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
作者:
基金项目:

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cstc2013jcsf-nycgzh80006),重庆市“十二五”攻关“耐瘠抗旱优质玉米新品种培育”(cstc2012ggC80006)和“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cstc2012ggC80007)资助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玉米新品种三峡玉9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了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锌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解析了各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施钾量(X4)>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锌量(X5),并筛选了每公顷产量8426.92 kg以上, 其最优组合方案农艺措施是:密度55404~57192株/hm2,施氮肥(尿素)495.96~518.16 kg/ hm2、磷肥(过磷酸钙)579.90~604.05 kg/ hm2、钾肥(氧化钾)103.688~109.425 kg/ hm2和锌肥(硫酸锌)2.589~2.834 kg/ hm2。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健.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中国种业,2016(1):51-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5-10-27
  • 最后修改日期:2015-10-27
  • 录用日期:2015-11-04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