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4).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大豆遗传资源花色、茸毛色、叶形和植株高度的地理分布趋势。东北春大豆以白花灰毛占多数,黄河中下游地区白花与紫花,灰毛与棕毛比例相近,长江中下游则紫花棕毛居多数。各地的大豆品种均以椭圆叶和卵圆叶占绝对优势。东北春大豆植株较高大,黄淮地区的大豆植株从中等到高,长江流域夏大豆植株较高,而春豆和秋豆植株矮或较矮。上述性状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
1990(4).
摘要:品种间的地理远缘杂交对拓宽种质的遗传基础、扩大变异范围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山东省引用国内外种质的分析及育成推广品种的系谱分析,概述了国内外种质在山东的表现特点及对山东大豆改良的作用,阐述了大豆育种中的几个问题。
1990(4).
摘要:Zeller(1973)和Mattin(1973)研究表明,苏联小麦品种阿芙乐尔(Avrora)是1B/1R易位系,而含1B/1R的材料在国内外小麦育种上是应用较广泛的抗源之一。由于
1990(4).
摘要:对《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中的1200多份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皮燕麦品种的平均主穗小穗数、主穗粒重和千粒重比裸燕麦品种的高。山西、内蒙的裸燕麦品种具有大穗、大粒、多花多实特点。与国外引进的皮燕麦品种相比,中国皮燕麦品种主穗小穗数和粒数多,但千粒重低。选出20份综合产量性状或某一性状上表现突出的品种。
1990(4).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400多份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高蛋白、高脂肪品种较多,高淀粉品种较少。筛选出一批优质材料。
1990(4).
摘要:对全国441份油菜品种的种子进行蛋白质含量分析,初步明确了我国油菜品种蛋白质含量水平和不同类型品种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之资源。
1990(4).
摘要:引自21个国家的硬粒小麦品种54份,分别种植在哈尔滨、北京、银川和西宁。分析硬粒小麦蛋白质含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小麦蛋白质含量与灌浆期日均气温呈正相关,与生育期、灌浆期天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引自西班牙的D152编号品种在4个生态点上蛋白质含量均高达18%以上,筛选出一些适应性广的高蛋白含量的硬粒小麦品种。
1990(4).
摘要:对14个小麦品种连续3年进行孕穗期耐湿性鉴定,结果表明:1)处理结束后15天左右各品种的叶片衰变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差异;2)主茎绿色叶片的湿害指数分别与主穗结实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湿害指数呈极显著相关;3)品种的耐湿表现主要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支配。因此叶片枯衰程度可以作为简易的鉴定指标。
1990(4).
摘要:1986~1989年我们将已编入《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目录》中的66.3份蚕豆品种和785份豇豆品种进行了耐盐性的鉴定、筛选,初步选出一批耐盐性较好的蚕豆、豇豆品种,可提供育种或生产利用。
1990(4).
摘要:对绿豆种质抗丝核菌根腐病鉴定方法及有关发病因素进行了研究。选用砂培灌根接种法,选择4日龄幼苗、7日龄菌、接菌浓度1.2~2×10~5菌丝段/毫升、25—26℃。对1104份绿豆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未发现抗病品种,中感品种有2份:山西的羊角角,山东的摘绿豆。
1990(4).
摘要:1985~1989年在向日葵开花期对烂盘型菌核病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从490份品种中筛选出抗菌核病材料3份,中抗材料25份。
1990(4).
摘要: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206份江西东乡野生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东乡野生稻抗稻瘟病性差,但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较好,对两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68);抗三种病害的材料有5份。
1990(4).
摘要: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在去年底联合发出植物优异种质资源开拓利用学术讨论会的预备通知后,各地有关科技工作者踊跃寄来论文资
1990(4).
摘要:美国原是一个作物资源贫乏的国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大力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考察、研究和贮存,已为美国的作物改良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美国政府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建立了健全的组织领导和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
1990(4).
摘要:不断拓宽大豆遗传基础,是保持大豆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防止大豆改良计划中育成品种可能出现遗传脆弱性的重要途径。1989年我们对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提供的一批国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寻找其在长江下游大豆育种计划中进行利用的可能性。
1990(4).
摘要:鲁品选1号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于1987年从丰年早生/京糯1号∥IR_(29)姊妹系中,选择优异株系培育出的浓香型糯性高产粳稻。1988年本所农场试种,折合亩产446.7千克;
1990(4).
摘要: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我国70年代发现的珍贵稻种资源。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1986年以农垦58S为不育基因供体,与中粳品种中黎杂交,经多代连续选择,育成粳型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系N5047S。1988
1990(4).
摘要:丰收19号(原品系代号克交74071)系原克山农科所以丰收10号为母本,浑春豆为父本杂交育成。现为我省第三积温带中部平原丘陵区试验用标准品种。1985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1~1983
1990(4).
摘要:哈尔滨小黑豆为黑龙江省农家品种,经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植保所合作多年接种鉴定,高抗孢囊线虫病(3号小种)。1984年以来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所、合江所对哈尔滨小黑豆分别接种霜霉病、灰斑病病菌,鉴定结果为高抗霜霉病,抗灰斑病。
1990(4).
摘要:克杂13号高粱杂交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18A×克恢42号杂交育成。1985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幼苗耐低温,生长势强。株高210—220厘米,抗黑穗病,耐蚜虫。中紧
1990(4).
摘要:秦豆5号原名So-3-4,系陕西省农垦科技教育中心从SRF307P中的早熟变异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1985年在本中心进行品比试验,亩产218.5千克,比对照兖黄1号增
1990(4).
摘要:中品六号(6179)夏谷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于1975年以竹矮为母本,8095-2[组合为(北郊十二×六十日)×(磨里×红根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幼苗叶鞘绿色,有少量分蘖,秆强,很
1990(4).
摘要:资源概述研究报告我国小麦的大粒资源及大粒源的初步分析······……1(0小麦品种资源研究的回顾与今后设想····4·······……l(时生物技术在麦类品种资源研究上的应用····一……1(工2)冬小麦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可能性研究···········一2(3)从欧柔和欧柔白看优异种质的重要作用·········……3,(工2)冬小麦阿芙乐尔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4(1约中国栽培大麦品种资源及其特点····,······,·····……3(的我国皮裸燕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4(…
1990(4).
摘要:种族划分是玉米确切的分类方法,本文介绍了玉米种族的名称,玉米从按类型分类到种族分类的历史,两种分类方法的比较,以及种族鉴别的依据,探索了我国玉米的种族,初步鉴别出5个种族和4个待探索的“种族”。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