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群体改良过程中蓝矮败的选择技术与技巧
基金项目: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The wheat with blue grain-dwarf -male sterile " Related Selection techniques and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Improvement.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轮回选择是小麦群体改良的有效方法,过去利用蓝标不育(隐形基因控制)及保持体系、太谷核不育系、“矮败”不育系为工具载体进行轮回群体改良多有不便。而“蓝矮败”是蓝粒、矮秆、花药败育,三个显性单基因连锁遗传的单体附加系,其种子下地前可以辨别育性,是用于轮回选择一种便捷高效的理想工具载体。利用“蓝矮败”拓建了几十个不同类型的轮选群体与综合基因库,通过对8年来群体改良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了“蓝矮败”选择的技术与技巧:田间选择与室内考种选择相结合,依据不同轮选群的特点,创造性状表现的适宜环境,明确群体选择重点,掌握有利时机,根据性状的遗传特点制定选择策略,确定不同性状的宽严尺度,采取适宜的选择强度,利用生态条件强化自然选择,重视饱满度选择,以聚集更多有益性状基因,提高群体改良效果。掌握这些选择方法与技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耿爱民,.小麦群体改良过程中蓝矮败的选择技术与技巧.中国种业,2016(6):14-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3-11
  • 最后修改日期:2016-03-17
  • 录用日期:2016-03-21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