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叶部斑病的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利用玉米品种绥玉29,采用人工剪叶模拟玉米叶部病害的发生,在不同熟期依据病害发生级别标准对叶片进行人工处理,研究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四个时期叶部病害发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级别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得到研究结果:在玉米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在灌浆期减产的幅度最大,且各病害发生后的产量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在蜡熟期随着病害发生级别的增加减产的幅度最小;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进展,越往后期发病对产量的影响越小;在蜡熟期发病,1、3级别病害发生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5级、7级、9级病害发生后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蜡熟期发生各级别病害对于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邵勇.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叶部斑病的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中国种业,2020(1):61-6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40
  • 下载次数: 628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10-16
  • 最后修改日期:2019-10-24
  • 录用日期:2019-10-25
  • 在线发布日期: 2019-12-19
  • 出版日期: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