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推广“两晚”增产技术的难点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只通过延后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不用投资就能增产的“守株待兔”新技术。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小麦、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小麦37万亩,玉米2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2.6亿公斤左右。2009年8月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小麦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三年来,召陵区农林局组成技术宣传、培训小组,分赴全区6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大力推广玉米适时晚收、小麦适时晚播技术,但这项已经很成熟的增产技术在现实推广中却实施得不尽如人意,截至目前全区已推广面积不足播种面积30%,我省未来12年新增粮食300亿公斤的目标将何时能实现,为此,我们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心急如焚,深感惭愧和内疚,陷入以下沉思。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朱富春.召陵区推广“两晚”增产技术的难点分析.中国种业,2012(10):4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