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3.
摘要:将分析当前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2016(4):10-11.
摘要:宁夏南部地区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针对区域内的基本气候特征,地理环境条件,分析了该地区发展黑豆产业的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认为宁南旱作农业区资源丰富,只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必将成为宁夏优质有机黑豆生产基地。相应提出了以选育优质专用黑豆品种、健全体系、科技支撑、标准化生产、提高效益等发展黑豆特色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2016(4):12-15.
摘要:本文从黑龙江省育种水平、育种单位发展变化、新品种推广形式、管理水平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育种状况,分析了黑龙江省品种现状,高新育种技术应用滞后,种业规模小、科研投入少,忽视基础研究、,耕作栽培环境恶化,优良品种少等目前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2016(4):16-18.
摘要:透过玉米直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在现推品种中筛选机收替代品种的方案,主张在加快培育机收品种、提升直收机械设备性能的同时,应未雨绸缪,注重晾晒收储设施建设,借助技术融合、多方力量协作的方式,整体推进玉米直收技术的发展。
2016(4):19-21.
摘要:新的 审定与登记 制度
2016(4):21-23.
摘要:通过对同一违法主体经营的种子存在违反数个规范情形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例以及当前种子执法机构不同处理方法的分析,提出种子行政处罚案件中同一违法主体经营的种子存在违反数个规范情形的行政处罚方法。
2016(4):24-26.
摘要:新《种子法》改动大、亮点多,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在育种创新、良种推广、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是这次新《种子法》修改的重中之重。企业强、则种业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016(4):27-27.
摘要:十二五期间,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种子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十三五伊始,新修订的《种子法》颁布实施之际,仍然存在制约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种子管理部门如何面对这些新老问题,这又是新一轮的挑战
2016(4):28-30.
摘要: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生产资料。文章梳理与分析了隆平高科种业经营现状,竞争优势及不足,研究发现公司在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国际市场开拓领域存在不足,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李会群 ,
2016(4):31-32.
摘要:经过积极沟通协调,河南省濮阳市和河北省邯郸市达成了《种子打假和监管市际联合执法协调配合机制》,在信息交流、线索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纠纷调解和保障措施六个方面形成共同意见,通过开展区域性种子制假售假专项治理打击行动,进一步提升了两地市的种子市场监管配合水平,净化了两省交界区域的种子市场环境,规范了种子市场秩序,维护了品种权人、经营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2016(4):33-35.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一起种子纠纷案例,探讨了处理种子纠纷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态度;基层种子站要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并用鲜活的事实培训农民;以及完善对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两头”管理机制,完善基层种子管理站监管能力建设的机制。
2016(4):36-36.
摘要:摘要:本文就2015年黑龙江省玉米发生倒伏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2015年玉米倒伏主要存在以下因素:暴风雨天气;品种抗倒性差;穗高过高;整地不到位;施肥不当;密度过大;病虫害影响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2016(4):37-38.
摘要:摘要: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事关马铃薯产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加强种薯管理,解决影响种薯质量各环节的问题,对于发展当地马铃薯生产,提升马铃薯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4):39-40.
摘要:龙粳29是2010年审定推广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种植面积达22.43万hm2,自审定至2015年6a累计推广面积达79.4万hm2,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主栽品种之一。龙粳29迅速大面积推广原因主要有:良好的遗传基础;丰产性好、增产显著;适应性广、稳产性强;抗病性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6(4):41-43.
摘要: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的情况,揭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2001-2015年适宜河南审定的半冬性小麦品种109个和弱春性小麦品种52个的产量及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顺序为: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弱春性品种的相关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 株高。小麦新品种三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产量三因素间的间接作用都为负值,这与简单相关的分析结果一致。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河南省生态条件及当前的栽培习性,今后在小麦新品种选育上,重点选择多粒型,千粒重高的大穗型品种,注同时注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有效穗数与千粒重的协调。生产上根据小麦种性区分对待,在半冬性小麦生产中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小麦产量,弱春性小麦生产上重点通过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获得高产。
2016(4):44-45.
摘要:以杂交玉米鄂玉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效益,结果表明: 双株移栽种植方式无论从产值、投入产出比和纯收入上,都位居第一,而且投入最低,这对于当前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无疑是较好的一种种植玉米的方式;单株移栽虽然产量、产值居第二,但投入较高,需要花费劳动力较多;直播方式由于幼苗素质较差,植株生长不健壮,产量也不高。
2016(4):48-50.
摘要:依据黄淮海地区耐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收获的育种目标,结合该地区主要杂种优势利用模式,选育出了玉米新品系5038。同时,在玉米新品系5038的丰产性、耐密性和稳产性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系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比对照郑单958早熟3天;丰产性好,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5%以上;稳产性强,符合黄淮海地区的玉米选育目标。
2016(4):51-52.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制种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在6000-7500株/666.7m2的密度范围内,伴随密度的增加,穗数、穗位高和秃尖长度依次递增;茎粗、穗长、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递减的趋势,在7500株/666.7m2的密度下发现空杆。该制种玉米组合在密度7000株/666.7m2时制种产量最高,此时各农艺性状表现也最佳。
2016(4):53-54.
摘要:2014—2015年度,在满足高产麦田对水肥需求的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了宛麦19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宛麦19小麦幼穗分化和生育时期进程影响不明显。不同播期,随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天数增加、生育进程加快、全生育期缩短。宛麦19在南阳市的适宜播期是10月15-25日,相对应的适宜播量是150kg/hm2。
2016(4):55-55.
摘要:青油21号是2012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油菜新品种,为了使该品种在门源县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了青油21号油菜在门源地区种植表现,该品种表现了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优良、抗逆性较强、增产显著等优势特性,小区试验中平均产量2474kg/kg/hm2比浩油11号增产24.4%;大田示范中平均产量2110kg/kg/hm2比浩油11号增产18.2%,在门源高海拔地区推广前景广阔。
2016(4):56-58.
摘要:总结了春小麦青麦 2 号良种繁育制种路线,创新了良种生产技术实践,通过标准穗的选择,结合二圃制和三圃制的繁种途径,加快良繁速度,同时提出加强县级制种基地为基础,充实发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繁育良种进程。
2016(4):59-59.
摘要: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其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3。全国北方区大花生中间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4807.35 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增产7.28%;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6044.25 kg/hm2,比对照豫花15增产9.71%。三年48点次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5019.00 kg/hm2,44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1.67%。高产示范结果,开农176荚果产量8164.95 kg/hm2。开农176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6(4):60-61.
摘要:摘要:宛芝16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宛9013为母本,宜阳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5年4月通过河南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高油、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对该品种进行高产分析,株型塔型紧凑,株蒴数多、千粒重高,抗病耐渍抗倒,生育前期早生快发,干物质积累多,中后期干物质向蒴和粒部转移快,是主要的高产机理。
2016(4):62-63.
摘要:摘要: 我国杂交小麦已经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初期,制种生产技术是产业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绵杂麦512的特征特性的分析,总结出其制种技术的关键环节。
李绍伟 ,
2016(4):64-64.
摘要:摘要:汴棉584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单价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枯萎、耐黄萎、抗棉铃虫、结铃性强、铃大、衣分高、霜前花率高、吐絮畅且集中、易采摘等优点。
2016(4):65-65.
摘要:榕薯819是以金山57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具有薯干和淀粉产量高、稳产、优质、抗病等特点。2011~2012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hm2薯干产量11178.6kg,比对照增产3.57%;淀粉产量7355.4kg,比对照增产10.90%。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4005。
2016(4):66-67.
摘要:桂育9号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选育出的感温型优质、高产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穗大、抗性好、千粒重大、适应性强等优点,2014 年 6 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桂审稻2014039 号),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2016(4):68-68.
摘要:嘉 58 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杂交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该品种不仅产量高、抗性好,而且直链淀粉含量只有10.0%,稻米口感软糯食味佳,现已成为秀洲区的晚粳稻第一当家品种。本文以秀洲区为例,通过推广嘉58明显加快了秀洲区优质水稻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升了晚粳稻米品质档次,增产、增收效益十分显著。
2016(4):69-70.
摘要:为了加速开玉15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我们展开了玉米新品种开玉15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得了一套适合开玉15新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体系的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李高成 ,
2016(4):71-71.
摘要:冀玉18是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抗、大穗型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3032号。 2014年由肃宁县广川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该地区,进行了多点示范。在当年度中,该品种在生产表现上,特点突出、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抗病突出、长势稳健、大穗高产、根系发达抗倒伏,具有抗旱、抗低温、耐涝的特点,得到了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普遍认可。
2016(4):72-72.
摘要:商薯12系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甘薯团队,以徐薯18为母本,徐薯27为父本授粉获得杂交种子,从其后代中选育而成,原系号为商1113-4.
2016(4):73-73.
摘要:糯优918是贵州省遵义市百隆源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糯229A与恢复系糯恢918组配选育而成的一个杂交糯稻新品种, 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5008号)。
2016(4):74-74.
摘要:濮科花9号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5004。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突出特性。
2016(4):75-76.
摘要:猫豆是广西山区普遍种植的药食两用型特色经济作物,其主要成分左旋多巴是治疗老年人-帕金森氏症的特效药物。本文对猫豆种质资源、种子营养成分、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