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4).
摘要: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简称植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有机物质的第一生产者。它养育着人类,并为地球上各类生物提供孕育繁衍的良好环境。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植物遗传资源改称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其主要意图是突出植物遗传资源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全球55亿人口中有10亿人口存在粮食和营养不足问题。这个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突出问题。为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主要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地球上各类耕地138亿hm2、果园1亿hm2、牧场…
1999(4).
摘要:本文分析了各省不同播种季节类型品种熟期组的分布概貌及标准品种; 并发现我国大豆熟期组依省份的地理分布具有同一熟期组分布于不同省份, 同一省份品种归属不同的熟期组, 春豆属相对早熟组, 夏秋豆属相对晚熟组的特点。对我国各省大豆熟期组鉴定, 引种、品种区试及推广研究具有价值。
1999(4).
摘要:本文对250 份黄皮绿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部分品种的重要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黄皮绿豆品种数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安徽、山西、湖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评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
1999(4).
摘要:淮麦14号系淮阴市农科所以郑州891为母本,烟160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寒性好。幼苗半匍匐,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叶片较窄,叶色深绿。株型较松散,株高87~90cm,茎秆弹性一般。纺锤至长方穗型。白壳白粒,籽粒饱满,整齐度好,半角质。成熟早(本区常年6月1~3日成熟,较对照豫麦18早熟1~2天),后期活性强、抗干热风、熟相好。抗白粉病和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轻。播期幅度宽。产量三要素协调,一般亩成穗37~40万,每穗34粒…
1999(4).
摘要:“八五”期间从8 个性状对598 份次栽培大麦优异种质的遗传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应黑龙江省生态条件综合性状较好材料23 份, 其中高蛋白4 份、早熟3 份、矮秆4 份、多粒3 份、大粒4 份、丰产性好的3 份、啤酒大麦2 份并提供给育种者利用。
1999(4).
摘要:《种子科技》是中国种子协会、山西种子协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种子方面的综合性刊物,双月刊,大16开64页,每期6元,全年36元,邮发代号22104。《北方果树》系辽宁省果树所等主办的果树(含甜、西瓜)综合实用技术期刊,双月刊,16开48页,每期3元,全年18元。邮发代号8213。编辑部订阅另加邮挂050元。《河北农业科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月刊,16开40页,每期26元,全年3120元。邮发代号189。《福建农业学报》福建农科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16开6…
1999(4).
摘要:对中国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和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 意在明确中国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为配制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1999(4).
摘要:山东省现有南瓜地方品种资源34 份。通过种植观察, 生育期为95~140 天; 早、中、晚熟品种的第一雌花节位由低至高, 平均单瓜重也由小至大, 肉质水分含量由多至少, 味道由不甜至甜。还介绍了优良地方品种如博山长南瓜、广饶大方瓜。
1999(4).
摘要:作者对湖北省31 份玉米品种资源进行细胞学观察后,认为粗线期是进行染纽形态观察和计数的最佳时期。单个花粉母细胞的染纽数目范围是1~8 个, 而31 份玉米品种染纽平均数的范围是15~543 个。
1999(4).
摘要:由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和浚县原种场、浚县农业试验站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农012,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命名为豫麦52号。该品种株高788cm,全生育期230天左右,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植株紧凑,叶片上举,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穗长方形,大穗、亩成穗多;粒色白,圆卵型,商品性好;千粒重48g以上。成熟落黄好,抗青干和干热风能力强。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河南和安徽北部均可种植。产量表现 1992~1993年参加省区试预备试验,在郑州亩产727…
1999(4).
摘要:S C122 自交系是昭通地区农科所用赞比亚优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自交选育而成, 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抗倒、耐旱性好的特性。以 S C122 为育种亲本, 先后育成13 个适宜许多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 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累计推广面积3883 万hm 2。
1999(4).
摘要:对45 份野生橡胶新种质的生长进行鉴定, 并通过方差分析表明, 其中有5 份种质的茎围生长量与全部46 份种质的总平均值相比较达到显著水平。以来源不同分析发现, 来自朗多尼亚州的种质中有较多的种质生势比对照种 R R I M600 强。
1999(4).
摘要:本文比较了割手密、斑茅、蔗茅、五节芒、河八王等甘蔗种质资源野生种的幼叶组织培养条件, 首次建立了五节芒和河八王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 不同的野生种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继代培养再分化能力及再生苗分化率方面均表现出不同, 说明甘蔗近缘野生种间在生理和遗传上存在着对培养条件反应的差异, 不同的资源材料要选择各自适合的培养体系。
1999(4).
摘要:对贵州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用双列杂交并测定配合力表明, 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 其中, 株高、一二次总有效分枝数、单株结角数、单株产量受加性和非加性两种遗传效应共同作用; 千粒重以加性效应为主。品种单株产量及其因子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平坝苦油菜 (一) 和贵定苦油菜 (一) 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以贵定苦油菜 (一) /平坝苦油菜 (一) 组合最高。
童继平 , 韩正姝 , 方联合!长丰县杨庙镇枣林村 , 董善刚!长丰县杨庙镇枣林村 , 韩正佩!长丰县杨庙镇枣林村
1999(4).
摘要: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种性保持是使杂种优势得以保持和利用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在不育系的种子生产中,因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自然选择等原因而造成的种性退化现象日益严重[1]。为此,探求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种性保持与提高的工作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相应成果[2]。“九二○”的使用,可大幅度提高不育系及杂种种子生产的产量水平。因异交结实率的提高,也提高了不育系及杂种的种子纯度,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与使用风险。另据报道:“九二○”具有雄性促进作用[4]。那么“九二○”的使用对不育系本身的自交结实影响又将如何呢?这正…
1999(4).
摘要:豫花11号是针对一年两熟制(麦油两熟)和市场的变化,由河南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199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花11号1995~1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3年籽仁产量分别为1857kg、1752kg和2384kg,分别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豫花1号增产150%、1366%和1752%,3年平均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157%。在1997年区试中,豫花11号在焦作试点亩产荚果达4565kg,创河南花生区试以来产量最高水平。199…
1999(4).
摘要:引自英国的C39,经多年田间观察,在人工诱发条锈病的条件下,对目前提供给育种单位的所有条锈病生理小种(包括条21、条31、水源115、水源1113、杂46)均表现免疫。尤其指出的是,自1997年新增了强毒性条锈菌生理小种后,我们以往利用的中抗和高抗条锈病的抗源几乎全部丧失抗性,而C39仍表现免疫。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黄淮地区逐年加重。从育种考虑,C39也是一个优良的抗白粉病育种亲本。至今,在安阳地区尚未发现它感染白粉病。张庆勤(贵州农学院)等人曾在小麦白粉病重发区贵州对C39作过抗性鉴定,肯…
1999(4).
摘要:对158 份烟草种质资源青枯病抗性进行了4 年的自然病地鉴定, 筛选出高抗材料4 份, 仅占25% 。它们是 R G17、 O X2028、 R G8 和 S P G117。还有中抗45 份, 占285% 。
1999(4).
摘要:粒黑穗病(UstilagoorameriKoerm)是谷子生产中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该病成为影响我省谷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全省年约2900多万kg。特别是在中、北部地区,发病尤为严重。90年代以来,我们在承担国家“八五”、“九五”攻关任务的基础上,致力于春谷抗粒黑穗病种质的创新研究。选育出了9457、9368、9454和943等一批抗粒黑穗病的新抗源。这些新品系株高中等,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灌浆速度快,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千粒重30~35…
1999(4).
摘要:1997 年对云南西部和南部共23 个县 (市) 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搜集187 份, 从中发现了大量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良资源, 并对部分资源作简介。
1999(4).
摘要:日本野生大豆主要分布于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4 个主要大岛及周围小岛屿,南起九州南部, 北至北海道的南部地区。北海道中部及以北区域和琉球群岛至今没有发现野生大豆存在。本文简要介绍日本野生大豆资源概况, 包括分布形态、胰蛋白酶抑制剂形态、种皮荧光表型频率、地理遗传变异和发现的球蛋白亚基变异及在育种研究中利用前景。还对中国野生大豆研究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1999(4).
摘要:烟糯6号(即烟糯951),是烟台市农业科学院于1995年用两个自选系杂交育成的白粒糯质玉米新杂交种。它糯性强,营养丰富。最适于鲜食,风味独特,清香可口,是普通鲜玉米无法相比的,深受消费者欢迎。产量表现 1996~1998年连续3年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428kg,较对照增产343%。1997年春播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935kg,较对照增产325%;夏播平均亩产干籽粒4285kg,较对照增产291%。1998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9750kg,较对照增产300%。1…
1999(4).
摘要: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海关,是防止动植物危险性病、虫、草害及其它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国内或由国内传出国外的关口。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出入境动植物检疫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和《检疫法实施条例》(1996)等法规。不断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法律体系,使检疫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几年来,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严格把关,依法施检,曾检出如地中海实蝇、美国白蛾、小麦矮腥黑穗病菌、鸡新城疫…
1999(4).
摘要:1988 年投入运行的新疆作物种质资源库,在自然条件下,保存有41 种作物2 万余份种质。经过发芽率测定, 所有种子均可保存10 年, 多数还可保存更长时间。表明该库在干燥环境条件下, 具有很好的种质资源保存性能。
1999(4).
摘要:早优49辐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优质早籼不育系早红突A与温恢49辐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经1993~1997年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和中抗稻瘟病,米质明显优于推广的汕优482等组合。199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993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早稻试验,产量为53430kg/hm2,比对照汕优482增产65%,列参试组合第1位。1995年参加浙江省区试,产量为66081kg/hm2,比对照汕优482增产106%,达显著水平;比对照浙…
1999(4).
摘要:天井3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81年以抗冷耐旱性强的寒2为母本,与高产、优质、多抗的日本品种滨旭为父本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在低世代就采取井水灌溉、旱地种植、旱晚播、人工接种稻瘟病菌等多种选择压力,定向培育而成。该品种将抗冷、耐旱、抗病、耐盐碱、高产、优质等优良性状兼顾一体,属水旱兼用型新品种。1995年1月经吉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亩。1997年获吉林省科教兴农竞赛2等奖,1998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3等奖。目前已成为吉林省中西部盐碱井灌稻区主栽品种之一,…
1999(4).
摘要:L402是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用母本自交系837263和父本自交系833852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耐贮运的我国顶尖级番茄杂交种。继1993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6年国家星火计划实施10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之后,又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迄今已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等,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推广180万亩,约占全国番茄总面积的1/3,并且还被亚洲和欧洲10多个国家引种,深受人们青睐。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
1999(4).
摘要:川大麦1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于1986年,用85V15和85V24(均引自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杂交,经5年6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抗病大麦新品种。1996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它属春性、早熟、多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80天左右,比威24早熟2~5天。灌浆退色好,籽粒饱满皮薄,人工易脱粒。分蘖中等。幼苗半直立,长势旺。植株中高秆。分蘖成穗率高。穗层整齐,穗长方形,一般每穗45粒,千粒重31~35g。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抗白粉病和赤霉…
1999(4).
摘要:含有天然黑色素的稻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开发米质柔软的黑色糯米食品已成为食品加工、营养保健业的热点,选引优质黑色早糯品种亦是当前早稻品种优质化和用途多样化的有效途径。但紫黑色糯稻多数为晚稻类型,紫黑色早籼糯品种为数较少,而米质优的紫黑色早粳糯尤为罕见。且多数紫黑稻品种植株偏高,秆软,不耐肥,易倒伏,抗病性较差,产量水平低。本所最近育成的绍紫早糯是以籼粳交组合(L43×早粳2号)F1为母本,与晚粳糯绍糯4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中L43是种皮紫黑色的早籼稻优质米,为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
1999(4).
摘要:郑优6号是以(891×8826)为母本,与54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它属半冬性,幼苗半直立。田间生长健壮,分蘖能力中等。成穗率高。植株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穗大、粒多、粒重。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株高70~80cm。穗长10cm。长茎,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50g,容重780g/L。籽粒蛋白质含量15%~16%,面包体积760~790cm3,比容为51cm3/g,面包评分87~90分。1996~1998年连续两年度,参加河南省冬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亩产在400kg以上水平,较对照豫…
1999(4).
摘要:宝麦6号是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旱麦室1988年以抗寒、抗旱、丰产的长武131作母本,与抗病、落黄好、品质优的B284杂交,经6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适于陕西省西部山塬旱肥地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原系谱号为88651361,简称88651,1998年8月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前该品种在生产上示范面积已达20多万亩。宝麦6号芽鞘绿色,幼苗匍匐,叶色浅绿,株高85~87cm,株型紧凑。叶窄挺,茎秆细硬弹性好,穗茎节长,是底三节之和的1~12倍。穗纺缍型,长芒,白颖,小穗排列中密。穗长8…
1999(4).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酒春3号,其母本80198系我所选育的高代材料,父本为当地主栽品种甘春11,于1985年6月配制杂交组合,经酒泉地区农科所多年选育而成。1989~1993年参加品鉴、品比和酒泉地区区域试验及多点示范,1996~1997年参加酒泉地区地膜区域试验。1997年5月通过甘肃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酒春3号属春性,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高85cm左右,属中矮秆品种;秆硬抗倒伏;生育期100~107天,中熟偏晚;籽粒白色,半角质,腹沟浅,千粒重45g以上,容重7705~7909g/L,粗…
1999(4).
摘要:岩烟97烤烟新品种是龙岩市烟科所1986年以401作母本、G80作父本杂交经10年选育而成。1996年6月通过福建省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特征特性 岩烟97植株筒型,茎叶角度较小,节距上下较均匀,株型紧凑,株高(打顶)90cm,茎围106cm,节距43cm,腰叶长宽678cm×309cm。叶色淡绿,叶长椭圆形,叶片稍皱,一般有效叶20~22片。生长势强,腋芽长势较弱。大田生育期120~140天。该品种较耐肥,对镁较敏感。叶片耐熟,落黄好,成熟较集中,层次较分明。烟叶烘干变黄速度快,烘…
1999(4).
摘要:〔本刊讯〕《中国种业》是经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办,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和北京康恩遗传资源公司等单位共同协办的全国性专业技术期刊。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主要栏目包括: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双月刊,16开本,48页,每期3元,全年18元。…
1999(4).
摘要:〔本刊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编辑出版的《植物遗传资源科学》即将于2000年创刊。该杂志为学术类刊物。季刊。16开本,64页。内部资料,自办发行。每期收工本邮寄费5元,全年20元。农业部批准文号为农办新[1999]59号,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京内资准字99L0722。《植物遗传资源科学》主要报道:植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引种科学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等;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品种资源,可供作物遗传育种以及农业生产利用的优异种质;国外有关研究信息等。阅读对象为从…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