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的途径初探
中图分类号:

F324.6


Primary studies on the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ways in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的,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生产队长”式的管理模式,从经理到员工,从生产到营销,缺乏一整套周密细致的规章制度,用“德、能、勤、绩”四项格式化指标,对全员职工季度或年度的考评打影响分、感情分,将打分的结果作为晋升职称和任免干部的唯一依据,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在利益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久而久之,大家的工作态度变了、工作没人干了、庸才更庸了、人才跳槽了、利润下滑了、产业萎缩了。人力资源的短缺和浪费普遍存在。一方面求才若渴,大量培养高科技人才,利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连吉明,安小东,姚勇,崔爱民,张伟.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的途径初探.中国种业,2003(12):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0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