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执法领域罚没物品拍卖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基于拍卖 2 批罚没种子案例的综合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北京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罚没物品是国有资产,应当依法处置,产生收入必须上缴国库。《民法典》和多部法律法规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拍卖方式给予肯定。“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原则,采用拍卖方式处置罚没物品,有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处置价值最大化,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首都农业执法领域首次拍卖罚没物品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以依法罚没的假种子为处置对象,明确了农业执法领域罚没物品拍卖处置的法律依据,理顺了拍卖处置审批权限和程序,并在拍卖机构选择、规定竞买人资质及责任和义务、防范种子违规流入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供执法同行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朱振营,徐 帆,孙向华,王 菲.农业执法领域罚没物品拍卖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基于拍卖 2 批罚没种子案例的综合分析.中国种业,2025(4):34-3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31
  • 下载次数: 52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1-23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1-23
  • 录用日期:2025-02-11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