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1-3.
摘要:种子市场开放以后,为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育种科研技术以及优质的种质资源,我国种业市场开始积极引进外资;同时,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农业大国,广阔的种子市场空间也吸引着国际资本。然而在今天看来,由于制度的种种缺陷,我国对外资监管的漏洞凸显,使得外资种子企业的发展逐渐威胁到了整个产业安全,甚至是农业安全。因此,健全我国外资种子企业监管的法律制度迫在眉睫。
2012(6):8-12.
摘要:通过对云南玉米生产的历史沿革、种植制度、制约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云南省“十二五”玉米产业的发展策略:以“强科技、增投入、延链条”技术措施和以良种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技术,政策措施为完善机制、促进联合、健全体系、加强交流。
2012(6):13-15.
摘要:摘 要:山西的地势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天然的小杂粮王国,谷子在山西杂粮生产中占有中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谷子种植生产现状分析和生产发展趋势的探讨,总结出关于山西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及构建谷子产业链的建议。在实现谷子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培育良种、专用种,利用谷子营养优势,开发谷子深加工业,开拓健康谷物市场生产。而谷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必将使其在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居更重要的地位。
2012(6):16-17.
摘要:我国北方早熟区粒用高粱品种多而乱,但主导品种不多,敖杂1、四杂25、吉杂90等这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育成的高粱品种,目前仍占高粱播种面积的50%左右。遗传基础狭窄,杂优模式简单,种质创新不够,是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更新杂种优势模式,增强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提高早熟区高粱的育种水平。
2012(6):18-19.
摘要:摘要:本文阐述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在黄淮海地区还没有像先玉335那样的品种适于机械化收获,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提出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要求,以及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探讨研究;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以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形势分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大面积推广有可能存在的限制因子。
2012(6):20-21.
摘要:美国对于种业市场和广告的监管采取了多种方式,主要是由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两大部分组成。同时,由于种业客户种群的多样化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广泛性,种业市场和种业广告的内容和形式和存在多元化的趋势。本文通过从法学规范的角度和市场实践的角度分别阐述种子法对种子市场和广告的影响。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