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增刊):1-4.
摘要:分析了美国1866-2010年玉米单产资料,结果表明:美国1870-2010年140年间的玉米单产,前70年徘徊不前,后70年直线上升。2000年代的平均单产为9.24吨/公顷,比1930年代的平均单产1.52吨/公顷增加7.72吨/公顷,每年平均提高单产110.3公斤/公顷。在单产上升的70年中,1940-49,1960-69,2000-09这3个年代的平均单产出现了跨越式增长,30年的单产增加值相当于其他40年的单产增加值。这三个年代正好是双交种取代农家品种、单交种取代双交种、转基因(抗虫或/和抗除草剂)单交种取代常规单交种的时期。这似乎表明只有育种技术的重大进步并伴随新的基因资源的利用才会导致单产的跨越式提高。
2011(增刊):5-7.
摘要:优良品质是作物增产的内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通过总结、分析四川省遂宁市优良品种的发展演变,预测品种应用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快品种推广的建议。
2011(增刊):8-10.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山木薯生产与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退化、种植零星粗放边缘化、单产低总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归纳和总结,为文山木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2011(增刊):11-14.
摘要:向日葵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针,把向日葵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应用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向日葵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巴彦淖尔市地区向日葵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向日葵种植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2011(增刊):14-15.
摘要:贵定是贵州烤烟的发源地,1939年开始种植烤烟,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
2011(增刊):16-16.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现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左右,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占世界总产的40%,居第一位;单产达3.06吨/公顷,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单产居世界前列。现在我国每年的生产量接近1500万吨,离实际每年的需求量1800万吨尚有300万吨的缺口。据预测:到2020年花生年需求量将达2100万吨,而达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在目前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增长40%以上,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提高花生的单产和增加种植面积来实现。
2011(增刊):17-19.
摘要:西瓜枯萎病又称为西瓜萎蔫病或蔓割病,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porum f.sp.niveum)侵染所致,是目前西瓜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在西瓜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是造成西瓜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南、北方西瓜种植区每年枯萎病发生的面积约25万hm2,重茬地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严重地块达80%,甚至造成绝产。近些年来,西瓜枯萎病害频频发生,并有蔓延趋势,严重影响了西瓜产量和品质,使农民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西瓜枯萎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已成为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1(增刊):19-20.
摘要:本文针对当地花生产业品牌战略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技术服务、贸易加工、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为提高花生产业化整体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2011(增刊):21-22.
摘要:青海省大通县地处内陆高原,地处高海拔的冷凉山区,年日照时数据在2250~3603小时,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自然隔离条件好,具有生产优质马铃薯的优越自然条件。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自然隔离条件好,无污染,具备优质马铃薯生产的条件和环境。生产的种薯病害少、退化轻、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是青海马铃薯种薯的主产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开发,是提高马铃薯质量和产量最有效的途径。
2011(增刊):23-24.
摘要:宁安农场有着三十多年的玉米制种历史,以其管理严格,质量优,产量高,种植效益好,而成为黑龙江省最优秀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每年生产玉米杂交种1万多亩,产种4000多吨。为了进一步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为了促进场县共建,展示垦区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力量,树立垦区良好形象,宁安农场投资120万元引进购买了一台法国产4WD2004涡轮增压型玉米去雄机。通过试用,该机械作业效率较高,可加快去雄进度,节省劳动力,保证农时,降低作业成本。但目前使用存在一定限制因素,其对作业环境,土地条件和品种长势要求较高,若要推广应用,还有待于在品种改良、种植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2011(增刊):30-32.
摘要:
2011(增刊):42-44.
摘要:
2011(增刊):52-53.
摘要:
2011(增刊):57-58.
摘要:
2011(增刊):58-59.
摘要:
2011(增刊):62-63.
摘要:
2011(增刊):65-67.
摘要:
2011(增刊):70-71.
摘要:
2011(增刊):86-87.
摘要:
2011(增刊):90-90.
摘要:
2011(增刊):91-92.
摘要: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