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巨源植物全营养素(育种专用)

      2001(2).

      摘要 (551) HTML (0) PDF 0.00 Byte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好营养、好种子没有好营养 ,哪来好种子 ?没有巨源全营养 ,哪来最好种子 ?隆重推荐 :连锁螯合、无沉淀、2 0多种营养元素 ,根据不同作物 ,不同的生理需求 ,合理配比。完全代替追肥 !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保证区域独家代理 ,绝不发展第二家 ,实现您的区域垄断经营 ;严格的市场监控体系 ,坚决打击串货、跨区域经营 ,确保您的利益不受侵犯 ;确保货流畅通无阻 ,让您事事放心 ,件件安心。欢迎各地种子生产单位来函索取免费试用品 (请说明种植种类、总面积 )联系方式 :东北三省 :0 1 0— 6 8976 2 76  1 370 1 386 95 5其余地区 :0 1 0— 6 8975 95…

    • 我国抗虫棉研究跃居国际先进水平

      2001(2):1-2.

      摘要 (833)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 0 1年 1月 11日 ,朱基总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考察时 ,当了解我国抗虫棉科学研究进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后 ,明确要求尽快推进抗虫棉产业化进程。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 ,也是原棉消费和棉制品出口大国 ,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90年代以来 ,由于棉铃虫产生抗药性而对棉花生产的危害严重威胁着棉花生产。同时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也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我国化学杀虫剂约占农药总产量 70 %以上 ,年产量 2 2万吨左右 ,其中 30 %以上用于防治棉铃虫。长期大剂量施用农药造成棉农和牲畜中毒事件经常发生 ,也是棉农…

    • 加强品种改良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2001(2):2-3.

      摘要 (788)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九五”期间 ,国家全面启动种子工程。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橄榄型”模式 ,大力推行和提高种子“三率”,市场上种子的合格率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种子产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种子育、繁、销相脱节的状况正在转变 ,强化种子执法管理等措施使种子市场的秩序明显好转 ,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种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使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 ,一些大宗农产品还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过剩。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新的农业问题 …

    •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玉米育种对策

      2001(2):4-5.

      摘要 (757) HTML (0) PDF 0.00 Byte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国内外农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如何适应市场发展及加入 WTO的要求 ,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者确定育种目标必须考虑的首要内容。1 国内外玉米育种趋势当今 ,国际上育种先进水平以美国、法国等国家为代表 ,其共同点是 :适应市场需要 ;抗病性、抗逆性好 ,符合农民要求 ;适合运输、包装加工、出口需要。为此 ,特别重视品质育种。具体地说是根据市场和用途 ,分别开展包括高油、高赖氨酸、高蛋氨酸、高苏氨酸、高蛋白、高硬粒型、高附加值等经济目标 ,以及低植酸、含有植酸酶玉米的环保型目标在内的玉米品质育种。如美国等选育的高赖…

    • 种子经营走向市场的思考

      2001(2):5.

      摘要 (753) HTML (0) PDF 0.00 Byte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种子商品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法制规范化以及育、繁、推、销一体化为标志的种子产业化进程 ,已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 ,种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将全面推进种子经营走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1 目前种子经营特点竞争对手多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出现了多渠道、多层次经营种子现象。有些单位和个人由于经营方式多样 ,经营手段灵活 ,所以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直接威胁着国有种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风险大 种业的商品活动是种子的科研、生产、加工、经营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机组…

    • 调整我省苏南地区小麦生产的探析

      2001(2):6-6.

      摘要 (821) HTML (0)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麦是苏南地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约占全年粮食总产的 30 %。 2 0 0 0年苏南地区小麦退出国家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 ,国外小麦进口数量增加。既对苏南地区小麦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又给小麦生产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 WTO的临近 ,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目前调整小麦生产结构 ,既要从压缩总量着手 ,更要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区域优势 ,发展专用小麦品种生产 ,既能缓解常规小麦供过于求的矛盾 ,也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长远策略和必由之路。1 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确立农业…

    • 做好规模示范 加快优质小麦发展

      2001(2):7.

      摘要 (828)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县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天津市种子管理站的布署 ,1999~ 2 0 0 0年承担了国家小麦新品种示范任务 ,对优质小麦中优 950 7做大面积展示。目的是通过新品种示范和展示 ,引导小麦品种结构调整 ,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以加快良种更换步伐。1 品种和示范田中优 950 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强筋力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 ,1997年引进 ,已通过市 (省 )级审定。示范面积 2 0 0 hm2 ,产量指标 52 50 kg/hm2。示范地点宝坻县石辛庄、六户、龙尾屯等 3个村 ,是县种子生产基地 ,土地成方连片 ,交通方便。土质为砂壤土 ,地形平坦 ,中上等肥力。前茬…

    • 现代种子企业致胜规则刍议

      2001(2):8-9.

      摘要 (839) HTML (0)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资料 ,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各种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种子在各类农业技术中对产量贡献率最大 ,占 30 %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业增产的关键在种子。在此 ,作者依据多年在农科所、种子公司和乡镇农技站工作的经历 ,对现代种子企业的致胜规则提出构想 ,以资探讨。1 我国种业现状目前我国的种子企业以国营种子公司为主体。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特殊产物 ,政府既赋予了管理种子的职能 ,又呵护其成为种业的垄断生产经营者。应当说种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相当长的时期 ,对推广普及良种 ,尤其是…

    • 改革创新路种业铸辉煌

      2001(2):9.

      摘要 (758) HTML (0) PDF 0.00 Byte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司以玉米新品种培育、开发、繁育、推广为一体 ,成立于 1978年 ,1999年 1月改制为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企业 )。 1989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商品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2 0 0 0年 8月初步筛选为全国种业百强单位。1990~ 1999年连续 10年被授予省、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多次被授予省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AAA级信用单位 ,杂交玉米制种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 ,无假冒伪劣农资单位、科技企业 ,市场种子工作先进单位 ,承德市“经济实力四十强企业”、县级“龙头企业”等称号。 1996年列为国家实施种子工程项目的重点建设单位 ,1999年 11月…

    • 谈谈我国种业问题及发展对策

      2001(2):10-11.

      摘要 (1107) HTML (0) PDF 0.00 Byte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施“种子工程”使我国种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和种子法颁布实施 ,我国种业发展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 现存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落后 ,经济条件较差 长期以来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较少 ,种业又实施微利政策 ,且经营周期长、费用高。因此公司经济实力和投入严重不足 ,造成设备落后 ,商品种子附加值不高 ,科技含量低 ,已严重制约了种业发展。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我国种子部门的行政、事业、企业三位一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种子管理和良种推广发挥了重…

    • 国有县级种子公司改革与发展方略探讨

      2001(2):11-12.

      摘要 (825) HTML (0) PDF 0.00 Byte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 WTO与种子市场扩大开放 ,国有县级种子公司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新的情况与新的挑战。如何驾驭市场 ,笔者认为必须从改革入手。1 改革运行机制 强化内部管理种子公司作为实施种子工程的核心单位 ,必须走改革之路 ,搞活运行机制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改革用人制度 ,从根本上打破学历、职称等界限 ,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改革机构设置 ,后勤社会化 ,将力量主要集中在增效创收和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实行按岗定编 ,双向选择 ,竞争上岗。实行按效、按绩取酬。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 ,把一部分补贴、津贴纳…

    • 经济型绿化树种和氏968速生杨

      2001(2):12.

      摘要 (644) HTML (0)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和氏 968速生杨是河南省科技厅良种推广基地——河南大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本地沙兰杨、意大利 97杨树以及天山速生杨 ,经多次嫁接精心培育而成的杨树品种。该树种不但保留了传统杨树木材质地好、使用途径广等特点 ,而且在生长速度、适应能力、经济效益、附加值等方面大大优于普通杨树 ,是经济实用的优秀绿化树种。其主要优点是 :生长速度快、适用能力强 年均增高近 6m,5年即成材 ,成材树高 2 5~ 30 m,直径可达 30 cm,是国内现有杨树中生长最快的杨树品种。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生根快特点 ,可作为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农田防…

    • 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的探讨

      2001(2):13-14.

      摘要 (817)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种子标准化工作。总结我国工作并吸收国际的种子标准化经验 ,探讨我国种子标准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1 种子标准化基本概念和内容所谓种子标准化 ,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原则 ,对农作物品种、种子的质量、生产、加工、检验、包装、运输、贮藏等方面制定先进而又可行的技术标准 ,以便于种子工作者检验和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标准化是在反复实践中 ,不断地提高品种种子质量水平 ,以达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品种标准 是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产性…

    • 水稻种质资源抗病性的评价与利用

      2001(2):14.

      摘要 (1030) HTML (0)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是我国南北稻区的三大主要病害 ,分布广、危害重、损失大 ,流行年份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和稳产。实践证明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三大病害的基本途径和经济有效的措施。现将 1996~ 2 0 0 0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富阳试验区进行的稻种资源抗三病鉴定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资源系提供的3933份材料 ,稻瘟病设对照品种特特勃 (抗 )、农虎 6号 (感 )、原丰早 (感 ) ;白叶枯病设 IR2 6(抗 )、金刚 30(感 ) ;纹枯病设 IR4 2 (中抗 )、广陆矮 4号 (感 )。稻瘟病采用苗期混合菌株人工…

    • 不同山药品种种薯萌芽出苗特性的比较研究

      2001(2):15-15.

      摘要 (787)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药别名薯蓣、大薯等 ,是薯蓣科山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有肥大的地下茎 ,肉质细腻 ,风味鲜美 ,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山药产量高 ,适应性很强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现代医药研究表明 :山药不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纤维素 ,还有胆碱、皂甙、粘液质、糖蛋白、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成分 ,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山药耐储藏、运输 ,又便于加工 ,正在成为一种国际性药、食兼用作物 ,也是重要的出口特产蔬菜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国内一些主要山药品种种薯的萌芽出苗特性 ,包括萌…

    • 云大—120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2001(2):16-17.

      摘要 (960) HTML (0)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云大 - 12 0禾谷类作物促根壮苗专用型产品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明确在水稻生产上的使用效果 ,找出剂型和使用浓度的最优组合 ,充分发挥其促根壮苗增产的作用 ,2 0 0 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试验田进行了同田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水稻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早熟新品系沈农 4 57。供试云大 - 12 0药剂有 50 ml通用型和 10 ml禾谷类作物促根壮苗专用型两种。 6个处理 :处理 1,清水浸种 (对照 ) ;处理 2 ,云大 - 12 0 50 ml通用型 750倍稀释液浸种 (即每 10 ml兑水 7.5kg浸种 ,以下类同 ) ;处理 …

    • 杂交油菜苗期纯度鉴定技术及对大田纯度影响

      2001(2):17.

      摘要 (923)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及杂种一代的应用推广 ,对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杂交油菜超亲优势为 33% ,平均优势为 39%。杂交油菜比同类型常规品种增产 30 %。由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属低温敏感型 ,在低温条件下分化的雄蕊易形成微粉 ,自交结实 ,产生不育株。加之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等诸多因素 ,往往在低温年份配制的杂交油菜种子的纯度难以保证 ,对大田产量影响较大。为此 ,就甘蓝型杂交油菜纯度苗期鉴定及大田分区种植纯度吻合率测定进行了试验。1 材料和方法选用 1999年收获的陕西省油菜联体配制的秦油 2号…

    • 蒸煮类小麦扬麦10号调优栽培技术

      2001(2):18-19.

      摘要 (983) HTML (0) PDF 0.00 Byte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扬麦 10号 (原名 93- 111)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 ,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1996年引进试种 ,经试验示范 ,表现丰产性能好、高抗白粉病、生长清秀、容重高而稳定等特点。根据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 1998年测试结果 :扬麦 10号出粉率 73% ,比对照扬麦 158高 4个百分点 ;湿面筋 33.6% ,比 CK高 2 .8个百分点 ;粗蛋白 15.4 4 % ,比 CK高 1.2 3个百分点 ;沉降值4 8ml,比 CK高 3.5ml;综合评分值 57.5分 ,比 CK高 3.5分 ,属比较优质的蒸煮类小麦。多家面粉厂反映 ,扬…

    • 两种玉米制种效果的研究

      2001(2):19.

      摘要 (740) HTML (0)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保玉米杂交种子质量 ,在借鉴国内外知名种子公司的先进经验基础上 ,于 1997年总结并提出了“原种传 ,三级田”的玉米繁种程序 ,并连续两年试验效果良好。1 材料和方法从三级田制得的杂交种中分别随机取出 3个杂交种 :鲁单 50、掖单 13和鲁原单 14。再从调进种子(普通大田制种 )中相应地取出相同品种作对照。6个处理 ,重复 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行长5m,行距 0 .67m,株距 0 .2 8m。亩密度 3550株。 4行区 ,小区面积 13.4 m2 。苗期目测幼苗整齐度 ;散粉后 ,小区随机调查 2 0株 ,测其株高、穗位高 ,计算变异系数 ;成熟后 ,收小区中间两…

    • 巨源植物全营养素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2001(2):20-21.

      摘要 (808)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7月 ,受北京巨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 ,我们对巨源植物全营养素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蔬菜种类为甘蓝 :8398;黄瓜 :中农 8号 ,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甘蓝在1999年 1月 11日播种 ,2月 5日进行分苗 ,3月 31日定植于露地 ,5月 2 4日收获 ;黄瓜在 1999年 3月2 9日浸种催芽 ,3月 31日播种 ,5月 4日定植于露地 ,5月 31日至 6月 30日收获。试验场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口中试基地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农场。试验均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 ( …

    • 专版活动通知

      2001(2):21.

      摘要 (545)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玉米自交系套袋提纯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2001(2):22-22.

      摘要 (759)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纯度的亲本自交系是配制高质量玉米杂交种的首要条件。用纯度不高的自交系制种比用纯度高的自交系配制同名的杂交种 ,其产量一般减产 15%~ 2 0 %。针对生产上自交系普遍混杂退化 ,纯度普遍偏低的现象 ,近年来对亲本自交系的套袋提纯及进一步原种扩繁作了大量的工作 ,总结了一些技术经验 ,使繁种所用亲本及备用小材料的纯度大大提高 ,减轻了制种田去杂任务工作量 ,提高了种子质量及公司信誉。具体技术环节如下 :1 选地整地 ,育苗移栽玉米自交系生长势较弱 ,对肥力反应敏感 ,宜选择地力肥沃、均匀 ,排灌方便且离住地较近的地块。最好不连…

    • 常规茄子采种技术

      2001(2):23-23.

      摘要 (723)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1 育苗播期 选择阳畦或电热温床、日光温室育苗 ,一般在定植前 80~ 90天播种。宽城播期为 2月下旬。种子处理 用 30℃清水浸泡种子 2~ 3h,然后用手反复搓洗 ,洗去种皮上的粘液 ,用清水冲洗净。放入 55℃的温水中浸种 ,不断搅拌 ,水温降至 30℃时 ,放在 30℃恒温箱中浸种 2 0 h。将洗过的种子放入0 .2 5%多菌灵药液中浸种 2~ 3h,清水冲洗干净 ,可防治枯黄萎病。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沥干水分 ,用砂布包好 ,放在非金属容器内 ,上覆盖 8~ 10层半湿纱布 ,放在30℃~ 32℃的恒温箱或光照培养箱中催芽。每天检查温湿度 ,每 12 h用清水淘洗…

    • 茄果类蔬菜育苗及苗床管理

      2001(2):24.

      摘要 (782) HTML (0)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 ,在温室或大棚内 ,用电热加温的快速育苗对培育壮苗 ,缩短苗龄 ,具有很好效果。但因投资大 ,故不少菜农利用塑料薄膜拱棚育苗。现将茄果类蔬菜育苗及苗床管理分述如下 :1 番茄  海门一般 11月初利用塑料薄膜拱棚育苗。浸种催芽可以促进早发芽 ,番茄一般采用温汤浸种 ,水温 55℃ ,用水量为种子量的 5~ 6倍 ,浸种时不断搅拌 ,并随时补给温水保持温度 ,浸 10分钟 ,使水温降低。在 2 5℃~ 2 8℃水中浸泡 8~ 12小时 ,其中间隔 5~ 8小时换 1次水。催芽一般采用多层潮湿的纱布、麻袋布、毛巾等包裹种子 ,如从水中捞出的种子装包后 ,要…

    • 改良美国高产大豆开豆4号

      2001(2):24.

      摘要 (680)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豆 4号是河南省开封正大公司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 ,从美国引进高代品系 ,经辐照处理 ,系统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75cm。单株分枝 6~ 8个。叶卵圆形。白花。籽粒黄色、褐脐、椭圆形。百粒重 15.6g。含粗蛋白4 2 .1% ,脂肪 2 0 .3%。中熟 ,夏播生育期 110天。突出特点有结荚密 ,产量高 ,单株结荚 2 0 0~ 4 0 0个 ,一般亩产 2 50~ 30 0 kg,高的达 350 kg。抗倒伏。不裂荚。抗性强 ,品质优 ,含脂肪比一般大豆高 1.5个百分点 ,特别适合工业加工使用。1999年被国家外专局作为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 ,已有 13个省…

    • 巴西陆稻的应用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1(2):25-25.

      摘要 (726) HTML (0) PDF 0.00 Byte (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巴西陆稻 ( IAPAR9)是巴西政府赠送给我国的优良稻种。它是一种适应于旱地或干旱生态环境下生长的特殊稻类。 1998年金华市组织武义、磐安、金华、兰溪等地布点试种。 6~ 10月份出现了长期少雨高温干旱天气 ,各地试种的巴西陆稻经受了严重的干旱考验 ,展示了较好的耐旱特性和丰产性。1 主要特征特性茎秆粗硬。叶片淡绿 ,光滑无毛 ,剑叶下垂。主茎总叶片数 12叶 ,分蘖中等 ,成穗率高。谷粒长形。稃尖紫色。米粒垩白小。米质优 ,主要品质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米饭清香较软 ,食味佳。株高114cm,变幅 10 0~ 12 4 cm。穗大粒多 ,穗长 …

    • 无籽西瓜新品种“暑宝”的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1(2):26-26.

      摘要 (911) HTML (0) PDF 0.00 Byte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优化西瓜品种结构 ,提高种瓜效益 ,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盐城市大面积推广种植“暑宝”无籽西瓜 ,1999年每 666.7m2 比有籽西瓜增收 10 0 0~2 0 0 0元。现将其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暑宝”无籽西瓜的主要特征特性“暑宝”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最新育成的中熟无籽西瓜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 1997年武汉市无籽西瓜品比试验中 ,从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生长势、抗病、抗逆性、果实外观、单瓜大小、整齐度、商品率、单位面积产量、室内品质考评等项结果综合分析 ,暑宝名列第一…

    • 中原两季作区脱毒马铃薯种薯高倍快繁技术

      2001(2):27-27.

      摘要 (820) HTML (0) PDF 0.00 Byte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马铃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 ,再试管快繁脱毒植株 ,在防蚜温室育苗盘微繁 ,获得脱毒小型薯 ,并繁殖 3~ 4代 ,即成为生产用脱毒种薯。目前 ,山东省种植的脱毒种薯是利用微型脱毒小薯在高寒地区繁殖几代后运回 ,成本比普通种薯高 ,但推广脱毒种薯一般比未脱毒马铃薯增产 50 %。苍山县种子公司在推广脱毒薯的同时 ,在规定使用年限内研究高倍快繁和防止蚜虫重新传毒等项技术 ,使种薯退化速度减慢 ,保持繁种和推广的高质量 ,高效益。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脱毒马铃薯特点以鲁引 1号为例 ,脱毒马铃薯生长势强 ,比未脱毒薯增加株高 2 5%、…

    • 河南省石榴优良品种资源

      2001(2):28-29.

      摘要 (1048)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南省石榴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河南省各地均有分布 ,尤以黄河两岸的洛阳、巩义、荥阳、郑州、开封、封丘等市县区较为集中。经长期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 ,以及实生、分株、嫁接等多种繁殖途径 ,并自然和人为选择 ,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品种和类型。对重点分布区的 8个地 (市 )共 33个县调查 ,石榴共约 4个类型 32个品种。1 石榴的变种石榴科 1个属 2个种 ,其中中国原产 1个种 (即Punica granatum L .)。按照国内园艺学界对石榴种下分类共有 7个变种 ,其中 5个变种在河南省采集到标本 ,分别为 :月季石榴、墨石榴、白石榴、重瓣红石榴、重瓣白石榴…

    • 早生优质绿茶品种简介

      2001(2):29-30.

      摘要 (672) HTML (0)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茶树是多年生作物 ,在 2、3月份当其他作物刚萌芽吐蕊时 ,新茶就采制上市了。但是 ,不同品种发芽期差异很大。农谚“茶叶是个时鲜草 ,早采 3天是个宝 ,晚采 3天是个草”,意即发芽早晚价值大不一样。如杭州茶区用早生品种龙井 4 3、乌牛早等制的“明前龙井”茶 ,每 50 0 g售价可达 50 0~ 10 0 0元 ,比用中、晚生品种制的同等级龙井茶高出 3~ 5倍。可见品种的早生特性也可成为经济优势。各地在发展名优茶生产时普遍注重栽培早生优质种。为便于正确引种 ,现将当前适宜选用的早生绿茶良种简介如下 :1 适制扁形茶 (如龙井茶类 )品种龙井 4 3 …

    • 保持生态平衡的草种月见草

      2001(2):31-31.

      摘要 (811) HTML (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月见草是一个集有利于生态平衡、饲用、油料、医药、观赏为一身的优秀草种。它原产美洲和我国东北地区。公元 7世纪传入欧洲 ,被英国作为皇室御药。2 0世纪 50年代在高加索和远东地 (牧 )区作为优良的草种使用。在我国作为观赏植物广泛分布。形态特征  月见草 (也叫夜来香、山芝麻、月下香 ) 2至多年生。茎直立 ,高 1~ 2 m。密植主干直立单一 ;稀植植株分生侧枝一般 10余枝 ,多的达 30多个。茎叶形状、色泽有灰白、绿色或淡红色 ;基部叶丛生 ,具短柄或无柄 ,披针形 ,柳叶状或宽或窄 ,叶边两面被短绒毛 ,边缘有不整齐的稀疏锯齿。花两性。…

    • 赣大麦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2001(2):32.

      摘要 (821)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特种黑大麦新品种赣大麦 1号是以引自秘鲁的L ima黑大麦为母本 ,与舟麦 2号杂交选育而成。自1995年连续 4年江西省多点示范 ,特别在滨湖、红壤旱地和水田大面积生产示范中 ,均表现适应性强 ,早熟、抗病、品质优良 ,麦芽品质达国标。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特征特性 属二棱皮大麦 ,2 n=14。成熟时穗轴不碎断。侧小穗全部不育。穗及内外稃和长齿状芒均黑色 ,籽粒有稃亦呈黑色 ,具有母本近缘野生黑色基因显性性状。幼苗直立。叶色浓绿。苗期生长势强 ,分蘖力中等 ,成穗率高。全生育期 165d。株高 10 0 cm,…

    • 再生王--水稻新品种II优1313

      2001(2):32.

      摘要 (792) HTML (0) PDF 0.00 Byte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II优 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彩粳籼杂交选育的亚种间恢复系宜恢 1313与 II- 32 A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亚种间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7~ 1998年 ,参加宜宾市区试 ,平均亩产 556.1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3% ,两年平均列试验第 1位 ,是唯一点点增产的品种。1998年参加南充市区试 ,平均亩产 545.8kg,比汕优 63增产9.0 7% ,并参加内江、泸州两地区试。 1998年参加贵州省遵义市区试 ,平均亩产 578.4 kg,比汕优多系一号增产 9.3% ,居试验第 1位 ,通过了遵义市品种审定 ,并参加贵州省区…

    • 生态型节水抗旱高产冬小麦L3279

      2001(2):33.

      摘要 (688) HTML (0)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东省莱州市农科所于 1991年以 89( 2 2 8)为母本 ,7832 110 - 6为父本 ,经有性复合杂交 ,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 ,抗旱性非常突出 ,对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而言 ,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冬小麦品种。特征特性 幼苗半匍伏 ,冬性、叶色深绿 ,早春生长发育快 ,长势强 ,起身拔节后株型松紧适中 ,叶片小而上挺 ,分蘖力强 ,成熟率高。株高 75~ 80 cm ,茎秆细 ,基部一、二节间短而充实 ,秸秆弹性好 ,抗倒伏 ,高抗白粉病和锈病。长方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 ,品质优。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蛋白质含量 13.4 5% …

    • 强优势玉米杂交种辽单27

      2001(2):33.

      摘要 (781)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辽单 2 7(即辽 94 0 4 ) ,是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自选系辽 2 30 9和引入的丹 34 0配制而成的杂交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1999年 9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深绿色。成株叶片绿色 ,每株叶片数 2 1~ 2 2个。株高 2 74 cm ,穗位10 8cm。穗柄短 ,苞叶长。花丝黄色。雄穗分枝数适中 ,花药淡褐色 ,花粉量大。果穗筒形。穗长 2 1.6cm,穗粗 6.0 cm。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 ,马齿形。百粒重4 1.5g,出籽率 83.0 %。根系发达 ,生长势强。茎秆坚硬 ,活秆成熟。辽沈地区生育期 130天。籽粒含…

    • 茎尖菜用甘薯资源莆薯53

      2001(2):34.

      摘要 (773)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甘薯茎尖菜用指茎尖生长点下 10~ 15cm的茎叶幼嫩部分 ,可炒食、做汤或烫漂后凉拌。茎尖及嫩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蛋白质、糖分及一些生理碱性物质 ,有助于减轻营养不良或食物酸碱失衡引起的疾病。 2 0世纪 90年代日本人把甘薯茎尖誉为“保健食品”或“长寿食品”,而香港人则尊称“蔬菜皇后”。甘薯分枝多 ,抗逆性强 ,茎叶生长和恢复生长快 ,可多次采收 ,是我国各薯区夏季高温蔬菜淡季较好的绿叶蔬菜来源。甘薯属旋花科 ,茎叶很少或不受十字花科害虫危害 ,因而不用或少用农药 ,是较理想的无公害洁净蔬菜。以往甘薯主栽品种的茎尖食…

    • 早熟鲜食白玉米新品种鲜早白

      2001(2):34-35.

      摘要 (689) HTML (0) PDF 0.00 Byte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鲜早白玉米 (原名辽早 1号 ) ,是辽宁省辽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一个适合鲜食的白玉米新杂交种。1989年用早舒 512为母本 ,与 C19- 53组配而成。它高产、高抗、综合性状优良。 1999年辽宁省和 2 0 0 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生育期 10 5d(辽阳 ) ,自出苗至采鲜穗 80 d。一般 5月 1日出苗 ,7月 18日可采收鲜穗上市。株高 2 18cm,穗位 82 .8cm。株形紧凑。叶片数 19,棒三叶面积为 1975.86cm2。果穗长筒形。花丝粉红色。穗长 2 4 .4 cm,穗行数 10~ 14行 ,行粒数 4 2 .5,千粒重 30 0 g。白轴。籽粒白色。籽粒大 ,硬粒 ,行列整…

    • 豫麦70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01(2):35.

      摘要 (684)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豫麦 70系河南省内乡县农科所以绵阳 84 - 2 /内乡 82 C6/ /豫麦 17复合杂交于 1995年选育而成。2 0 0 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高产 白粒。长芒。株高 75cm。分蘖成穗率高。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 1996~ 1997年内乡繁育 175亩 ,平均产量 517kg,展示田615kg,较豫麦 18增产 16.5%。 1997~ 1998年河南省区试南阳组较对照增产。 1998~ 1999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春水肥 ,亩产 538kg,比豫麦 18增产5.73% ;1999~ 2 0 0 0年亩产 567kg,比豫麦 18增产0 .93% ,居第 3位。同时 ,河南省白条河农场和新乡市顿房…

    • 树莓优良品种美国22号

      2001(2):36.

      摘要 (630)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树莓在我国栽培大约已有 70多年的历史 ,最初在黑龙江省尚志县栽培 ,后来吉林、辽宁等地也相继零星引种栽培。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对树莓需求量的增加 ,大大刺激了树莓在我国的发展。目前除北方地区外 ,江苏、江西、陕西、山东等地区也开始引种栽培。红树莓速冻出口价格可达每吨 2 2 0 0美元 ,价格高 ,并且一直较畅销而稳定。国际市场上树莓浆果主要用于加工果汁、果酱、果酒、果冻、口香糖及各种食品的添加剂、添色剂等 ,国内零星栽培时有用于制汁、制酒 ,也有用于鲜食的 ,较大面积栽培的地方主要用于制酒及速冻出口。树莓为悬钩子属 ( Rub…

    • 椭圆形系列黄瓤西瓜品种简介

      2001(2):37.

      摘要 (1475)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黄瓤西瓜面积有扩大化的趋势。2 0世纪 90年代台湾省农友公司将小凤、小兰、和平、新金兰在山东省试种取得良好的效果 ,合肥丰乐的黄蜜 1号 ,合肥绿宝种苗公司的黄玉 1号、绿宝小凤也为一些用户青睐 ,但椭圆形黄瓤西瓜却十分罕见。我们从 1995年起连续杂交、回交、定向选择育成一批椭圆形黄瓤材料 ,并试配成果形由小到大的系列黄瓤、橙黄瓤高糖高品质西瓜 ,现简单介绍如下 :绿宝小甜 椭圆形小型黄瓤西瓜。特早熟 ,果实由开花到成熟约 2 4天 ,单瓜重 1~ 2 kg,果面绿色 ,有深绿色清晰条纹 ,果皮极薄 ,瓤质细嫩 ,中心含糖12~ 12…

    • 高油高蛋白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户单2000

      2001(2):37-38.

      摘要 (925) HTML (0) PDF 0.00 Byte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户单 2 0 0 0是陕西省秦龙玉米研究所郭秦龙结合美国自交系选育而成 ,由隆化三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的玉米新品种。经 6年的试验、示范 ,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良、稳产性好、抗性强 ,适种范围广 ,双穗率高 ,活秆成熟等特点。 2 0 0 0年 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现已申报国家审定。特征特性 全株叶片 2 0~ 2 2片 ,幼苗健壮 ,平均株高 2 50 cm,穗位 10 8cm左右 ,叶片与茎秆夹角小 ,穗位下叶稍平展 ,穗位以上叶直立上冲 ,透光性好。雌穗抽丝集中 ,受粉能力强。果穗均匀 ,结实性好 ,无秃尖 ,穗长 2 0~ 2 3cm ,粗 5.5cm…

    • 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海花6号

      2001(2):38.

      摘要 (963)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花 6号是海阳市种子站继海花 1号选育推广普及后 ,又经过多年努力 ,杂交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新品种 ,其突出优点是产量及品质都高于海花 1号 ,籽仁符合出口标准。选育过程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 ,我们选育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海花 1号后 ,推广普及到全国2 2个省市自治区 ,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到 80年代末 ,由于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 ,海花 1号因籽仁有裂纹、油斑 ,达不到出口标准 ,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 ,我们先从原有的 30 0多个杂交育种材料中 ,精心观察鉴定 ,筛选出了符合育种目标的80 / 2 - 5株系。于 1990年选用海花 …

    • 巨源系列产品展开市场攻势

      2001(2):39.

      摘要 (810) HTML (0) PDF 0.00 Byte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巨源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历时 2 0多年。80年代初 ,安常娥教授等人在原有螯合技术基础上 ,继续深入研究 N、P、K及各种微量元素以科学调配 ,并被立为“七五”、“八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该技术在 1996年利用连锁螯合技术突破了 Ca与诸营养元素配套合成技术难关 ,这是国际水平的技术突破。至此安教授排除了实现植物全营养素梦想的最大障碍。此技术 1997年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验收 ,并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肥料证书 ,现已符合国家最新发布的绿色肥料标准 ,正在申请绿色生产资料标志。巨源系列产品有 11大类 2 1个品种 ,分别用于粮、棉、油、麻、…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