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3.
摘要:本文将基于种业安全的视角,根据我国目前种业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
2013(9):4-6.
摘要:摘要:目前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0%,而美国这一比例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达到60%。在这种情况下,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推进种业快速发展,既十分必要,又非常紧迫。本文尝试对国内外种业科技创新进行比较,找出两者在创新机制、科研资源、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差距,希望对业内人士得出可供借鉴的一些启示。
2013(9):8-10.
摘要:摘要:酒用高粱是遵义市主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杂粮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地方品种亦多,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本地优质高粱是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不可替代的专用传统原料,是遵义酱香白酒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白酒产业已成为该市第一支柱产业。加快酒用高粱产业发展,既是助推酒业发展,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以工哺农、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酒用高粱 产业 实践 发展对策
2013(9):16-17.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设三明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有利条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建设三明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对策措施。
2013(9):22-23.
摘要: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以及近年来国外种业的强势进入,种子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面对连年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种子市场的竞销战愈加激烈。基于此,主要探讨市场新形势下的种子营销过程中的促销策略。
2013(9):24-27.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千阳县种业发展成效,寻找制约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加强和完善品种管理机制、种子质量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机制、行业监管机制和内部管理体系等对策。
2013(9):28-30.
摘要:弥渡县的种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有发展的优势,但生产的 “多、乱、杂”突出,管理的“政、事、企”不清,企业的“育、繁、推”脱节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调查,对弥渡县种子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弥渡县发展种子产业提出了建议。
2013(9):31-33.
摘要:本文综述了毕节市玉米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2013(9):34-34.
摘要:依据沧州市气候条件和棉花生产现状,提出了沧州市棉花育种目标。
2013(9):35-36.
摘要: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科技兴农的主要载体,种子质量决定着整个农业的发展,关乎农民的收入、农村的建设。本文介绍了庆阳市种子市场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2013(9):37-38.
摘要:油菜是山丹马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优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山丹马场油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体制有场、队生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职工自主经营。由于场区经济和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生产上种植的油菜品种单一,良种覆盖率只有70%左右,良种良法相脱节,导致油菜产量不稳定,优质生产的意识淡化等因素,制约了场区油菜产业的发展。
2013(9):39-40.
摘要: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定西市第一大优势产业,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通过良种繁育、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贮藏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发展,全市已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订单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本文就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条件、产业现状及马铃薯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2013(9):41-43.
摘要:种业新政形势下,新品种的推广机制也在发生悄然变化。推广主体在变,推广理念也在变。种子企业在努力提高种子质量的基础上,也越来越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设,在种子市场重新洗牌的过渡期,新品种的推广“品牌”影响已明显大于品种本身。广两优476的推广成功,较好地把握了“品种”与“品牌”的关系,吸取以前新品种的推广精华,做到了示范、服务、宣传、管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在推广过程中,也遭遇到了过度时期的体制和市场问题,推广的主体和受体问题等。
2013(9):46-47.
摘要:利用点式突破玉米育种方法改良丹988,确立改良丹988的品质为育种目标,构建核心种质资源,采用回交转育方法选育糯玉米自交系,用父本N98310为测验种,垦粘1号为对照种,经过11年的育种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的。
2013(9):48-48.
摘要:从生育日数、油菜苔和油菜籽品质与产量指标、品种抗逆性、茎叶性状等方面简单介绍了“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筛选标准。
2013(9):49-50.
摘要:鲜食玉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面积、加工生产和市场消费快速增强,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该地区要加快培育优质专用品种,搞好产业布局与配套措施,重点突出抓好鲜食玉米的种植几项关键技术来提高品质与产量。还要进一步对鲜食玉米速冻保鲜加工技术研究,提高鲜食玉米加工的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满足市场周年供应。
2013(9):53-53.
摘要:阐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作物种子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时,出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安装与调试方法不正确、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处理的种子要求不严格、等离子种子处理机处理种子技术不正确。严重影响等离子体处理作物种子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根据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对策。为等离子体处理作物种子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3(9):54-55.
摘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种植地区,素有“江淮百亿粮仓”之美称。小麦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40多万公顷,总产30亿千克以上,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由于我市地处南北冬麦区的过渡地带, 气候多变, 病虫害频发,给我市小麦生产和品质形成带来隐患。近年来,虽然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等措施以及省政府组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创建活动,小麦单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但受各种不利条件和不良种植习惯的制约,我市小麦高产潜力还未充分发挥,近几年平均单产水平一直徘徊在350~ 500千克之间, 且稳定性较差, 小麦生产形式不容乐观。为此,笔者针对我市小麦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市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2013(9):58-59.
摘要:摘要:本文从罗平县自然条件,杂交籼稻品种特性,种植中优势及杂交籼稻在籼粳交错区种植的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多年杂交籼稻品种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情况,提出品种选择、栽培等方面的具体防治措施。
2013(9):60-61.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稻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民选购品种难,老品种仍有较大市场,良种未与良法配套,优良新品种价格偏高,新品种展示示范力度不够大;提出了建议:实事求是宣传新品种,开展品种适应性调查,争取投入、加大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其农技推广职能,创新推广方式,对新品种种子补贴。
2013(9):63-64.
摘要:以当年采收的芡实种子为材料,采用低温处理、激素处理、浓H2SO4处理、机械处理等不同的处理方法,探索芡实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浓H2SO4处理、机械处理等均不能解除芡实种子的休眠,而低温处理可以有效解除芡实种子的休眠,促进其萌发,说明芡实种子在脱离母体后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生理后熟,其休眠是一种后熟休眠,低温处理可以促进其后熟解除休眠。
梁飞林 ,
2013(9):65-67.
摘要:摘 要: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甜叶菊种子,研究了NaCl对甜叶菊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Cl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浓度小于0.3%时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大于或等于0.3%时表现为抑制作用,盐分浓度越高,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甜叶菊幼苗生长状况随NaCl盐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由此说明当NaCl浓度大于或等于0.3%时,对甜叶菊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明显,也说明甜叶菊的耐盐性相对较弱,不适宜在盐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关键词: 甜叶菊;NaCl;种子萌发;幼苗
2013(9):71-72.
摘要:本研究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6个甜玉米新品种:粤甜16号、粤甜19号、粤甜22号、粤甜23号、粤甜25号、粤甜B1在漳平市良种场种植,通过对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产量、品质等性状比较分析,表明粤甜22号、粤甜16号2个品种表现为产量高,平均产量分别为1126㎏/667㎡、1052㎏/667㎡,明显高于其它4个品种;抗病抗倒性强,其对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等均有较高的抗性;果穗外观和食用品质较优,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2013(9):73-75.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县晚稻10个区试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宜优9193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最大,与目标品种关系最密切,建议续试;对照宜优673的关联度次之;新组合福香1优727、野香优008的加权关联度居第三、第四位,与对照相近,与目标品种关系较为密切,建议续试;其余新组合加权关联度较小,与目标品种相差较远。
2013(9):76-77.
摘要:对引进的9个杂交油菜新品种在6个不同生态区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区域适应性的综合鉴定,综合各品种表现,提出绵杂328、种都油800、绵油63等3个品种,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进一步了解其生育表现及推广价值。
耿生玲 ,
2013(9):78-79.
摘要:通过对我县引进的4个马铃薯新品种与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青薯2号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陇薯5号折合产量2703.4 kg/667m2,增产率13.1%,庄薯3号折合产量2473.5kg/667m2,增产率3.5%,两个品种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示范推广。青05-11-16折合产量2143.4kg/667m2,减产10.3%,LX-22折合产量1433.4kg/667m2,减产40.0%,这两个品种不宜示范推广。
2013(9):80-80.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杂交种福园4号的选育过程已及亲本的选育方法,和该杂交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应用前景。
2013(9):82-83.
摘要:单10号是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用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玉米自交系156作母本,与本所选育的玉米自交系9721作父本。于2006年冬繁组配,2007年进行品比试验,2008年参加凉山州玉米预试,2009年、2010年参加凉山州玉米区试,同年2010年参加凉山州玉米生产试验, 2011年进行田间纯度及技术鉴定,201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着重介绍凉单10号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让优良玉米杂交新品种凉单10号更好的应用于生产。
2013(9):85-87.
摘要:临早杂1号为早熟玉米品种。以502优为母本,以W182BN为父本,杂交而成。2009年参加甘肃省早熟玉米区域预备试验,五点次平均产量8487㎏/㎞2,比对照增产13.3%。2010年、2011年临早杂1号参加甘肃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两年产量分别为9016.5kg/㎞2,增产33%和7869㎏㎞2,比对照2酒单2号5653.5㎏/㎞2增产39.2%。2012年参加甘肃省早熟玉米生产试验,平均8499 kg㎞2,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7.9%,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色,叶缘淡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9㎝,穗位高97㎝,成株叶片数13片。茎基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3㎝,穗行数15.3行,行粒数35.3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25.3g。生育期在129天,比对照金穗3号早13天。
2013(9):88-88.
摘要:固糜21号是以宁糜9号为母本,60-333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的糜子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品杂2013009,2009—2011年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全国小宗粮豆品种试验,2013年3月全国小宗粮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三年国家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单产3790.65kg/hm2,比对照增产5.5%。生产试验表明:在河北张家口、甘肃会宁、内蒙古呼和浩特试点均较统一对照品种JM09-04和当地对照品种表现增产;在陕西榆林较当地对照品种表现增产。该品种在2013年3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品种特性为:适应性好,抗逆性和抗黑穗病性强。适宜种植范围为:内蒙古达拉特、呼和浩特,陕西府谷、榆林,河北张家口,宁夏盐池、固原,甘肃会宁等地。
陈瑾 ,
2013(9):89-90.
摘要:安单778是贵州省安顺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针对山区玉米生产实际选育的高产、优质、抗旱、耐瘠、白粒、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本文从亲本的特征特性,制种地选择、整地,种子处理,适宜播种,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与行比、加强田间管理与去雄、去杂,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安单778的高产制种技术措施,以期为制种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2013(9):91-91.
摘要:内单408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ZJ母本、MZ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6~2010年相继参加了本所鉴定,产比试验、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预备、区域和生产试验,于2012年通过内蒙古审定。
2013(9):92-92.
摘要:摘要: 先油188是用E12AB-2譔R-49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种,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0028)。介绍了‘先油188’的特征特性及“适期播种,壮苗早栽,施足底肥,合理密植,优化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高产技术
2013(9):93-93.
摘要:邯686是邯郸市农科院育成的短季棉新品种,具有早熟抗病虫优质的特点,本为针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出配套的洋葱茬直播技术,为其在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013(9):95-95.
摘要:阐述了加工型糯玉米新品种“中玉糯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2013(9):98-98.
摘要:摘要:本文阐述了麦后直播棉高产优质促早栽培的技术要点:选择早熟品种;适期早播;以密争早;系统化控争结早铃;运筹好肥水争早熟。
2013(9):99-100.
摘要:摘要:亚航0919是广西亚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的自交系YHM181作母本,自选自交系YHF21A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亚航0919先后参加了2009年春季广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2010年春秋两季广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春秋两季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亚航0919顶土力强,出苗快而整齐,幼苗长势旺,茎杆粗壮,根系发达,长势旺盛,果穗长匀,结实性好,耐旱、耐涝强,综合抗性较强,适应广,适宜全区种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广西玉米新品种审定(桂审玉2012002号)且已经列入2013年广西玉米主导品种。 关键词:玉米;亚航0919;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2013(9):101-101.
摘要:介绍了软米品种龙粳4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