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
摘要: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持、全国11个单位参加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已于1991年1月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和验收。
1991(2).
摘要:神农架及三峡地区纤维作物种质资源丰富,类型繁多,其中有一批珍贵、稀有资源。苎麻中的优质、抗寒材料,青麻的大粒资源,野生纤维植物的许多种类和串果藤、常春油麻藤等,有的可在生产上开发利用,有的可在作物育种上作为亲本材料,有的可为作物起源研究和植物学研究提供依据。
1991(2).
摘要:对神农架及三峡地区荞麦种质资源的考察结果表明,荞麦在该地区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共搜集荞麦125份,通过研究,初步筛选出可供利用的资源5份。
1991(2).
摘要:1987~1989年,海南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杂粮油料组对海南岛的大薯、毛薯等薯蓣科资源进行了考察,共搜集到种质资源77份,其中大薯资源49份,毛薯资源16份。此外还搜集到少量薯蓣科的山薯、榜薯等。
1991(2).
摘要:通过远缘杂交新育成的粳型高梁稻具有独特的穗形,其一次枝梗以轮生状存在,对扩库十分有利,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新的水稻资源;同时该品系株叶形好,穗大粒多,结实正常,生育期较短,具有高产潜力和生产应用价值。
1991(2).
摘要:作者在玻利维亚特立尼达地区考察并收集到两种野生稻,经种植观察鉴定为阔叶野生稻(O. latifolia Desv)和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W. Griffith)。
1991(2).
摘要:中国芥菜型油菜分春油菜和冬油菜两大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育期因种性不同在70~260天内变异,具天然黄籽、抗早、抗倒、耐瘠、耐寒等优点。种子含油量平均36.62%,以西藏、山西的为高;脂肪酸组成平均含量:棕搁酸3.33%,硬脂酸1.31%,油酸16.72%,亚油酸20.50%,亚麻酸11.91%,花生烯酸10.71%,芥酸35.42%。新疆、内蒙古、山西的品种具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的特点。
1991(2).
摘要:对野生荞麦、栽培甜荞和苦荞等九种不同类型的荞麦花器官进行解剖,比较雌雄蕊、花柱、子房直径、蜜腺的大小,探讨不同类型荞麦花器结构与授粉结实习性之关系。
1991(2).
摘要:对20个省的578份玉米籽粒的α-生育酚的测定结果,加权平均值为9.41mg/kg,含量范围由未检出至40.84mg/kg,≥20mg/kg的份数占4.32%,≤5mg/kg的为23.0%。一些省区间玉米籽粒α-生育酚含量平均值方差分析差异显著。聚类分析可将全国玉米α-生育酚按含量高低分为五大区。玉米不同粒型α-生育酚含量平均值方差分析差异显著。
1991(2).
摘要:对1064份荞麦进行了尼克酸和生育酚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荞麦的尼克酸及生育酚含量较一般谷物为高;在不同种类间,苦荞的尼克酸含量多于甜荞,甜荞的生育酚含量多于苦荞;在不同地区之间,荞麦尼克酸含量北方的为高,生育酚含量青藏及东北的为高。
1991(2).
摘要:用三种小麦穗发芽鉴定方法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整穗砂中发芽法和种子发芽法较好。对158份次地方品种(多为白粒)和111份次育成品种进行的抗穗发芽鉴定表明,地方品种一般抗穗发茅力较强。从262份次白皮品种中鉴定出涪陵须须白麦等6份白皮抗穗发茅品种,可供育种利用。
1991(2).
摘要:皖稻25号(原名E164)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密阳23//IR4412-164-3-6/IR4712-208-1育成。1990年7月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在省内外累计栽培面积160万亩。
1991(2).
摘要:湿害是多雨低洼地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降雨,易导致湿害和赤霉病发生。几年来,通过研究不同品种对土壤渍湿的耐性差异,提出了较为可靠的耐湿性鉴定技术。采用田间双重对照法和用各种形态特征在过湿条件下的相对受害率来综合评价品种的耐湿性能。1980年以后,我们分别在南京、苏州两地对1000余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了耐湿性鉴
1991(2).
摘要:克旱11号春小麦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科所以克73-402为母本,北74-205为父本杂交育成。198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1991(2).
摘要:农鉴1号是一个分蘖性特强的小麦新品系,每亩比一般品种可节省种子10千克左右。该品系的分蘖特性归因于其优越的生理基础,该品系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始蘖期核酸、叶绿素含量、细胞汁液浓度较高;分蘖期体内糖分含量较高,呼吸较弱。
1991(2).
摘要:“七五”期间对已搜集、编目的云南稻种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稻瘟病鉴定4735份,白叶枯病鉴定4092份,抗寒鉴定3000余份,抗旱鉴定3126份。筛选出一批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利用。
1991(2).
摘要:用二甲亚砜作为食用豆直链淀粉的提取剂测得的绿豆、莱豆、豇豆、豌豆和小豆直链淀粉含量比用氢氧化钠糊化法高5.51~8.60%(占样品的百分点),但对稻米、玉米、小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则取得与氢氧化钠法基本一致的结果。实测34份绿豆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7.52%(风干样),变幅为14.82~20.96%。支链淀粉对本方法的干扰小,因此不必配制混合校准曲线。蓝色的直链淀粉—碘配合物显色液很稳定。
1991(2).
摘要:广东外引稻种用于杂交育种始于丁颖教授,其中早年育成的竹印2号,至今仍发挥优良的育种效应,衍生出一批高产、抗性好的品种。50年代开展矮化育种,利用国外矮源育成的矮秆良种,使我国水稻品种产生巨大的变革,水稻工作者对如何利用外引种的优良种质,育成适应本地种植的良种做了大量工作,使国外稻种资源对广东的水稻生产和育种起到重要作用。
1991(2).
摘要:苏联科学院普通遗传学研究所动物遗传研究室主任兼遗传学史部主任扎哈洛夫博士来华访问期间,应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邀请做了学术报告。受报告人的委托和请求,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邵启全研究员根据报告的内容,补充整理成这篇文章,为对文章负责起见,经商定共同署名。
1991(2).
摘要:一、引言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是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产生不同长度的片段;经琼脂糖电泳分离这些不同的片段,印迹转移至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然后用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定DNA克隆(探针)杂
1991(2).
摘要:山西有枣树品种120余个,其中鲜食品种有30余个。本文介绍目前主要鲜食品种的分布,生长结果特性及经济性状,抗逆性和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991(2).
摘要:水稻新品种特青2号、双朝25号均是在广东省农科院黄耀祥研究员主持下选育而成。
1991(2).
摘要:在几年育种实践中选出的和从国外引进的几个抗条锈、叶锈的亲本资源,具有某些突出性状,可作为亲本利用,现介绍如下: 1.87中215 组合为:(730-04/6354C 32)F5/百农3217。偏春性,生长势强,幼苗直立,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2克,株高86厘米,对条锈病免疫(陕西植保所、甘谷试验站鉴定),高抗叶锈(烟台地区农科所鉴定),轻感白粉病。穗长方形,灌浆快,落黄好,籽粒饱满。可作为丰产、抗病亲本资源。
1991(2).
摘要:克旱1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小麦研究所以(克68-88×克68-585-13)为母本,(克T808×克69-513)为父本杂交育成。1989年12月确定为推广品种。
1991(2).
摘要:合86-6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四棱豆属的一种草本攀缘性植物,地上部结荚,地下长块根并生大而多的根瘤固氮,具有菜、粮、油、药、饲料、肥料等多项用途。但翼豆(四棱豆)是短日照植物,原产热带雨林地区,一般认为翼豆在偏温带地区
1991(2).
摘要:龙粳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合交7129/合单76-090选育而成。1990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代号合交7811)。
1991(2).
摘要:1982年出国人员由日本带回5株葡萄自根苗共计3个品种,当年定植在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温室中观察。通过试栽认为其中一个蜜汁品种表现比较好。1984年将该品种绿枝接在山葡萄砧木上进行露地栽培,1985年结果,1989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1991(2).
摘要:甜菊新品种中品一号甜菊是最近引起世界重视的天然糖料之一,叶中含有糖甙,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是高甜度、低热能、味质好,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安全糖源,可代替糖精或部分蔗糖做糖料;还可以制成药剂,用于治疗糖尿病,防治肥胖症、心脏病、小儿虫齿等,是目前最有开发利用前途的新作物。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