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4.
摘要:摘要:种子企业特别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是现代种业产业体系的骨干,是植物新品种培育和保护的主体力量。然而,种子企业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仍存在着内在原因和外部环境的问题,影响或制约了种子企业新品种保护的发展。本文从现有法律制度设计、行政管理机制及企业自身认识方面阐述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种子企业 新品种保护 问题
2016(10):5-7.
摘要:针对特殊生态条件下,黄淮海南部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如病害和自然灾害频繁,收购价降低、杂优模式单一、群众对密植认识不够、优质专用型玉米发展缓慢等,从育种的角度提出,通过创新种质,选育抗病、耐密、稳产型机收玉米新品种和优质专用型玉米新品种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2016(10):8-9.
摘要:马铃薯为菜粮兼用喜冷凉草本茄科植物,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不仅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广,而且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适应性很广。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然而,我国的马铃薯单产却增产缓慢。据统计,1991年我国马铃薯单产11吨/公顷,2013年单产仅为15.4吨/公顷。而全世界157个国家种植马铃薯的平均单产为18.9吨/公顷,我国是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的81%,接近非洲15吨/公顷的最低产,与世界马铃薯种植大国荷兰的平均单产50吨/公顷尚有很大差距。对汉中种薯产业调研后认为,种薯质量低, 生产能力差、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小是制约平均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汉中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也说明汉中马铃薯的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大力发展汉中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 对于提高该区马铃薯的单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6(10):10-12.
摘要:财务诊断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哈佛分析框架为依托,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方面对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了系统诊断。通过诊断,得出结论:登海种业需要在保持良好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企业资产管理和资金利用效率,提高成长能力和营运能力。
2016(10):13-15.
摘要:本文阐述了鄂西北山区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总结了十二五以来的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山区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从而推动山区特色产业发展,进而助力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6(10):16-19.
摘要:玉米制种业已成为昌吉州的朝阳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制种玉米面积从2009年的18.11万亩增加至2013年底的53万亩,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玉米制种地区。依据昌吉州多年各制种玉米基地的无霜期、≥10℃活动积温、年平均日照时数、抽雄吐丝期间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等气象因子和海拨高度等地理因子,利用 SAS 软件分析工具,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将昌吉州制种玉米区划分为不适宜区 木垒县、次适宜区吉木萨尔县、阜康市,适宜区奇台县、呼图壁县和最适宜种植区昌吉市、玛纳斯县四个气候生态区。结合昌吉州玉米制种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推动昌吉州杂交玉米制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展望。
2016(10):20-22.
摘要: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下,农业生产低投入、高产出是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经营者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为了提高种植作物单产,提升亩效益,2015年黄羊河集团公司开始实施高产创建活动,这对于农业种植业来说,存在着种种利好,也是制种玉米争高产、创高产、高收益和增加种植农户生产积极性的又一巨大动力。本文笔者主要就黄羊河集团公司高产创建活动对制种产业的影响及种业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论述,以期制种玉米产业在高产创建活动的引领和推动下,农业技术管理部门、制种单位、分场、种植农户能够密切配合,积极行动起来,制定精准的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细化高产创建流程,让制种产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2016(10):23-24.
摘要: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陲,南阳盆地西南沿。常年种植的主要作物为小麦 、玉米,是典型的一年两熟种植区。近几年一些地块的小麦在冬季出现黄苗、死苗现象,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解决对策。
2016(10):25-26.
摘要:摘要:科研院所创办的种子企业按国家要求实行事企脱钩。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对其创办的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优化股权改革、资产剥离、人员分离、加快商业化育种步伐和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等事企脱钩的实践。同时分析了事企脱钩给企业带的挑战和机遇。
2016(10):27-27.
摘要: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地处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属鄂西南山区,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山区立体气候的影响,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尤以柑橘、茶叶品种贮藏最为丰富。2015年,秭归县被列为农业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县,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重点县。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总体安排部署,该县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历时9个月,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6(10):28-30.
摘要:油用牡丹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变化对油用牡丹种子出油率、品质等存在直接影响。本文选择刚采收的紫斑牡丹和‘凤丹’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于4℃和室温下贮藏,然后分别于1d、30d、60d、90d、120d、150d、180d、210d取样测定种子百粒重、含水量、出油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百粒重、含水量和出油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室温下油用牡丹种子粒重、含水量和出油率均存在骤降趋势。贮藏至60d时紫斑牡丹种子出油率为17.00%,‘凤丹’种子出油率为19.87%,下降速率较为明显;4℃下油用牡丹种子贮藏物质下降缓慢,至150d时紫斑牡丹种子出油率为18.45%,‘凤丹’种子出油率为17.72%。4℃下贮藏油用牡丹种子保鲜效果较好,但长期贮藏各项指标同样下降明显。
2016(10):31-34.
摘要:摘要:本文对2006-2015年福建省三明市水稻品种推广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播种面积逐渐减少,推广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常规稻品种推广面积显著减少,两系杂交稻品种推广面积显著上升,大面积推广品种主导效应减弱,品种更新速度呈先减慢后增加的趋势,种植品种逐步向丰、抗、优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转变。对水稻(繁)育种、栽培管理、企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顾啸 ,
2016(10):35-37.
摘要: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能对多个品种多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品种的优劣。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上海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进行多个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1018”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其次是“秀水1402”,这2个品种具有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或推广的价值。
2016(10):38-40.
摘要:2014-2015两年田间试验,选取聊城市四个示范县试验基地,对3个玉米新品种的生育期、植株特性、灌浆特性、产量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迪卡517籽粒含水量低,产量高,最易于机收;登海618抗倒性强,灌浆期长,机损率较高;聊玉23号后期持绿性较好,籽粒含水量高,机损较低,易于机收。
2016(10):41-42.
摘要:摘要:近年来,为获得小麦高产,播种量盲目持续增大。本研究以山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大穗型品种山农23号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号为材料,探索不同播量处理对其群体生长动态、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农23号播种量为12kg/667m2、济麦22号播种量为7.5kg/667m2时二者群体结构最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最高。进一步增大或降低播种量都会造成产量下降。
2016(10):43-44.
摘要:Effects of Different Special Fertilizer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Shangshu 9’
2016(10):45-46.
摘要:对连云港市13个主要小麦品种作为稻茬小麦进行种植,测定了它们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淮麦33、连麦7号、连麦8号、连麦6号等小麦品种产量较高,烟农19、连麦7号、济麦22、徐麦33等小麦品种品质较优,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结合产量、主要品质性状、抗冻性等综合指标考虑,连云港市目前生产应选择应用连麦7号、烟农19、济麦22、淮麦33等小麦品种,以达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2016(10):47-49.
摘要:选择不同区域繁殖的4个玉米品种,随机抽取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处理的种子样本,研究了两种干燥方式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地点生产的同一玉米品种和不同地点生产的不同玉米品种,采用自然晾晒和机械烘干两种方式干燥脱水,对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各指标之间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自然晾晒种子的综合发芽能力和幼苗生长势略优于机械烘干的种子,对幼苗根冠比影响不大。
2016(10):50-51.
摘要:襄玉1317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11年冬,在海南以自交系XY2057作为母本,以自交系XY312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而成的夏玉米新组合。参加湖北省夏玉米区试两年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10%。该品种表现出田间长势强,株型较紧凑,整齐,叶片较持绿;耐高温能力强;果穗较大、匀称,结实好,品质优;抗病性较好;丰产稳产性好。2016 年4月28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16010,适宜湖北省丘陵、平原地区作夏玉米种植。在完成品种选育的同时,实现了襄玉1317的栽培技术以及制种方法的完善配套。
2016(10):52-53.
摘要:摘 要:广8优2168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野败型籼稻不育系广8A,与广恢2168 组配的中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双亲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关键词:广8优2168;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
2016(10):54-54.
摘要:禾盛玉618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针对西南山区复杂而特殊的生态和气候环境选育出的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5007。同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5007。
2016(10):55-57.
摘要:湖广123(参试代号:汉单183)普通玉米杂交种是由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自交系H70202作母本,H108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品质优的优势,亩产550-600公斤。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高达788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10.20%,粗脂肪(干基)含量3.24%,粗淀粉(干基)含量74.83%。高抗南方锈病、青枯病和非洲玉米致死性坏死病(MLN)。
2016(10):58-58.
摘要:新麦153小麦新品种是渭南市种子工作管理站刘新江等同志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小麦新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抗倒、穗多粒大、成熟落黄好,籽粒外观商品性好。适宜陕西关中灌区种植。
2016(10):59-60.
摘要:摘要:周麦28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周麦18/周麦22为母本、周21-68为父本配制三交组合选育出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本文根据周麦28号参加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的结果,对周麦28号的丰产性、稳产和适应性、抗病抗逆性以及品质等主要优良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周麦28号产量三要素较协调,丰产潜力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倒春寒,耐后期高温,耐旱,耐后高温,成熟落黄好,条锈病和叶锈病免疫,中感纹枯病,综合抗病抗逆性均优于国家区试对照品种;品质达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针对周麦28号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优缺点,提出播量 180kg/hm2、氮肥低追比6:4、中后期防治赤霉病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2016(10):61-61.
摘要: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适应玉米现代化生产,加速新品种的选育,本文介绍焦作怀玉5288的品种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焦作怀玉5288是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高产品种,是以自选系HX113为母本,自选系H7298为父本进行组配杂交而成的单交种,目前在河南豫北地区广泛种植。
2016(10):62-62.
摘要:冀谷3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抗拿捕净育种材料K359为母本,抗咪唑乙烟酸育种材料M4-1为父本,采用非转基因的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是国内外第一个兼抗咪唑乙烟酸和拿捕净两种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2015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5002)。因其能通过化学间苗、化学除草实现简化栽培,又称“懒谷4号”。
2016(10):63-64.
摘要:杂交粳稻常优粳6号(原名常优09-3,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316)是一个集高产、稳产、多抗、品质优、食味佳等综合表现优良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本文以工厂化温室育秧和宽行机插技术为核心,介绍了杂交粳稻常优粳6号组合播种、育秧、移栽、管理等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2016(10):65-66.
摘要:摘要:华美368玉米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H07-47作母本,H07-12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由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品种审定编号2014008,山西春播生育期127天,需要≥10℃活动积温约2700-2800℃。该品种双穗率高,适宜宽窄行和立体种植,等行距种植密度以60000株/hm2为宜,宽窄行种植密度以45000株/hm2为宜,一般产量12000-13500.0kg/hm2,高产记录达到18000kg/hm2以上。该品种籽粒脱水快、容重大、半活干成熟、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机械化播种与收获。
2016(10):67-67.
摘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应用与之相应的育秧、栽插、植保、收割等农艺配套技术,达到机械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总结了灌南县新安镇连粳11号万亩高产示范片两年来水稻全程机械化主要栽培技术,以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2016(10):68-69.
摘要:禾源15号具有极早熟,结实性好,保绿性好,适应性较广,丰产性、稳产性以及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特点,表现出该品种在当地种值的优势。推广玉米宽窄行起垄配套集成技术,缩株增密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将播种、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技术进行合成,集成各技术为一体的高效机械化播种模式,有效的提高了播种效率、使播种环节更加集约、科学、合理。
2016(10):70-70.
摘要:鑫麦296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6(10):71-71.
摘要:邦玉91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选育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高产、优质、耐密玉米杂交种为育种目标,2007年利用自交系合系664与合系658配制的组合。2008年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奎山良种场进行初级鉴定,2009年品种比较试验,2010年在鹤岗依安和宝泉岭等地异地鉴定,该组合均表现高产、优质、耐密等特点。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8区密度预备试验,试验代号合玉287。
2016(10):72-73.
摘要:苏芝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驻芝15号为母本,郑芝13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择培育而成的油用型芝麻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定名,鉴定编号为:苏鉴芝麻201501。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耐渍、抗倒等优良性状,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平均单产1059.15kg/hm2,比对照中芝16增产11.36%,种子含油量58.87%,中芝16含油量56.32%,适宜江苏及周边省份大规模种植,作为优质、高产、油用型芝麻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2016(10):74-74.
摘要:黑粳10号是以上育393为母本,黑粳5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粳新品种,品种代号黑交9709-1。2016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推广。本文介绍了黑粳10号品种选育的经过、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品种的栽培要点。
2016(10):76-77.
摘要:周麦30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周麦23号为母本、矮秆多穗材料周麦18-15为父本,综合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就地夏繁加代、抗病性和品质平行测定筛选等技术,定向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强筋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本文根据周麦30号参加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的结果,对周麦30号的丰产性、抗病抗逆性以及品质等主要优良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周麦30号产量三要素协调,高产潜力大;抗病性、抗倒性好;品质达优质强筋小麦标准。针对周麦30号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优缺点,提出周麦30号配套栽培技术:播期 10月13日~28日,播量330-360kg/ hm2 ,氮肥底追比5:5,中后期防治赤霉病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2016(10):78-78.
摘要:‘连黑09’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花生课题2009年引进的加拿大黑花生品种,荚果普通形,仁皮色黑,属直立型小粒黑花生品种。平均生育期127天,百果重174.7g,百仁重71.7g,出仁率66.8%,主茎高34.3cm,总分枝数9.3个,结果枝数6.6个,单株荚果数18.0个。在2015年辽宁省小粒组花生品种备案试验中,平均亩产267.40kg,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8.44%,增产极显著。
2016(10):79-79.
摘要:富农340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经过多年品种选育、区域性试验研究和多点示范成功引选出的优良旱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由甘肃富农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F502为父本、FN1011为母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的玉米早熟杂交种。该品种于2015年7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宁审玉2015009)。2012年—2014年参加国家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每hm2平均产量11088kg,比对照品种增产8.3%。2014年参加宁南山区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西吉县、海原县各参试点平均产量较对照品种登海1号增产10.3%,适宜在宁南山区旱地地膜覆盖条件下,海拔1700-1800米区域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2016(10):80-8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审品种鲜玉糯5号亲本的选育过程及其参加试验的经过,对其鲜果穗产量、抗病性、品质、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等特征特性进行了阐述。对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2016(10):81-81.
摘要:豫芝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远缘杂交、回交转育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高油芝麻新品种。2014-2015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92.65kg/hm2,粗脂肪含量59.30%,粗蛋白质含量17.92%。具有高产、抗病、耐渍、抗旱,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等特点。
2016(10):82-83.
摘要:为了加快新疆高粱育种研究进程,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通过提早育苗移栽至日光温室,躲避高粱生长期间不利的气候因子,从而延长了高粱生长的适宜时期,以达到高粱材料就地加代技术。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