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
摘要: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一般使产量减少10%~30%。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形成牛角穗;二是果穗子粒稀少,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
2008(3).
摘要:鲜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调用品,又是加工姜汁、姜油、姜粉的原料,在市场流通领域有着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深州鲜姜均是从山东等地购进,尚未种植。
2008(3):5-7.
摘要: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农业投入品及服务市场的放开,种子行业即将成为外资到中国跨国并购的新一轮热点。最近中国娃哈哈与法国达能的商标之争,其实都是合资过程中隐藏的核心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他们今天争论的焦点或许将是种子行业明天要面对的问题。本文着重于阐述提高对跨国并购的理性认识,结合中国种业的现状,按照种子国际化的原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2008(3):7-9.
摘要:随着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农作物品种技术的交易越来越多,对其转让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入手,分析出转让双方各自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再根据农作物品种技术所处的市场条件,得出农作物品种技术的价值区间。
2008(3):10-12.
摘要: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产值占全省GDP总值的20%左右。江西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三,也是南方稻区自1949年以来唯一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有耕地面积233多万hm2,其中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70万hm2,居全国第二,年需水稻种子达1.2亿kg,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5%,稻
2008(3):13.
摘要:莱州在"十一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大做强莱州种业,打响"中国种苗第一市"品牌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针对莱州种业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找准新起点,实现新发展。1莱州种业发展状况
2008(3):14-16.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内部管理不科学、企业人员结构单一、市场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新品种的研发完全依赖主办公司的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6方面应对措施:事企分设,建立独立法人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内部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理顺分配关系;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法加强种子产业体系建设;完善财务管理,自觉依法纳税。
2008(3):17-18.
摘要:通过对目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科研、推广以及进出口贸易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008(3):19-20.
摘要:综述了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及甜、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今后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重点发展方向。
2008(3):21-22.
摘要:河南省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2006年全县花生总面积达到8万hm2,产量25万t,667m2产量208kg,初级(精选)加工率为70%,食品加工率为15%,商品率为90%,每667m2纯收益为600~700元,高于其他粮棉油大宗作物,仅此一项,花生产区农民人
2008(3):23-24.
摘要:经营农作物种子引起的民事侵权责任是指农作物种子经营者单方实施了违反种子管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对用种者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造成损害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由此引起的民事侵权责任应根据《立法法》确立的同位法特别法优先的原则和农业部办公厅给广东盛邦律师事务所关于种子质量问题的复函中"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一般不使用‘种子缺陷’的概念"的规定,既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也不适
2008(3):24-26.
摘要:5现行法律制度下品种维权可能的合法途径5.1诉讼作为一种常见的维权方法就是诉讼,也称为司法救济,就是通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定权属和侵权行为,确定当事人具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并依法用其影响力和强制力加以实现的一种法律方法。
2008(3):27-28.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更加激烈,营销环境日益复杂,制定种子价格难度越来越大,不仅要考虑成本补偿问题,还要考虑用户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竞争状况等。而种子企业在种子经营活动中,种子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种子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种子企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赢利的高低,关系到营销目标的实现。因此,种子企业只有通过种子定价策略来谋求利润最大化,才能提高种子企业经济
2008(3):28-29.
摘要:以菜豆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多胺(Put、Spd及Spm)在不同浓度下对菜豆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3种多胺(0.1mmol/L Put、0.01mmol/L Spd、0.01mmol/L Spm)都能显著提高菜豆种子活力,而过高浓度(Put浓度≥1mmol/L、Spd及Spm浓度≥0.1mmol/L)处理则会明显降低菜豆的种子活力。
2008(3):30-32.
摘要:对引进的9个番茄品种从生育进程、第一花序节位、花序之间间隔叶片数、光合速率、果实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大红499、美国大红988和森田冠1号是坝上地区露地栽培的适宜品种。
2008(3):32-33.
摘要:通过对44个夏玉米杂交种穗部6个主要性状与单株粒重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穗长与穗粗在影响单株子粒产量诸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穗长、穗粗重点选择的基础上,考虑对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的选择,容重可独立进行选择。穗部性状的选择必须考虑性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综合利用某一穗部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
2008(3):34-35.
摘要:对广西区内不同产地收集的7个姜黄品种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分蘖数、产量、姜黄素和姜黄油含量进行观测和测定,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博白姜黄、药物园姜黄和市场姜黄,可在广西区内推广种植。
2008(3):35-36.
摘要:在柴达木地区对5个油菜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青杂2号、华协1号的丰产性佳,生育期适宜,抗病性较强,在柴达木地区可以推广应用。
2008(3):37-38.
摘要:该文讨论了同源四倍体高粱、葡萄等作物的细胞学特性和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育种过程中利用杂种优势的重要性。同时对不同作物进行同源四倍体育种的难度及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008(3):41-42.
摘要: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裸大麦,是我国的原产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作物之一。青稞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在西藏藏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
2008(3):42.
摘要:随着玉米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黄淮南片夏玉米区整体产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受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的产量水平一直徘徊在400kg/667m2,与豫北玉米产量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农业
2008(3):47.
摘要:金秋963是由衡水金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玉米新品种,2007年5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11号),其亲本组合为60×5237。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其抗倒、抗虫、抗病、优质、高产等性状表现突出。在河北省中南部多个市县试验试种,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7年被河北省
2008(3):48.
摘要:武运粳21号系江苏省武进农科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705),由江苏中江种业独占许可。江苏省洪泽县于2006年开始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中等、穗形大、子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抗病性好、米质好,符合米质和产量同步的需求,更适应
2008(3):50-51.
摘要:青稞即裸大麦,在西藏及周边省份的部分高寒地区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用青稞磨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千百年来不可缺乏的主食,也是酿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仅西藏常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面积的60%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55%以上。青稞生育期较短、抗寒力强、适应范围广,在海拔2200~4200m的地区均能种
2008(3):51.
摘要:七星一号是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台湾75变异株系选育而成的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07021。1产量表现
2008(3):55.
摘要:中华结缕草学名Zoysia sinica Hance,别名盘根草、护坡草、狗皮草、虎皮草。禾本科,结缕草属,是一种原生境在我国的优质绿化和牧草品种。1地理分布与栽培历史中华结缕草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北起辽东半岛,
2008(3):56-57.
摘要:玉米品种纯度是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田间鉴定时间长、费用高,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纯度不合格的种子进入市场。近几年,由于电泳技术进行纯度检验具有共显性、重复性、简便快捷等特点,被越来越多
2008(3):57-59.
摘要:介绍了几种国内外龙血竭基源龙血树的资源状况和濒危的原因,建议龙血树的开发与保护要兼顾,确保龙血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8(3):60.
摘要:高优980油菜新品种是河南省遂平县农业科学试验站应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理论培育出的集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优良品质于一身的"三系"杂交种。2003-2005年参加了河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4-2005年破格参加了河南省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参试名称为遂9902。2006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
2008(3):61.
摘要:通麦2号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中心1996年以高原913为母本,互麦12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抗条锈、抗旱、优质、高产的春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19日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原代号96523品系,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