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4-5.
摘要:本文根据鲁东南基层种子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公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2015(1):6-8.
摘要:对引入的抗除草剂拿捕净种质进行杂交转育,创制了多个抗除草剂新种质;利用抗除草剂新品种来解决谷田除草问题,利用抗除草剂种质与不育系组配杂交种来大幅度提高谷子的产量水平,利用抗除草剂种质与不抗除草剂除草剂姊妹系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种,进行谷子化杀间苗简化栽培。谷子抗除草剂常规种或杂交种的选育及应用,减轻了谷田人工间苗、除草的繁重劳动。苗期施用除草剂后, 在去除了不抗除草剂谷苗的同时, 也去除了部分田间杂草,达到了简化谷子栽培的目的。
2015(1):9-10.
摘要:本文主要回顾我国BT型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分析当前形势下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及其问题,并且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
2015(1):13-14.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变革,华北平原玉米间作技术及模式也在发生着演变。本文概述了该区主要玉米间作技术及其生理机制,试图进一步明确该区间作复合群体优势及不足,以期为立体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参考。
2015(1):17-18.
摘要:摘要:本文针对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在新品种推广应用中的重要性,分析阐述了当前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的建议措施。
2015(1):20-21.
摘要:随着我国种业市场化、全球化以及法制化的不断发展,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了我国在新环境下种业的发展目标以及指导思想。本文针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下属种业公司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突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体对策,促进种业公司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2015(1):22-22.
摘要:种子市场的启动早晚与农民卖粮的早晚有直接联系。大部分农民只有卖掉手中的余粮,手中有了现金,才能在种子市场开市时积极地购买种子,否则,将推迟种子市场的启动。一、当前纠结的玉米粮价二、当前的吉林省种子经销商现状三、思想转变的购种农民四、展望与解决之策
2015(1):23-24.
摘要:蔬菜生产是东台市的特色产业,常年种植蔬菜作物面积8万公顷,品种有上百个,使用种子300吨以上。蔬菜种子经营门店356家,蔬菜种子种植事故时有发生,种植者和经营者的纠纷不断,影响了菜农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东台市农业部门一方面规范引导种子行业自律,另一方加强市场监管,组织事故鉴定,确保蔬菜种子的经营规范和农业生产的安全,为高效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5(1):25-26.
摘要:大米口感“南不如北”,原因在于气候、品种、土壤,三者缺一不可。众所周知,东北大米目前占据我国大米市场25%的份额,在南方的一些粮食输入地区,东北大米的销量也逐年增加。在全国十大知名大米品牌中,东北就有数个大米名牌入围,尤其是黑龙江五常的稻花香大米,早已成为东北大米走向全国市场的典型代表。①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种植。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晚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种植粳稻品种,而我国南方一般种植的是籼稻品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需求也从数量、温饱型转向营养、品质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引进普遍品质好于籼稻的粳稻品种,并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力求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品质,来改善农民的膳食结构,同时实现农民经济增收。②
李洪杰 ,
2015(1):28-29.
摘要:本文阐述了商业化育种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圣丰种业在构建现代大豆商业化育种体系(试验规模化、数据信息化、技术现代化、实验区域化、操作机械化、决选整体化以及育种持续化)的探索与实践,为种业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2015(1):30-31.
摘要:目前,互助县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县。本文就如何提升互助县农业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2015(1):32-32.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玉米极早熟品种的区域试验实践和体会,在试验品种生育期选择、收获测产、试验小区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技术措施,1) 结合吐丝期和叶片数,进行生育期的科学判别与评价。2)收获测产要去掉行端5株,防止行端边际效应对产量真实性和品种间产量差异性的显著性影响。3)小区设置避免两端临道,减少行端边际效应;鉴定初试。
2015(1):33-34.
摘要:摘要:分析了青岛市实施小麦国家良种补贴的现状,对小麦良种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实行小麦良种补贴良种良法配套“五统一”新模式的试点情况。“五统一”新模式使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农民使用优良品种、参与统一播种、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015(1):36-37.
摘要:随着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加大,玉米种子经营异常活跃,部分经营户为追求最大利润,未审先推、夸大宣传、想方设法谋取高利,这是短期经营行为。只有本着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宜、与生产条件相适应、良种良法配套的原则,帮助农民科学选购种子,才是长期经营之本。对玉米种子播后出现的问题,如出苗不齐、缺苗断垄、苗期至成熟期病虫害及不良气候引起的症状、秃尖与空秆等,要分析原因区别处理。
2015(1):37-38.
摘要: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2004~2014年共申报大豆新品种保护26个,受理了25个。于2009年开始实施垦丰(豆)系列大豆新品种权,到2014年共获品种权转让费2114万元。结合本单位大豆新品种权实施情况,对植物新品种权实施进行了探讨。
2015(1):39-40.
摘要:摘要:试验以大面积推广又较抗盐碱的粳稻品种龙粳21号为材料,详细对比分析盐碱与非盐碱两种环境下密度与产量、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环境下密度与平方米穗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r=0.551** ,r=0.776**),但在盐碱地环境下增加密度,结实率及千粒重下降不明显;非盐碱环境下结实率对产量影响最大,而在盐碱环境下平方米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两种环境下产量均与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同时获得了回归方程,并确定了最佳栽培密度,非盐碱环境为28.2?.0 穴/m2,盐碱环境为32.0?.0 穴/m2。
2015(1):41-43.
摘要:吉林省湿润区玉米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为提高区域玉米产量,开展了湿润区玉米均衡增产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研究,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研究、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明确了玉米最佳种植密度6.0万株/hm2;最经济施氮量、磷量、钾量分别为148.92kg/hm2、96.75kg/hm2、85.54kg/hm2;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800kg/亩。通过技术研究的成果与已有的技术进行大区集成、大面积集成示范,产量均超过730kg/亩,增产效果显著。形成吉林省湿润区玉米均衡增产技术模式,为提升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水平,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2015(1):44-45.
摘要:研究施肥水平与抛栽密度对优质稻玉美占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以及同类优质稻品种的栽培调控和群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3个施肥水平处理和3个不同抛栽密度处理。结果表明:玉美占在低、中氮肥水平条件下,有效穗和产量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高氮水平条件下,高密度却会导致群体的恶化和产量的下降 ;玉美占要获得获得良好的群体结构、较高的产量,其适宜施氮水平为210 kg/hm2,适宜抛栽密度为30万穴/hm2,低氮水平下其密度可增加至36万穴/hm2。
2015(1):46-47.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鲁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食用及饲用大麦品种,为当地大麦栽培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临沂市农科院引进14个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中88-91、大华饲料大麦、西引2号等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适宜于本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2015(1):48-49.
摘要:摘要: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长江流域棉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沙洋县地处长江中游汉江平原,是国家重点的优质棉基地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种子市场的放开,棉花品种选育单位不断增加,棉花品种繁多,一部分品质差、抗性弱、产量低的棉花品种充斥市场,对棉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近几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加大了适合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推广品种的选育力度,一批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棉花新品种被广大棉农所喜爱。为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筛选最适宜江汉平原棉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
2015(1):50-51.
摘要:以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对京农科728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大,生育期有逐渐推迟的趋势。株高、穗位高随着播期推迟和密度增加有增高趋势;品种的果穗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降低,秃尖增长,穗行数变化不大;(2)品种的抗性呈降低趋势,在85500株株/hm2密度处理中茎腐病和弯孢斑叶斑病发病率、倒伏(折)率明显增加;(3)在不同密度处理中,70500株/hm2产量最高,78000株/hm2产量次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具有升高的趋势。
2015(1):52-52.
摘要:本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研究密度对浚单20、郑单95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密度为4200-4600株/亩时,产量结构三因素比较协调,植株生长势强,茎杆较粗,结实性好,表现出均衡增产。浚单20与郑单958大田栽培密度以4200-4600株/亩为宜,超过5000株/亩产量会降低。
2015(1):53-54.
摘要:玉米是秭归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适宜秭归县低山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对蠡玉16、中农大451、康农玉901、宜单629、汉单777、登海9号、郁青272、帮豪玉909、楚单139、中科10号等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康农玉901、登海9号、中农大451、汉单777在我县种植长势旺、产量高、抗性好,建议大面积推广。
2015(1):55-56.
摘要:荣优华占是目前南方稻区中晚稻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当家品种之一,本文根据荣优华占制种双亲的特点,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总结了一套荣优华占秋季制种高产优质的技术措施。
2015(1):57-57.
摘要:介绍了中棉所66一熟春播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产量目标与品质指标、生育进程与群体指标及各生育期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2015(1):58-59.
摘要:杂交水稻新品种贺优328在常德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1):61-61.
摘要: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由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引起,一种绿豆生长后期的毁灭性病害。南阳盆地气候十分有利于绿豆尾孢菌叶斑病发生。笔者根据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以选用抗病新品种、减少田间初侵染源、控制尾孢菌叶斑病的再侵染、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科学使用化学药剂为核心的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综合防控技术,为南阳盆地绿豆实现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2015(1):62-62.
摘要:对常规春棉品种南农15号的生物学特性、抗病性以及产量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栽培技术上提出适当推迟播期、适当稀植,免整技,浅中耕,减少施肥、施药次数等一系列简化配套措施;对简化栽培与传统栽培的植棉效益进行了比较。
2015(1):63-64.
摘要:自2010年以来,草莓作为贾汪区又一主导产业得以长足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全区各类设施草莓栽培面积2万亩,其中钢架大棚模式85%以上。大棚草莓生育周期多为8月下旬移栽,翌年5月中下旬拉秧,但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农户草莓生产采取纯作方式,特别是草莓收获后距离下一轮栽培近3个月时间,多数棚体杂草丛生、闲置,形成棚体、土地等资源浪费现象。围绕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贾汪区经过反复实验、示范,成功探索出大棚草莓-辣椒-玉米周年高效间套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15(1):65-65.
摘要:摘要:2014年,湟中县实施蚕豆高产创建活动,蚕豆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经济效益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区,百亩示范田,高产示范户的创建示范,有效地推进了全县蚕豆产业化进程,初步探讨总结出蚕豆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和关键技术,为今后蚕豆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2015(1):66-67.
摘要:秸秆生物反应堆与植物疫苗防治技术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将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与生物防治及植物免疫有机结合于一体,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环保效应显著,为有机食品生产搭建完整的技术平台。
2015(1):69-69.
摘要:玉米新品种登义2号是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2011)。环县2011引进试验,2012年小面积示范,2013年大面积推广,当年推广种植5.3万亩,2014年推广种植15.4万亩。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以其抗旱、抗病性强,稳产、丰产性好,活杆成熟、粮草兼备深受广大农户喜爱,已成为环县主栽玉米新品种,在我县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2015(1):72-72.
摘要:晋花9号系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用优质高产早熟品种晋花3号做父本,地方品种黑花生做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特色黑花生新品种。经山西省2012-2013年两年直接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荚果3851.25kg/hm2, 分别比对照晋花4号增产4.7%,该品种抗叶斑病,抗旱、耐瘠。适宜山西省及周边省份春播。2014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号为2014001。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