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1).
摘要:授奖年份授奖项目授奖级别1980年《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的整理与编写一等1980年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与许究一等1980年国外农作物引种研究一二等1981年云南省稻种资源考察一等1981年《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上、下开)一等1981年《全国棉花品种资源目录》《中国棉花志》一等1981年广西野生稻资源考察与搜集一等1981年全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搜集一等1981年黄桃品种的引入、推广及其经济效益一等1982年全国野生稽资源的普查考察与搜集一等1982年云南省麦类品种资源考察与搜集一等1982年山东苹果砧术资源研究一等1982年我国北方冬…
1983(1).
摘要:我国玉米的种质资源工作,自1969年春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补充征集、重点考察、种质贮藏、特性鉴定、生理研究等方面获得了初步成果。本文将近年来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部分工作概述如下。
1983(1).
摘要:一、地方品种的整理和研究我院前身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五十年代初期,对苏(包括上海市10县)、浙、皖三省的小麦地方品种进行了广泛的征集、整理和研究。南京农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协作,于五十年代中期向全国各地征集了总共五千多份小麦地方品种,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研究。六十年代中期,原小麦品种研
1983(1).
摘要:为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广西野生稻资源,1978—1980年组织了188个单位对广西85个县、市进行了野生稻普查,包括全区85个县、市,820个公社,3,671个大队,发现广西有两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现综述如下:
1983(1).
摘要:大豆是广西的主要豆类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在200万亩左右。由于各地自然、耕作条件和利用要求不同,每个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品种,现对本区大豆品种的地理分布分析如下:
1983(1).
摘要:1982年8月17日至20日在徐州召开了《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编审会议,有14位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关于甘薯品种资源编目初稿及征集、整理、保存(包括茎尖培养)、利用、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了研究成果资料27份。南京农学院刘大均副院长作了“遗传资源与作物育种”学术报告,江苏省农
1983(1).
摘要:小豆具有喜温、喜湿、耐阴性强、生育期较短等特点,既是春、夏播间作套种和抗灾补种的理想作物,又是种地养地的好茬口,在河北省一般亩产150~200斤,最高300斤以上。营养丰富,一般含蛋白质20%,脂肪0.5%,淀粉40%左右。不但能调剂人民生活,还可药用,具有行血补血、利尿、解毒、消肿等
1983(1).
摘要:稗子(Echinockloa cuisgallill)具有耐涝、抗旱、耐盐以及适口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其营养价值亦高,粗蛋白质含量7.74%,粗脂肪含量8.10%,种子淀粉含量45—52%,磨粉可当主食,也可酿酒制麦芽糖以及用作家畜的精料。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和制纤维板用,稗草可作绿肥及饲料。通常7—8月间割取鲜草、切碎喂马、牛、羊
1983(1).
摘要:菜豆种子类型的丰富多采,在蔬菜种子中居于首位。虽然有些品种间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不大,或某些性状常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一些变异,但菜豆种子的性状仍然是进行菜豆分类研究的重要依据
1983(1).
摘要:1973年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曾在海南岛坝王岭林区的白晶林场,发现胸高直径1.94米的老野生荔枝树。1982年6月在当地林业部门支持下,又发现该林区的金鼓岭约有700亩成片野生荔枝原始林,这对于荔枝原产我国提供了可靠证据。白晶林场最老的一株野生荔枝树,胸高周径7.5米。野生荔枝果实有大有小,形
1983(1).
摘要: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红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油质好、产量高、用途广、抗逆力强(抗寒、耐旱、耐盐碱能力较强)、栽培管理简便等特点,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兴油料作物。
1983(1).
摘要:小斑病是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继1966、1967年连续大发生后,小斑病在我省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为害。一般中等发生年,感病品种减产两成左右。实践证明,采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经济有效的。为了加快抗病育种的步伐,我们对有关玉米品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鉴定技术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
1983(1).
摘要: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82年12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农作物品种资源抗旱研究讨论会。会议以交流“三北”地区抗旱鉴定工作为主,并商讨了农作物品种资源抗旱鉴定的方法和指标,以及抗旱鉴定协作内容和方式。会议认为,根据国内测试手段现状,比较可行的生理生化指标是:①用电导法测定细胞膜
1983(1).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国外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利用十分重视。很多发达国家及国际农业研究中心都设立相应机构,这是现代遗传资源、育种工作的显著特点。我国国外引种工作,作为一项科研内容并有目的地开展,仅是七十年代的事。
1983(1).
摘要:明代黄省曾在十六世纪上半叶完成的《稻品》,是我国第一部水稻品种资源的专著。黄省曾,字勉之,江苏吴县人,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的举人,早年曾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学,后又向李梦阳学诗;毕生博览群书,通达古今,著有《五岳山人集》等,留有多种农学著作。编撰的《稻品》以及《蚕经》、《鱼经》、《艺菊书》,合称
1983(1).
摘要:二、油料作物: 大豆:我国是大豆的初生起源中心,野生大豆遍布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北部,都发现有野生大豆。野生大豆适应性极强,具有抗病、抗虫、耐涝、耐瘠、耐盐等特性,表现出顽强的生活力,这对大豆育种和起源演变研究有很大的价值。截止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