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
摘要:我国大豆遗传资源以直立和半直立型品种为主,有限性结荚习性品种约占一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豆蔓生、半蔓生品种多于其它地区。北方春大豆以无限性品种占多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限性品种占绝对优势,黄淮地区有限性品种约占二分之一。
1990(2).
摘要:1987年测定208份材料的产量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其中42份材料的湿面筋含量分析品质性状与8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蛋白质含量与株粒重、千粒重、穗长;沉降值与株穗数、株粒重;湿面筋含量与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抽穗期与产量性状和沉降值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湿面筋含量无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及沉降值有负向变化趋势,与穗长、单株粒重、湿面筋无相关。
1990(2).
摘要: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国内外不同地区来源的620个栽培糜黍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研究了各种酶谱类型的地理分布,比较了栽培种与野糜子的酶谱表型,以此来论证糜黍的起源和演变。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表型可作为研究糜黍品种间亲缘关系、起源和演变的一个生化指标。
1990(2).
摘要:收集99份不结球白菜品种为父本,与2个Ogura胞质不结球白菜不育系测交,结果有14.6%的测交F_1仅表现轻微黄化。试验发现一些品种对Oguar胞质的黄化敏感性较弱,其中绝大部分为青梗品种。还通过数量遗传学模型计算了黄化现象的遗传效应。分析认为对改良Ogura胞质不结球白菜不育材料的研究仍有实际价值。
1990(2).
摘要:山东省玉米种质资源以中秆、中熟、粒黄色、硬粒型资源为主。多抗和高光效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品种间杂交种和以品种为基础材料选育推广的自交系间杂交种,曾对我省玉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选育二环系组配单交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选择方法。利用国外资源丰富现有种质的遗传基础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进一步研究利用玉米种质资源提出一些建议。
1990(2).
摘要:茶(Thea sinesis)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寿命短,不能象“常规”种子(Orthodox seed)那样进行干燥,保存时需维持一定的水分,低温-4℃也会使种子丧失活力。传统的保存方法采用
1990(2).
摘要:属于C_4植物的玉米因其高产性能在世界上迅速扩展,尤其是杂交种问世后发展更为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饲料作物。但因玉米的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人和单胃动物如猪、鸡等在体内不能形成这类氨基酸,主食玉米对生长发育不利。奥派克(Opaque-2)玉米的发现和利用弥补了这一缺陷,但具有不透明软质胚乳的奥派克玉米,不但产量略低于普通玉米,且带有以下
1990(2).
摘要: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和有关资料综述了我国部分优异玉米资源,如高油高蛋白、抗病虫、抗逆、多穗、大粒、理想株型、高配合力等资源。这些优异资源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1990(2).
摘要: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在我国作为一种栽培作物,仅有80余年历史。我国目前所保存的甜菜遗传资源,最早是在本世纪初从德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引进,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引进的。经过在我国不同生态地区的试种,已有10%左右用作育种基础材料,并选育出一批新品种。50年代,已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有K.Bus.P、P1537、K.Bus.
1990(2).
摘要:肥蚕菜是四川省剑阁县农业科技人员新近选育成的一种养蚕、喂畜、蔬菜兼用的高价值经济作物。由于肥蚕菜产量高、品质好、用途广,加之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著,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肥蚕菜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0—150厘米,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2—2.5万千克,高者达3万千克以上。种植—亩肥蚕
1990(2).
摘要:对山东省379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表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类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筛选出高脂肪(53.0%以上)材料6份,高蛋白质(33.0%以上)材料8份。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分析表明,普通型花生品种品质优于其他类型,其中油酸/亚油酸比值均在1.6以上,个别的达2.0以上,17种氨基酸中有12种以普通型品种含量最高,对今后花生品种的品质改良提出了初步设思。
1990(2).
摘要:将7个燕麦品种(裸燕麦6个,皮燕麦1个)在5个不同的生态区种植,分析其籽粒蛋白质、脂肪、维生素PP、B_1、B_2、E、C和12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为选择优质医用燕麦品种和良好的燕麦生产基地提供了依据。
1990(2).
摘要: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现有方法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使用国产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测定作物籽粒中植酸的新方法。对七种作物6次重复测定的结果表明,变异系数范围为0.60—1.82%,加标准样品后的回收率均在94%以上。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应用新方法测定,各种作物中的植酸含量不同,玉米中含量最少(6.82mg/g),大豆中含量最多(18.85mg/g)。
1990(2).
摘要:攀80012—1-1小麦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农科所1980年以普通小麦西昌中阿与东方小麦阿富汗杂交第三代单株作母本,普通小麦39491作父本杂交,于1986年育成。该品种为春性,株高110厘米左右,分蘖力较弱,穗纺锤形白壳长芒。主要特点是籽粒特大,在攀枝花几年栽培观察,其千粒
1990(2).
摘要:本研究对黄淮麦区8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抗赤霉病评估。由结果看出某些品种有较好的抗性,并发现小麦抗赤霉病机制极为复杂。提出了今后该区小麦品种选育和布局的建议及进一步研究品种抗赤霉病机制的必要性。
1990(2).
摘要:7464-87-1-2-2该品系是甘肃省天水地区农科所甘谷试验站于1974年以67-13-88[65-5356B×(阿勃×老芒麦F_5]为母本,高加索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半冬性,千粒重40克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在历年试验和大面积试种中从未发生过倒伏现象,对条锈和秆锈免疫,较抗红、黄矮病,不抗叶锈和白粉病。三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513.75千克,比对照天选15号三年平均亩产高33.68
1990(2).
摘要:近10年来从国外引进牧草饲料作物品种资源3115份,其中禾本科2280份,豆科727份,丰富了我国牧草品种资源,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有13个国外引进品种在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一批材料在我国牧草育种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结了各地引种试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深了对牧草引种规律的认识。
1990(2).
摘要:凯科粘(原代号78—26)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科所1978年3月在海南岛用庚湘系选×(珍四矮1号×意大利)BF5株系杂交,经连续8代选育而成的中籼优质高产新品种。凯科粘经多年试验证明产量高而稳,一般亩产450千克左右,最高亩产超过500千克。
1990(2).
摘要:台湾省农业试验所是台湾研究农作物品种资源的中心,研究范围包括水稻、杂粮、果树、蔬菜、花卉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的搜集、调查、保存和研究利用等。台湾岛上的农作物资源比较贫乏,许多作物自古依赖大陆移民带入。为了充实农作物品种资源,不断开发新兴作物和作物新品种,常由“农委会”有组织地进行国际性品
1990(2).
摘要:云南是我国核桃主产区之一,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据记载,至少在300多年前云南已采用嫁接技术繁殖核桃。云南的核桃品种据漾濞核桃研究站经过20多年调查、引种和栽培试验,认为核桃进行实生繁殖其后代变异大,特别是云南由于有种壳坚硬、出仁率低、称之为铁核桃树的大量分布,对种壳很薄、出仁率高、品质优良的泡核桃品种实生后代的变异影响极为明显,故不能形成品
1990(2).
摘要:本文介绍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通过的几个优良品种。临蚕2号蚕豆(原系号8134—1—1)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于1981年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的国外品种法娃长荚中系统选育而成。1987—1988年参加全省蚕豆区试,在23点次试验中,平均折合亩产291.2千克,比对照增产11.2%。1987—1988年在省内进行生
1990(2).
摘要:新陆早3号系新疆生产兵团农七师农科所经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1985—1987年在北疆棉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较对照新陆早1号增产9.4%,居首位。大样纺纱鉴定:品质指标2650分,棉结杂质48粒/克(对照种分别为2390分和87粒/克)。综合评价:棉纱质量好,棉结
1990(2).
摘要:近年来,大豆灰斑病在我国的许多省份均有发生,尤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使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十几年来,我们利用优良抗源先后育成几个抗灰斑病的大豆新品种。现将五个高抗灰斑病综合性状较好的抗源介绍如下。合交68—231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从杂交后代中选出。经两年重复接种鉴定,叶部发病1级,灰斑粒率在5%以下,属高抗灰斑病品种。利用该抗源作亲本选育出合丰30号抗病新品种。
1990(2).
摘要:马尔斯(Mars)是波兰育成的一个著名巨根型饲料甜菜品种。它具有丰产、优质、适应性强、适口性好、易消化等特点,是猪、兔、禽、奶牛秋冬春三季最理想的多汁饲料。适于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山地推广种植。该品种一般单株块根重5—6千克,高者
1990(2).
摘要:我所与福建省龙岩地区农业学校共同培育的甘薯品种大南伏、龙岩7-3、龙岩8-6等,经加工连城地瓜干、薯脯、蜜饯等系列甘薯食品,产品颜色鲜红,韧性适中,味道鲜美。以上品种已成为加工甘薯食品的专用品种,加工成薯脯食品后经分析化验表明: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维生素与氨基酸(见表1)。大南伏(25-4) 1964年以南瑞苕与地下伏杂交育成。大南伏品种1982年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展出,并列为优质代表种。
1990(2).
摘要:优质米水稻品种幸实1982年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日本引入,经8年试种鉴定,一般亩产400—500千克,高的达600千克以上。大面积试验表明,该品种在京、津、冀、鲁、豫一带均可种植。江西等省大量引种作早粳试种也获成功。1987年和1989年分别被天津市和北京市作物品种审定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