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5-7.
摘要:1 种业制度历史沿革和种子产业及种子企业的演进 从市场化进程而言,我国种业体制的沿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纯计划体制阶段、经营双轨制阶段、产业化和市场化初始阶段.
2004(10):8-9.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 20年后的今天,种业企业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 WTO和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的范围已扩大到全球市场,因此,也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今天的经营环境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种业企业也须进行有效管理,不断调整其组织架构、战略、体制、产品和文化,以保证企业在残酷竞争中经受住剧烈变革,求得生存和发展.
2004(10):10-11.
摘要:我国种业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把种业推向了市场.国有种子公司及科研院所自上而下地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随着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实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以下简称<种子法> )的颁布,使我国玉米种业进入了以市场经济为基本要求的法制规范的发展阶段.我国加入 WTO以后,众多国外公司涌入中国,同时也为中国种业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我国玉米种业正在从单一的生产、经营开始走向以科研、生产、加工、推广、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2004(10):11-12.
摘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种子企业也只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2004(10):13-14.
摘要: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是该省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本区气候干旱、寒冷,病虫等自然灾害频繁,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效益差.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的旱地小麦品种,是生产上的迫切需要.陇东学院农学系育成的"庆选"、"庆丰"、"西峰"三大系列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为本区旱地小麦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2004(10):15-16.
摘要:枣庄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栽培面积大且集中成片,是全国重点石榴产区.产品销往广东、浙江、辽宁、吉林、北京、天津等十几个省、市,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效益上均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石榴产业已成为枣庄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和国内市场的发展,石榴产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立足于枣庄石榴的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继续巩固和发展石榴产业,使之成为促进枣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产业,既是枣庄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2004(10):16-17.
摘要:农业产业化生产已提出多年,许多地方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小麦生产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走得还不够远,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生产.
2004(10):18-20.
摘要: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特殊的老总群体,使农民和老总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拥有这两种身份的人无疑是农民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一是在具有农民优秀品质的同时,还保留有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和观念.二是在具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创业毅力和必胜信念的同时,还有心胸狭隘、目光短视,以及难以摆脱家长制的思维.这就使他们在种业持续发展的面前遇到了许多难题,其中有些是极其难以跨越的鸿沟.
2004(10):21-22.
摘要:在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科技、经济及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就很难参与国际竞争.农业科研单位主要的知识产权就是植物新品种权,加强新品种保护,是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和种子产业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院已将新品种保护提高到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加速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10):22-23.
摘要:面对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 WTO的机遇与挑战,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农产品占领市场,其关键在于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种子一般来说决定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农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品种的调优.邢台市作为农业大市,要实现农业强市,农业和种业调优的任务更为艰巨.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和发展种子产业是我市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004(10):24-25.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 WTO,种业市场已形成一个多元化发展格局.种子管理部门作为种子执法机构,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不仅要依法行政,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而且当前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推行服务型管理,以适应形势,促进种子行业发展,为"三农"作出应有贡献.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尝试,促进了我市种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得到上级肯定.
2004(10):25-27.
摘要:在农业生产的实际中,种子生产商家,往往从出苗至收获前加大管理力度,对收获后至脱粒前的管理措施相对滞后.部分制种户仅满足于良好的收成,放松种子收获后的管理,如晾晒脱水工作做得不够彻底,造成果穗霉变、籽粒鼠咬虫蛀、鸟雀危害、人为机械混杂等不良现象.若收种时不注意严格质量标准,仅在田间管理上花费大量精力,就可能前功尽弃.
2004(10):28-28.
摘要:近年来在育种工作中处于种质扩增的需要,很多育种单位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进行群体改良和杂交、回交选择,培育出了一批遗传基础丰富的优良自交系,并以这些自交系配制了一批优良杂交种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但在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解决对策作初步阐明.
2004(10):29-29.
摘要: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反季节保护地西瓜因上市时间错开大路西瓜集中上市期,卖价高、效益好而越来越受到瓜农的注意,种植面积也逐年稳步增加,但冬暖大棚西瓜生产中座果率不高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大棚西瓜的产量和效益.
2004(10):30-31.
摘要: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杂交种的纯度是杂交优势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而提高亲本的纯度、鉴别真假杂交种则是提高杂交种纯度的前提.许馥华等( 1983)对紫色棉作为显性指示性状,不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生产杂交种子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紫色棉所有器官外部具有红色,色素为日光红(中棉所 7号×紫叶棉), F1植株表现浅紫色性状, F2群体中出现紫色、浅紫色、绿色 3种类型的植株,说明紫叶棉的紫色性状由 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我们对本所原有的紫叶棉经 7年 11代,选择优良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连续转育,培育出目前的 CH系列紫叶型性状的新种质.不仅改良了生育特性、产量构成,还增加了新的病虫害抗性,显著提高了结铃性和纤维内在品质,从而获得诸多性状的同步改良和提高,为棉花育种杂交优势利用开辟了新路子.
2004(10):34-35.
摘要:滕州市是山东省最大的马铃薯产区,全年种植面积近 4万公顷,总产量 12 06亿千克.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保护地设施栽培投入的不断增加,种薯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向农户提供质量好、数量足、价格合理的微型马铃薯, 2002- 2003年通过试验研究了选用不同的基质和不同的栽种密度对微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04(10):35.
摘要:大白菜制种有三种方式:结球母株采种法;半结球和未结球母株采种法;春播采种法.这几种方式跨越两年时间,在田间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薹菜、芥菜、萝卜等生育期相互交错,蚜虫发生较重,严重影响种子产量.农民采用氧化乐果、 1605等农药防治,效果不好,急需新的化学药剂来控制蚜虫危害.
2004(10):36.
摘要: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2004(10):38-39.
摘要:郑单 95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 1996年以组选系郑 58为母本,以外引系昌 7- 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200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多抗等优点,适宜河北、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北京、山西等地种植.
石泽汉 , 陈星霏 , 刘桃林 , 谢树新 , 金华章 , 舒易吉 , 张新宇
2004(10):39-40.
摘要:自袁隆平院士提出两系法育种策略以来,选育制种生产安全、育性起点温度低、米质优的两用不育系成为育种工作者的共同目标.芷 139S不育系株型呈开杯形、株叶形态优良、叶片窄直、光照有效面积大,光合利用率高、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值低、对九二敏感、包颈度轻、异交特性好,所配组合呈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等特点,已配有苗头组合芷 139S×马七、芷 139S×茂三、芷 139S× 8947、芷 139S× R18、芷 139S×多系一号,通过小面积试种、示范,深受广大农户欢迎.随着芷 139S及其组合的不断应用和大面积推广,研究并了解其特征特性和繁殖制种生产技术是芷 139S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以芷 139S为材料进行试验并进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4(10):41-42.
摘要: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粮,因此稻米产量的增加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人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全球人口增多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是解决全球范围内粮食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是水稻种植大国,至今全国各地种植的水稻 60%以上为杂交种,可见,提高水稻杂交制种的质量十分重要.
2004(10):42.
摘要:1 加强繁种基地管理 首先要认真选择基地,选择村领导班子能力强,农民对科学技术认识程度高,经济基础好的村为繁种专业村.选择土壤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水浇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为繁种基地.其次,在基地管理上,实行统一播种,统一地膜覆盖,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棉花采摘.使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技术真正得到推广运用.繁种基地要形成规模化的成方连片种植模式.繁种田不准套种其他作物,要确保 500m距离的隔离区或利用天然屏障隔离或利用高杆作物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异棉品种传播花粉.
2004(10):43-44.
摘要:比久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是二甲胺琥珀酰胺酸的俗称,也叫阿拉、 B9.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 B9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化控试剂,从试管苗的生产直至脱毒小薯(原原种)的生产各环节中都有应用.
2004(10):45-45.
摘要:夏玉米在正常情况下,孕穗期早熟品种展开叶为 8~ 9片,可见叶 12~ 15片;中熟品种展开叶为 10~ 11片,可见叶 14~ 17片;晚熟品种展开叶为 12~ 13片,可见叶 16~ 19片.
2004(10):46.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鲜食为主的甜、糯玉米,越来越受农户的喜爱和欢迎.种植特种玉米带来的经济效益比种普通玉米提高了 2~ 3倍,效益非常可观.有不少农户向种子站咨询种植甜、糯玉米的栽培技术.笔者根据甜、糯玉米种植中发现的问题,就如何种好甜、糯玉米,谈谈栽培要点及注意事项.
2004(10):47-48.
摘要:马铃薯是青海省湟中县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适应冷凉气候的特性,因而成为全县六大作物 (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马铃薯 )之一,年种植面积 8000hm2并成为山区农民喜爱的主要食品.
2004(10):47-48.
摘要:马铃薯是青海省湟中县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具有适应冷凉气候的特性,因而成为全县六大作物(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马铃薯)之一,年种植面积8000hm^2并成为山区农民喜爱的主要食品。
2004(10):48.
摘要:1 品种来源本所 1996年以 SL- 01作母本、豫薯 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从后代中选育出该品种. 2003年 3月 26日通过全国甘薯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定名为商薯 19(原系号 SL- 19).
2004(10):49-50.
摘要:大麻( Cannablisstativa L.)又名汉麻、火麻,俗称线麻等,桑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原产亚洲中部,尧舜时我国大麻的种植已遍布华夏大地,至今在泰山山谷仍有野生大麻生长.古籍中,单称一个"麻"字是指大麻.我国现在种植的大麻纤维品质较好,特别是山东泰安、河北蔚县大麻久负盛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不断从我国进口大麻原料,用于打绳、织布和造纸等,将其视为明天的"纤维".随着我国大麻纺织技术开发成功,大麻纺织产品以崭新的风姿走向世界,一个利用大麻的热潮正在世界掀起.
2004(10):51.
摘要:越冬甘蓝整个生育期处于低温季节,病虫害少,无农药残留,是标准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但原来的单膜覆盖技术,局限于冬季气温在零下 10℃以上的地区应用,限制了越冬甘蓝的种植地域,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外庞大的市场需求.井陉县农业局出了一套越冬甘蓝双膜覆盖高效种植技术,经过 5年的示范种植,累计推广 667hm2,平均 667m2产 3500kg,收入达到 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可在冬季气温零下 18℃以上的地区推广.
2004(10):52.
摘要:1 不聚合不能聚合通常由于制备的试剂浓度不准确,或者凝胶混合液中漏加某一种试剂,也可能是试剂不纯合失效.最简单的补救方法是弃去溶液并用合格试剂重新配制一批新鲜溶液.
2004(10):53.
摘要:种衣剂是一类根据作物或其他植物种子、种苗的生理特性,以农药、肥料、激素等为活性成分,成膜剂、乳化剂等为非活性成分加工而成的种子处理剂.其主要特点具有成膜性能,当种子被包衣后能立即固化成膜成为种衣,在土中遇水几乎不被溶解.包衣的种子透水、透气,能保证种子正常发芽生长和药肥缓慢释放.种衣剂用于种子包衣,使种子标准化、商品化.目前,种子包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危害、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提高种子包衣质量,充分发挥种衣剂的功效,减轻环境污染,种子包衣应注意以下问题.
2004(10):54.
摘要:观赏木瓜属蔷薇科,木瓜属,皱皮木瓜种 [C. Speciosa (Sweet) Nakai], 多年生落叶灌木.叶片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匙形,叶缘生重锯齿.花多簇生,每簇 3~ 5朵,展叶前开放.花冠有单瓣、复瓣、重瓣;花色有深红、绯红、橙红、粉红、绿白、乳白和复色;果实为梨果,结果较少;花期 4月上中旬至 5月上中旬.每当春日来临,繁葩满树,先花后叶,娇柔红艳,别具风韵,在园林美化、盆景制作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木瓜属植物中独具特色的种质资源.据调查,山东临沂一带为观赏木瓜主产区,近年来,其品种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开发潜力巨大.现将生产中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
2004(10):55-56.
摘要:山东省种稻历史悠久,稻田分布很广,水陆稻品种均较多,且有很多名贵的地方品种.临沂市水稻研究所现保存国内外水稻品种资源 1000多份,其中国外品种 303份,国内品种 400多份,新选育的品种 (系 )300多份,本省地方品种 70多份.为了更好地保存利用这些种质资源,特别是山东省地方品种资源,为育种提供材料,我们对山东省 70多份地方品种,用栽培稻种的五级系统分类法进行了整理和分类.
2004(10):56.
摘要: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作物生长中,大量的瓜丝与雄花会消耗掉不少养分,若在绑扎过程中除掉瓜丝及部分雄花,不仅可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也便于绑扎,使藤蔓分布更为合理.据试验,采用该措施一般可使瓜类增产 2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 30%.
2004(10):58.
摘要:晋薯 1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试验站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原代号 92- 2- 7. 2002年 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薯 12.该品种已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4(10):59-60.
摘要:台湾 2号系福建省龙海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矮生四季豆新品种,经过多年多点试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较广,种植效益高, 667m2产值可达 2000元左右,纯利达 1300元左右.该品种 2003年已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并被列为福建省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品种之一,已成为福建省四季豆加工出口的主栽品种.
2004(10):60.
摘要:武育粳 12号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采用 942111/ 9339/京 58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属苏陕交流项目, 2000年由常州引进陕西省, 2000- 2002年参加了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2003年 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宋殿珍 , 张文忠 , 刘景秀 , 栗红生 , 杨国英 , 赵晋峰
2004(10):62.
摘要:潞玉 13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 1998年育成,组合为海 9- 21× 1572.母本海 9- 21引自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父本 1572是以 5003×旅系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 5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在长治地区春播生育期 128d,属中晚熟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多抗、综合性状好等特点. 2004年 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确定为 2004年山西省重点示范推广品种之一. 1 穗部性状潞玉 13果穗粗大,穗部性状优良.籽粒饱满,色泽金黄,商品性好.据 1999- 2003年连续 5年调查考种结果,平均穗长 25 8cm,穗粗 5 8cm,穗行数 18 6行,行粒数 43粒,千粒重 350g,单穗粒重 260g,出籽率 85 9%,籽粒容重 733 2g/L.
2004(10):63.
摘要:中双八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汉中选育的油菜新品种. 2001年通过了国家审定,随即由湖北富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国独家生产经营. 2001年位于鄂东地区的龙感湖农场率先引种了 200亩.龙感湖农场种子公司的邓桂湖经理对此感受深刻,他说:农工原先种习惯了中双四号、七号和其他品种,中双八号这个新品种让农工一时难以接受,最后龙感湖种子公司向农工保证产量不低于现有品种后,农工才放心种.
2004(10):63.
摘要:濮单 6号由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引进开发,生产经营.审定编号:国审玉 2003048.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