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安豆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基金项目:

贵州省动植物育种专项(黔农育专字[2018]007号)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大豆品种安豆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度、无效分枝数呈增加趋势,有效分枝数呈减少趋势;紫斑率、褐斑率、虫食率、瘪粒率呈增加趋势,完好粒率呈下降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单株粒重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1.8万株/667m2时产量最大,每667m2达135.62kg。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维,金月龄,何大智,俞玮.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安豆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中国种业,2021(8):72-7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1-05-21
  • 最后修改日期:2021-05-21
  • 录用日期:2021-05-28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