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
摘要:以优质玉米驻玉309为材料,研究铁茬旋耕碎秆破板结,直接播种、免耕秸秆覆盖无耕翻,直接播种、传统耕作,播种前进行犁地整地作业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肥料用量条件下,铁茬旋耕碎秆破板结、免耕秸秆覆盖比传统耕作,出苗时间有所延缓,植株生长快,株高较高,同期叶片数多,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大,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增产5.53%、2.01%。
2012(8).
摘要:该文应用有重复数据的AMMI模型对2008~2010年两年度湖北省油菜区试数据进行了敏感度计算。分别探讨了两季度不同区组中常规和杂交油菜产量与其敏感度关系,并对区试品种产量、敏感度、增点率三者之间和参试两年的品种两季度间的敏感度作相关分析,由此可知,增点率与区试产量、敏感度间呈现负相关趋势,区试产量与增点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参试两年品种中的大多数品种两年间的敏感度有显著相关关系。
2012(8):3-5.
摘要:文章介绍了非洲菊组织培养快繁和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离体雌核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品种选育中的可能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8):6-7.
摘要: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其检测方法是降低农业风险、提高经营信誉的关键措施。本文详细阐述了毛籽健子率、种子含水量、发芽率、残酸率等的室内检测方法,为企业棉种运营、棉农生产用种提供技术参考。
2012(8):12-12.
摘要:将原摘要:种业发展是我国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核心,种子育繁推一体化是多年来种业生存与发展之本,也是国家在 “十二五”扶持农业中的重点,国家将通过改革体制、补贴减税等政策,推动行业整合,加速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多年的种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发展对策。 \r\n关键词;种子;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
2012(8):15-17.
摘要: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广优质农业新技术、促进特色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根据省财政厅和农牧厅的安排部署,湟中县农业部门围绕“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组织实施了《湟中县2011年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精心组织和积极努力,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夯实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12(8):26-26.
摘要:摘要:本文结合会泽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从蔬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商品化处理、规模化种植等方面促进蔬菜产业升级,提高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
2012(8):30-31.
摘要:通过对玉米种子加工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指出目前玉米种子加工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种子加工中心建设应该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组织实施的建议。
2012(8):34-34.
摘要:摘要: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加工包括干燥、预清、精选分级、药物处理、计量、包装等工作。搞好种子加工,即可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又便于标准机械化作业;种子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2012(8):35-36.
摘要:开展杂草稻性状的综合评价,了解杂草稻有益性状,可为杂草稻资源在水稻新品种改良利用上开辟新途径。对从韩国引进,收集于亚洲不同产稻国的杂草稻材料,田间隔离种植、观察、记载杂草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参试的199份杂草稻中,杂草稻抽穗天数和株高的变化范围均大于栽培稻,颖壳色共6种,多数表现为淡黄色和黄褐色斑点、微红、金色(似栽培稻颖色),部份表现黑褐色和褐色(似野生稻颖色);种皮色以红色为主,部份为白色;40.7%材料有芒,芒色以金色和紫色为主;部份材料易落粒;再生力强。结果表明:不同生态
2012(8):39-40.
摘要:本文通过在红河州石屏县的冬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比较试验,旨在为冬播区引进筛选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宣薯2号相比,丽薯6号的单株结薯数、单株商品薯重量分别增加3个和546g,商品薯率与宣薯2号近似,产量增加293kg/亩,增幅8.3%;说明丽薯6号适宜在石屏示范推广。
2012(8):46-48.
摘要:摘要:利用点式突破玉米育种方法改良郑单958,确立改良母本郑58为育种目标,构建核心种质资源,采用二环系、三环系、回交等方法选育新的玉米自交系,用父本昌7-2为测验种,郑单958为对照种,经过5年的育种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的。
2012(8):60-60.
摘要:通过油葵制种田影响母本授粉因素的分析,提出花期调控、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放蜂等方法,可明显提高母本的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2012(8):62-62.
摘要:玉米新品种\"禾玉998\"由恩施禾壮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11008。
2012(8):63-63.
摘要:该品种是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育成,于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一个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冀审玉2012003号)
2012(8):73-73.
摘要:“新彩棉20号”是由农五师农科所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棕色棉新品种。于2008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彩色陆地棉品种预备试验,2009-2010年通过新疆省彩色棉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12年5月通过新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新彩棉20号”。
2012(8):18-20.
摘要:农作物育种家为美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没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条件,推动了农村社区的结构调整和发展。
2012(8):55-56.
摘要: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加快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步伐。
2012(8):77-78.
摘要: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的精神,透出了我国政府对种子行业的政策支持和重视程度空前提升,国内种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种子法》颁布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种业从计划经济下的种子体系发展到今天的较为规范的市场化种业体系,在这过程中种业取得了较大、较快的发展,市场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种子企业“弱、多、小”和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平均比较低的状况影响了部分种业人对行业没有信心,做事没有目标性,不知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种业人自身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不仅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