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1-5.
摘要: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视角,结合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品种权制度有效运行的原因。认为品种权制度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建立起一个以品种权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并做好相关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投资政策、外贸政策以及文化政策与品种权法律制度实施的有效衔接,共同推动品种权创新以促进种子产业发展。
2013(6):6-7.
摘要:围绕农业农村科学发展主题,本文阐述了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分析了现代种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科技创新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现代种业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2013(6):8-11.
摘要:我国现代新型种子营销模式主要有“种子+连锁直销”、“种子网络+邮寄”、“种子单粒播种”、“种子+期货(订单)”、“种子+化肥+农药”、“种子+种苗”、“种子+渠道+服务”、“种子+免费试种”、“种子+关系” 等营销模式。未来种子营销将形成以“种子+化肥+农药”一体化营销模式为主流、其他营销模式共存的格局。未来种子营销将形成以“种子 化肥 农药”一体化营销模式为主流、其他营销模式共存的格局。针对种子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2013(6):12-13.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地区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及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今后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发展方向,为玉米育种者提供参考。
邢茂德 ,
2013(6):14-15.
摘要:玉米单粒播种已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广,本文从玉米单粒播种的益处、实施条件、要求、存在问题及对策方面,分析我国在玉米单粒播种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玉米单粒播种的方针对策,为大多数玉米种植户及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2013(6):16-17.
摘要: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农技推广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只有通过推进农技推广组织、制度创新,建设好农技推广组织保障体系,完善好农业技术培训制度,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3(6):18-19.
摘要:摘要:原阳以生产优质大米而闻名,太空搭载诱变水稻育种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以培育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为目的,通过对前后两次水稻的搭载材料和诱变后代的选择,要求米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且食味品质好,抗当地易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穗颈瘟,产量超过450㎏/667㎡;根据育种目标,选育出的5个新品系和11个新的种质资源,并探索出太空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对以后的诱变育种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工作思路。
2013(6):21-22.
摘要:本文分析了菲律宾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进程及对玉米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菲律宾自2003年批准种植转基因玉米以来,发展迅速。2011年菲律宾种植转基因玉米68.5万公顷,已占到玉米总面积的26.9%;而双抗转基因玉米占到转基因玉米的94%,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分析还表明,菲律宾玉米总产的提高得益于单产的提升,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菲律宾玉米单产的提高与转基因玉米的大力推广关系密切,单产与转基因玉米普及率的相关系数为0.86。这充分说明了转基因玉米的推广对菲律宾玉米单产的提高和总产的增加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菲律宾玉米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分析表明,近10年面积稳定,消费增加,进口减少。这说明转基因技术对菲律宾玉米产业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推进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是发展玉米产业的大势所趋。
2013(6):39-39.
摘要:《种子法》经过了十多年的实践检验,法律规定中一些不适应种业发展的条款,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种子法》应当与时俱进,按照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3(6):40-42.
摘要:文章介绍了湖北省十堰市历年来玉米生产规模及水平、目前生产主要技术、机械化应用状况以及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在分析了玉米生产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王丽娜 ,
2013(6):43-44.
摘要:为探讨周麦25号的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本试验采用播期、播量、追肥期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其对周麦25号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产量受播期、播量的共同作用,受追肥期影响较小。建立产量模型:Y=9054.88684-707.42039X1-238.97251X22,预测产量最大值为10244.6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干基)比较稳定,平均为14.5%,变异系数仅为1.10%;湿面筋含量均值为31.6%。面粉白度均值为74.1,变异系数仅为1.3%,面粉表现出亮黄色。面筋指数受栽培措施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到59.3%。周麦25号最佳栽培组合为:10月9号播种,基本苗在270万头/hm2左右,2月中旬追施尿素225 kg/hm2。
2013(6):45-47.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黄淮海区部分主栽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了不同玉米品种在大面积倒伏后的产量表现,探讨了玉米大面积倒伏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大面积倒伏后玉米产量估计提供科学依据。
2013(6):50-52.
摘要:食用向日葵是甘肃河西走廊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品种选育与引进筛选已严重滞后于生产。为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栽培的优良品种,从国内外引进9个食葵品种,在大田春播条件下种植,并对其生育期、田间生育性状、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等进行调查。经过两年的实验,筛选出的jk103、L419两个品种,分别较对照增产20.4%和15%,达到极显著水平。植株生长整齐、株高适中、籽粒品质好。有望在河西地区大面积推广,发展成为食葵产业的主栽品种。
2013(6):53-54.
摘要:摘要:以辽单565、辽单1211为试材,自授粉后25天起,每7天取样一次。对不同成熟度种子进行包衣并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辽单565在授粉后39天收获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在授粉后39天、60天和67天收获的种子对试验用包衣剂不敏感,不降低发芽率。辽单1211在授粉后32天到60天收获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在授粉后53天、60天收获的种子对试验用包衣剂不敏感。不降低发芽率,可进行包衣处理。
2013(6):55-57.
摘要:对10份野生大豆资源和6份栽培豆品种进行抗旱性比较及产量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对野生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比栽培大豆抗旱能力强,且野生豆中存在着极抗旱的品种,可以选择抗旱性和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如LYD01957、LYD01978、LYD01665用于大豆育种中。栽培大豆中也存在具有一定抗旱性的品种。产量性状中相对单株荚数与抗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单株粒数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株高和相对分枝数与抗旱系数负相关,相对百粒重与抗旱系数正相关。
2013(6):58-59.
摘要:摘要:新引进24个晚季杂交水稻新品种在上杭进行大田展示及简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5867比对照增产21.24%,花2优3301比对照增产15.3%,金农2优3号比对照增产5.96%,以上3个品种在上杭种植田间表现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中,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对川优2189等在当地种植表现较好的9个品种,建议继续示范种植;对泰丰优2098等12个品种在当地种植产量、抗性表现一般,栽培上应根据品种特点,注意防虫防病。对参试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抗逆性等进行了评述。
2013(6):60-61.
摘要:通过对鄂北地区主播的4个豇豆品种的单株产量和单荚长度、单荚重量、单荚含种粒数、单荚横截面直径、单株结荚数,五个性状因素的构成的分析,得出单荚重量对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45173,相关分析中,它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也是最高的。因此说明生产中,从增加单荚重量入手,对增加单株产量是直接有效用的,通过增加单株结荚数、单荚长度、单荚横截面直径的长度,来增加单荚的重量,进而提高其单株产量
2013(6):62-63.
摘要:以中品95-5383为供体材料,绥农14号大豆品种为受体回交,建立一个回交导入系。多次回交获得高世代回交品系,对后代材料BC1F4进行接种鉴定,选择稳定抗SMV株系,利用绥农20?绥农14分离群体中的高油株系,分别与绥农14?中品95-5383中抗SMV的株系杂交,聚合高油、SMV抗性基因到同一材料。筛选出抗SMV的高油大豆品系。通过轮回选择、种质资源中有利基因的深层发掘、严格和准确的目标性状选择,达到高效率培育能在产量、品质,抗病性上都有显著提高的优良大豆新材料。
2013(6):64-66.
摘要:摘 要:为筛选适宜黄泛区农场种植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进行了邯豆5号、徐豆14、豫豆22、商豆1099(CK)等9个大豆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豫豆22、中黄29、周豆19产量较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黄泛区农场推广种植。
2013(6):67-67.
摘要:摘要:本文以安豆4号历年参加的各级大豆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其高产性、稳产性、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为合理推广和利用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2013(6):68-69.
摘要:在甘肃省泾川县对引进的8个夏播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承豆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971.03kg/hm2,较对照增产36.53%;其次是9835、1015、吉育47,折合产量分别为3316.83、3220.99、3137.66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14.04%、10.74%、7.88%。且田间表现生长整齐,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可在泾川及相同生态区域夏播示范种植。
2013(6):71-72.
摘要:摘要:介绍了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齐穗期的确定,高质量亲本种子的选择,制种基地的选择,父母本播差期的确定,花期的预测及调节等内容。
2013(6):73-73.
摘要:龙粳30(原代号龙花01-558)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和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育成。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2013(6):74-74.
摘要:秀丰节瓜是以自交系1-1-1-4为母本,D-1-2为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旺盛,中熟,第一雌花节位着生在15-20节位。果实圆筒形,嫩瓜单瓜重1公斤左右,瓜长25-35厘米,果实横径9-12厘米,老瓜2-4公斤。平均每667米2产量5706.20 Kg。
2013(6):75-75.
摘要: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浚麦K8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以开麦18为母本,以百农64为父本自主选育而成。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具有大穗、大粒、高产、稳产、综合抗性优良的特点,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麦2012002,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3(6):76-77.
摘要:本文总结了海南玉米南繁育种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注意事项, 从最佳播种期确定、地点与地块选择、播种前的准备、科学施肥、中耕除草、病虫鼠害防治及脱粒晾晒等方面,应采取的关键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了详细阐述,为玉米南繁育种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2013(6):83-83.
摘要:冀玉13号 张家口坝下河川区 高产栽培技术
2013(6):84-84.
摘要:通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的西洋参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在生产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增产显著。
2013(6):85-86.
摘要:玉米精量播种是指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在确定种植密度的前提下,对播种孔穴进行单粒播种的种植方式。近几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优良品种的普及,尤其是膜下滴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品种更新改良进程的加快,促进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省种、省工、省时,促进提早出苗,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加快了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提高了玉米产量和玉米种植效益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据调查,博州地区玉米精量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以上,比常规播种玉米田增产6%~10%。通过田间技术指导和生产调查,结合试验示范,总结了博州区域玉米精量播种的配套技术措施。
2013(6):87-87.
摘要:介绍了潞城市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选用高产耐密优种、适时精量机播、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适时机械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2013(6):88-88.
摘要:[摘要]长春地区位于北纬43?3′,东经125?′46″,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变化较大,冬季长而且寒冷,极端最低温度-40.5℃,春季菜豆的生产受低温的影响非常大。根据菜豆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选择适宜品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一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也适于在同类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2013(6):89-90.
摘要:经过多年推广种植,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栽培技术在古浪县推广抗旱增产效果明显,非常适合古浪乃至河西冷凉旱作区推广。从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种薯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陇薯系列马铃薯旱地起垄覆膜增产栽培技术。
2013(6):92-93.
摘要:主要从生产基地选择\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生产栽培,以达到高产.
2013(6):20-20.
摘要:摘要:鑫麦8号系亳州市云鑫麦豆研究所,利用豫麦47作母本与淮麦18杂交选育而成的。2011年安徽省审定。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逆性好。适宜在安徽省淮北、沿淮、江淮高中肥区域种植。 关键词:小麦品种、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生态适应性
2013(6):95-95.
摘要:马铃薯新会薯9号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会泽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用合作003号作母本、会-2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共同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12天,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2012年经云南省第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