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摘要:本文通过品种审定制与品种登记制的分析比较,对两种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了我国品种审定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实现品种登记制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当前我国种子法修改提出了建议。
2015(10):6-9.
摘要:如今,转基因作物早已商业化但它仍然暴露出诸多隐患,缺乏相应的转基因作物标准是问题的关键,本文从转基因作物标准化的必要性、现行措施及未来展望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转基因作物标准化的功能与作用,通过例举目前主流的转基因作物标准分析了现行相关标准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2015(10):10-11.
摘要:依靠智力劳动合法致富已是社会普遍共识。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的权力构成,探索在种业权益改革试点工作中,通过提高科研人员成果分享比例,创新种业知识产权分享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2015(10):12-15.
摘要:摘要 :南繁作为中国种业的硅谷,为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特区建设”的背景下,南繁文化将借助三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知名度与三亚旅游产业进行融合,让两个产业产生联动作用,互惠互利。融合的目的在于宣传了南繁的文化,增长游客知识,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源于海南地方特色的南繁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三亚旅游产业向前迈进的新动力。
曹高燚 ,
2015(10):16-17.
摘要:在《种子法》修改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素质。 关键词:种子法,种子科学与工程,种子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2015(10):18-21.
摘要:针对目前没有完善的玉米新品种种子价值评估方法的问题,本文分别从科技成果成熟度、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环境和产业化效益等方面对玉米新品种生产领域进行调研,分析玉米新品种的生理特性与社会特性对其价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玉米新品种种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筛选玉米新品种评估评价指标,并确定采用德菲尔法分配指标权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一个虚拟玉米新品种种子进行价值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玉米新品种种子成果价值评估方法。提高了我国玉米新品种种子成果转化交易中介的服务水平,为玉米新品种种子成果的出让方和受让方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对提高玉米新品种种子成果的成功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5(10):22-24.
摘要:为了提升小麦的生产能力,分析陕西关中小麦生产发展现状,区域特点、生产技术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结果表明,关中小麦必须向优质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品种品质,为陕西农业增产,农户增收提供重要的工作思路。
2015(10):27-28.
摘要:规范种子处罚的行政行为是依法治种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行政案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种子行政处罚实践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种子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仍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种子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不合法;种子执法人员不具备执法资格;只注重种子违法事实的存在 ,而忽略了行政处罚程序 ;种子行政处罚决定未能及时得到执行;种子违法案件应当移交而不移交,以罚代刑等问题。结合多年种子执法工作实际,试就种子行政处罚工作中应把握的相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郑蓉 ,
2015(10):29-31.
摘要:江汉平原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植棉效益日渐降低,部分棉区甚至产生负效益,引发江汉平原棉花生产持续下滑,棉区严重萎缩。通过调整棉花种植布局,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集约管理植棉模式,培养高素质棉农,选育新品种并研究推广配套技术等方法优化植棉方式,可望实现植棉效益提升,提高国际棉价的竞争力,促进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15(10):32-34.
摘要:靖江市稻麦品种利用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实行四“统一”(统一品种、统一供种、统一价格、统一服务),良种覆盖率均在99.5%以上,统一供应覆盖率每年均在80%以上。生产上推广的宁粳3号、武运粳24号、扬麦13、宁麦13等品种,累计种植面积均在200万亩以上。本文介绍靖江的生产概况及稻麦品种利用现状,探讨稻麦品种利用未来发展策略。
2015(10):35-36.
摘要:在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作为种子部门,只有认清形势,保证良种生产和供应,才能保持总产小幅度下跌,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对西宁市所辖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三县种子管理站的良种生产与供应情况的调研,理出了西宁市农作物种植区域布局和主要农作物品种结构,并就良种异地繁育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宁市种业今后发展的思路。
2015(10):37-38.
摘要:中文摘要:本文阐述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的基本原理,剖析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的实践过程,指出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2015(10):40-40.
摘要:凉州区具有具有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发展玉米制种业。近年来,凉州区通过“政府引导、部门监管、协会协调”的监管机制,玉米制种产业发生了飞速的变化,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玉米制种大县财政奖励县区之一。
2015(10):41-42.
摘要:根据2014年全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发芽试验能力验证结果,阐述如何提高种子发芽试验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检测水平。
2015(10):43-43.
摘要:摘要:阐述了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的大面积推广,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其对黑龙江省的育种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指明了黑龙江省未来玉米品种早熟玉米高产,耐密,优质脱水快的育种方向。
2015(10):44-45.
摘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湘西南,自然条件优越,制种规模大,为我省乃至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存在着基地分布广,监管难度大、农民制种积极性下降、非法制种屡禁不止,争抢基地等现象,提出通过多种措施改善我市杂交水稻制种环境,打造杂交水稻制种强市。
2015(10):50-53.
摘要:以黄淮麦区近年来育成的71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液培法,设低氮(LN)、正常氮(MN)和高氮(HN)三个处理,对小麦苗期14个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进行鉴定,并以济麦22为对照品种,以苗氮素利用效率(SNUE)、根系氮素利用效率(RNUE)和总氮素利用效率(TNUE)3个性状为筛选指标,分别在LN、MN和HN水平下筛选出37、27和25个氮高效品种(系),其中有14个品种(系)在3个氮营养水平下的SNUE、RNUE和TNUE均较高,可作为氮高效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2015(10):54-56.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葡萄酒渣复混肥对制种玉米田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和敦玉328玉米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田施用葡萄酒渣复混肥与传统化肥比较,容重和pH降低12.65%和1.92%;总孔隙度、团聚体和饱和持水量增加21.23%、17.39%和21.23%;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5.52%、1.28%、0.59%和0.11%;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增加58.49%、36.27%和21.52%;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增加53.63%、5.64%和7.41%;玉米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增加2.09%、6.85%、9.14%和 12.37%。葡萄酒渣复混肥与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为:y =5.39 0.8478x-0.0859 x 2,最大利润施肥量为3.60t/hm2。
2015(10):57-59.
摘要:通过对20个大豆品系进行比较试验,确定大豆新品系在宿州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通过6个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郑1307、商豆1316、SK42、鲁0126、汾豆92产量较高,农艺性状较好,可以在宿州地区作为优良的遗传资源进行利用。
2015(10):60-61.
摘要:通过远缘杂交将棉属野生种克劳茨基棉(G. klotzschianumA nderss)的优异早熟基因转育到栽培品种中,采用多次回交、自交交替使用等方法,田间选育结合室内考种,多目标定向选择,打破早熟与丰产、优质基因间的连锁,育成生育期105天左右,适合江苏麦油后直播或移栽的丰产优质早熟陆地棉新种质,拓宽了早熟育种的基因源。
阚绪甜 ,
2015(10):62-64.
摘要: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是一种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寒廖科植物。为获得珠芽蓼无菌苗,以珠芽蓼种子为材料,本文探讨了不同消毒剂组合及处理时间对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珠芽蓼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5%酒精、1:14新洁而灭溶液分别预处理1min,再用0.1%HgCl2浸种5min。处理后的种子染菌率为0,发芽率为68.3%。本文研究结果为珠芽蓼组培苗快速繁育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5(10):65-65.
摘要:为筛选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本实验通过引进省内外6 个油菜品种(青杂3号、青杂5号、青杂7号、陇油10号、陇油11号、青优2号)。在密度2 万株/ 亩的设置下进行各植株特性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 6 个品种的植株农艺性状、倒伏性、抗病性和成熟期集中程度,初步筛选出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综合分析认为:青杂7号、青杂3号、青杂5号较适合于机械化收割。青杂7号株型紧凑,株高较低,平均株高在165左右,叶片小,单株之间遮光度低,成熟早,且一致性较高,分支个数少,分支部位108cm左右,抗倒伏性强,产量较好;青杂5号产量高,株高适中;青杂3号株高适中,成熟期早,适合在海拔稍高地区种植。
2015(10):66-67.
摘要:以秀水321、秀水519、祥湖13(糯)、嘉58、嘉禾218、嘉花1号六个品种为试验材料。25%氰烯菌酯悬浮剂不同浓度对晚粳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药剂浸种将带来降低种子发芽率的风险,从经济、有效的角度看,在生产上推荐4000倍液浸种为宜。
2015(10):68-69.
摘要:适时播种和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马铃薯种薯扩繁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探索马铃薯秋季配套繁育集成技术,选用费乌瑞它脱毒原原种薯进行播期、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播期9月11日、密度105000株/hm2(即处理A3B2)时产量最高,达25848.3㎏/hm2,为黔中地区秋季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生产的最优组合。
2015(10):71-72.
摘要:2002-2006年间,利用本所保存的584份甜荞种质资源,开展了高结实、多蜜腺材料的筛选。2002年初筛出F446等30份高结实、多蜜腺材料。尔后于2003年对30份相对结实高的材料进行综合评比,从中筛选出农艺性状好、结实高的F326等材料10份,同时选择优良单株。2004年对10份高结实材料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并在品系F326中发现植株高大,生长繁茂、顶端花簇多、结实多的3个优良单株。混合后组成一集团,暂定名为品甜试1号品系。2006年至2010年间,对品甜试1号进行隔离繁种并对其特征特性进行全面观测记载。与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种子管理区域试验。后被命名为:品甜荞1号。
2015(10):73-73.
摘要: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结合传统的育种方法,积极引进外源种质、进行改良、加工利用,同时创新拓宽国内优良种质遗传材料,按不同类群划分,根据育种目标,利用双列杂交大量组培组合,进行异地多点鉴定试验,筛选出具有优质、高产、广适、多抗性强的延科288玉米新品种。
2015(10):74-75.
摘要:鲁宁776是济宁市农科院2009年以自选系L277做母本,J106做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紧凑、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易制种,适宜于山东省夏玉米区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抗逆性、丰产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2015(10):76-76.
摘要:乘优668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海南春蕾南繁实业有限发展公司用自选不育系“乘乡A”与自选恢复系R668配合而成的水稻三系籼型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二晚稻种植。2015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5022)。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2015(10):77-78.
摘要:玉米新品种郧单19是十堰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10年和2011年参加湖北省二高山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结果:亩产682.23kg,比对照增产6.74%。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8天,株型半紧凑。2013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3006。其母本为“WD01”、父本为“WD02”,皆含有温带和亚热带种质。该杂交种高产、稳产、高抗、光适,适宜山区广泛种植,该亲本性状优异,制种技术简单,制种产量高。
2015(10):79-79.
摘要:瑞华968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初以自选自交系S007作为母本,X24-2作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于2011~2013年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夏播区域试验,2013年完成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株型紧凑、耐密植、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具有广阔市场推广前景的中熟紧凑型玉米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苏审玉201403。
2015(10):80-81.
摘要:玖两优黄华占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适合轻简栽培两系晚稻新组合,于201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晚稻早熟组区试,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岳优9113,其米质达到国标二级米标准,该品种经多点试种和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伏能力强,适合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2015(10):82-82.
摘要:棉花新品种冀86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春播棉品种,201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冀中南春播棉区推广种植,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0008号。突出特点:疯杈小、易管理;烂铃少、产量高;抗枯黄萎病。为河北省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棉花种植主导品种。
2015(10):83-84.
摘要:万川1306是由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选自交系GY21B作父本,自选自交系GY2121作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14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14009号。经过连续多年多点种植试验,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适合广西全区种植。
2015(10):85-85.
摘要:D两优7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两系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作双季晚稻栽培生长势强,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宜,高产潜力大。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盘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2015(10):86-87.
摘要:德优8258在湖北孝感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抗病性较强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2015(10):88-89.
摘要:和两优633是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和620S”与“R633”组配而成的感温型两系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于2015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评审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5024,该品种的育成是广东优质杂交稻育种技术获得新突破的标志。2015年早造我市引种1万亩,获得平均亩产605公斤。
2015(10):89-89.
摘要:黔中地区通常早春低温干旱、夏季高温多雨,导致马铃薯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低。为提高黔中地区马铃薯商品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不同大小的整薯、不同膜色、覆膜方式、盖土时间、播期、密度等因素对土壤温度、湿度、出苗天数、马铃薯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集成了一套黔中地区马铃薯覆膜盖土抗病抗旱综合增产技术。主要包括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栽培方式、覆膜方式、盖土时间、施肥技术、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该技术经过大面积示范,增产增效效果显著且栽培简便,农民易接受。
2015(10):90-90.
摘要:摘要:要确保母本在扬花授粉期间获得及时的花粉供应和充足的花粉密度,实行父本健身栽培,旱育稀植,提高花遇优度,是保障单位面积内母本对父本花粉量和散粉密度的有效需求,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有效技术措施,实行父本旱育稀植,有利于改善扬花授粉质量,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对于指导杂交水稻种子大面积生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高进 ,
2015(10):91-92.
摘要:中棉所66 是中国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它具有结铃性强、通风透光性好,株型清秀,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依据本地区试验及示范结果,总结了中棉所66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