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5).
摘要:河北省临漳县科委新技术推广良种繁育中心培育成系列彩色糯玉米,其中有深红色、浅红色、黑色、白色和一穗多色的彩粒品种,这些品种都具有色艳、味鲜、口感好、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而且具有穗形适中、生长期短等特点。夏播鲜穗收获期70天左右,春播85天左右。在北纬40度以南地区早春采取薄膜覆盖或育苗移栽种植,一年可种植两季,第一季鲜穗直接上市,第二季可以采取本中心推广的专利技术“嫩玉米穗家庭贮鲜常温存放技术”进行贮存,待春节前后上市销售。这样一早一晚,两季玉米每667m2地可收入7000~800…
2002(5).
摘要: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2年国际水稻大会将于2002年9月16-20日在北京举行,同期还将举办2002年国际水稻产业、技术及机械设备展览会。国际水稻大会是针对世界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会议,由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定期组织召开。首次国际水稻大会选在水稻之乡———中国召开,并且同时举办国际水稻产业的综合展览,旨在通过国际水稻行业的盛会,展示世界水稻产业的先进技术和最新产品,促进国际水稻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和贸易,将给中…
2002(5):1-3.
摘要: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正式实施,2001年2月26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个配套法规,对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使用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种子法>的实施,极大保护了广大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推动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有的不法之徒趁新旧法规交替之际,制假售假,坑害农民,严重影响了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行.
2002(5):4-6.
摘要:在实施效益农业战略中,伴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的种子事业已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最终将完全打破县域统繁保供的传统经营格局,全面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估计形势,审时度势,加快调整种子经济结构,积极开拓种子市场,建立种子市场经济新秩序,促进种子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2002(5):7-8.
摘要:三河市种子公司,从1997年以来,连续跻身于河北省种子系统先进行列,并多次受到省、市农业部门表彰嘉奖.该公司于2000年底又一举跨入全国种子百强行列,在农业部全国百强种子企业评比中名列第69位.
2002(5):8-10.
摘要:4“秦丰农业”攀登高新科技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秦丰农业)是由陕西省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省种业集团)做为主发起人,联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5家科研单位和投资机构,于1998年11月共同组建的一家现代农业高科技企业。2000年6月22日,“秦丰农业”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社会公众股4800万股,募集资金3.58亿元,当年净资产收益率6.27%,截至2001年6月,总资产近7亿元,净资产5亿多元。秦丰农业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科研优势为依托,以农作物种子…
2002(5):11-11.
摘要:在我区经营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大小麦、早晚稻等,作为大宗农作物,经营数量多,年度间品种、数量较难把握.为确保供种数量足,品种齐,公司想办法,抓机遇,较好地满足了农户对种子的需求.
2002(5):13-14.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过去国有种子部门一统天下的经营局面,逐步汇入了股份、民营、个体成分,竞争更趋激烈,营销策略尤显重要.然而,种子虽具有一般商品属性,但更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面是广大农村,它直接关联着农业生产、农村稳定和农民生活.
2002(5):14-15.
摘要:建国以来,黔西北地区小麦品种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换,小麦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总产占该区粮食总产的比例均有较大提高,为该区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为了继续促进小麦育种及品种推广工作,确保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本文在总结建国以来黔西北小麦品种的组成、更换和对主要品种系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小麦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2(5):16-17.
摘要:稻谷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省2/3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抓好稻谷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002(5):17-17.
摘要:甜玉米作为特用玉米的一种,它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甜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口感和加工性能,经济价值较高.
2002(5):19-19.
摘要:杂交玉米在中国应用推广已有几十年历史了,它之所以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除具有优良的亲本组合外,种子纯度是影响它的主要因素之一,纯度差的种子,品种的杂交优势就会减弱,产量就会降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保证种子纯度,提高制种产量,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2002(5):20-20.
摘要:杂交育种是大豆育种的主要方法,而大豆种质资源则是杂交育种的物质基础.红兴隆科研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杂交育种已有30年历史,先后从国内外征集2319份大豆种质资源,作杂交利用仅862份,占引种量的37.2%.现就这些种质资源的利用作如下分析:
2002(5):22-23.
摘要:棉花是常异交作物,一般异交率在5%~20%,据调查在新疆推广的新品种新陆早6、7、12号,辽棉15号,平均异交率14.6%。由于棉花品种群体内存在一定的剩余变异(异质性),如果再发生机械混杂,必然导致生物学混杂。特别是一个地区种植多个棉花品种,在自然授粉条件下难以得到高度纯合的群体,所以,人工自交保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现有良繁体系(三年三圃制)始终消灭不了一定比例的异交率,加之它有过多的选择频率,使良繁工作进入育种范围,为此我们对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先生提出的“自交混繁法”进行研究,想找出一套适合…
2002(5):23-23.
摘要:近几年来,小麦纹枯病在我地已逐步上升为主要病害,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了威胁.据调查,发病重的年份,平均病株率30%~35%,侵茎率30%左右,白穗率1%~2.5%,产量损失在10%以上.
2002(5):24-24.
摘要: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在播种、交换和调运种子之前,都要及时了解种子的发芽率,以确定是否作为播种材料或引种种源。因此,快速而又准确地测定种子生活力,对于及时调种和播种后确保全苗、壮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种子在衰老过程中,胚细胞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原生质膜失去选择透性,细胞内物质较易外渗,细胞外的重金属化合物和高分子染料也能进入细胞,故细胞被染色。而生活细胞原生质膜则具有选择透性,某些染料不能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因此不被染色。所以用红墨水做染料对种…
2002(5):25-26.
摘要:少籽西瓜是指果实内子粒数较少(一般在200粒以下)、介于无籽西瓜和普通有籽西瓜之间的西瓜品种,其既具有无籽西瓜的便于食用、高糖、口感好的特性,又具有有籽西瓜的易于栽培管理特性,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采用嫁接栽培更能够充分发挥少籽西瓜高产、优质、效益好的优势.
2002(5):26-26.
摘要:一种富含硒、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适合开发加工成高档保健、休闲食品的五彩食用花生,由江西省宜黄县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兴华生态农业科技园内选育成功.这种集观赏、食用、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彩色花生,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性好等优势,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福建农大等部门化验并检索,认为其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填补了我国保健、医疗食品开发研究方面的空白.目前,五彩花生的选育与开发已被列入江西省星火计划重点项目.
2002(5):27-27.
摘要:一串铃4号冬瓜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从地方品种中系选而成的。早熟品种,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进行大棚冬瓜特早熟高密度吊栽,可较一般拱棚栽培早上市30多天,且一株一瓜,采收集中。667m2可密植2200~2400株,产量达6000kg以上,最高可达1
2002(5):29-30.
摘要:早春黄瓜一般冬至后育苗,早春收获,适宜日光温室和大棚种植,具有省工、易种的优点,同时黄瓜在春菜淡季上市,也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早春黄瓜苗期在冬季,结瓜期在春季,因此所用的品种应具有耐低温,耐弱光,雌花节位低,连续结瓜性强,成瓜速度快,前期产量高而集中的特点。目前大多使用津优1、2、3号,津绿3号,豫黄瓜2号等。2培育壮苗早春黄瓜因育苗期间处于低温短日照季节,培育壮苗尤为重要。壮苗标准苗子下胚轴长3~4cm,子叶肥厚,茎粗0.5~1.0cm,节间短,叶柄和茎的夹角为45°,叶片平展,绿色有光…
2002(5):31-31.
摘要:无论是种子推广单位,还是生产经营单位,如何搞好区域试验,选拔适应本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滦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5.6万hm2,县种子公司每年接受国内各科研、生产、经营单位选送玉米新品种不下百余个,并担负国家小区和省大区域试验。在常年工作中,对区域试验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相关技术要领。1多点选取试验地在本区域范围内分别按照不同自然小气候和生产条件划分5个以上区域做为试验地块,而且每个区域试验不低于3次重复。首先要详细了解参试品种特性和试验目的,并贯彻到试验中去,确保试验…
2002(5):32-32.
摘要:濮海10号是河南省濮阳市农科所经作室承担国家、省、市攻关项目时的科研成果,以豫豆10号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人工杂交,经所内、海南交替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2(5):33.
摘要: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3为母本、9311为父本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是我国第一个投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两系杂交稻,1999年和2000年在云南创下单季每667m2产量达1139kg和1168kg的记录.
2002(5):34-34.
摘要:越糯3号是绍兴市农科所以越糯1号/黑宝//嘉育29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糯新品种.1996年参加浙江省早稻联合品比试验,平均产量6334.2kg/hm2,居11个参试品种(系)之首,分别较对照浙852和嘉育293增产8.01%和3.43%,前者达显著标准.1997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产量6888.15kg/hm2,较对照浙852和嘉育293分别增产4.41%和0.78%,前者达显著标准.
2002(5):37-37.
摘要:我国玉米种质资源比较丰富,但随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未经改良即可应用于选系的种质基础已很少.对玉米种质进行改良虽然比较费时,但重组改良后的选育效果则越来越明显.现举成功重组改良与应用三例如下:
2002(5):38-39.
摘要:洋刀豆又名直立刀豆,原产于墨西哥南部、秘鲁、巴西以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南方一些省份有零星栽培,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湖南等地.我国民间虽然有对其食用、药用的传统,但对其中的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尚未有系统的分析报道.本文通过对洋刀豆的特征特性、营养成分、药用成分的论述,为洋刀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2002(5):39.
摘要:冬枣别名冻枣、雁来红,是由普通枣(Ziziphusjuiuba Mill.)变异而来,属无刺枣(Zi jujubavar.inermis Rehd.).栽培历史悠久,山东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县,德州市乐陵市、庆云县,河北黄骅市、盐山市、海兴县均有分布.据统计,滨州市现有几十年以上树龄老枣树200余株,主要分布沾化县、无棣县境内.无棣县小泊头镇文家村有一株老冬枣树,树龄已有180余年,称之"冬枣王",至今仍枝繁叶茂,年产量50kg左右.
2002(5):41.
摘要:户单四号玉米杂交种是陕西户县种子公司选育的中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隆化三北种业有限公司从1992年开始引入制种.后发现其母本天4苞叶紧,棒穗小,叶丝不畅致使其制种产量低.从1995年三北种业玉米育种研究中心开始对其母本天4进行姊妹系的选育利用研究.
2002(5):41-41.
摘要:在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重点项目<优质小麦品种选育>课题资助下,山东农业大学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高白度小麦新品种山农优麦3号(原代号PY85-1-1).该品种1998-2000年完成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1年9月16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会审定.
2002(5):42-42.
摘要:新麦13(原新乡917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年用宛原长白作母本,(C5/3577)F3d1作父本杂交,经过6年的系谱选择育成。1999-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均居第一位。其具有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优点,在黄淮平
2002(5):43-43.
摘要:优质硬粒小麦品种硬麦1号是云南省江川县农广校1989年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89KD4-21,经多年选育而成,1998年引进云南省保山市种植,2000年12月通过云南省保山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2(5):43-43.
摘要:小火榛为火榛(毛榛)的一个矮化品种,一般的火榛树高为2~5m,而小火榛高仅0.5~1m.根系发达,呈水平状分布.树皮黄褐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有长柔毛.芽卵形,先端钝,芽鳞具白色绒毛.叶互生,宽卵形或椭圆形、近圆形,呈黄红色,因此当地人称它为小火榛.叶柄细,长2~4cm.雄花为柔荑花序,雌花为头状花序.
2002(5):44-44.
摘要:边三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于1991年以自选的极早熟自交系Km038为母本,Km130为父本组配成极早熟单交种,1992年又以该单交种为母本,以自交系NB15B为父本组配成的三交种。200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及相似区域推广。产量表现1993-1994年所内产量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483.6kg,较对照品种孚尔拉增产15.2%;1995年品种比较试验,公顷产量6965.1kg,较对照品种孚尔拉增产15.6%。1996-1997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
2002(5):45-45.
摘要:玉米品种DK656是玉米杂交良种,1999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称博州)种子管理站开始引种,2001年11月由新疆种子公司报审,通过了博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玉米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22~145天,株高300~320cm,叶片数18~20片。穗位高125cm,穗长21~25cm,穗行数14~16行,单穗粒数550~640粒,高的可达860粒以上。千粒重310g,出籽率87%。果穗棒型,穗粗4.5~5.8cm。穗轴较细而深红色。苗期长势旺,株型紧凑,叶片绿色上冲,抗倒伏,活秆…
2002(5):46-46.
摘要: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果菜研究开发中心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高产优质韭菜新品种临韭一号.2001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
2002(5):46-47.
摘要:荆州农科院选育成功的棉花新品种鄂抗棉9号(原代号:荆55173)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南阳等长江流域适宜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