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1).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的历史、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深入考察的潜力,并针对考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设想。
1994(1).
摘要:对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进行的分析表明:我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以省内自育的中晚熟、紧凑型杂交种为主;省内自育系×省外育成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杂交种的亲本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二环系,国外种质在自交系种质中具有突出地位。
1994(1).
摘要:对已收集的湖南省35份苦瓜地方品种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归类、鉴定评价和相关分析。提出在苦瓜育种工作中,应加强第一雌花节位、单果重等性状的选择。本文还介绍了4个优良地方品种。
1994(1).
摘要:利用黑麦颈毛基因和抗白粉病性结合细胞学鉴定选育小黑麦附加系和代换系简报海林,马缘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北京100081)利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将黑麦的优良性状导入小麦,既可创造小黑麦新物种,又可改良小麦旧物种,得到具有某些黑麦优良特点或超亲特...
1994(1).
摘要:对12属103(亚)种299份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鉴定表明,小麦近缘植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抗小麦白粉病材料,所鉴材料中185份为免疫或近免疫,占62%,抗病64份,占21%,感病50份,占17%;部分种的不同材料间抗病性有差异;D组染色体的存在降低了山羊草属中一些种的抗病性;黑麦属由于染色体组中同时含有多个抗白粉病基因,对小麦白粉病菌保持稳定的免疫反应:偃麦草属、旱麦草属、大麦属、赖草属、新麦草属、鹅观草属、薄冰草属中有大量呈免疫反应的材料,是今后小麦远缘杂交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
1994(1).
摘要:1988~1992年对11个水稻广亲和品种与不育系测交,鉴定其对育性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培矮64、Cpslo17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02428、晚轮422、Cpslo、MCP231对粳型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L-201、8544、Lemont、Dular对粳型不育系具有部分恢复能力。具有恢复基因的广亲和品种,可用于选配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和选育新的广亲和恢复系。
1994(1).
摘要: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光S通过省级专家鉴定由著名农业专家吴让祥带领的广德县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与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合作,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中,锐意创新,改变传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技术策略,通过籼粳复交的新格子,育成新光S。1993年8月17日...
1994(1).
摘要:1987~1992年在油菜菌核病的重病区(思南塘头)对近400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抗病性的重复鉴定,从中鉴定出相对抗病的有7份,中抗的51份。并于油菜的苗后期和角果发育期选取不同抗病程度的代表品种35份进行了离体叶片和活体叶片的室内人工接种鉴定。3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吻合率达97.1%,在这35份材料中,抗病的有4份,占11.4%。
1994(1).
摘要:新选优良玉米自交系──九54九54是吉林市农科所玉米室新近选育成功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强、花粉量大、自身产量高等优点。来源:以R802×5003为选材,经60Coγ射线处理,再经7代自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株高175厘米,穗位70厘...
1994(1).
摘要:以耐盐和盐敏感小麦品种的幼苗为材料,对不同盐浓度、不同时期、不同渗透剂处理下盐胁迫蛋白形成进行研究。梯度SDS-PAGE图谱表明,耐盐品种幼苗在盐胁迫下26KD和52KD蛋白质带增强比敏感品种显著。不同渗透剂比较表明,26KD蛋白质带只有在盐胁迫下才有明显增强。26KD蛋白很可能是专一性盐诱导蛋白。
1994(1).
摘要:研究评价了由北方春蚕豆区征集的经过农艺性状鉴定筛选出的8类108个蚕豆优异种质资源。对大粒(百粒重>140g)、多粒(荚粒数>3.0粒)、多荚(株荚数>20.0个)、长荚(荚长>9.0cm)等单一优异性状及其复合优异性状的种质提出了名录.
1994(1).
摘要:大型国际植物遗传资源文摘问世从1992年6月开始,植物遗传资源学界终于有了一份大型国际性的植物遗传资源专业文摘期刊。这份由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科技文摘出版机构荚国CABInternational会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编辑出版的文摘刊物名...
1994(1).
摘要:小麦品种资源对腥黑穗病抗性鉴定简报汪廷魁,崔连珊(安徽省六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六安市237009)70年代,由于放松检疫和防治工作,致使小麦腥黑穗病在安徽省有回升趋势。据六安地区植保植检站普查,全区7个县96个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有的乡村发病相当...
1994(1).
摘要:利用固定滤光片式近红外反射光谱仪测定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只要用3~4个滤光片就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其定标和预测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测定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各组分的含量则需要5~7个滤光片,其定标和预测相关系数在0.86以上。表明该方法测定蛋白质、脂肪与部分氨基酸含量是可行的。
1994(1).
摘要:小麦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及应用张玉良,张晓芳,舒卫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小麦醇溶蛋白是小麦种子胚乳中的主要贮藏蛋白。在成熟种子中,它约占总蛋白含量的40%。双向电泳表明,每个小麦品种大约包括45个麦醇溶蛋白组分,这些组分...
1994(1).
摘要:早熟高产冬小麦宁丰2号宁丰2号系江苏省麦类研究所试验站于1984年育成,1992年5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茎秆粗壮,株高仅92厘米左右,抗倒伏、方形穗,千粒重48~54克,粒大而饱满,分蘖成穗率高。抗干热风及病虫害侵蚀,喜肥但对水分...
1994(1).
摘要:高光效高产水稻种质早籼叶青伦黄秋妹,林秀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510640)早籼叶青伦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新种质。组合为阔叶稻/青二矮+鸡对伦。其母本叶色浓绿、叶厚、大穗、剑叶净光合率高;父本青二矮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
1994(1).
摘要:白粉病免疫兼抗条锈病的5个小麦材料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条锈病仍时有发生。经我组多年鉴定,筛选出5个抗性好农艺性状较优的白粉病免疫兼高抗条锈或免疫的小麦材料,现介绍如下。石89-5321石家庄农科所育成。冬性。幼苗直立,株高...
1994(1).
摘要:大豆引种与交流规划方略的研究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在我国的现有农作物中(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约有40多种是来自国外的(1)。作物种质的交换、引种和利用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引种大大...
1994(1).
摘要:回顾了引种在我国甜菜生产和育种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认为今后甜菜引种的方向,是加强多粒种类型二、四倍体资源、单粒型品系尤其是雄性不育系以及抗抽苔品系、红甜菜和野生甜菜资源的引入。
1994(1).
摘要:国际马铃薯中心马铃薯资源在中国的利用情况王桂林,宋伯符(国际马铃薯中心北京办事处,100081)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我国现有种植面积约300万公顷,南北方均有种植,其中北方气候冷凉,适合于马铃薯生长,是我国的主产区和供种基地。70年...
1994(1).
摘要:多机构合作的波兰植物遗传资源系统章一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北京100081)波兰全国的植物遗传资源多种多样。数量很大,计有谷类、豆科、油料和纤维、根茎、园艺、药物等57属植物,代表了植物种类的大部分,数量超过5万份。目前已贮存入库的样品有...
1994(1).
摘要:国外棉属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庄学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棉花为经济作物之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我国棉花的生产水平,就必须不断地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棉花新品种。这就有赖于从国外引进多...
1994(1).
摘要:遗传工程稻GER-1GER-1是万文举教授应用分子育种方法将玉米DNA片段(基因)导入水稻培育成功的超大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1993年10月22日通过了湖南省科委主持的专家鉴定。该研究的成功是作物育种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品种的主...
1994(1).
摘要:选用5个性状稳定的品种与555进行6×6双列杂交,研究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F1的杂种优势,其结果为:①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②在所分析的产量性状中555表现突出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良好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所有以555为父本的组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杂种优势。
1994(1).
摘要:国外引进小麦抗病种质资源简介刘三才,陈梦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近几年来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引进的国外小麦材料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及抗病性观察,发现国外引进材料中有不少抗病种质资源。现将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河北农大植保系等单位重...
1994(1).
摘要:春化阶段对低温不敏感小麦品系91-1赵凤梧,李慧敏,李洪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衡水市053000)小麦品系91-1是以冀麦21为母本、津丰1号作父本杂交后,F0种子经60Co辐射处理选育而成。该品系春性一半各性,长相清秀,株高78cm,穗长8....
1994(1).
摘要:棉花种间杂交品种秦荔514和秦荔534梁理民,王增信,党银侠,王远(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三原713800)(陕西省农牧厅)秦荔514和秦荔534系陕西省大荔棉花远缘杂交盲种研究会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协作,以陆地棉科遗2号为母本与父本中棉皖紫杂交,F2...
1994(1).
摘要:几个小麦抗病亲本资源近年来我室新育成和从国外引进一批优异小麦抗病材料,具有综合性状好或具某些突出性状,可作为亲本利用,现介绍如下。1.中育3号(原名89中108):组合为泰山1号/NS2574//百农3217。半冬性,长芒,白壳白粒。常年千粒重40克...
1994(1).
摘要:优质高产晚粳绍糯86绍糯86原名绍糯87-86.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以矮糯21×祥湖25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粳糯稻新品种,1991年、1992年参加南方稻区双季晚粳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3.79公斤和419.94公斤,两年均居试验组首位,分别比对照鄂...
1994(1).
摘要:甘肃省1993年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三届二次(扩大)会议于1993年4月26日至27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农作物新品种23个:春小麦新品种4个:陇核1号、陇核2号和陇春8139均系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会宁16号系...
1994(1).
摘要:海峡两岸作物种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侧记1993年9月8~10日,海峡两岸作物种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农业交流协会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承办。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37人,台湾代表18人。本次研讨会主要交流了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和水...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