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9):5-6.
摘要:2000年12月1日<种子法>的颁布实施预示着我国种业企业市场已由过去的政府保护、区域垄断的温室中走向风雨交加的市场竞争中来.这将使3000多家国有种子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大量人才流入外资、私营和合资企业,并带走了部分市场.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校竞相成立种业企业,加速了原国有种业企业瓦解速度,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垄断、封闭的模式,种子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导致种子供需极不平衡.2001年7月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种子市场又进一步受到世界各跨国种业公司的威胁,如孟山都(美国)、先锋(美国)、先正达(瑞士)等一批跨国种业公司相继在我国东北、山东、河南、甘肃等地建立科研、生产基地,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和残酷.如今各企业之间进行着价格、数量、质量、资金、规模、品牌间的无序竞争,行业利润已由过去的机会赚钱向科学管理、技术、服务、创新等方面急剧转变.
2004(9):7-8.
摘要:我国种子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增强我国种业的综合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小种子企业大多数存在着生存能力弱、市场占有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地位不稳定、风险较高等问题,使之举步维艰、发展困难.如何促进中小种子企业健康、协调、快速、持续地发展,特提出几点粗浅意见与同行商榷.
2004(9):9-10.
摘要:近年来,种子产业成为农业的源头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作为品种选育主力军的农业科研单位,在种子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4(9):10-1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种业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种子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种子贸易和技术经济的合作,将会迅速发展,中国种业走向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已成为必然.面对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气候,铁岭市种子公司将通过加快改革调整的步伐,创新种业管理体制,以人为本、抓住时机,积极迎接挑战,在不断前进中开创新局面.
2004(9):12-13.
摘要:周口市农科所科技种业在长期改革创新过程中,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发挥自身优势,由1996年开设的周口市农科所科技开发公司,发展为现在的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全部为职工个人股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企业.公司的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下设3个分公司,即种子公司、农化公司、食用菌研究推广中心,常年经营周科牌优良种子1000万千克、优质肥料3万吨及各类菌种,年获利润200万元以上,成为全国同级农业科技企业的较好者之一.
2004(9):16-17.
摘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孕育的中国种业,先天不足,种子公司只卖种子,不搞科研;科研单位只管育种,不问市场.育种研究、种子繁育、技术推广自成体系.迈步市场经济之后,种子公司缺乏以品种进入市场的通道,愈来愈深感严重的生存危机.要重新塑造一个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这需要动大手术!作者走访了位于山西省长治地区的潞玉种业公司和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希望寻找一个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或联合共同发展的模式.以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研究员和潞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武志兴董事长的访谈纪要.
2004(9):18-19.
摘要: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是一个传统农业县.长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一般源于按计划对各种农产品产量提出调整要求,然后落实到种植面积与畜禽头数的调整上,待达到一定的结构要求以后,就要稳定一个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农产品日渐丰富,人们对农产品的喜好不断变化,对农产品形式和加工层次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阶段性调整已满足不了随时变化的新形势的需求.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外大宗农产品会陆续进入我国,将直接或间接冲击农产品市场,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必须进行连续性、战略性的农业结构调整.
2004(9):19-20.
摘要:1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发展特点 在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是玉米生产技术上一项最出色的成就,同时带动了高产栽培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玉米生产的进步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历史阶段.
2004(9):21-22.
摘要:胡麻是陇东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大田经济作物,在油料作物中,胡麻的油质被称为"油料之王".陇东地区胡麻种植面积约为6.01万~6.84万公顷,占油料作物的70%以上,平均单产为675~1235kg/hm2,种植区域遍布15个县(市),但各地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不均,土地瘠薄,品种混杂,播种质量不高,投入较少,耕作管理粗放及病虫草害严重.
2004(9):25-26.
摘要:在计划经济时代,作物育种以国家科研单位为主,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种业市场全面开放.国营种子公司和日益增多的股份制公司和私营公司,在极力开拓市场、扩大营销的同时,开始涉猎育种,致使从事农作物育种的单位和人员成倍增加.育种单位增多,育出品种自然也多.新育品种参加区域试验,通过审定或备案,特别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难度都大大增加.在品种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长期困扰基层农作物育种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正视和突破这些瓶颈因素,就成了基层农作物育种单位实现育种突破,进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2004(9):27-28.
摘要:由于2003年棉花制种期间遭遇不利气候影响,棉花种子成熟度差,发芽率不如常年,优质棉种数量不足,农民留种不够,且2003年度以来,国内棉花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种棉效益大幅增加,激发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植棉面积大幅增加,商品种子需求旺,利润空间大,市场活跃,导致今年棉种销售市场秩序普遍存在"多、乱、杂"的现象,如不及时打击非法商品种子,将会给棉花生产、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埋下严重隐患.为了切实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维护种子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河北省于2004年2月中旬至5月中旬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面展开了以棉花种子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整顿活动,一批违法经营案件得到查处,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种子经营行为,全省种子市场秩序良好运转平稳有序.
2004(9):29.
摘要:目前,杂交种子新品种在各地都形成了生产加工、经营、推广一条龙的完整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杂交新品种的推广,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近几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制种和经营单位忽视种子质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影响杂交种子增产优势的发挥.杂交种子增产、稳产不仅要更新组合、良法栽培,更重要的是要有高质量的种子,才能满足农业生产稳产增产的需要.
2004(9):30-31.
摘要: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种子本身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与农村的稳定.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切实维护了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农作物种子经营渠道越来越多,农作物品种层出不穷,农民盲目购种,经营者昧心赚钱,种子管理部门在某些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2004(9):32-33.
摘要:近年来,由于市场上花生油价格不断上涨,对花生仁的需求量提高,为了选出较好的花生品种用于大田生产,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对全国的13个有发展前途的花生品种在本所进行区域品比试验,希望通过区试之后,能从中筛选1~2个品质较为优良的花生品种.通过第一年的品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9):33-34.
摘要:种子纯度是衡量杂交稻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纯度低的种子不经检验而直接进入市场,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影响水稻总产量.种子纯度鉴定分室内和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发展速度较快,如PRPD、DNA指纹技术、同工酶电泳法等,这些方法受技术水平和操作人员人为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大范围应用于生产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生产上的鉴定方法还是以田间鉴定法为主,海南大田异地鉴定法最为普遍,但也受气候影响,因耗时长、成本高、时效性不强等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在种子出售前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问题,自1998年我们借鉴利用电热器加温在小温室内快速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成功的基础上,展开利用温泉地热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试验,已成功摸索出一套鉴定早晚两造种子纯度的方法.
2004(9):35.
摘要:油菜丰产的关键主要是提高播种质量.直播油菜大多为手工播种,下籽不均匀,且播种量大;穴播表现为穴间稀,穴内密,出苗多,苗势弱,间苗费工,既浪费种子又造成苗荒,最终影响油菜产量的提高;育苗移栽是近年大力推广的一项油菜增产新技术,但由于育苗移栽比较费工、费水,加之农村劳力外出问题尤为突出.种子包衣剂则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该技术是以成膜剂和配套助剂为载体,用科学方法和先进工艺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肥等多种活性物质,经多元复配而制成的新型种衣剂.种子包衣后能在外面形成一层柔韧、连续的膜衣,播种后在土壤中遇水吸胀缓缓溶解,延长药物的持效期,具有杀虫、防病、壮苗、全苗和增产等作用.
2004(9):36-36.
摘要:樱桃李,又名樱李(Prunus Cerasifera,Ehrh)(P.myrobalana Loisl),产于我国新疆,在中亚、天山、高加索等地均有分布.常见变型有垂枝李、紫叶李、黑叶李、花叶李、狭叶李等.樱桃李在新疆南疆俗称酸梅(以后均称酸梅),深受维吾尔民族喜爱,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用途广泛,具有解毒、杀菌、增进食欲、解除疲劳、促进健康的功能.
2004(9):38.
摘要:为了进一步鉴定我院蔬菜所选育的豇豆新品系的丰产性以及更全面地了解各品系的生长习性,为豇豆新品系报审认定提供依据,同时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豇豆新品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确定其推广使用价值,2004年在我院试验基地对8个豇豆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
2004(9):39.
摘要:天祝县地处祁连山东端,境内沟壑纵横,地理环境独特,海拔高度在2040~4874m之间,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性大,河流遍布,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河谷地区,土质好,气候适宜.天祝县有悠久的油菜种植历史,生产的油菜品质好,产量高,含油率高达40%以上.
2004(9):40-41.
摘要:近些年来,种传病害和劣质种子引起的减产绝收时有发生,常常引起种子商与农户之间的法律纠纷.
2004(9):41-42.
摘要:种子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繁殖器官.种子的结构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从来源上讲,自然界中正常的植物种子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经过受精作用后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另一类是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由不定胚直接发育形成的.人工种子是Murashige于1978年在国际园艺植物学术讨论会上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芽、愈伤组织、胚状体等)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体细胞胚、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
2004(9):43-44.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种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为了生产出合格的玉米杂交种,向社会和农民提供优质良种,我们应当着重从保质和提质两方面入手.
朱玉国 , 张小平 , 潘志军 , 热合曼江 , 麦麦提明卡尔 , 吾斯曼江
2004(9):44-45.
摘要:新陆中15(原选系号16-1)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于1991年用自育品系ND25为母本、海岛棉3287品系为父本杂交,其后代经南繁北育,连续与ND25回交4次,在人工病圃中系选出16号株系,又从16号株系中选出16-1单株培育而成的中长绒陆地棉新品种,2002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由于该品种综合性状较优,被作为新疆与喀什地区中长绒优质棉专用、特用品种开发;2001年由新疆自治区农业厅安排在麦盖提县重点繁殖,2002年起开展提纯复壮、当年当选单株送海南岛南繁加代;到2004年该品种扩繁面积约4577hm2,预计可满足2005年喀什地区45770~68660hm2棉田用种,发挥该品种在喀什地区棉花生产中的应有作用.
2004(9):46-47.
摘要: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育苗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育苗技术水平是衡量蔬菜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育苗技术的普及显得更加重要.
2004(9):47.
摘要:目前,土地面积日益减少,沙化程度严重,干旱、多风沙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又能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农业,使农民增产增收,已成为科技兴农的首要任务.根据近几年气候条件特点,我们在2003年蓖麻-马铃薯-平菇套种的基础上,在梨树县梨树乡中安村、白山乡岫岩村试种了蓖麻-小麦-平菇套种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4(9):48.
摘要:1机插水稻的特点 机插水稻与人工栽插水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1叶龄小机插水稻栽插时叶龄为2.5~3.5叶,要求最高不超过4.0叶;而人工栽插水稻叶龄为5.1~6.1叶,要求最高不超过7.0叶.
2004(9):49-50.
摘要:甜椒冬季生产与黄瓜、西葫芦、茄子相比,具有较耐弱光的优越条件,但其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又成为冬季甜椒生产的劣势.近两年,井陉县引进以色列甜椒品种,采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栽培,实现了安全越冬生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了60000kg,平均产值26.4万元.现将关键技术环节总结如下.
2004(9):50.
摘要:齐粒丝苗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台山市农科所合作育成的优质软性丝苗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用台山当地的特优品种"澳粳占"为母本,与本所育成的高产软性米品种"巨丰占"杂交育成.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因其米质好,在本省种植面积发展很快,2000年晚季育成,2001年开始小面积试种,2002年种植面积已达36000hm2,2003年发展到42189hm2.在华南双季稻区可作早、晚稻兼用.
2004(9):55.
摘要:现在,自然生长的野菜以其味美色鲜、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而成为市场上的新宠.近年来,长治市郊区农业局通过试验、示范,从东北引进了长白山野菜系列,现已规范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将主要的野菜品种、功能及种植介绍如下.
2004(9):56.
摘要:伊农21号(原育种代号9213-3)由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3年通过伊犁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我所利用矮败小麦育成的第一个品种,适合在伊犁州冬小麦种植区种植.
2004(9):57.
摘要: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华协1号(原代号SWH031)是华中农业大学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其母本为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141A,父本为双低恢复系SV02002R.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优质推广品种.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