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者:
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重14121001-2-3)、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研究项目(桂农科2014HM17)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在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生长及产量表现以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为优,深水灌溉次之,重干湿灌溉最差。浅水灌溉单位面积分蘖最好、有效穗最多,与其它灌溉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轻干湿灌溉的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表现最好,与其它灌溉方式之间存显著性差异;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的结实率无明显差异,重干湿灌溉的结实率最差;浅水灌溉和轻干湿灌溉单位面积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灌溉方式对于优质常规稻的增产作用是一个综合影响,水分过多、过少均不利于水稻的增产,轻干湿灌溉是以较少水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灌溉方式。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廖莉莉.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中国种业,2016(1):59-6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5-11-02
  • 最后修改日期:2015-11-09
  • 录用日期:2015-11-13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