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1-5.
摘要: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为农业育种创新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制度,对激励育种创新、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推动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拟正在进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修订活动,就我国现行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的现状与特点,《条例》修订的背景与理由以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条例》的修订活动有所裨益。
2014(8):9-10.
摘要:国家实施种业新政及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水稻种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形势下,种业在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选育上已经具备一定科研竞争力,但是科研院所仍然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主力军,这种优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种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商业化育种中与科研院所的分工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将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有效对接,才能在发展与协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甘吉元 ,
2014(8):15-18.
摘要:本文对武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武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与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建立脱毒种薯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建立专业市场、促进商品流通等建设性的对策。
2014(8):19-20.
摘要:酒泉市做为国内最重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和最大且最具优势的瓜类蔬菜花卉制种基地,在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全市现代制种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成为农民赖以增收致富、农业维持较快增长、农村创建和谐局面的重要支撑产业,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企业竞争力弱、基地生产设施条件不完善、制种生产成本上涨快、质量意识下滑等。为突破制约种业发展的诸多瓶颈,打造制种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2014(8):21-23.
摘要:摘 要 承德山区特色杂粮生产是针对承德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农业生产现状规划的特色农业产业。承德地处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山区市,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承德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小气候类型极其丰富,农业区域性明显,特别适合杂粮作物小(小宗粮豆作物)、少(种植面积少)、杂(作物种类繁多)、特(特种用途)的种植要求。承德山区杂粮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类型杂粮品种达50种以上。通过建立杂粮生产专业合作社,运行集约高效的劳动组织形式,对杂粮生产进行品种优选、优化种植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发展杂粮产品深加工;树立杂粮品牌、加强杂粮产品市场营销,引导杂粮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走上一条适合承德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业之路。
2014(8):24-25.
摘要:本文阐述了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及其食用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向日葵杂种优势很强,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扩大利用杂交种对发展向日葵生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4(8):26-27.
摘要:山西省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为了较好地发展玉米生产,根据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及玉米对热量资源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我们在进行玉米新品种选育时要因地制宜,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即计划育种。而两个亲本进行组配后,要对其杂交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但要考察其产量情况,而且要从其所需≥10℃积温,株高和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各方面考察,然后决定其适合种植的区域或者都不适合要被淘汰。
2014(8):28-29.
摘要:分析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应用“单粒播种技术”的生产现状,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提高整地质量、精细播种、加强地下害虫、鼠、鸟防治、适时播种、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等技术措施,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4(8):35-35.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及种子企业现状介绍,探讨今后种子企业水稻育种方向,明确育种目标,开展商业化育种创新模式,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
2014(8):36-37.
摘要:通过对宜宾市农科院科研与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问题展开调研,提出了强化原始创新和重大成果培育、建立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格局、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发展措施。
2014(8):38-39.
摘要:近年来,可用品种越来越多,农民选种越来越难,为解决农民选种难、品种管理难和经销商品种定向问题,宜昌市种子管理局借助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和管理品种的优势,初选多品种同田展示,适时组织农民、管理者、经销商现场参观,测产验收、发布公告,破解了品种多带来的困扰,有力促进了主导品种推广。本文介绍了农村中农民各种选种方法,看禾选种工作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2014(8):40-41.
摘要:摘要:2010年广西玉林市政府派出技术专家及相关人员到文莱,进行9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在文莱试验试种,筛选适合文莱国种植的水稻品种,帮助文莱提高水稻种植水平。9个组合中大部分表现株叶型好,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全生育期明显比国内缩短,植株高度比国内稍矮,产量比国内稍微下降。但这9个组合与文莱当地的主栽品种“莱拉”比较,无论是产量,米质还是抗性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对提高文莱的水稻种植水平和实现稻米自给的国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试种结果,特优63、特优9846 、特优233、博Ⅱ优859、博Ⅲ优273、中浙优1号6个品种比较适合在文莱国进一步发展种植。
2014(8):42-44.
摘要: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玉米平作试验,探讨了平作留茬与灭茬对土壤温度、耕层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无影响,灭茬平作较留茬平作土壤含水量高出2.17% ~4.26%,灭茬平作较留茬平作增产6.27%-9.23%。
2014(8):47-49.
摘要:摘要:将不同败育程度的雄性不育系及正常可育材料20余份,采用花药形态学观察、碘-碘化钾染色进行花粉细胞学鉴定、套袋自交测试结实率三种方法相结合进行育性鉴定,通过方法之间的相互印证,确定几种方法对大葱雄性不育鉴定的有效性。同时,对12个不育系的光温敏感性进行了鉴定,所筛选出的3个不育系,育性不受光温影响,基本能够稳定遗传,具有进一步利用价值。
2014(8):50-51.
摘要:摘要:以引进的22个乌克兰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及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进行评价。供试自交系在黑龙江省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生育期短,可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利用。其中ZYM050、ZYM046、ZYM008、ZYM012、ZYM044的单株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子等性状表现相对较好,可以优先利用。其中ZYM044和ZYM046表现为高抗,15个表现为抗病或中抗,6个表现为感病,但发病率均小于16.5%。
2014(8):52-56.
摘要: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适应黔中山区农业生态条件的不同类型抗旱耐瘠杂交玉米品种的植物学表型特征、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光合势、经济性状、产量等生理、生产指标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叶大穗型品种(顺单7号)和披叶中穗型品种(安单3号)在中低密度(4.5万株/hm2)处理时各项冠层结构指标、光合性能指标、经济性状指标较优,源丰库足流畅,产量高,分别为10085.55 kg/ hm2和10277.4 kg/hm2;半紧凑中穗型品种(顺单6号),在高密度(5.25-6.0万株/hm2)处理时各项指标较优,源丰库足流畅,产量高,为12072.75kg/hm2。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群体冠层结构较合理,光合势较强,吐丝后的群体LAD较高,后期光合面积持续时间较长, 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2014(8):57-59.
摘要:为筛选适合黔中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对9个新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米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9号产量最高为1949.17㎏/667㎡,居第一位;鄂马铃薯5号产量为1637.08㎏/667㎡,居第二位;34-6产量为1616.25㎏/667㎡,居第三位;鄂马铃薯10号产量为1580.42㎏/667㎡,居第四位;4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增幅7.18%-32.18%,尤以中薯19号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适应性等表现最为突出,可在黔中地区推广种植。
2014(8):60-61.
摘要:合农69(试验代号合交05-64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以高油、高产、抗病、半矮秆耐密植品种合交98-1622(北丰11譎obbit)为母本,与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灰斑病、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垦丰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顶荚丰富,每节荚数多,三、四粒荚多,高产稳产,丰产性突出;株高稍矮,秆强耐密植;籽粒圆形,大小均匀一致,种皮金黄色,有光泽,种脐浅黄色,商品性好;脂肪含量高,属高油品种;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熟期适中,属中早熟品种;适应性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和第四积温带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2014(8):62-62.
摘要:以自选系L217为母本,L119A为父本杂交育成了高产、优质、多抗、中穗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10873.5 kg/hm2和9547.5kg/hm2,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9.01%和9.1%;籽粒粗蛋白质12.40%,粗脂肪4.04%,粗淀粉70.84%,赖氨酸0.33%,容重782g/L;抗多种主要病害。是高蛋白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
2014(8):63-64.
摘要:摘要:本文针对K糯69的选育特点及在区域试验中产量、穗部性状、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的表现情况,为该鲜食白糯玉米新品种适合商品化的种植加工及产业化推广提出科学依据。
2014(8):65-66.
摘要:晋单88号是2008年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J-2212为母本,FT19为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区春播种植,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4(8):67-67.
摘要:圣丰1优3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在延平区半高山区作烟后稻试种示范。总结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8):68-69.
摘要:摘要:介绍了桂单0810玉米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从前期苗期管理,中期施肥、中耕等以及后期病虫草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2014(8):70-70.
摘要:特优269是新近选育出来产量较高的品种,本文介绍了它的主要生物特性,并针对这些特性,探索和总结出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2014(8):71-72.
摘要:洛玉818杂交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优势,适宜种植在豫西丘陵山区,优良的品种是优质高产的基础,科学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是丰收的保证。
2014(8):73-73.
摘要: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40(原代号龙育0491)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2013年1月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3012。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耐寒、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是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插秧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2014(8):74-74.
摘要:杂交玉米单产的提高有赖于优良品种和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 “顺单6号”是安顺市农科院针对贵州特殊条件而选育出来的优质、耐密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品质优等多种优点,适合贵州省及邻近省份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2014(8):76-76.
摘要:甬优15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籼粳交偏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开化县于2009年引进试种作单季稻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耐肥抗倒、抗病性较强等特征特性,适宜在该县示范推广。
2014(8):77-77.
摘要:总结泗杂棉8号在长江中下游棉区的种植表现,针对泗杂棉8号的品种特征特性制定一整套适宜植棉大户种植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以适应我国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现状,有利于稳定我国棉花生产,也有利于国审棉花新品种泗杂棉8号的推广应用。
2014(8):80-80.
摘要:河南省西峡县地处伏牛山南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籽粒灌浆;该区域具有天然的地形隔离条件,是杂交种子生产的理想场所。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连续20余年为多家科院所、种子公司生产蔬菜种子,以制种产量高、子粒饱满、光泽好、发芽率高、纯度好而受到专家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我国蔬菜制种产业的重要基地。我们结合多年制种实践,探索出一套该地区大白菜高产高效制种技术规范,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同时,制种效益可以提高15~20%。
石小平 ,
2014(8):81-81.
摘要:通过开展春蚕豆抗旱耐瘠专用品种选择试验、不同地膜覆盖效应试验、地膜种植密度试验、地膜平衡施肥试验、综合丰产栽培技术验证试验等研究,总结提出了春蚕豆抗旱丰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该技术经示范应用,与常规种植相比,平均增产1186.1kg /hm2,增幅27.49%,增收4744.4元/hm2,折算投入产出后净增收益2224.4/hm2元,综合增产效果显著。
2014(8):82-83.
摘要:半山地区旱地结球甘蓝通过采用小拱棚育苗、小高垄栽培,缩短了定植后的缓苗期,解决了雨季甘蓝的腐烂问题,还可提早采收8~10d,既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效益,每667㎡收入可达4000余元,比平畦栽培亩增效1500元左右,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可在北方旱地半山区推广应用。
2014(8):84-84.
摘要:宝绿1号和宝绿2号是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宝绿1号是以冀绿2号为母本,绿丰3号为父本杂交后,1998年又以其(冀绿2号×绿丰3号)F3代材料为母本,保M887-1为父本继续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品系代号保9808-16。宝绿2号是以冀绿2号作父本、C225作母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品系代号保9815-36。两个品种均具有株型直立抗倒、早熟、高产、成熟一致、商品性状好等特点。2014年2月通过了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陕鉴豆字001号和陕鉴豆字002号。
2014(8):85-85.
摘要: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是2013年12月新培育出的青稞新品种,是目前青海省内青稞生产中丰产性最好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特别受到广大粮饲兼用型种植户的喜爱;它不仅有良好的籽粒产量,还有较高的饲草产量,株高中等,适合大面积机械化操作。
2014(8):86-86.
摘要:对杂交棉新品种当杂04-4的生物学特性、抗病性以及产量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制种技术上提出小瓶授粉、全株制种;在高产栽培上提出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
2014(8):87-87.
摘要:为实现油菜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机综合配套,充分发挥油菜新杂交种阳光85在北方春油菜区的增产潜力,本文总结出该品种在北方春油菜区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优质油菜种植结构,调动油农种植积极性,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2014(8):89-90.
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长期以来相对落后的制种技术制约了我国杂交玉米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改变目前生产上为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而实行人工分期播种的现状,扭转杂交玉米大规模制种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的被动局面,利用组合亲本的杂交玉米机械化制种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为提高大面积杂交制种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消除技术障碍。
您是本站第 17896171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