玉米新品种新单6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2009年冬季用自选系新美026与自选系新69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机收67500株/hm2组);2016年参加河南省夏播玉米生产试验;2017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7023;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抗倒伏、产量高、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
摘要:商徐紫薯1号是以渝紫薯7号为母本放任授粉,从其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14-2015年国家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30592.5 kg/hm2,较对照宁紫1号增产11.72%,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四位;平均薯干产量9822kg/hm2,较对照增产25.25%,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平均烘干率32.11%,比对照高6.1个百分点。其商品性、稳产性、萌芽性、耐贮性、抗病性、品质、食味钧较好。
摘要:玉米新品种裕丰201是由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河北杂交玉米工程技术中心以自选系承系206为母本,以自选系承系1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通过2013年-2016年多个试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丰产性突出、淀粉含量高等特点。
摘要: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玉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玉米室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原代号克044(HA7-1?HB410),其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耐密植、抗非生物逆、较适机械化收获等优点,并于2017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 2017039)。适宜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种植。
摘要: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轻简化栽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玉米作为农业四大作物之一,在2016年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7年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综合当前玉米种植发展形式和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明确育种方向要以不断提高产量为前提,选育稳产、高抗、优质、脱水快、中早熟以及适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才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沃单818 是河北沃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组配杂交组合56191?2337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39。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缺乏早熟、稳产芸豆品种等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出早熟、高产的小黑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4。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