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1).
摘要:我国是举世公认原产作物最丰富的资源大国。经过50年代和近年来两次大规模的征集,现已拥有35万份(含重复)各种作物的种质资源,成为世界上拥有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有相当数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
1989(1).
摘要:本文选用北部冬麦区各个生产阶段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48个。对13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今后北部冬麦区育种应注意稳定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并力求提高千粒重、降低株高。对抗病、品质、早熟等特性也不可忽视。
1989(1).
摘要:普通野生稻花培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与材料有很大关系;植株性状较接近栽培稻性状的分化率高;在孕穗前施用复合肥或氮肥的分化率也有明显的提高;接种前稻穗在B—10℃低温预处理8—12天,可提高绿苗分化率1—2倍;愈伤组织诱导以N6培养基为基础,改用MS培养基的有机物,将氨基酸提高到4mg/1,添加6—BA0.5mg/1,丙氨酸2mg/1,诱导率和分化率都高。分化培养基是以MS为基础,把氨基酸和铁盐提高1倍时,绿苗分化率有明显提高。转移到分化培养基的时间应在肉眼见到愈伤组织一周内为好。
1989(1).
摘要:食荚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 var. chinensis和长豇豆Vigna unguiculata ssp. sesquipedalis(L) Verdc。分布广,是较为重要的蔬菜。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将它们分为若干类型;根据嫩荚的形状和颜色把菜豆分为6个品种群,即花荚群、圆棍荚群、肉豆荚群、扁条美群、黄荚群、紫荚群。长豇豆也可分为6个品种群,即绿荚群、浅绿荚群、绿白荚群、紫荚群、花荚群、盘曲条荚群。介绍了菜豆和长豇豆的利用情况。
1989(1).
摘要:本文分析了50年代以来山东省主要育成甘薯品种的系谱。指出若干骨干亲本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在甘薯杂交育种中的成效和作用,并提出了优化亲本组配和扩大亲本利用问题。
1989(1).
摘要:我国有薯蓣属植物80余种,其中有17种1亚种2变种含有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国内外需求量很大。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6种含薯蓣皂甙元较高的薯蓣属种质资源。
1989(1).
摘要:1983—1987年以不同类型的6个大麦品种,在全国19个点就不同生态环境对大麦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989(1).
摘要:从连续六年对5516份冬小麦品种筛选结果看出抗冻性强的品种地区分布状况。中国有较多的抗冻性强的品种,其中多数分布在北方冬麦区的河北、山西、陕西、吉林、辽宁、甘肃等省(区)。国外抗冻性强的品种来源于苏联和美国的较多。结果表明品种的抗冻性与原产地自然低温条件的一致性。
1989(1).
摘要:玉米小斑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我国、菲律宾等地就已发现T型雄性不育细胞质严重感染玉米小斑病的现象。1970年美国由于大面积种植T胞质杂交种终于导致玉米小斑病大
1989(1).
摘要:摩德哥(Mudgo,以下简称M稻种)和台中1号(TN1,以下简称T稻种)是褐稻虱生物型测定和水稻抗褐稻虱性能鉴定的常用标准品种。前者对褐稻虱具高抗性;后者对褐稻虱具高感性。但两者的抗(感)虫性的极限究竟如何?目前尚未见有资料介绍。
1989(1).
摘要:983—1986年对吉林、辽宁两省保存的大豆品种资源进行抗病鉴定。957个品种的抗病毒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在1781个品种抗灰斑病鉴定中,免疫的81个,占4.5%;1330个品种抗霜霉病鉴定中,免疫的143个,占10.8%。没有对三病同时免疫的。兼免疫灰斑和霜霉病品种7个,占0.5%。农家种灌水铁荚青表现抗病毒病、高抗灰斑病、免疫霜霉病,可做多抗性抗源供抗病育种利用。
1989(1).
摘要:1957年美国Brim发现引自中国的Peking(北京)等黑豆抗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用作抗源。到1967年先后育成Pickett、Dyer等抗1、3号生理小种的抗线大豆品种。1960年日本从美国引去Peking抗源,于70年代末育成抗1、3号小种
1989(1).
摘要:1986、1987年,连续两年对本县引入的15个西德啤酒大麦品种进行试验鉴定,以解决本地区日益发展的啤酒工业与原料品种匮乏的矛盾。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1989(1).
摘要:小麦赤霉病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它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我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进行了合作研究,采用了“穿梭育种”的育种策略。现将引入的部分抗源利用情况简
1989(1).
摘要:湖南省蔬菜栽培历史悠久,从长沙出土的二号汉墓中保存的蔬菜种籽可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长沙的蔬菜栽培已具有一定规模。到目前为止,全省共调查品种1469份(以填写了调查表的为准,包括部分重复品种),按植物学分类,属23科89种
1989(1).
摘要: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新近育成了两个高产抗病青贮青饲玉米群体——饲用群体和广黄群体。两群体皆为“六五”国家玉米育种攻关科研成果。幼苗长势强,植株高大粗壮,株高约3米,茎粗2.7厘米,抗病抗倒,绿色体产量
1989(1).
摘要:河北省栽培桑可分叶用、条叶兼用、果用、杈用和材用五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其中几种优良桑树品种。(一)叶用桑叶大,专以叶饲蚕。具有丰产优质的特点。1.井陉葫芦桑原产井陉县,现省内广泛栽植。该品种枝条直立、粗长、匀称。叶
1989(1).
摘要:浙江是我国枇杷的主要产地之一,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余杭和黄岩二县较早地实行嫁接育苗,经过广大果农长期选种,逐渐形成了地方品种群。余杭的枇杷品种据曾勉(1937年)、章恢志(1949年)、刘权(1962年)等人调查,共有18个品种,即头早、二早,六分种、大种、平头五儿、尖头五儿、尖头
1989(1).
摘要:浙85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铯-137辐射(浙辐802/水源290)F_1代种子,经连续6代选育,于1985年育成的早籼新品系。三年来,经全省联合品比、省区域试验及多点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逆
1989(1).
摘要:衡麦一号是河北省衡水农科所于1976年从衡水723中单株选系育成。冬性,分蘖力强。秆矮,抗倒伏,株高80厘米左右,白壳白粒,千粒重40克左右,粒重稳定。根系发达,耐旱性好,抗寒性好,耐条锈病,轻感叶锈病和白粉病。灌浆快,落黄好。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