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4).
摘要: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Y)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使马铃薯减产高达60%。[1]PSTV不仪能通过接触传播,还可经实生种子从亲代传给子代[2][3]。因此,应用带有PSTV的材料做亲本,就会加速其在育种体系内的传播蔓延。1988~1989
1993(4).
摘要:近年来,我们从收集的大量小麦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一批具优异性状的材料用于杂交育种。利用这些材料有的已经育成了新品种,有的虽没选育出新品种但其优异性状
1993(4).
摘要:扬麦15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研究室在扬麦4号×St1472/506组合内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的方法育成的又一突破性小麦新品种。于1993年4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该品种为春性、幼苗直立。株高95cm左右。
1993(4).
摘要:盐稻3号(原名89-32)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3021×665杂交育成的中籼稻新品种。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经过几年试验试种,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米质较
1993(4).
摘要:湘早籼13号(原名怀4077-2)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用2279(IR8/矮火早//珍龙13)作母本,湘早籼3号(IR36/广解九号)作父本杂交,于1988年育成,1993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湘早籼13号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产量高。1988~1992年五年中先后参加南方粮油作物科技联合开发集团(中国水
1993(4).
摘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小麦辐射遗传育种研究组,利用~(60)钴γ射线、快中子、化学诱变剂诱发突变与杂交重组的双重作用原理和方法,近年来育成了多个多抗、稳产、矮秆、综合性状优良,便于育种利用的种质资源和品种,有的已收到育种成
1993(4).
摘要:资滚概述研究报告 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一核心样品:2(1) 辽宁省农作物品种资源工作回顾”·,.···”··一3(24) 从寒地水稻育种实践看骨千亲本的作用····”二1(7) 云南稻种资源的利用·········“·”···”·”·”·”·…1(10) 贵州省稻种资源研究与利用····”····”·~”·……1(15) 特青2号的问世开创水稻育种史的新篇章··,··…2(8) 三个复拉水稻材料的复粒频率及其复芽率·”:2(巧) 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的优异稻种资源信息·”…3(19) 小黑麦基因库的组建····”·····”·······…
1993(4).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小麦大粒种质分级标准、生态区划、基因表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源的归类、遗传特点等方面研究进展。介绍了一批大粒与矮秆,早熟性状相结合的种质。
1993(4).
摘要:1985年以来,发现了8个光钝感全雌性(NG型)苎麻材料,若不砍秆,在荆州(30°24′N)每年可成花3或4次。栽后第1年,所有NG材料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的年份第一花期有极少雄花。第一花期后,如不砍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6~8月砍秆,则新生麻表现雌雄同株。NG型株矮、皮薄、出麻率低,但纤维极细,NG型材料在苎麻育种中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也是研究光周期反应及性型遗传与表达的良好材料。
1993(4).
摘要:我国栽培枇杷起源于四川省境内的大渡河流域,经过自然变异和选择形成了南亚热带品种群和北亚热带品种群共100多个品种,其中2/3是红肉类品种,1/3是白肉类品种。我国现有的枇杷品种都选白天然杂交的实生变异,育种实践证明,通过有性杂交,很有可能获得优质大果丰产品种,本文还论证了枇杷种质资源研究对枇杷品种改良和砧木育种的重要性。
1993(4).
摘要:山西省甜荞75份,硒含量平均值为0.136μg/g,最低值0.014μg/g,最高值0.738μg/g,众数为0.080μg/g:苦荞56份,硒含量平均值为0.254μg/g,最低值0.013uμ/g,最高值0.500μg/g,众数为0.287μg/g。山西荞麦含硒量远高于外省荞麦的含硒量,可能与山西省部分地区土壤的含硒量较高有关。
1993(4).
摘要:我国花生品种丰富,类型齐全,是进行花生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用狮头企、伏花生等优良亲本材料及含有它们血缘关系的材料选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花生品种,促进了花生生产和科研的发展。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花生育种很难有重大突破,今后应注意扩大亲本的基因源。
1993(4).
摘要:单交83玉米杂交种,是湖北省房县农技推广中心主持、杂交育成的半紧凑、半硬粒型的单交种。1992年报湖北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评审,该品种在房县种植累计达20多万亩。该单交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倒伏,抗病力高,产量高。从1990年到1992年
1993(4).
摘要:利用赤霉酸(GA_3)敏感性测定和系谱追踪的方法,测定了246份北方冬小麦品种对赤霉酸的反应。结果为:84份材料为敏感型;152份为不敏感型;10份为弱的不敏感型。鉴定出63份分别含有不同的矮秆基因:Rht_1 Rht_2,Rht_2,Rht_1s,Rht_8 Rht_9和Rht_(10)。但仍有一部分对赤霉酸反应敏感或不敏感的品种,其基因来源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1993(4).
摘要:在8℃、1000lx、8h/d光照和B_9等4种生长调节剂的各自4种浓度处理下保存马铃薯试管苗种质,1年后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异常染色体镜检和形态性状观察,鉴定其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在1年内,低温和生长调节剂的各种处理没有引起试管苗遗传上的变异。
1993(4).
摘要: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育种研究室杂交育成的垦粘一号、垦粘二号于1993年2月同时被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为该省首次确认正式推广的粘玉米品种。垦粘一号(垦糯8911):单交种。出苗至成熟116天左右,生育期间要求≥10℃积温2365℃左右。株高240厘米,穗位高100厘
1993(4).
摘要:对富士等苹果品种进行超低温保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试管苗低温锻炼的适宜时间为35d。试管苗低温锻炼后,移入含2.5%二甲亚砜MS培养基培养4d,可以省略前处理。低温锻炼培养基中BA、蔗糖的适宜浓度分别为5×10~(-7)、3%。在低温锻炼培养基中添加ABA10×10~(-8)或20×10~(-6),试管苗锻炼的适宜温度相应提高到15、20℃。茎尖浸入前处理液处理18h效果最好,筛选出较理想的前处理液和冻结媒液。
1993(4).
摘要:雅玉二号是四川省雅安地区农科所1989年用7922×S37选育而成。1993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它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1.产量高:在四川种植,一般亩产450
1993(4).
摘要:通过对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保存现状的调研,论述了大豆种质长、中、短期保存的基本方案。长期保存采取复份制;中期保存可在东北、黄淮海及南方三个大豆产区各建一个0℃库,形成大区保存和研究中心;以36个单位为基地,分别短期保存本地资源。
1993(4).
摘要:本文研究了温度、种子含水量和包装材料等贮藏因素对蚕豆种子活力的影响及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特别是对种子活力高低与细胞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提高陈旧麦类种子活力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胚培养方法。
1993(4).
摘要:1987~1989年从国外新引进稻种资源510份中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87份,根据育性恢复能力可分为3种类型,有30个恢复系测交F_1结实率在80%以上,已对恢复能力强和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配制三系杂交稻组合,供深入研究与择优利用。
1993(4).
摘要:中国从本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引种意大利小麦,目前已引进500余份,包括硬粒小麦约50份。如1930年从英国人John Percival处购进世界小麦1700多份,其中有意大利品种中农28(原名见表1)、矮立多、南大2419等数十份。1956年自阿尔巴尼亚引进以
1993(4).
摘要:对南斯拉夫提供的439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观察记载,发现普遍表现较好。与我国自交系配组合,育成新玉6号、中南2号、中南3号等6个优良杂交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或即将应用。
1993(4).
摘要:一、机构队伍朝鲜农科院遗传资源研究所是负责朝鲜农业遗传资源研究工作的专业机构,于1970年6月7日建立,现址在平壤东南郊。该所有职工220人,其中研究人员130人,有水稻、玉米、田间作物、豆类、工业作物、叶菜、根菜、瓜菜、小蔬菜、调味作物、饲料作物、
1993(4).
摘要:814-3来源于一天然变异株,1979年田间发现,经过3年在南方加代、北方分离选择,于1981年育成。814-3在北京地区生育期130~135天,为一中晚熟品种。株高3.5米,穗长25厘米,中紧穗型。穗粒重40克,千粒重21克,黑壳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