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4.
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小麦种业发展对于促进小麦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0年12月《种子法》实施后,从法律上确定了种业经营由指令经营向许可资格经营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种子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由于小麦生产用种属于常规品种,繁种比较容易,农民可以自留种,品种区域性要求严格,因此目前我国小麦种业总体呈现种子公司数量多且分散的特征,市场机制、法律环境及企业运营能力还不成熟,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小麦种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3(10):5-6.
摘要:科企合作是国家鼓励的新型科技创新模式,文章对科企合作玉米育种中可能出现的体制、管理、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认为科企合作只有充分发挥种业企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三方的积极性,并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2013(10):7-8.
摘要:Sketchup是优秀的直接面向规划设计过程的设计工具软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通过构建三维模型,辅以渲染填色,设计者可以进行直观的方案构思和设计。Sketchup模型既能充分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又可满足与客户即时交流的需要,将其应用于玉米种子加工中心项目设计是规划设计方法改进的有益探索。
2013(10):11-11.
摘要:本文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制种产业的自然优势条件、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制种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巴彦淖尔市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2013(10):12-14.
摘要:国办函〔2013〕35号文件批复实施《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推进高海拔山区优质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文章从抓好制种基地产地检疫工作角度,分析了毕节市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建设情况,深入研究建立优质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规划、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杂交玉米种子产地检疫联动机制,抓好基地重大病虫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防除治理等内容。
2013(10):15-16.
摘要: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历程看,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强大的现代农业离不开强大的现代种业支撑,种业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竞争核心区域。从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看,良种的每一次突破都带来一次农业生产的巨大飞跃。与建设现代种业的目标相比,我市种业还有很大差距,建设现代种业的任务十分繁重。本文分析了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充分发挥自然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种业定位的认识,重点把握一个总体思路和目标,找准四个着力点,着力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把发展现代种业摆在“三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进。
2013(10):22-23.
摘要:本文针对酒泉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终端销售市场管理、酒泉种子终端销售人员对种子品牌认识、农户购买种子的关注因素和农户获得种子相关信息的途径等四个方面的关注,通过座谈和问卷方式对酒泉城区内51家从事种子营销门店的店主、销售人员和店内购买种子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获知酒泉种子终端销售市场状况,为酒泉种子终端销售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支撑。
2013(10):24-25.
摘要:中麦175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选育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在晋城市表现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早熟性和抗逆性好、农艺性状优异、品质优良。2008年以来在晋城市推广,现已成为该市种植面积最大,唯一跨两个麦区种植,且肥旱地和水地均表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晋城市种子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推广,为全市小麦高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3(10):30-30.
摘要:分析了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良法配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3(10):33-33.
摘要:新品种推广需要很多环节,种子科技示范是很必要的环节,也最节本高效的环节。规范、可持续得种子科技示范户建设工作可以大大缩短新品种选育、审定到大面积推广的时间。本文从8个方面介绍了种子科技示范户建设的方法、要求、标准等,供大家探讨和借鉴。
2013(10):34-34.
摘要:宁夏地处西北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灌溉系统配套完备,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盛产小麦、水稻、玉米、枸杞、瓜菜等作物,尤其适宜多种作物的种子繁育,生产的玉米等农作物种子更具有千粒重高、含水率低、发芽率高、耐贮藏等优势。但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后通过优化环境、完善机制、加强技术研究与集成配套、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着力推进宁夏玉米制种业的大发展。
2013(10):35-36.
摘要:对自育的9个综合性状优良的转Bt基因短季棉新品系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短季棉新品系3780、中50选的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农艺性状都表现优秀,特别是结铃性强,皮棉产量高,已经接近春棉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2013(10):37-38.
摘要:本试验在夏玉米6叶期喷洒“玉黄金”和喷洒清水作对照,株高降低8cm、穗位降低13cm,茎粗增加0.5cm, 气生根增加6.2条, 增加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穗粒数增加22粒、千粒重增加7g,增产5.1%,说明该项技术是一项成本低,增产显著的栽培技术,应大面积推广应用。
2013(10):39-41.
摘要:为探索晚粳稻新品种‘甬优538’在萧山区种植的高产关键因素,立项开展该研究,分别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播种期试验、机插密度试验和施肥量试验,试验表明:‘甬优538’表现为穗大粒多产量高,667㎡理论产量比‘秀水134’高200kg以上;‘甬优538’机插,应采取少本稀植,即单本、株距18cm为宜;‘甬优538’应适当早播,6月25日以后播种产量有明显下降;667㎡施肥量应控制在16kg左右纯氮。同时通过该研究项目的推动,“甬优538”在全区示范16.7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10):42-44.
摘要:2012年在圣丰院士工作站试验田,以新选育的大豆品系南圣1148、南圣270、南圣003、南圣002和徐豆18(区试对照)为供试品种,设区试(CK)和高产(HY)两个栽培模式,分别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区试模式产量以南圣1148最高,南圣002次之,南圣270最低,三者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分别比对照增产10.51 %、7.67 %和1.42 %。高产模式下南圣1148、南圣270、南圣003和南圣002分别较区试增产13.62 %、12.32 %、4.99 %和13.98 %,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区试。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区试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高产模式;有效分枝和百粒重(除南圣003)高产模式显著高于区试。在增密条件下,经相关分析得出,底荚高度、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均与产量呈负相关,百粒重与产量达到显著正相关。从品质上看,高产模式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区试。
2013(10):45-46.
摘要:根据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的要求,研究了几种不同的破除休眠方法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冷冻和加热干燥两种破除休眠的方法能有效地打破小麦种子的休眠,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2013(10):47-46.
摘要:以不同熟性的转基因抗虫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圆锥体棉铃的种子和纤维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以提高种子质量为前提的抗虫棉种子生产中,应以收获第Ⅲ、Ⅳ圆锥体种子为主,其成熟度和发芽率较好;不同圆锥体的棉花纤维品质则因品种熟相而异,熟相偏早的品种以第Ⅰ、Ⅱ圆锥体的纤维成熟好,各项指标合理,熟性略晚的品种以第Ⅱ-Ⅳ品质较好,第Ⅰ、Ⅴ圆锥体则纤维品质下降。
2013(10):49-50.
摘要:黑龙江省水稻面积的增加迅速,劳动力紧张,成本增高,直播面积有增加趋势。龙粳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插秧直播兼用的早熟、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直播栽培技术。
2013(10):51-51.
摘要:摘要 先麦10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2008年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小麦新品种。2009-2012年参加河南省参加河南省水地春水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2012年10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2012015。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河南省中高肥力地中茬种植。
2013(10):52-53.
摘要:银蝶糯106是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适宜鲜食和深加工综合利用的优良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11021号)。在2010年广西区鲜食玉米杂交种区试中表现: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35.3kg/667m2,比对照桂糯518增产13.1%,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54.6kg/667m2,比对照增产14.3%,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95kg/667m2,比对照增产13.8%。银蝶糯106玉米粒口感柔韧、糯性十足,甜味十足,皮薄无渣,感观和蒸煮品质现场鉴评综合评分汇总平均值为86.5分(达二级标准) 。该品种表现出苗整齐,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鲜食玉米主产区种植种植。
2013(10):55-56.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亲身选育和引种试验,阐述了优质水稻新品种“常农粳7号”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做好新品种引进和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2013(10):57-57.
摘要:矮高粱绥杂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玉米二室开展早熟、矮秆、耐密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粱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过程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并创造出了与之相配套的大垄减免中耕栽培模式(1,1,3,4模式)和两垄夹一沟免中耕栽培模式(2,1,3,6模式)。推广绥杂7号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助于高粱栽培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粱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2013(10):58-59.
摘要:介绍了转转基因杂交抗虫棉苏棉28麦(油)后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前茬作物大麦和油菜的简要栽培要点,与苏棉28不同生育时期的主要农艺措施。
2013(10):61-62.
摘要:油菜是山丹马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山丹马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为进一步提高油菜作物产量,促进场区经济发展,增加职工收入,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探索出白菜型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场区油菜生产提供科学技术服务。
2013(10):63-63.
摘要:应对本市冬、春连旱的干旱天气,保障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通过试验研究在油菜生产种植中应用套种,免耕,宽窄双行播种等集成技术,达到减少生产成本投入,减少干旱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提高亩产量。
2013(10):65-66.
摘要:海南岛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南方,三亚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常年暖热湿润,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22~25摄氏度之间,光照及降雨等自然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是育种单位加代扩繁的理想地点。全国多家育种单位已在三亚设立了南繁育种基地。崖城地处三亚的最南端,积温较高,雨量充沛,更能满足各育种单位的加代及扩繁要求。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三亚崖城保港镇设立了“黑龙江南繁指挥部”,为各育种单位加快育种工作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大豆南繁育种根据育种进程的实际需要,有时需要连续加二代,由于第二代播期较晚,气温较低,且后期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减少,鼠害虫害严重,因此较常规加代有一些差异。
2013(10):68-69.
摘要:通过利用“三系”杂交法生产棉花种子,可使棉花杂交制种程序规范,操作简便,可以降低制种成本,提高种子纯度,使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替代人工去雄生产杂交棉种的有效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杂交F1代种的示范种植中,存在一些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提出望广大同仁、棉农共同讨论解决。
2013(10):72-72.
摘要:金昌市永昌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开展食用向日葵杂交制种是对当地种植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区域性结构单一现状得到改善,效益显著提升。文章从隔离区设置、人工授粉、收获晾晒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食用向日葵制种技术。
2013(10):73-73.
摘要:岫粳16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抗病、高产、广适、优质的育种目标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云南省审定。介绍了岫粳16号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
2013(10):74-75.
摘要:小麦新品种许科7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3(10):76-76.
摘要:摘要: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新单38,株型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10-2012年在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3(10):77-77.
摘要:苟当1号是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建华村收集的地方禾糯,经单株提纯定向系选选育而成,于2013年7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3011号)。该品种属贵州省黔东南州特有“禾”类品种,全生育期159.7天,比对照农虎禾迟熟30.1天,亩有效穗8.3万,株高154厘米,结实率86.0%,千粒重27.9克。2011年参加贵州省黔东南州香禾区试,平均产量380.3kg/667m2,比对照农虎禾增产10.58%;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375.2 kg/667m2,比对照农虎禾增产12.15%,同年参加禾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74.1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82%。苟当1号耐旱、耐涝较强,中感稻瘟病,注意防倒伏,适应在我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禾类地区种植。
2013(10):80-80.
摘要:甘薯新品种商薯9号是以徐薯25为母本,商薯1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4月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该品种萌芽性好、薯干洁白平整、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薯型短纺、结薯集中整齐、蔓短、适宜机械收获。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