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5-6.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全体职员致力于公司的各个运行环节,不断提供优良品种、不断完善各种服务、拓宽相关业务流程的一种手段.当今我国种子产业已处于一种国内种子企业间大重组、大兼并阶段,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选择中,种子企业主体只有依靠不断增加自身内功,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发展.种业全面质量管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运行.
2006(2):6-7.
摘要:2004- 2005年中央相继发布了两个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重要的一个惠农措施是对农业实行了"两免三补"政策."三补"中的一项是对农民从事粮食生产使用良种实行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采用良种的积极性,也掀起了种子工作的热潮,种子流通量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良种补贴的一种新形式--种子招投标.在此,对种子招投标这一农业服务工作出现的新生事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2006(2):8-9.
摘要:玉米是江苏省的主要粮饲作物,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常年种植面积 43万公顷左右,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 8%左右,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江苏省玉米品种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适合本省特点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一些帮助.
2006(2):9-11.
摘要:较系统地剖析了优质蛋白玉米 (Quality Protein Maize,简称 QPM)的内涵;基于 QPM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发展 QPM的意义;综述了 QPM国内外研究及育种概况;指出了 QPM在目前生产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2006(2):13-14.
摘要:简述了火龙果的营养、医疗保健和观赏等开发利用价值,结合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分析,阐明了火龙果的良好发展前景.
2006(2):15-16.
摘要:"八五"以来,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相继育成了安玉 4号(豫玉 14)、安玉 5号(豫玉 23)、安玉 8号(豫玉 24)、安玉 6号、安玉 9号、安玉 12号、安玉 13号等系列新品种,特别是优良玉米新自交系昌 7- 2,目前已成为全国应用最广泛的核心自交系,并已引种到国外应用.
2006(2):17-18.
摘要:鸡鸣一声三省听的冠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冠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春秋系晋国冠氏邑,元升冠州,明改冠县.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和行乞办义学的千古奇丐武训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重要组织部分,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锻炼出一大批干部.
2006(2):19-21.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彻底改变了世界种业发展理念和格局,种业国际化成为种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中国种业正处在大分化、大改组、重新整合的发展时期,在跨国种业公司"兵临城下"的紧迫形势下,中国种业怎样才能快速发展壮大并参与国际种业竞争呢?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就是联合起来.
2006(2):22-23.
摘要: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是河南省较大的集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种子企业,是由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注册资本 7200万元.公司地处豫东平原西华、扶沟两县境内,拥有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良种繁殖基地 12万亩,有 18个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一所试验设施先进的农业科研所和一座检测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种子检测中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整,基地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 1300多台,机械化程度达 96%以上;标准化水泥晒场 40万平方米.拥有种子仓库 1万多平方米,储藏能力达 5500万千克 ,大中型种子精选加工设备 25台(套).
2006(2):24-25.
摘要: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和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种子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为广大农民提供放心种,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油单产和品质、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2):25-26.
摘要:<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管理体制及种子流通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种子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依法管理,切实维护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2006(2):27-28.
摘要:为了规范种子市场管理行为,农业部依据<种子法>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种子市场经营和管理行为的规章制度.现从管理的角度,结合 2005年秋播,对照 2005年 5月 1日执行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对我市种子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情况谈谈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2006(2):29-30.
摘要:郑单958玉米制种田的不同密度试验表明,在 45000~75000株/ hm2的密度范围内,伴随密度的增加,单株茎粗、穗长、穗粗、穗粒重、千粒重都逐渐降低,而株高、穗位高逐渐增加,但由于总穗数的增多,使每公顷的种子产量也逐渐提高,在 75000株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 4996 5kg.种子的活力以每公顷 45000株时最高,产量为 4315 5kg,活力指数高、千粒重和容重高,播种后 8天的出苗率高和播种后 20天的幼苗鲜重高.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相互兼顾的公顷密度为 67500株.
2006(2):30-31.
摘要:用不同方法处理早熟和晚熟三叶芹种子,以温水烫种后浸种 6h变温发芽处理能显著促进早、晚熟种子发芽,提高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 100mg/L GA浸种 6h后 25℃下发芽处理,能明显促进幼苗生长.
2006(2):32-33.
摘要:用CPPU添加在 MS基本培养基中离体培养香蕉继代芽,研究其对香蕉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 CPPU对香蕉不定芽的分化与生长质量影响很大,其适用范围是 1~3mg/L;在培养 30天后,添加 CPPU浓度 1、 3、 5、 10、 20mg/L处理的香蕉不定芽增殖率是 161 90%、 151 35%、 120 51%、 80 00%和 92 50%,依次比空白对照提高 114 13%、 100 17%、 59 38%、 5 81%和 22 34%.
2006(2):36-37.
摘要:1 新品种与新品种保护 辽宁省沈阳市农科院主要从事作物、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开发推广工作,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近百名,其中正、副高级技术人员近 30名,每年开展各类课题研究 20多项,建院 30年来先后完成科研成果 130多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在内的各类各级奖励 90项.
2006(2):38-38.
摘要:我站自 2002年申报国家星火计划"南抗三号制种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项目以来,在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集中技术优势,组织精兵强将,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竞争,逐步把本项目顺利稳妥地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累计为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优质抗虫杂交棉种南抗三号近 200万千克,可推广种植面积达 40多万公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06(2):39-40.
摘要:制种基地种子流失一直是种子生产单位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不仅给农业安全生产造成不应有的威胁,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006(2):40-41.
摘要:酒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成为全国玉米种子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隔离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酒泉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2006(2):42-42.
摘要:1 麦田杂麦的种类与为害 根据 3年的麦田调查,混杂在小麦品种中的杂麦,一般多在 3%~ 5%之间,严重的可超过 30%以上,其主要分为四个类型.
2006(2):46-46.
摘要:豌豆是甘肃中部旱作农业中的主要抗旱作物,具有倒茬、养地、发展畜牧、产业化开发等作用,是甘肃、青海、宁夏、山西、内蒙等省的主要豆类作物之一.
2006(2):47-47.
摘要:高产杂交稻新品种Ⅱ优300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1999年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该组合有株型佳、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应我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4018)。
2006(2):50-51.
摘要:近年来,特用鲜食玉米市场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鲜食玉米具有皮薄无渣、黏甜清香、风味独特、适口性好等特点,还可作为牛羊等牲畜的上好饲料,既能青贮,又可鲜饲.这类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2006(2):51-51.
摘要:辽宁地区是我国保护地番茄栽培较早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适合辽宁地区的栽培方式并积累了大量的高产优质栽培经验,现予以归纳总结,供同行参考.
2006(2):52-53.
摘要:宁粳 23号(原代号 95xw- 67)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1989年以选株 88xw- 495- 1为母本、定型品系 84xz- 7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 1995年稳定定系, 1996- 2000年完成各级试验, 2002年 2月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十五"第一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资助, 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6(2):53-53.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鲜食玉米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迫切需要各种生育期类型、品质优、适口性好的高产抗病糯玉米品种.为此,我公司玉米育种部经过多年研究,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抗性好的鲜食黄糯玉米强糯 1号.
2006(2):54-54.
摘要:优质、高产、抗病虫杂交棉新品种湘 S- 26系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采用当地高产、优质、抗病品系湘 V24选系做母本,国产双价抗虫棉 SGKZ11选系做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杂交育成,在生产上利用杂交一代.该品种于 1998年配组, 1999- 2000年进入课题组田间筛选试验, 2001年参加优系比较试验, 2002- 2003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2004- 2005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在试验中以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特性提前进入生产试验,是国家" 863"计划项目和湖南省"十五"重大专项科研计划的成果.
2006(2):55-55.
摘要:亚科 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亚 36A与恢复系 H7- 1配制而成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2002- 2004年参加湖南省油菜区试, 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6(2):55-55.
摘要: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鑫秋 1号是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从品种间杂交后代中用系统育种方法选育的抗虫棉新品种. 2004年引入大荔抗虫棉品种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2005年扩大示范推广表现高产、优质、抗虫、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
2006(2):56.
摘要:龙 60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育成的抗病、高产杂交种,于 2004年 3月经全国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
2006(2):56-56.
摘要:龙60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育成的抗病、高产杂交种,于2004年3月经全国高梁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