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
摘要:1949- 200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位一体"的计划供种阶段和"四化一供"的垄断经营阶段.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生产作为"三高"农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保证,但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种子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尽管种业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种子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地位仍缺乏认识. 2000年 12月 1日<种子法>的实施及 2001年 7月中国加入 WTO,使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体系完全打破,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国内种业企业将直接面对蜂拥而至的国外品牌,陷入群狼环伺的境地.目前中国种业市场正在进行价格、质量、数量、资金、规模、品牌等无序竞争,国内外竞争压力巨大,中国种子产业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种业企业如同其他行业领域企业一样进入了买方市场,势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赊销或分期付款现象.实行赊销或分期付款有利于尽快增加销售量,减少库存积压,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风险.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以应收账款管理作为核心建立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04(12).
摘要:第413号秋优998、川麦39、吉单261、中棉所47、冀黄13、中油6303、中薯4号等173个农作物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二○○四年十月十九日品种名称:秋优998(国审稻2004001)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秋A×广恢998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称:株两优02(国审稻2004002)选育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株1s×ZR02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称:T优8086(国审稻2004003)选育…
2004(12).
摘要:~~国审玉米金海5号亩产超吨粮@赵家福$山东省烟台市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264001
2004(12):1-1.
摘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4(12):5-6.
摘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58%左右.种子需求量每年在 125亿千克左右,种子的经营量约为 35亿千克,总销售额 200亿元,市场价值 500亿元以上.作为科技的载体,良种在种植业增产增收中的科技贡献率一般在 30%以上.以新品种选育为主的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主要农作物 2~ 3次的大规模品种更新工作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 85%以上.但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种子产业链中存在着强弱不均的现象,自身没有能从市场中获得科研成果应得的商业利润.
2004(12):7-8.
摘要:中国加入 WTO,迫切要求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和地区性的种业航母.科技型种业的组建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子公司,它往往具有品种、技术优势,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和丰富育种经验的育种人才,在技术品种创新过程中居同行业领先优势,为种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经济形式下,种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同时还要面对跨国公司对我国发展脆弱的民族种业造成的体制、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冲击.在竞争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科技型种业的弱点,没有市场经营理念,商业化程度低,体制和机制落后等,迫使种业加快内部调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科技型种业要想发展生存,就必须探寻新的发展策略,提高种业知名度和竞争力.种业发展策略创新应该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策略创新、品牌创新等 7个方面入手,实施创新策略,促使种业稳定迅猛的发展.
2004(12):10-10.
摘要:2004年10月22日,“2004中国商业互联网发展论坛暨2004年中国商业网站100强颁奖盛典”在京召开。此次论坛以“互联网与中国商业成长”为主题,并下设了综合类、企业类、行业类、无线增值类、网络服务类、娱乐类等6个专题论坛和“中国概念”主论坛。此次评选是在综合考虑第三方流量排行和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活动主办方从756个网站中选择了362个进入候选名单。从8月23日到10月15日,在网上调查时间内,候选网站共获得1258024票,最终选出了“中国商业网站100强”的名单。其中,农博网作为提供农业商业信息以及相关服务的网站,获得了“中国商业网站100…
2004(12):11-13.
摘要:鲜切花产业是云南省的特色产业,而香石竹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种植面积占切花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种苗经营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在对香石竹产业的国内外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2004(12):13-14.
摘要:根据河南省优质新品种的优势,优化花生的品种布局,提出了新品种应用建议.
2004(12):16-16.
摘要:近日,笔者在柳林乡龙石坪村调查时发现,偏远山区的农作物品种十分杂乱,种子纯度较低,已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值得引起高度重视。据当地农户介绍,由于该村远离集镇、交通又不方便,农户到乡镇正规种子销售部门购种需往返百余里,于是少数根本不具备种子经销条件的地方农户,私自从外购进种子在当地销售。此举虽然方便了周边农户,但种子质量却难有保证。今年有些私人卖的玉米种,纯度就明显有问题,坨子大小不一、小坨较多,比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玉米种起码要减产30%。县种子管理部门虽然也检查、处罚过几次,但终因山高路远,检查时易走漏消息,加之…
2004(12):17-18.
摘要:南繁在国际上又称异地育种.一般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农作物育种家,将在当地的育种材料,拿到该线以南的地区,利用那里冬季的光热资源进行种植,以增加一个甚至二三个育种世代的选育.从而取得既在时间上加快 1~ 2倍的育种进程,又可利用异地的生态效应,提高育成品种的质量.
2004(12):18-18.
摘要:目前,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后,部分乡镇农技站已名存实亡。许多乡镇农技站为了求生存,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意上,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去搞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预报,农技站成了“农资站”。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一号文件”指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要“加快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对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农业出现农民种田热,农民迫切…
2004(12):19-20.
摘要:农以种为本.作者长期从事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对种子在作物高产中的作用有深刻体会. 20世纪 50年代,农谚说种庄稼是"三分种、七分管"; 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到"五分种、五分管";随着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到"七分种、三分管"了.这个"七分种",把"种"提高到了重要地位,特别强调"种子"的增产作用,其中也包括一些植物病虫防治和安全保障措施,如良种包衣剂的应用.但直至<种子法>颁布放开种子经营以后,才为种衣剂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创造了条件.
2004(12):21.
摘要:一谈起种子企业,业内人士就不约而同地提起"屯玉种业".短短的几年间,屯玉种业以其稳定上乘的产品质量,灵活机动的经营机制,诚信经营的原则一跃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公司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探究其发展轨迹, "质量为本,诚信为道"是其成功秘诀.
2004(12):22-24.
摘要:1949—200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位一体”的计划供种阶段和“四化一供”的垄断经营阶段。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生产作为“三高”农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保证,但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种子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尽管种业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2004(12):24-24.
摘要:国以农为主,农以种为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执行以及有关"三农"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实施,农作物种子的质量管理越来越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农作物种子的经营单位,确保种子的质量,除了严把进货关外,种子的加工仓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004(12):25-26.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以及<吉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及种子市场的放开搞活,种子经营者日趋增多,种子市场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为了防止种子质量事故的发生,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必须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加大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力度,避免就市场抓市场,做到规范秩序,依法治种,从源头抓起,对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经营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
2004(12):27-27.
摘要:1 必须实行经营许可制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辽宁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省种子条例>)的规定,经核发取得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代销种子.无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或无书面委托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市场准入权,不得参与种子经营活动.进入种子经营环节的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持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其二是接受委托方委托的受托经营者;其三是持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在规定的有效区域内设置的分支机构.
2004(12):28-29.
摘要:当前,种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小种子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寻找突破口,求得生存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下面谈谈加快中小种子企业发展十策略.
2004(12):29-30.
摘要:三倍体无籽西瓜产种量低,种子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无籽西瓜的生产成本,影响了其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正确分析影响无籽西瓜产种量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达到增加采种量的目的,更大程度地提高无籽西瓜的经济效益.
2004(12):31-33.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泸州市种子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种子市场经营主体急剧增多,种子质量控制难度和市场监管难度增大,种子质量纠纷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 (简称<鉴定办法> )对于规范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程序,及时化解种子质量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鉴定办法>自 2003年实施以来,我市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受理并组织专家鉴定 17次.其中有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有水稻品种重感稻瘟病、遇低温结实率低而严重减产引发的纠纷和种子技术合同纠纷等.通过参加种子质量纠纷现场鉴定,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供各有关方面参考,也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2004(12):33-33.
摘要:“太空农业”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已经在甘肃省成功安家。今年以来,该省积极引进和推广“太空农业”试种面积,为实施农业强省走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了解,去年11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全国共搭载种子466种,总重量2881.05g,其中,甘肃省搭载品种27种,总重量达106g,居全国各省之首。甘肃省今年继续在张家川、秦安、康乐、红古、皋兰、永登等16个县区建立太空育种试验示范推广基地,推广面积达88.4hm2,种植品种有太空玉米、太空洋芋、太空黄豆、太空西红柿等。(742500甘肃省成县广播…
2004(12):35-37.
摘要: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引进试验的 23个特用玉米品种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其产量与其他 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的玉米新品种,为确定特用玉米品种筛选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4(12):37-38.
摘要:自交系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材料.自 20世纪 60年代我国利用自交系间杂交种以来,随着玉米生产对自交系性状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通过选育和引进使玉米自交系得到逐步的改良,从而促进了玉米杂交种产量及性状的改良.然而,至今对不同年代育成自交系性状改良效果及趋势研究报道却较少.本文在前人对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 11个代表性骨干系,通过在相同条件下的种植测定,旨在探讨我国玉米自交系株型及产量组成性状的改良趋势,为玉米自交系的近一步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2004(12):39-40.
摘要:空间电场作为一种可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空间电场的指向可广泛影响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其中用于培育优良种子的空间电场方法已初步建立起来.正向空间电场可用于培育活力强健的小麦种子.
2004(12):40-41.
摘要:对国内外引进的 41份毛苕子品种,经过 5年田间试验,从生育期、鲜草和种籽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评价,筛选出土库曼毛苕子、罗马利亚苕子、郑州 7406苕子、广西金州苕、徐苕 1号 5个兼有生长速度快、产草产籽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供生产中推广应用.同时筛选出高磷品种荆州苕子、郑州 7402苕子,高钾品种南方早熟苕,作为高磷钾品种和亲本材料推广应用.
2004(12):42-43.
摘要:大苗木樟树早春移植,采用浅植高培移植法移植,简便、易行、成活率高,在移植同时用 ABT与 IBA溶液制成黄泥浆处理根部,并对树冠进行强度修剪,其效果更佳.
2004(12):43-43.
摘要:2004年张家港市所用常优 1号种子的发芽率在 81%~ 84%之间,在浸种、催芽和育秧前期,大约有 50%秧田的种子催不出芽,秧田出苗率低,并有回芽、倒芽、死苗现象.通过观察、分析,其主要原因为:①高温催芽造成发热、发酵,致使不发芽. 2004年 5月 7- 10日浸种的种子催芽时正遇连阴雨低温(日最高 21℃左右,最低 16℃左右),采用种子堆放柴草、薄膜覆盖辅助增热催芽造成发热、发酵,致使不发芽.②该品种发芽慢、出苗晚.发芽比常规稻晚 1~ 2d,秧田出苗比常规稻晚 1~ 2d,在催芽未达到根、芽齐全的情况下播种,出苗率明显下降.③秧田过早灌水,积水造成回芽、死苗.播种后 7d内如连续几天秧板积水极易造成回芽、倒芽和死苗.因此,常优 1号的发芽率在刚好达标而低于 85%的情况下,浸种催芽及育秧管理稍有疏忽极易造成不发芽、不出苗或死苗.采用适宜的浸种、催芽和育秧技术是确保出苗率提高成秧率的关键.
2004(12):44-45.
摘要:自美国的 T型雄性不育系因玉米小斑病的 T小种专化感染而放弃后,育种工作者把雄性不育的研究利用对象转向 C型、 S型胞质不育系,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 20世纪 90年代育成的掺合型杂交种农大 3138和豫玉 22就是 C型玉米雄性不育系利用的一大成果.但大部分 C型不育系存在抗病性差的弱点,而 S型不育系存在着遗传不够稳定的缺陷,加之难以寻找恢复系,为大面积生产应用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研究和利用不育性稳定、高度抗病并便于实现三系配套的不育新种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2004(12):45-45.
摘要:东北北部高寒地区是指黑龙江省北部广大高寒山区的第五、第六积温带.第五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 1900℃~ 2100℃,无霜期为 90~ 105d;第六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 1700℃~ 1900℃,无霜期为 80~ 90d.两区气温低日照长,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豆生产,但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极少.应加强适应高寒地区种植的超早熟、丰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的育种研究.
2004(12):46-47.
摘要:欧洲丁香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 2~ 3m,最高可达 7m.幼枝光滑无毛.叶卵形或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型,或略为心型以至阔楔型,表面绿色,背面稍淡,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中脉表面平,背面稍凸起;叶柄长 1 5~ 2cm,光滑.圆锥花序自侧芽抽出,长 6~ 12cm;花淡蓝紫色、白色,花冠直径 1 5cm,花冠管长约 1cm,花冠裂片卵形,向外展开;花药黄色,生于花冠管口喉部以下.蒴果顶端尖,长 1~ 1 3cm,表面光滑无皮孔.花期 4月中下旬; 8- 9月果熟; 10月中旬落叶.其变种有白花欧丁香、蓝花欧丁香、紫花欧丁香、重瓣欧丁香等.
2004(12):47-47.
摘要: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制种由农村向农场转移,制种规模由分户小面积向大面积集中生产转变.由于大面积制种母本栽插需要大量劳动力,母本能否适时移栽,已成为制约制种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解决这一矛盾,盐城市种子公司从 2002年始推广了母本水直播技术,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握好关键技术,母本水直播制种同样能获得优质高产.
2004(12):48-49.
摘要:小麦管理专家系统( ESWCM)是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把多年来小麦栽培科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专家的知识经验做系统集成而建立的综合性、智能化的计算机决策系统. ESWCM把模型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可及时预测预报小麦的生长发育,确定因地制宜、因苗管理的应变决策,分类指导的最佳方案,能动地调节、控制小麦的群体结构和理想株型,全面提高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2004(12):49-49.
摘要:油葵杂交种巴葵四号是巴盟农研所利用中国农科院刘公社博士从国外引进的雄性不育系 6-4A与本所的恢复系 85-247组配,于 2002年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的三系油葵杂交种. 2003年通过内蒙古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12):52-52.
摘要:彩色马蹄莲属于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的气候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 18℃~ 24℃,在 pH值为 5~ 7、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自然生长规律是: 3- 4月份种植, 5- 6月份开花, 8- 9月份叶子开始发黄,植株逐渐进入休眠状态.
2004(12):53-53.
摘要:采用无公害大蒜栽培技术可有效地解决大蒜的病毒病问题,消除(或降低)病毒病的危害,使大蒜种性得到恢复,产量提高 30%~ 50%,品质改善、商品价值提高;使大蒜的发病率降低 80%,可大大降低农药的用量,配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可生产出优质、高产大蒜产品.
2004(12):56-56.
摘要:滑豆20是河南省滑县种子公司选育的大豆新品种,原名9020—0—6—5—2—7—1—3,于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我公司为克服河南大面积种植的豫豆8号和豫豆10号内在品质达不到国家优质大豆品种标准、干旱年份裂荚不易收获等突出问题,利用高产稳产的豫豆10号为母本和自育系高蛋白早熟、抗裂荚的滑豆16进行有性杂交,
2004(12):58-59.
摘要:青饲玉米品种白顶一号是广西科研单位引进, 200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表现突出,夏播也有较好表现,属于粗蛋白含量高的青饲玉米品种.我市 1998年引进试种, 2004年发展到 0 2万公顷,随着都市农业的推进和奶牛业的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无锡地区青饲玉米的主栽品种. 2001- 2002年惠山区种子站观察记载,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效果.
2004(12):59-59.
摘要:1 选育过程 母本洞庭 1号系在四川省大面积种植长达十多年的棉花当家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2004(12):60-60.
摘要:花生是东海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 2万公顷左右.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不断加快,花生产业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一般花生价格低迷,效益不高,而特色花生在市场上数量较少,价格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 20世纪 90年代初引进特色花生品种进行杂交和系统选育,经过 10年努力,培育出黑色种皮花生新品种东花 5号. 2004年 5月 20日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连云港市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定名为东花 5号.
2004(12):62-65.
摘要:2004年第1期农业部召开全国种子工作会议陈友权关于海南省种子产业化的思考蔡尧亲(1)认清形势加快改革做大做强云南种业陈勇(3)对我国甜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思考赵祉强苗乃华赵淑玲等(5)股份制是国有种子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形式佟屏亚(6)黑色食品资源营养特点及黑粒营养小麦的发展李建钊等(10)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制种产业优势及加快发展思路武太忠樊华(12)浅谈推进河南省花生产业化许国震陈新民孙希增(15)搞好棉花提纯复壮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朱玉国(16)我国蔬菜出口质量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黄国华(18)种子使用纠纷及处理办法王力吴广刘策等(20)浅谈…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