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5-8.
摘要:2005年中国种业在蓬勃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作者从一年中中国种业发生的大事、要事撷取数则进行点评.
2005(12):13-14.
摘要: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省,在全国蔬菜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蔬菜年播种面积近1800万公顷,总产量5.4亿吨,而河南省蔬菜面积140万公顷,仅设施蔬菜面积就达20万公顷,总产量4460万吨,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和第3位.
2005(12):15-17.
摘要:本文在搜集了大量翔实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历年统计数据分析和市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反映我国玉米种子市场状况的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了较为准确的估算,以期从宏观上对我国玉米种业能有更加客观的认识,进而提高种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我国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005(12):17-18.
摘要: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通常是我国贫困人口存在的主要原因.许多贫困地区一般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甚至只能种植粮食作物.本文根据贫困地区对粮食作物种子需求的特点和种子供应的主要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贫困地区种子供应的建议.
2005(12):19-21.
摘要:着重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了深入探析.
2005(12):21-22.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大多习惯于粗放播种、浪费种子现象严重的问题,阐述了推行节约用种的重要性,提出了推行节约用种主要措施,并就推行节约用种对种子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分析.
2005(12):23-24.
摘要:特种甘薯是指甘薯品种资源中具有独特性状和经济利用价值的特色品种类型,具有独特营养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本文对福建省特种甘薯的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作初步评价,供同行和生产部门参考.
2005(12):25-27.
摘要:近年来,随着种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的提高,现实中很多与种业相关的问题渐渐的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阻碍了种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很多企业合法或不合法的将作物品种名称注册为商标或将注册商标作为植物品种名称来使用,从而使品种名称与商标名称的冲突纠纷屡屡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下面就此问题通过"卡皮托尔CAPITOL"商标争议案,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作物品种名称与其商标名称之间的联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005(12):28-29.
摘要:种子课题经费核算,就是课题组根据承担的研究任务,作出年度实施计划,经批准后,对所需经费及部分收入进行预算包干,按计划使用,年终决算.管理和使用好科研经费,对于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加速农业科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实行课题制经费核算,将显示出极大作用,因此把以课题制核算列为种子科研管理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
2005(12):30-31.
摘要:江苏是水稻生产大省,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水稻良种补贴项目.作为项目实施县(市)之一,由高邮市农林局牵头,中标供种企业种子公司具体负责,连续二年顺利实施了该项目.由于操作规范,成效明显,受到了省农林厅专家组的肯定与好评,为今后我市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5(12):33-34.
摘要:江苏农垦集团公司为省属国有企业,下属27个国营农(林)场,土地面积210万亩,其中耕地95万亩.棉花为江苏农垦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20万~25万亩,最多时种植35万余亩,2000-2001年降至15万亩左右.棉田主要分布在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的国营农场,大部分为一年一熟制机械直播棉,目前单产为90kg/亩(皮棉)左右.
2005(12):34-35.
摘要:为确保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的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优良品种开发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广大农民能够增产增收,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国家、地方种子质量检验标准与我国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在所提供的繁种材料确能达到规定标准前提下,实施本技术管理规程能使所生产的种子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2005(12):36-37.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跨国种业集团的成立,种业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知名种业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和营销理念,给我们以启示,本文就本人从事种子市场营销工作,谈一点经验和体会.
2005(12):37.
摘要:pc(百分浓度),表示药剂中有效成分百分含量;μg(ppm百万分比浓度),即百万分之一;EC(有效浓度),能毒死害虫、病菌、杂草而对作物安全的浓度;LC(致死浓度),能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M EC(最大有效浓度),对害虫有一定防治效果而对作物无害的最大药剂浓度;M EP(最小有效浓度),对防治对象有一定效果的最小药剂浓度;W P(可湿性粉剂),加有一定湿润剂、可被水润湿的药剂;SP(可溶性粉剂),可兑水稀释代替乳油作喷雾使用的农药粉剂;G(g)(颗粒剂),附着或含有一定量的颗粒状药剂;FO(微粉剂),极微细的粉剂农药,适用温室;DP(粉剂),有一定规格和含…
2005(12):39.
摘要:目前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我国很多省份都建有农业信息网站或是专门的种子管理网站,然而却没有关于种子信息查询的栏目.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广大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提供种子管理各种信息.
2005(12):40.
摘要:近年来,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现象在各主要制种区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种子企业都未能幸免,个别企业因大面积花期不遇损失惨重,使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综合这几年玉米制种花期不遇的种种现象,笔者作以下浅析,以期与业界同仁商榷.1对所制组合的双亲了解不够,是近年制种花期不遇的主要原因
2005(12):41-42.
摘要:马铃薯免耕摆播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是一项全新的种植技术,它是指在不翻耕的地块上按一定规格开沟分厢,基肥条施于厢面,在两行肥料之间的无肥区按一定密度摆放种薯,然后覆盖稻草并保持至收获完毕.
2005(12):42.
摘要:科河8号是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以自选系KH8为母本,自选系KH96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2002年参加单交种产量鉴定,2003年参加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多点试验,同时参加内蒙古地区预备试验.2004年参加巴彦淖尔市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参加内蒙古玉米区联试验.2005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5007.
2005(12):43-44.
摘要:江苏南通地区的干红辣椒曾以其红亮、皮薄、小巧、辣度高而闻名海内外,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这几年该地方品种却出现了果实变大、果型不整齐、辣度下降等退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价格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我们通过几年的调查考察,初步摸清了该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办法.
2005(12):46-47.
摘要:采用超声波对野生柴胡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和简化活力指数.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25min,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13.33%、88.89%,比对照提高11.11%、44.45%;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122.67,比对照高出98.23;处理时间在15~35min范围内,对种子的萌发以及种子的活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5(12):47-48.
摘要:以农家自留桔梗种子作对照,对从不同省(区)药材种子市场上购买的桔梗种子进行千粒重、成熟度、发芽率等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方中药材种子市场上销售的桔梗种子之间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种子发芽率低,有的地方出售的种子几乎完全丧失了发芽能力,而农家自留种子,其发芽率达到94%.据此提出今后桔梗良种生产及流通的几点建议.
2005(12):49-50.
摘要:研究不同浸种时间与黑皮冬瓜种子发芽的关系以及赤霉素(GA3)、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6h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经赤霉素、过氧化氢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比清水对照有提高,其中以1000mg/L浓度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82.7%,3%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发芽率达到57.3%,均高于对照的48%.
2005(12):50.
摘要:在黄淮海冬麦区,小麦种子收购正处于高温的6、7月份,用标准法测定麦种发芽率,往往出现发霉、腐烂、发芽率低等现象,导致发芽实验失败,直接影响小麦种子收购期间的质量监督管理.几年来,我们模拟小麦秋播时的地温条件,即夜间10℃、白天20℃左右,在发芽箱中利用变温测定发芽率,取得了理想效果.
2005(12):51.
摘要: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以保持物种不断发展与进化的生态特性.种子休眠对于植物延续种和物种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休眠的种子发芽力降低,会严重地影响田间出苗率.
2005(12):51.
摘要:胡萝卜种子有发芽慢、出苗迟的特点,如果采取以下措施就能达到早出苗、早齐苗. 1种子处理购种时尽量选用经过处理的光子,如果是毛子,播种时先将种子的刺毛揉搓除掉,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多吸水分,以利发芽.
2005(12):53.
摘要:鄂三(1)号是华中农业大学与十堰市农科院用Z069×唐(双)HZ85cms作母本、用S7913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个杂交玉米新品种,它是以鄂玉10号的两个亲本为基础,引进了另一个优秀的自交系杂交配组而成,其杂交种基本保持了鄂玉10号的高产、稳产、高抗、广适等优点,克服了其种子商品性差、生活力弱、幼苗长势不强、商品玉米品质差等缺点.
2005(12):54-55.
摘要:蜜蜂授粉具有更及时、更完全、更充分的特点,对提高坐果率、结实率效果突出.制种田采用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制种产量,不论是增加肥水,还是改进耕作栽培措施,都不能代替蜜蜂授粉的作用,蜜蜂授粉还能使这些增产措施发挥更大作用.
2005(12):55.
摘要:玉米杂交种制种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种业企业的经营计划,生产出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品种与数量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种子.选择一个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生产成功的基础.在玉米制种生产的实践中,由于制种基地选择不当,就会给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经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选择基地通常需要考虑下面几个主要因素.
2005(12):56.
摘要:郑单958是1996年春以自选系郑58为母本、外引系昌7-2(选)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2000年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四平分公司接到吉林省农委下达的引种高产、稳产、耐密、优质玉米杂交种任务后,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进玉米新品种郑单958.
2005(12):56-57.
摘要:登海9号是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育成的饲料玉米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吉林省、陕西省、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舟山地区推广种植.
2005(12):58-59.
摘要:在四川省"十五"蔬菜攻关资助下,开展了萝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首次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投放市场,取得显著效果.其中用自育不育系038A与自育父本系016-2配制的杂交组合参加多级试验表现突出,2004年9月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名为泸萝5号,审定号为川审蔬2004016.
2005(12):59.
摘要:1高O/L比值出口小花生新品种--花育23号花育23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小花生新品种,2004年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5(12):62-63.
摘要:网纹甜瓜糖分高,芳香浓郁,风味独特,富含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且外观美丽,属高档新型鲜食果品.
2005(12):64.
摘要:麦茬地栽培大白菜生长期短,每667m2生产净菜6000~8000kg,在种麦前10~15d收获上市,可解决夏季大白菜供应淡季和轮作倒茬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1选用适宜品种麦茬地栽培大白菜一般选用生长期短、抗病耐热、不宜抽薹的品种,如诸丰40、济南5月鲜、夏阳40、夏丰40等.这些品种生长期为40~55d,抗热性良好,在气温35℃时仍能正常卷心;平均单株重3~4kg,每667m2种植4500~5500株.
2005(12):65.
摘要:辽优3072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6年以不育系30A为母本,用恢复系C272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适宜旱作栽培的强优势粳型水稻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2005(12):66.
摘要:泰香5号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作物所用川香29A与泸香恢一号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母本川香29A具有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高配合力、千粒重较大等优点;父本是分蘖力强、香型的强恢复系.2004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同年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并在全国不同水稻生态区试验示范种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是一个米质优良、适应性广、蒸煮品质好、口感佳、极具推广前景的大穗全香型杂交籼稻新品种.
2005(12):67.
摘要: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以芥65[(浙油七号×马努)F4]×双8[(扬2008×鲁6)F6]复合杂交选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同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0915E).
2005(12):68-69.
摘要:●屯玉38(晋审玉 2005003、吉审玉 2005008) 特征特性中晚熟,生育期春播125d左右,夏播95d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83cm,穗位110cm,根系发达,抗倒性好;果穗柱形,穗长25cm左右,穗行18~20;红轴,橙黄粒,半马齿形,结实性好,出子率88%,千粒重400g左右;综合抗性好;一般667m2产800kg左右,高产可超1000kg.
2005(12):69.
摘要:河北裕丰玉米研究中心于2005年10月20正式挂牌成立.它依托于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玉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以致力于我国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研究和选育,为我国农业增收作贡献为研究宗旨,以利用自然资源和选育基础优势为中国种业发展壮大、提供服务为己任.根据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特点,形成专门的选育新品种、服务三农研究课题,对玉米种子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为更新品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作出更大贡献.
2005(12):70-73.
摘要:2005年第1期中国种子企业与产业发展……………………………………李恩普闫祥升(5)2005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评述…………………………………………佟屏亚(7)种业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及治理途径……………………………………张立荣(8)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种企新发展……………………袁国保耿月明(10)如何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孙中冲(11)试论种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喻健(12)湖北棉区棉花品种改良方向………………………………赵世春姚曲峋(13)河南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发展及对策……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