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案件经济影响分析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品种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收成,关乎到农民切身利益。特别是随着种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好种子可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产生的效益可谓是事半功倍;而购买了假劣种子,轻则使农民一季庄稼减产,重则可导致当事人家破人亡,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一旦被举报或查处受到的处罚也是相当严重的。自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各级管理结构对农作物种子质量都非常重视,执法也非常严格,可是每年大大小小的种子案件依然屡见不鲜,是什么让他们铤而走险?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金钱”。希望通过对几起案例中各方经济利益得失分析,使种子生产经营者得以警醒。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蒋素颍,刘裕,任浩磊.种子案件经济影响分析.中国种业,2018(9):50-5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06-26
  • 最后修改日期:2018-07-16
  • 录用日期:2018-07-19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