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1).
摘要:作者于1982—1984年先后对贵州省主产荞麦的威宁、赫章、纳雍、毕节、大方、黔西、织金、金沙、水城、盘县、六枝、晴隆、关岭、镇宁、安顺、普安、贵阳、遵义、花溪的近百个生态点进行了考察。上述各地均有野生荞麦分布,唯各地叫法不一,分别称之为苦荞头、野养兰、万年荞、红三七、野荞麦等。现根据习惯及野荞的生长习性、主要植物学特征分述如下。
1988(1).
摘要:优质水稻品种幸实(本刊1985年第4期有专文介绍)不久前通过鉴定。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主持的鉴定会,于1987年
1988(1).
摘要:在鄂西神农架海拔2000—2900米的林海之中,自然生长着一种多年生野菊花,全株具有浓郁甜香味,这是武汉植物研究所在神农架北坡发现的一种珍稀新型香料植物,故名为神农香菊。继武汉植物研究所发现之
1988(1).
摘要:本文讨论了野生大豆的分类地位及其重要意义,在大豆属中一年生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最高,与栽培大豆杂交结实正常,为野生大豆的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当前栽培大豆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育种应用的种质资源贫乏,难以有较大的突破,而野生大豆的利用,给育种增加了新的活力,已创造出一批有用的新资源。
1988(1).
摘要:研究了分别带有抗病基因Xa-1至Xa-11的抗源品种对我国3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抗病基因的Xa-2、xa-8、xa-9、Xa-7、Xa-10、Xa-11对供试菌株均表现高感;Xa-4、x1-5、Xa-6表现抗病;带有Xa-1,的kogyoku和带有Xa-3的品种Wase Aikoku3虽表现抗病,但似乎并不是抗病基因Xa-1和Xa-3的作用。一般地说,籼亚种抗病品种多为全生育期抗病性,粳亚种抗病品种均为成株期抗病性,而爪哇亚种抗病品种多为成株期抗病品种,但也有全生育期抗病性品种。这种抗性表现时期的差异似乎与普通栽培稻种的分化有一定联系。
1988(1).
摘要:明确含已知抗条锈基因(Yr)的小麦品种和当前的重要抗源与我国条锈菌小种的关系,对抗锈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报道具有全期(幼苗和成株)抗性的抗条锈基因共有10个位点(Yr1—Yr10)、13个抗病基因。1986年冬,我们用已掌握的含已
1988(1).
摘要:阜210(原系号阜77—210)是阜阳地区农科所1977年用阜74—5与丰薯一号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安徽省多年试验、示范,高产稳产,一般春薯亩产3000千克左右;夏薯亩产2000千克左右,比徐薯18增产10%上下,
1988(1).
摘要: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共鉴定了731份高粱外引资源材料对丝黑穗病的抗性。从中筛选出免疫材辩340份,免疫、农艺性状好的材料20份,免疫、千粒重高的大粒材料20份,高抗丝黑穗病、矮秆的材料20份。试验表明,对丝黑穗病免疫、农艺性状好的材料主要来自印度,这些材料可以直接用于育种工作。
1988(1).
摘要:1984—1986年,用黑龙江省5个主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805份水稻品种(系)进行分测鉴定,明确了抗性谱。据分测及成株期鉴定结果,春红、芜科1号、竹珍、沪83-37等9个籼稻品种;龙城12、中作36、校80-品29、光阳8号等14个粳稻品种;陆稻合陆7519-3-1与糯稻姬糯,定为抵抗该省主要小种的抗性材料,合单83-079,合陆7519-3-2等19个品系可提供直接利用。
1988(1).
摘要:通过对1985年陕西省不同生态类型的150个谷子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化验结果的分析,初步摸清了陕西省,谷子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及在不同地域的分布规律。通过不同供水量处理的谷子粗蛋白化验结果的分析。说明陕北黄土高原谷子蛋白质含量高的原因。
1988(1).
摘要:西宁种质库,是主要利用高原地区冷凉干燥的自然条件贮存种质的中期库。三年观测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库内年平均温度8.8℃,相对湿度68.6%。用理论公式推算,该库种子发芽率降至50%时的开放贮藏年限,耐藏性强的作物为25年以上,耐藏性差的作物为6年以上。为使该库对耐藏性差的作物种子也能作中、长期贮藏,根据贮藏试验初步结果,提出采用铝盒密封包装,选择温度较低的阴面库存放,并控制入库种子含水量不超过8%,预计贮藏年限可达15年以上;如再辅之以冷冻降温,保持库内温度在0—-5℃,入库种子含水量在5—7%,则预计贮藏年限可达56年以上。
1988(1).
摘要:采用常规发芽法测定了7个大麦品种在乳熟、黄熟和完熟时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研究种子成熟度对发芽力和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收获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则随种子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发芽势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活力指数相关程度不密切。
1988(1).
摘要: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耕地面积仅占15%左右,农作物遗传资源贫乏。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作物遗传资源工作颇为重视,在作物起源中心的考察、近缘野生种的评价与利用、农家品种的收集与保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日本作物品种改良事业的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及土地利用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8(1).
摘要:1982年,在一个混杂食用型品种的自交三代株系中,发现一株花粉粒和雌蕊柱头均为银白色的特殊类型突变体,为保持这一特性,进行了自交。1983年选株姊妹交,又经
1988(1).
摘要:我国向日葵育种研究工作开展较晚,种质资源较贫乏,尤其是抗性材料更少。据报道,欧美一些国家向日葵抗性育种发展较快。美国、南斯拉夫、法国等国的多数杂交种都抗霜霉病。目前国外还找到了锈病、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葵螟和列当等的抗源,有的还研究了抗性的遗传机制。有些国
1988(1).
摘要: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重要途径。特别对一些发生范围广、流行速度快,用药剂还难以防治的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显得更为有效。开展作物种质资源对一些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
1988(1).
摘要:目前全世界收集和保存的珍珠粟材料有14300多份。我国已通过各种渠道引入了数百个品种及杂交种。巨丰珍珠粟则是农民群众从引入品种中经数年试种选出的较突出的一个。其来源,一说是引自墨西哥,一说是1975年左右在河南西平县一带已有种植,究
1988(1).
摘要:本刊名特优稀资源栏内介绍的各类作物,除部分为各地名特产或已经有关省、市、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以外,有些则是有一定特点的种质资源,可供科研、育种选用。读者在引种时,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对其作全面了解并先行试种,以确保成功。本栏欢迎投稿,欢迎提出批评建议。
1988(1).
摘要:79668F_3-2系用普通小麦山前麦作母本,长穗偃麦草作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主要特点是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据1986年品质分析结果,该品系为甘肃省6个最好的品种(系)之一。其中有4项指标如籽粒粗蛋白含量(17.12%)、赖氨
1988(1).
摘要:会宁14号是会宁县农科所采用杂交育种培育成的,这个品种具有出苗齐、抗旱、耐瘠、丰产性好、适应性强、高抗锈病等优点。经连续6年在甘肃省会宁县、宁夏西吉县等
1988(1).
摘要: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is ssp.chinensis)江苏省俗称青菜,是当地人们喜食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现将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栽培的南京瓢儿菜介绍如下。瓢儿菜为南京的地方名优品种,其主要
1988(1).
摘要:1984—1986年先后对700多份向日葵品种进行褐斑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抗性相对稳定。免疫的油用型品种有13份,食用型品种有4份。高抗(病指1—10%)油用型品种有25份,食用型品种有6份。中抗(病指11—30%)油用型品种有12份,食用型品种有8份。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