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
摘要:《种子法》修改中争议很多。本文就争论较大的品种审定、品种登记、两证合一、许可证有效区域和县域间检疫等五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种业界同仁进行讨论。
2015(9):1.
摘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种业快速发展,为营造良好种业发展环境,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种子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套牌侵权违法行为仍然十分普遍,已成为制约我国种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农业主管部门一方面采取更加严厉的专项整治措施,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另一方面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针对目前保护品种权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规章,提高打击套牌侵权力度,明确追究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从而加强对品种权的保护。近期农业部种子局会同最高法刑一庭、公安部治安局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深入分析套牌侵权行为的现状及原因,研究从法律层面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的途径。
2015(9):6-8.
摘要:“互联网 ”种业要成为闽北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突破口。本文针对闽北种业发展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提出发展“互联网 ”种业的重要性,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互联网 ”助力闽北现代种业跨跃发展思路。
2015(9):9-11.
摘要:南繁传承了中国5000年农耕文化,经历了将近60年文化沉淀,南繁文化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软实力的提升。其发展不仅对南繁人的科研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有全面的改善和提升,而且对海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15(9):12-14.
摘要:水稻(Orazy sativa L.)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耗水量最多的农作物,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本文综述了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稻抗旱品种鉴定、抗旱育种和节水栽培等抗旱减灾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水稻抗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朱伯良 ,
2015(9):15-18.
摘要:摘 要:通过对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并提出了加强马铃薯产业基础建设投入、加大马铃薯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设施、机械化生产的扶持力度,扩大对马铃薯农业政策性保险规模,出台扶持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增列专项技术推广经费等建议。推动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5(9):19-21.
摘要:利用内蒙古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的地域优势,发挥杂交谷子粮食优质高产、谷草蛋白含量高、节水耐瘠薄的优点。在内蒙古地区推广发展杂交谷子,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015(9):25-27.
摘要:为贯彻国家和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连云港市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步伐,系统分析了连云港市目前现代种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加大现代种业投入、加快推进种子商业化育种与基础性研究分开和加快种业重组等方面提出加快连云港市现代种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2015(9):28-30.
摘要:根据2014年度种业基础信息统计报表,简要分析宁夏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提出推动宁夏种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5(9):31-32.
摘要:油菜是主要的食用油植物源,也是很好的茬口作物,但是种植效益偏低。通过用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加强栽培技术的研究创新,实施规模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每亩节本增效240元以上;“油蔬两用”技术平均亩产菜薹250公斤左右,增收200元以上,大大提高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5(9):33-34.
摘要:从黑龙江省高寒玉米种植区的自然条件、品种选择、机械化程度、肥料施用、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其玉米种植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期望为黑龙江省高寒玉米生产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015(9):35-36.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日照市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5(9):37-37.
摘要:通过南繁加代,可达到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期,扩繁种子数量的目的。对于寒地水稻关键考核指标——耐冷性鉴定极为有利,时间与温度符合省内耐冷性要求,具有天然理想的筛选鉴定条件。阐述了防治螺、虫、鼠及鸟害的要点,及生产方式的差异所应注意的事项。
2015(9):38-39.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种子纠纷投诉事件随之增多,纠纷的涉及面越来越宽,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情况越来越复杂。社会各界应当对种子纠纷事件重新认识,客观对待种子纠纷事件,科学分析、探讨有效解决种子纠纷问题的方法,切实保护种子使用者和种子经营者、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种子市场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015(9):40-40.
摘要:南方玉米品种一般含有热带或亚热带血缘,感光感温性强,在生产中双亲表现对热量需求较高,对光周期敏感。在北方制种常表现父母本花期不协调,植株高大,花期随气候、海拔等因素变化大、晚熟等因素造成南种北育风险较大。但南方制种易遇高温干旱,灌溉条件差,导致产量低,且不稳产,随着近年来南方种子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对种子质量要求的提升,逼迫南方玉米种子的生产逐渐北移,以提高种子质量,降低成本。本文总结了几年来对南方玉米在张掖市的种子生产的几点体会。
2015(9):41-42.
摘要:本文提出了种子质量全程跟踪与溯源系统的概念,阐述了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种子质量全程跟踪与溯源系统的实践过程,指出了建立种子质量全程跟踪与溯源系统的作用。
2015(9):43-44.
摘要:以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对京农科728产量及机收籽粒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单粒精量播种田间出苗率均达到95%以上;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但均可正常成熟;株高、穗位高随播期推迟呈增高趋势; 5月25日播期条件下穗长最长、穗粒数最多。(2)过早或过晚播种,病虫害发生较重且结实性降低;(3)产量以5月25日晚春播处理为最高。随播期推迟,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机收籽粒破碎率增加,进而机收难度增加。
2015(9):45-48.
摘要:采用8?NCⅡ交配设计,对13份转基因特色亲本组配杂交,分析了杂种F1的7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主要产量性状籽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平均值为-6.18%,18个组合具正向的杂种优势;中亲优势的平均值为24.07%,30个组合均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竞争优势的平均值为-29%,1个组合出现正向竞争优势。单株铃数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高亲值、中亲值和低亲值与F1平均值的相关关系表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与高亲值、中亲值和低亲值的相关性不显著,衣分、铃重与与高亲值、中亲值的相关性极显著,子指、果枝节位与与低亲值、中亲值的相关性极显著。经配合力分析,A4、A7、A8、B1、B5等亲本的GCA较好;SCA效应显著的6个性状中,A8譈3、A4譈4等组合的SCA效应均为正值。
2015(9):49-50.
摘要: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但常规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随着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耕地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形成“白色污染”。本试验是在2011-2013年引进生物降解地膜开展应用观察试验和埋设降解速率观察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通过引进11种类型的生物降解地膜进行试验,观察其降解性能、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解决地膜残留问题和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2015(9):51-52.
摘要:摘要:2014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对玉米新品种“包玉9号”分6个不同栽培密度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栽培密度的“包玉9号”的生育期、株高、果穗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包玉9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5000株/667㎡,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5(9):53-54.
摘要:为了大力推广保山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14号,更好地服务于农户,特研究该品种最佳栽培密度和最佳施氮量,旨在为其大面积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保大麦14号最适宜密度为240万/hm2,最佳需氮量为全生育期施尿素600㎏/hm2。
2015(9):55-56.
摘要:以连花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沼液对花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叶面喷施沼液有效地提高了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干物质积累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值增加,百仁重增大,出米率提高,每667m2产荚果318.22kg、子仁233.79kg,喷施效果明显高于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体肥。
2015(9):58-60.
摘要:特优801是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育优质早熟恢复系特早801作父本,优质不育系T818A做母本杂交组配而成的三系中籼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抗病的突出特点,2011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在陕南海拔600米-950米种植表现最为突出。
2015(9):61-61.
摘要:固糜22号是以宁糜9号为母本、60-333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的糜子新品种。该品种在2015年5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杂2015005)。2012-2014年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全国小宗粮豆品种试验,3年国家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每hm2平均产量为3882.1kg,比对照晋黍8号增产9.45%,。2014年固糜22号糜子品种参加国家糯性糜子生产试验,在甘肃会宁、宁夏盐池、山西大同试点均较统一对照品种晋黍8号和当地对照品种增产;在内蒙古赤峰较统一对照品种晋黍8号增产。固糜22号适宜在内蒙古赤峰、达拉特,陕西神木、榆林,山西大同、五寨,河北张家口,宁夏固原,甘肃平凉、会宁、庆阳,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等生态区种植。
2015(9):62-63.
摘要:嘉57A是嘉兴市农科院联合有关单位育成的具自主知识产权BT型三系中粳不育系,201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技术鉴定,鉴定编号为浙育鉴2011013。本文主要介绍了嘉57A的选育过程及相关特性。
2015(9):64-64.
摘要:玉米新品种毕玉8号系毕节市种子管理站用父本7031与母本BD032组配而成,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黔审玉2011016号),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宜于毕节高寒山区海拔在1400m至2200m之间中上等肥力土壤的区域推广种植。
2015(9):65-66.
摘要:晋豆48号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PZMS-1-1,恢复系为ZH-21-B-5。该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3349.5kg,比对照晋豆19增产14.0%;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产3328.5 kg,比对照晋豆19增产15.2%。籽粒脂肪含量19.89%,蛋白质含量36.99%,蛋脂合计56.88%。该品种适于山西省中晚熟区种植。
2015(9):67-67.
摘要:2004年金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选育,利用地方品种青壳洋的变异株选育出“金粱糯1号”,2012年6月通过了贵州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主任委员会议审定(审定编号:黔审2012002),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2015(9):68-6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河农7106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2015(9):69-70.
摘要:“紫云红芯薯”是紫云县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安顺市、紫云县把紫云红芯薯作为地方特色产业来推进发展,利用生物技术能够脱除红芯薯植株病毒,有效解决生产中种性退化和产量、品质降低等问题,具有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长势旺、单株结薯增多等特点, 紫云地方优良红芯薯品种的选育和脱毒苗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紫云红芯薯的品质和单产,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大的作用。
2015(9):71-71.
摘要:小麦新品种中育9302的特征特性、示范种植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
2015(9):72-72.
摘要:摘要:玉米杂交种兴达糯玉1号是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自交系ZN11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ZN10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兴达糯玉1号平均产量15225 kg/hm?,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8.3%。丰产性好,口感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该杂交种子于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2017)
2015(9):73-74.
摘要:贺优50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新组合。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5038)。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2015(9):75-76.
摘要:介绍了兰考198的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提出了超高产指标及条件,从合理施肥、精细整地、科学播种、水分运筹、化学调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小麦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2015(9):77-77.
摘要:金糯6号是三亚金稻谷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糯稻新品种,从2005年开始使用三亚农家种与‘金6糯’杂交后,经过多代筛选而来,于2013年经过海南省种子审定通过的新型糯稻常规品种,2014年开始在海南省全省推广种植,总结了金糯6号在海南不同地区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时播种、播种量、播种方式、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从而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15(9):80-80.
摘要:摘要:根据重庆市玉米高产创建要求,结合我县玉米生产情况,在我县曹回镇农家村3社开展了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示范,玉米“一穴三株” 栽培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栽两株栽培方式,在增加亩株数的同时, 也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科学、合理地发挥了玉米边行优势、群体优势,使玉米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植株生长健壮,光能利用率高,有效地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发挥了密植增产作用,玉米“一穴三株”栽培比一穴两株栽培增产25%左右。
2015(9):81-82.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粮经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粮食功能区的土地产出率,设计了“松花菜—鲜食甜玉米—晚稻”一年三熟高产、优质、高效新模式,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实行间(套)作。合计产值11298.55元/667㎡,减除化肥、农药、人工工资、土地承包费等生产成本3067.60元/667㎡,净收益8230.95元/667㎡。
2015(9):83-83.
摘要:介绍贵州省黔西南州薏仁米主产区侧膜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在栽培过程中如何搞好播种前的整地、种子精选、以及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辅助授粉等技术,为黔西南州薏仁米主产区及周边地区薏仁米侧膜抗旱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2015(9):84-84.
摘要:“吉农大2号”是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于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784.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6%。2013年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0417.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 12.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较强、保绿性好的优点。于2014年2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关键词:玉米;吉农大2号;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较强
2015(9):85-85.
摘要:川杂棉38系采用“一系两用法” 宿根杂交配制的核不育杂交种,其种子生产简化高效。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