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4).
摘要:麦类赤霉病[Gibberella zeae(Schw)Fetch]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常常发生流行,成为该地区小麦生产发展的一个严重限制因素,往往引起产量损失1—2成,大流行年甚至高达4—5成。并且病麦含有毒素,人畜食后严重影响健康。研究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寻找可作为抗赤霉病育种的抗源,曾经受到广泛的重
1984(4).
摘要: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也是稻作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物质基础。因此,野生稻资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广泛搜集野生稻资源,广西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室于1978—1980年组织全区协作组,在广西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野生稻普查考察、搜集,之后三年又进行了补充考察和搜集。并开展了省外、国外野生稻资源的征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野生稻资源的研究,
1984(4).
摘要: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并资助,经农牧渔业部邀请,原美国佐治亚州区域试验站站长兰福德(W.R.Langford)博士于1984年8月30日来京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受委托,于9月3日至9月14日举办了全国作物品种资源培训班。
1984(4).
摘要:1981年,考察队以泽当(乃东)镇为中心,先后考察了隆子、错那、穷结、措美、桑日、曲松、加查、朗县等九个县。共搜集蔬菜资源46份,压制野生蔬菜标本22份,葱属标本4份,蕈类标本94份及其它标本74份。
1984(4).
摘要:我国现代化的作物品种资源长期贮藏库——中国作物遗传资源长期贮藏中心,于今年8月15日在北京西郊学院南路施工现场举行隆重奠基典礼。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卢良恕以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农业科学部主任阿普博士等参加了奠基典礼。
1984(4).
摘要:1982年对西藏昌都地区的水稻资源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察隅、波密、左贡、芒康4县及拉萨地区的林芝县共14个公社36个生产队。共地理位置为东经94°30′—98°40′,北纬28°20′ˉ30°10′之间。仅察隅县有水稻种植,其种植海拔高度为1,450—2,240米。过去,芒康县盐井区加达公社(海拔2,350米)、左贡县扎玉区拉乌公社果园(海拔2,600米)都曾种过水稻,后因水源困难未再种植。
1984(4).
摘要:我国珍贵小麦资源中国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54年美国的西尔斯(E.R.Sears)用中国春创造出一整套非整倍体材料以后,对小麦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五十年代初,鲍文奎和严育瑞曾用中国春及其他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选育出不少耐寒、耐旱、抗逆性强的小黑麦品种。中国春虽然在育种工作上和遗传学上被广泛利用并受到
1984(4).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近代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以及其它种稻技术的改进,世界水稻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我国在五十年代中后期最先育成矮脚南特、广场矮和珍珠矮等第一批矮秆良种,使水稻单产由四、五百斤提高到六、七百斤,这一成就主要是成功地利用矮子占等遗传资源而获得的。七十年代我国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原理,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并大面积推广种植优势强的籼型杂交稻组合,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这是成功地利用广
1984(4).
摘要: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是重要的禾谷类作物病毒病害之一。对于该病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抗病品种。为了寻找抗病品种及抗源,我们于1980—1983年进行了玉米品种资源抗玉米矮花叶病的鉴定。四年来的鉴定结果如下:
1984(4).
摘要:高粱是干旱半干旱地带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对高粱营养价值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粱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种子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多酚类物质,即人们常说的丹宁,它主要存在于种皮上。含丹宁高的高粱虽有抗御鸟类侵害、抗霉、抗某些疾病的能力及对气候适
1984(4).
摘要:奉罐2号是一个优良的制罐头用桃品种,通过杂交育成,其亲本为罐5和连黄。双亲特点是:基因型丰富;黄肉,粘核,不溶质,大果型,红色素少等,能向有利于加工品种的方向演变。奉罐2号的主要性状:树势强健抗逆性好。树冠半开张,复花芽容易形成,据5年生树上调查,中长果枝占总数的58.2%,徙长枝仅占1—1.5%,长果枝有花芽数占总芽数的80%,其
1984(4).
摘要:从五十年代起,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把空调技术应用到种质保存方面,采用低温、干燥、密封技术贮存种质,大大延长了种质的寿命,减少了种子因更新、繁殖而引起的种质变异。近年来,我国的种子贮存事业发展也很快。北京、河北、湖北、广西等省(市、区)先后兴
1984(4).
摘要:六、逐步回归分析的计算程序本节介绍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虽然同上节介绍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一样,都是用来研究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多元回归分析由于是综合地分析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说明不了每个自变量对因
1984(4).
摘要:1984年第1期(总第7期)1984年第3期(总第9期)当前我国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简况···············……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一我国黍视品种资源的研究·······················……我国不同生态型茶树品种资源研究···········……小豆资源研究初报·················……’“’‘.“’‘””’‘甘薯属13个野生种的染色体数··················……稻种资源种质保存浅议······……”’“””…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