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下产量提升优势品种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1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3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4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5河南省夏玉米密植高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基金项目:

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4111111200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ZDRW202004)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是当前玉米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滴灌水肥调控等技术综合施策大幅度提高产量潜力。在新的管理技术下对玉米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耐密性要求,实现密植增产。2023 年分别于河南省漯河市、商丘市、鹤壁市和安阳市 4 个试验点选用 36 个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开展联网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和农户种植技术两个模式下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 4 个试验点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相比农户种植技术,亩穗数显著提升 59.92%,单产显著提高 55.97%,不同品种产量提升幅度具有差异,品种的最高产量提升幅度最高为123.67%,产量达到 1047.35kg/667m2。品种熟期与增产幅度无显著关系。品种穗粒重与增产幅度极显著负相关,在新技术模式下,中穗型品种具有更高的单产提升幅度,但更高单产水平需要更高的单穗粒重。今后选育适应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的新品种需要在单穗粒重上作出权衡。以上结果为推广应用新型高产技术,筛选适宜品种和今后品种选育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刘 奕,闫振华,鲁镇胜,杨鹏辉,郭 栋,明 博,高 尚,谢瑞芝,王克如,李少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下产量提升优势品种分析.中国种业,2025(3):64-68,7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13
  • 下载次数: 49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1-10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1-22
  • 录用日期:2025-01-22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